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枝一中 王祥
高三文科历史第一次月考已经尘埃落定,与考前的预期尚有一定落差。为了认真分析产生这一落差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成绩发布后,我们三个历史老师进行了认真总结与反思,写出质量分析报告和教学建议;一方面从教学管理上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从考试阅卷情况反思我们在教学指导上存在的偏差;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我们对以后一段时期教学工作建议。
一、试题分析:
本次命题范围为(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的内容,题型与高考题型相仿,分客观、主观两种题型,客观题即选择题共30个小题,60分,主观题即材料分析题共3个题40分,全卷满分为100分设置,要求90分钟内完成,知识点涉及必修一(政治模块)各专题基础知识,难度设置以容易题为主;命题注重基础及主干知识的考查和知识再现能力的训练,对第一轮复习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有利于强调知识体系的建构以及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把握。
二、考情分析
1、.成绩分布
| 分数段 | 实考数 | 85分以上 | 70---80 | 60---70 | 优秀率 | 及格率 | 平均 |
| 共计 | 447 | 3 | 23 | 120 | 0.67 | 31.99 | 51.83 |
2、出错率统计(与高三(9)班为例)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出错人数 | 0 | 17 | 15 | 18 | 8 | 21 | 13 | 9 | 6 | 5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出错人数 | 18 | 36 60% | 21 | 45 75% | 33 55% | 39 65% | 11 | 7 | 0 | 13 |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出错人数 | 19 | 15 | 20 | 11 | 15 | 21 | 20 | 13 | 16 | 9 |
由以上统计可看出: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反映在解题方面是已经复习过的知识在解题中不能灵活运用,不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解题,在选择题方面:表现为知识点混乱,张冠李戴,暂时遗忘现象普遍存在,失分严重,有些学生已经得出最后两选,但是还是做错。主观题方面:表现为如何运用历史语言进行表达,如何从材料中得出有效信息,实现知识的迁移,是摆在学生面前的难题,综观这次考试, 主观题得分太差是影响本次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不足: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许多学生对试题的要求是清楚的,但由于对课本不熟悉而丢分。如第8、9、24、28题,是送分题目,但部分同学仍然丢分。以28题为例:28、根据图中王小丫的提示,你的正确选择应该是( )
A.武昌
B.秋收
C.南昌
D.井冈山会师
不少学生选了A选项,基础薄弱由此可见。
(2)、审题不清、粗心大意。主要表现为答题时没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限定语,审题不过关,如第2、3、4、21题等。以第2题为例:3.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制度 D.集权制度
本题的关键词为周天子---一尊的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已经很明显说明了是西周的分封制,但有的同学不认真审题,望文生义,仅仅凭“封建制度”就草率选了C选项。对于关键词和命题者的意图完全没有领会。
(3)、解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能力差。表现为读不懂材料或错读、错解材料。如13、14、15、22题等。以13题为例:13.美国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的戏称主要是针对( )
A.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B.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C.权力极小,对各州缺乏控制
D.美国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
由题干可知,当时年轻的美国内外交困,邦联下无权也无力解决困境,强化权力,制定是美国当务之急,可见答案应当选C,但很多同学误解材料,不能进行题干信息与教材知识点的迁移而错选A项。
(4)、主观题分析不能从全局出发,宏观把握,答题思路狭窄,要点不全且口水话基多、抓不住学科关键词语、答题格式不规范、字迹潦草等。如第33题材料二第2小提等。提问:(2)简要分析上述政治的确立对英美两国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6分)
很多同学不能宏观地从政治、经济等常规指标分析共同影响,而是机械的回答对君主立宪的评价和三权分立的内容、意义等。
(5)、其它因素:如学生的意志品质、心里压力等。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对策及以后一段时间内的教学设想
1、了解学情、重视基础-----了解学生薄弱环节,立足教材,把握主干,指导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强化基础训练等。
2、精讲精练、提升能力-----题不在多而在精,这就要求老师要认真备课,精选出具有知识呈现丰富得当、能力培养目标突出的好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力求事半功倍。尤其注重培养学生从所给的史料中获取准确有效信息并能准确牵引教材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用精练准确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做到:读懂材料、提炼观点、依题作答、规范表述。
3、研究高考,重视技巧-----以近几年的高考题为材料,以外出高考培训为提升,以校内月考和平时检测为实践反馈,认真分析高考出题动向,重要知识点及考查角度的不断变化,题型的些许变化,总结主客观题答题技巧,答案书写规范等,全面提升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学生阅读能力、总结概括能力。
4、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进入高三,部分学生心理压力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及时疏导,善于疏导,确保学生积极奋斗的姿态。表扬与批评要实事求是,适时得当,不能用过激的言辞批评等。
以上是我对本次月考的一些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