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导思想
我校是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在校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相对差一点。为了使学生愿说、敢说、会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练就流利汉语口才,以课前训练为主。经过教师指导,活动交流,促进学生读、说、写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学校总体实验方案和学生发展需要,制定本方案。
二、实验目标
利用好课堂环境和外部环境,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达到培养卓越口才,打造自信人生的目的。
1、营造自由交流的和谐氛围,整体提升师生的精神状态。
2、培养孩子愿说、乐说、敢说、会说的精神,使“口才”成为学校一项品牌特色。
三、具体要求
课前坚持让学生演讲五分钟,作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长期坚持下去。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年龄实际,及学科特点,巧妙地引入语言训练点,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搭建学生“口语表达”的舞台。
四、具体措施:
1.教师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有表达的机会,有上台表现的机会。教师对学生朗读、复述、背诵课文应该有明确的要求;各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站姿、音量、表述间题的条理性、连贯性、明晰性应该做出明确要求。
2、每班每天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可以讲故事,可以讲班级发生的新鲜事,可以讲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事情,可以读美文、可以复述课文,具体由语文教师及班主任组织。让学生在上课前先有所准备,可以先让口才好的同学演讲,刚开始可以让学生拿着稿子读。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脱稿后演讲。保证人人有锻炼的机会。
3、具体方法为:每节语文课前,分别安排二到三名学生自由演讲,只要走上台,张开口说就行,力争每月全班同学一个轮回。学生可以提前拟稿,可以即兴演讲,每人每次的上台演讲不少于1分钟,每个轮次开始前语文教师要制定好演讲次序表,按顺序进行,不能遗漏,确保课前演讲“一个也不能少”。每个轮回结束,语文教师收集打印优秀讲稿,并推荐 “演讲之星”报教科研室,由教科研室进行全校通报表彰,每学期保证每名学生上台演讲3~4次。组织形式可以是:
①每日新闻。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对班级、学校的新鲜事,社会、国家的重大事件进行播报,要求叙述清楚,点评得当。
②课文内容复述。就当天将要学习的课文内容进行清楚、连贯、完整的复述,可以创造性的进行,添加细节。
③时文美文赏读。学生课前选择富有教益,能启发心智的哲理故事、精彩时文、优美片段,课前朗读,交流共赏,个人需写出不少于100字的评语,一并交流。
④课本剧表演。多名学生(一般三到五名)编排课本剧(生活情景剧),上台表演,通过学生用流畅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声情并茂地演绎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感染力。
⑤诗歌朗诵。让学生与诗歌同行,扬起自信凤帆,培养卓越口才。
⑥新编故事会。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和说话的连贯性,表达清楚有条理。
参考话题: (每月两个话题,各班级可以自行确定)
三月份 1、感恩父母(同学、老师) 2、优良学风从我做起
四月份 1、夸夸我自己 2、夸夸我的同学(同桌)
五月份 1、人生处处是考场 2、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个人
六月份 1、我最高兴的一件事 2、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4.举行校级演讲大赛。每学期以校为单位举行一次大型演讲活动。
组织办法为: 5、6月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3个时事热点或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演讲话题,提前下发到各班级。各班级组织日常评选出的优秀演讲者至少5人进行初赛,然后每班推选1人参加校级演讲大赛。学校组成评委,对参赛学生演讲进行评价,并纳入班级考核,根据成绩评选“优胜班级”参与班级考核。通过大赛充分展示学生卓越的口才和良好的风貌,让他们能够在公众面前大大方方、洒脱自如地表达内心主张。
今年6月份的演讲话题为(三选一):
1、我的理想;2、歌颂伟大祖国 ;3、从现在开始行动。
五、实施步骤
1、准备和启动阶段(20 15年3月)
成立领导组,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分工,制定活动制度。
2、实施阶段:(2015年4月~2015年6月)
(1)创设有利于“培养卓越口才”的外部条件。
(2)适时调整实施计划。
六、保障措施
1、开设阅读课。每周一节阅读课,引导学生摘抄佳句佳段,在读书中积累,不断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知识储备。
2、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随手就能拿到书,让读书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相连,使学生形成读书常态。
3、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口语训练素材。充分利用好语文课本中每一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让口才训练日常化。
4、各语文教师每学期至少开设两节口语训练指导课,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自信,提高学生的表达技巧,表达能力。
七、奖励措施:
每学期学校将在班级评选基础上表彰一批"小小演讲家",表彰数名优秀实验教师,以此来鼓励和推动演讲活动的开展,从而使全校师生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提高师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