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物理高考实验专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3:40:45
文档

物理高考实验专题

历年高考物理实验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天津、江西卷)14.(6分)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重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O点对齐。(1)碰撞后B球的水平程应取为____
推荐度:
导读历年高考物理实验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天津、江西卷)14.(6分)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重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O点对齐。(1)碰撞后B球的水平程应取为____
历年高考物理实验题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天津、江西卷)

14.(6分)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重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O点对齐。

  

  (1)碰撞后B球的水平程应取为_____________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_____________(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16.(8分)图1为示波器面板,图2为一信号源。

(1)若要观测此信号源发出的正弦交流信号的波形,应将信号源的端与示波器面板上的     接线柱相连,端与               接线柱相连。

(2)若示波器所显示的输入波形如图3所示,要将波形上移,应调节面板上的          旋钮;要使此波形横向展宽,应调节                 旋钮;要使屏上能够显示3个完整的波形,应调节   旋钮。

参:

14.(1).7(3分,答数在.2~65.2范围内的都给分。)

(2)A、B、D(3分,不是A、B、D的均给零分。)

16.(1)输入(1分),地(1分)

(2)6(2分,填写↓↑的也给2分),X增益(2分),扫描范围和扫描微调(2分,答对其中1个即可给这2分)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16.(8分)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的内阻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器材(代号) 

  规格 

电流表()

  电流表()

  电压表(V)

  电阻()

 滑动变阻器()

  电池(E)

电键(K)导线若干 

量程10mA,内阻特测(约)

  量程500μA,内阻

  量程10V,内阻r3=10KΩ

  阻值约,作保护电阻用

  总阻值约

  电动势1.5V,内阻很小 

  (1)在虚线方框中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则所用的表达式为=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1)如图所示。(5分。若电阻与电池串联,不扣分;若用作限流电阻,正确的同样给分。)

  (2)

  表示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表示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表示电流表的内阻。(3分,未说明的不扣分。)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吉、苏、浙)

31.(15分)电阻R1,R2,R3,连结成图示的电路,放在一个箱中(虚框所示),箱面上有三个接线柱A、B、C请用多用表和导线设计一个实验,通过A、B、C的测量,确定各个电阻的阻值,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并用所测值表示电阻R1、R2、R3

            

参:(本题15分,实验步骤占3分;能正确写出方程式①、②、③的给6分,每错1个扣2分;正确得出R1、R2、R3的表达式再给6分,每错一个扣2分)

解法1:比较灵活地用导线短接电路进行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导线连接BC,测出A、B两点间的电阻值x;

②用导线连结AB,测出B、C两点间的电阻值y;

③用导线连结AC,测出B、C两点间的电阻值z;

则有:……①,……②,……③

联立①、②两式得,            ……④

联立③、④两式得, 

同理可解得,    

解法2:不用导线短接,直接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出A、B两点间的电阻x;

②测出B、C两点间的电阻y;

③测出A、C两点间的电阻z;

则有……①,……②,……③

解得: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19.(8分)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时该同学将变阻器的触片P移到不同位置时测得各电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序号A1示数(安)

A2示数(安)

V1示数(伏)

V2示数(伏)

10.600.302.401.20
20.440.322.560.48
将电压表内阻看作无限大,电流表内阻看作零。

(1)电路中,分别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为定值电阻,在这五个物理量中,可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求得的物理量是(不要求具体计算)      。

(2)由于电路发生故障,发现两电压表示数相同了(但不为零),若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用电器引起的,则可能的故障原因是                                       。

参:(1),,      (1分,1分,2分)

(2)短路或断开         (4分)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北京、内蒙古、安徽卷)

14.已知打点计时器接的交流电源频率是,用它记录一个匀变速运动小车的位移,打出的一条纸带和已选好的计数点0,1、2、3、4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出1与2两点间的距离为,3与4两点间的距离为,由此可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________.

