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设计报告
为围堰的安全超高,m。
因为浣汐河流域河道平均坡降4.9‰,那么不妨取取z=0.5m,那么也就求出了=150.9m+0.5m=151.4m。这样也就求出了上下游的堰顶高程分别为151.4m、150.9m。具体详见附图。
(2)二期围堰工程:
对于二期围堰工程,虽然是通过已修建好的坝体内的导流底孔泄流,但是对于明渠仍然需要修建横向围堰。上游围堰的两侧坡度取为1:2,堰顶的宽度取为1.5m,围堰的长度取为36m;下游围堰的两侧边坡取为1:1.5,堰顶的宽度取为1.5m,围堰的长度取为36m。围堰中心设置厚度为0.5m的垂直防渗墙,贯穿到基底。
下游围堰的堰顶高程由公式(3)决定,式中:为下游围堰堰顶高程,m;为下游水位高程,m;为波浪爬高,m;为围堰的安全超高,m。
根据一期工程导流设计流量值35.90m3/s,通过拟合出来的方程,可得出对应的水位为150.2m;围堰为土石围堰5级建筑物,围堰堰顶安全超高不得低于0.5m;波浪爬高取为0.5m。
有: =150.2+ 0.5+0.5=151.2m
上游围堰的堰顶高程由公式(4)决定,式中:Hu为上游围堰堰顶高程,m;z为上下游水位差,m;为下游水位高程,m;为波浪爬高,m;为围堰的安全超高,m。根据经验,不妨取z=1m。
有: =151.2+1.0=152.2m
这样也就求出了围堰的参数,具体尺寸详见附图
4.5.2 纵向围堰
一期基坑左侧的袋装土纵向围堰上、下段一、二期共用,故其尺寸要满足两个时期的上下游水位高程和明渠的长度要求。因为纵向围堰需要阻挡一期导流中高度为1.5m的水流,那么就取上游的纵向围堰的高度为155m,下游围堰的高度为152.5m,在水流流向上呈降低的布置。
纵向围堰选择钢板桩格型围堰是有“一字形”钢板桩拼接而成,有一系列主格体和连孤段所构成。格体内填充透水性较强的填料,比如砂、砂卵石或者石渣等。圆筒形格体直径D一般取挡水高度H的0.9~1.4倍,平均宽度B为0.85D,挡水高度H的选择应该是根据一期围堰的挡水高度来取,即H=155m-150.6m=4.4m,即取H=4.4m,D=1.0*4.4=4.4m,B=0.85*4.4=3.74m。其详细图见附图
5、实习心得
这次的水利工程施工的课程设计是我们学习完水利施工专业知识后的一次综合的练习。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更加明白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以前总认为书本太脱离实际,特别是向我们这样要进入施工单位的学生。但是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与学习,我明白的任何的工作都学要理论去指导,然后实践中不断的去消化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使得我对整个水利枢纽,特别是水坝的初期的布置与施工等环节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次课程设计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水利施工导流设计,通过设计我对施工导流方式的选择,导流标准的确定,导流设计流量的计算,导流布置等关键环节有了深刻的了解。在这次的设计过程中,除了对本学期学习知识的回顾,同时也对以往的知识有了复习。这也就达到了这次课设的目的:掌握水利枢纽的施工导流设计和把已学的知识形成系统。
参考文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3]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1)[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4]顾圣平,田富强,徐得潜.水资源规划与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5]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6]詹道江,叶守泽.工程水文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7]袁光裕,胡志根.水利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附录
附表1 11月份流量的排序
附表2 12月份流量的排序
附表3 1月份流量的排序
附表4 2月份流量的排序
附表5 不同坡度下导流设计流量的演算
附表6 坡度=2.5时导流流量的演算
附表7 导流底孔的演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