16.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将实验电路图画在方框中.为了完成整个实验,除你在电路中已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哪些仪器?用这些仪器测量哪些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电阻率的公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4.(6分)

16.实验电路图如图(4分.变阻器接成分压电路和电流表“内接”的都同样给分)(电路图中有任何错误都不给这4分).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1分).用米尺测金属丝的长度(1分)

(2分),式中U是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值,I是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值.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

29.(20分)实验室中现有器材如实物图1所示,有:

电池E,电动势约10V,内阻约1Ω;电流表A1,量程10A,内阻r1约为0.2Ω;电流表A2,量程300mA,内阻r2约为5Ω;电流表A3,量程250mA,内阻r3约为5Ω;电阻箱R1,最大阻值9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Ω;滑线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Ω;开关S;导线若干。

要求用图2所示的电路测定图中电流表A的内阻。

    

图1                                     图2

(1)在所给的三个电流表中,哪几个可用此电路精确测出其内阻?

(2)在可测的电流表中任选一个作为测量对象,在实物图上连成测量电路。

(3)你要读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

  用这些物理量表示待测内阻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

参:

29.(20分)

(1)A2、A3(4分,答对其中一个给2分。若答了A1则不给这4分。)

(2)若测r3,实物图如图:(8分,将A2、A3的位置互换不扣分;将A2、A3换成A1,或连线有错,都不给这8分。)

(3)A2、A3两电流表的读数I2、I3和电阻箱R1的阻值R1 。(4分)

(4分,计算公式与测量实物图要相符,否则不给这4分。如图不正确也不给这4分。)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

16.(6分)要求测量由2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ε和内阻r(约几欧),提供下列器材:电压表V(量程3V,内阻1kΩ)、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2kΩ)、电阻箱(0~9999Ω)、电键、导线若干。

某同学用量程为15 V的电压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步骤如下:

(l)合上电键S,将电阻箱R阻值调到R1=10Ω,读得电压表的读数为U1

(2)将电阻箱R阻值调到R2=20Ω,读得电压表的读数为U2,由方程组U1=ε-U1r/R1、U2=ε-U2/R2   解出ε、r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上述实验在选择器材和实验步骤中,应做哪些改进?

                                                                                

                                                                                               

17.(7分)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个约1. 4高的商店卷帘窗的运动。将纸带粘在卷帘底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随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打印后的纸带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纸带中AB、BC、CD……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平均。可以将V平均近似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1)请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绘出卷帘窗运动的V-t图线。

(2)AD段的加速度为       m/s2,AK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18.(7分)某学生为了测量一物体的质量,找到一个力电转换器,该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正比于受压面的压力(比例系数为k),如图所示.测量时先调节输入端的电压。使转换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为0;而后在其受压面上放一物体,即可测得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的输出电压U。现有下列器材:力电转换器、质量为m0的砝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干电池各一个、电键及导线若干、待测物体(可置于力电转换器的受压面上)。

请完成对该物体质量的测量。

(l)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力电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可调,并且使电压的调节范围尽可能大,在方框中画出完整的测量电路图。

(2)简要说明测量步骤,求出比例系数k,并测出待测物体的质量m.

(3)请设想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个问题。

参:

16.应选用量程为3V的电压表.

改变电阻箱阻值R,读取若干个U的值,由I=U/R计算出电流的值,然后作出U-I图线,得到ε、r。

17.(l)如图所示,

(2)aAD=5m/s2,

vax=1.39m/s

18.(1)设计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2)测量步骤与结果:

①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为零;

②将砝码放在转换器上,记下输出电压U0;

③将待测物放在转换器上,记下输出电压U1;

由 U0=km0g,得k=U0/m0g

测得 U=kmg,所以m=m0U/U0。

(3)①因电源电压不够而输出电压调不到零;

②待测物体质量超出转换器量程。

评分标准:全题30分。14、15小题每小题5分,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小题第1空格得2分,第2空相得4分。17小题(1)正确画出v-t图,得3分,后面四点(H用K)连成直线不扣分;(2)每空格各得2分。18小题(1)正确设计出电路图得2分;(2)正确写出测量步骤得2分,只写出部分步骤得1分;写出两个测量方程并得出结果得2分;(3)提出与本题有关的问题得1分.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29.(18分)图甲、乙是两组同样的器材实物图,用来测量待测电阻R的阻值,每组器材中包括:电池,电键,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等测电阻R,若干导线。

图甲                                  图乙

(1)如果待测电阻R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不是小很多,但R的阻值比电流表的内阻大很多,试在图甲中连线使之成为测量电路;如果待测电阻R的阻值比电流表的内阻不是大很多,但R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小很多,试在图乙中连线使之成为测量电路。

(2)如果已知上述电压表的内阻RV和电流表的内阻RA,对图甲和图乙中连成的测量电路,分别写出计算待测电阻的公式(用测得的量和给出的电表内阻来表示)。

参:(1)如下图所示

(2)用图甲线路时,      ①

   用图乙线路时,             ②

评分标准:本题共18分,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8分。

(1)图中有一处连接错误,不给分,变阻器按限流接法,只要连接正确,同样给分。

(2)公式应与连线图对应,如果考生连线答案内,外接相反,但只要公式对应并正确,不重复扣分。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7.(18分)

根据试题要求填空或作图。

(1)图1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其中S、K、T为三个可调节的部件,现用此电表测量一阻值约为20~30的定值电阻,测量的某些操作步骤如下:

①调节可调部件              ,使电表指针停在            位置;

②调节可调部件K,使它的尖端指向              位置;

③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笔尖相互接触,调节可调部件              ,使电表指针指向                  位置。

(2)在用多用表测量另一电阻的阻值时,电表的读数如图2所示,该电阻的阻值为      。

(3)现用伏安法测量(1)问中的那个定值电阻Rx的阻值(约为20~30)。所供器材如下:

电压表V(量程0~15V,内阻20),电流表A1(量程0~50mA,内阻20)

电流表A2(量程0~30mA,内阻4)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额定电流为1A)

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9V,内阻约0.5),电键K连线用的导线若干根。

在以上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器材,画出电路图,要求在图上标出所选器材的符号。

(4)该电阻是由电阻丝绕成的,为了求得该电阻线材料的电阻率,需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结果如图3,其读数为                     。

参:

27.(18分)

(1)①S,左端的“0”

②挡的×1

③T,右端的“0”

(2)20.0K(写成20k给分)

(3)如图所示。

(4)0.700mm

28.(24分)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

11.(6分)图中为示波器面板,屏上显示的是一亮度很低、

线条较粗且模糊不清的波形。

⑴若要增大显示波形的亮度,应调节_______旋钮。

⑵若要屏上波形线条变细且边缘清晰,应调节______旋钮。

⑶若要将波形曲线调至屏,应调节____与______旋钮。

12.(7分)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栓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木块右侧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图2给出了重物落地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点,试根据给出的数据,求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μ。要求写出主要的运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不计纸带与木块间的拉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3.(8分)要测量一块多用电表直流10mA档的内阻RA(约40Ω)。除此多用电表外,还有下列器材:直流电源一个(电动势E约为1.5V,内阻可忽略不计),电阻一个(阻值R约为150Ω),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要求:⑴写出实验步骤。⑵给出RA的表达式。

参:

11.(1)辉度(或写为   ) (2)聚焦(或写为○)垂直位移(或写为↑↓)水平位移(或写为    )

12.由给出的数据可知,重物落地后,木块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是:

  

以表示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重物落地后木块只受摩擦力的作用,以表示木块的质量,根据牛顿定律,有

13.(1)实验步骤:①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档测量电源电动势E. ②用多用电表的档测电阻阻值R. ③将多用电表置于直流10mA档,与电阻R及电键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合上电键,记下多用电表读数I.  (2)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3.(15分)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R,并求出电阻率ρ。

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50kΩ)、电流表(内阻约为40Ω)、滑线变阻器、电源、电键、待测电阻(约为250Ω)及导线若干。

(1)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

(2)图1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R值的步骤:                                                        。求出的电阻值R=          。(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2、图3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直径为       。

(4)由以上数据可求出ρ=          。(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参:(15分)

(1) 或 

(2)①作U-I直线,舍去左起第2点,其余5个点尽量靠近直线且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

②求该直线的斜K,则R=K。

229Ω(221~237Ω均为正确)。

(3)0.800cm  0.194cm

(4)8.46×10-2Ω·m(8.16×10-2~8.76×10-2Ω·m均为正确)

2003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

14.(5分)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15.(5分)在右图所示的光电管的实验中,发现用一定频率的A单色光照射光电管式,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B单色光照射时不发生光电效应,那么

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B.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

C.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a流向b

D.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b流向a 

18.(7分)图1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关系曲线图。

⑴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图1所示I-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2和图3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电源电动势为9V,内阻不计,滑线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Ω)。

⑵在图4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电流表读数为70mA,定值电阻R1=250Ω。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Ω。

⑶举出一个可以应用热敏电阻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4.C

15.AC

16.(1)2;电压可从0V调到所需电压,调节范围较大。

(2)5.2;111.8(111.6—112.0均给分)

(3)热敏温度计(提出其它实例,只要合理均给分)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3.(16分)

    (1)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

结果如图所示。可以读出此工件的长度为____________。

(2)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一根细线和一均匀小球制成单摆。他已经测得此单摆20个周期的时间为t,从悬挂点到小球顶端的线长为l,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将g用测得量表示,可得。

    (3)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图2中给出的器材有:待测的电源(电动势约为4V,内阻约为2),电压表(内阻很大,有5V、15V两个量程),电流表(内阻不计,有0.1A、1A两个是程),滑线变阻器(阻值范围0~10),开关。另有导线若干。试按照图1中的电路在图2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要求正确选择电表量程,以保证仪器的安全并使测量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

参:(16分)

(1)10.405cm

(2)小球直径d    

(3)连线如图所示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老课程)

22.(20分)

(1)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值可准确到0.02mm)测定某圆筒的内径时,

卡尺上的示数如图,可读出圆筒的内

径为             mm。

(2)图中E为直流电源,R为已知电阻,为

理想电压表,其量程略人于电源电动势,K1

和K2为开关。现要利用图中电路测量电源的

电动势E和内阻r,试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表达式。

参:

(20分)  (1)54.14

   (2)①将K2闭合,K2断开,记下电压表读数U1。

②K1、K2均闭合,记下电压表读数U2。

结果:电源电动势E=U1   内阻r=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22. (18分)为了测定电流表A1的内阻,采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其中:A1是待测电流表,量程为,内阻约为;

    A2是标准电流表,量程是;

    R1是电阻箱,阻值范围;

    R2是滑动变阻器;

    R3是保护电阻;

    E是电池组,电动势为4V,内阻不计;

    S1是单刀单掷开关,S2是单刀双掷开关。

(1)根据电路图1,请在图2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2)连接好电路,将开关S2扳到接点a处,接通开关S1,调整滑动变阻器R2使电流表A2的读数是150μA;然后将开关S2扳到接点b处,保持R2不变,调节电阻箱R1,使A2的读数仍为150μA。若此时电阻箱各旋钮的位置哪图3所示,电阻箱R1的阻值是        Ω,则待测电流表

A1的内阻R3=            Ω。

(3)上述实验中,无论怎样调整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端位置,都要保证两块电流表的安全。在下面提供的四个电阻中,保护电阻R3应选用:               (填写阻值相应的字母)。

     A.200KΩ    B.20KΩ    C.15KΩ    D.20Ω

(4)下面提供最大阻值不同的四个滑动变阻器供选用。即要满足上述实验要求,又要调整方便,滑动变阻器               (填写阻值相应的字母)。

    A.1kΩ    B.5kΩ    C.10kΩ    D.25kΩ

参:

(18分)

   (1)如下图

   (2)86.3    86.3    (3)B   (4)C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甘肃、青海、宁夏、贵州、等地)

22.(18分)

(1)图中给出的是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

读数应为           mm。

(2)图中给出器材为:

    电源E(电动势为12V,内阻不计),木板N(板上从

下往上依次叠放白纸、复写纸、导电纸各一张),两个

金属条A、B(平行放置在导电纸上,与导电纸接触良

好,用作电极),滑线变阻器R(其总阻值小于两平行

电极间导电纸的电阻),直流电压表(量程为6V,内

阻很大,其负接线柱与B极相连,正接线柱与探针P相连),开关K。

现要用图中仪器描绘两平行金属条AB间电场中的等势线。AB间的电压要求取为6V。

(Ⅰ)在图中连线,画成实验电路原理图。

(Ⅱ)下面是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将所缺的内容填写在横线上方。

a. 接好实验电路。

b.                                                                     。

c. 合上K,并将探针P与A相接触。

d.                                                                     。

e. 用探针压印的方法把A、B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画一线段连接AB两极,在连线上选取间距大致相等的5个点作为基准点,用探针把它们的位置印在白纸上。

f. 将探针与某一基准点相接触,                            ,这一点是此基准的等

势点。

用探针把这一点的位置也压印在白纸上。用相同的方法找出此基准点的其它等势点。

g. 重复步骤f,找出其它4个基准点的等势点。取出白纸画出各条等势线。

参:(18分)

(1)7.324(7.323—7.325均给分)

(2)(I)连接线路如图

(II)把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到靠近D端处

     调节R,使电压表读数为6V

     记下电压表读数,在导电纸上移动探针,找出电压表

     读数与所记下的数值相同的另一点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西等地)

22.(18分)(1)图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薄板

厚度时的示数,此读数应为     mm。

(2)实验室内有一电压表〇mV ,量程为150mV,内阻约为

150Ω。现要将其改装成量程为10mA的电流表,并进行校准。为此,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干电池E(电动势为1.5V),电阻箱R,滑线变阻器R′,电流表〇A  (有1.5mA,15mA与150mA三个量程)及开关K。

(a)对电表改装时必须知道电压表的内阻。可用图示的电路

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在既不损坏仪器又能使精确度尽可能高的

条件下,电路中电流表〇A 应选用的量程是     。若合上K,调节滑线变阻器后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150V,电流表〇A  的读数为1.05mA,则电压表的内阻RmV为        。(取三位有效数字)

(b)在对改装成的电流表进行校准时,把〇A  作为标准

电流表,画出对改装成的电流表进行校准的电路原理

图(滑线变阻器作限流使用),图中各元件要用题中给

出符号或字母标注。图中电阻箱的取值是        (取

三位有效数字),电流表〇A  应选用的量程是     。

参:

(18分)⑴6.124(6.123~6.125均给分)

⑵(a)1.5mA,143Ω;(b)如图所示 16.8Ω   15mA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湖南卷)

22.(18分)

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

(900~1000Ω):

电源E,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

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

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

程的,试画出测量电阻Rx的一种实验电

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图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2)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原理图在题给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3)若电压表V1的读数用U1表示,电压表V2的读数用U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x的公式为Rx=_________________。 

参:

(1)

(2) 

(3)或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2.(15分)现有一块59C2型的小量程电流表G(表头),满偏电流为,内阻约为

800~850,把它改装成、的两量程电流表。

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电阻箱,最大阻值            定值电阻,阻值;

电池E1,电动势1.5V;电池,电动势;电池,电动势;(所有电池内阻均不计)

标准电流表A,满偏电流;

单刀单掷开关和,单刀双掷开关,电阻丝及导线若干。

(1)采用如图1所示电路测量表头的内阻,为提高测量精确度,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

         ;选用的电池为            。

图1

(2)将G改装成两量程电流表。现有两种备选电路,示于图2和图3。图       为合理电路,另一电路不合理的理由是                            。

       

                     图2                              图3

(3)将改装后的电流表与标准电流表逐格进行核对(仅核对1mA量程),画出所用电路图,图中待核对的电流表符号用来表示。

参:

(15分)

(1)①(或最大阻值)   ②(或电动势4.5V)

(2)① 2   ② 图3电路在通电状态下,更换量程会造成两分流电阻都未并联在表头两端,以致流过表头的电流超过其满偏电流而损坏

(3)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西卷)物理

11.(8分)如图,画有直角坐标系Oxy的白纸位于水平桌面上,M是放在白纸上的半圆形玻璃砖,其底面的圆心在坐标的原点,直边与x轴重合,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为竖直地插在直线OA上的两枚大头针, 是竖直地插在纸上的第三枚大头针,是直线OA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是直线与轴负方向的夹角,只要直线OA画得合适,且的位置取得正确,测得角和,便可求得玻璃得折射率。

   某学生在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在他画出的直线OA上竖直插上了两枚大头针,但在y<0的区域内,不管眼睛放在何处,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的像,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他已透过玻璃砖看到了的像,确定位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他已正确地测得了的的值,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2分)图中R为已知电阻,为待测电阻,为单刀单掷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V为电压表(内阻极大),E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现用图中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及电阻

(1)写出操作步骤:

(2)由R及测得的量,可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1. 他应采取的措施是在白纸上另画一条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较小的直线OA,把大头针竖直地插在所画的直线上,直到在y<0的区域内透过玻璃砖能看到的像(3分)。确定位置的方法是插上后,刚好能挡住的像(3分)。则玻璃的折射率n= (2分)

12.(1)写出操作步骤:①K1断开,K2接到a端,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1;②K2仍接到a端,闭合K1,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2;③K1仍闭合,K2接到b端,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3.(6分)

(2)由R及测得的量,可得ε=U1  ;(2分)  Rx=      (4分)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

11.(8分) (1)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的米尺、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中,选择___________进行测量.

(2)用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测定某工件的宽度时,示数如图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___________mm。

12. (12分)某同学对黑箱(见图1)中一个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正确测量,他发现该元件两端的电压Uab(Uab=Ua-Ub)与流过它的电流I之间的变化关系有如下规律

   ①当-15V(1)在图2中画出Uab≥0时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用铅笔作图)

(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该元件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此黑箱接入图3电路中,并在该电路的cd两端输入如图4(甲)所示的方波电压

信号ucd,请在图4(乙)中定性画出负载电阻RL上的电压信号uef的波形.

参:

11.(1)螺旋测微器    (2)23.22  12.(1)    (2)单向导电性    (3)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物理

14.(5分)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图一段纸带,测得AB=7.65cm,

   BC=9.17cm. 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Hz,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

    如果实验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认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15.(4分)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2Ω)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变阻器和电压表各有两个供选:A电压表量程为15V,B电压表量程为3V,A变阻器为(20Ω,3A),B变阻器为(500Ω,0.2A)

    电压表应该选           (填A或B),这是因为                             .

    变阻器应该选           (填A或B),这是因为                             .

16.(5分)下图为一测量灯泡发光强度的装置.AB是一个有刻度的底座,两端可装两个灯泡,中间带一标记线的光度计可在底座上移动,通过观察可以确定两边灯泡在光度计上的照度是否相同,已知照度与灯泡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光度计到灯泡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现有一个发光强度为I0的灯泡a和一个待测灯泡b.分别置于底座两端(如图).

(1)怎样测定待测灯泡的发光强度Ix?

                                                                              

                                                                              .

(2)简单叙述一个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

18.(10分)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I(A)

0.120.210.290.340.380.420.450.470.490.50
U(V)

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0

(1)在左下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变化范围0—10Ω)、电源、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

(2)在右图中画出小煤泡的U—I曲线.

(3)如果第15题实验中测得电池的电动势是1.5V,内阻是2.0Ω.问:将本题中的灯泡接在该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简要写出求解过程;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第(2)小题的方格图中)

参:

14.2.10,下落过程中有存在阻力等

15.B,A电压表量程过大,误差较大;A、B变阻器额定电流过小且调节不便

16.(1)接通电源,移动光度计使两边的照度相同,测出距离r1和r2,即可得待测灯泡的发

光强度

(2)测量多次,求平均值

18.(1)见下图

(2)见右图

(3)作出U=图线,可得小灯泡工作电流为0.35安,工作电压为0.80伏,因此小灯

泡实际功率为0.28瓦

文档

物理高考实验专题

历年高考物理实验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天津、江西卷)14.(6分)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重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O点对齐。(1)碰撞后B球的水平程应取为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