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课班级年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一年
学生数:8人
授课时间: 课时数:1课时
一、教材分析
遮罩动画是Flash动画中比较重要的动画之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FLASH的遮罩动画制作,着重于学生对遮罩动画的原理理解以及制作简单的遮罩效果动画,进一步提升学生动画制作技能水平。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过Flash最基本动画原理,能制作出形状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并对帧、图层已有了解。本课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掌握Flash遮罩动画的制作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遮罩动画的原理,掌握遮罩动画的应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理清遮罩层和被遮罩层的关系
2、掌握遮罩动画的两种效果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遮罩动画原理
2、掌握遮罩动画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分层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
| 环节 | 教学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情 景 导 入 2’ | 【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类型的Flash动画?(逐帧、动作补间、形状补间和引导动画) 展示“挑战任务.swf”动画. 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Flash遮罩动画。 | 回顾知识 学生欣赏作品 激发学习兴趣
明确本节课目标 | 通过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导出本课教学内容。 |
| 探 究 新 知 5’ | 【原理讲解】 学生观看“课件遮罩原理.swf”文件,说明遮罩动画的原理:透过“遮罩层”中的对象看到“被遮罩层”中的对象及其属性。 如图: 遮罩层 |
| 被遮罩层 |
(两者的位置:遮罩层在上,被遮罩层在下)
遮罩效果的实现,需要两层:
1.遮罩层——提供了形状;
| 2.被遮罩层——提供了被挡住的内容(文字、图片等) |
理解遮罩动画的基本原理。
|
结合形象化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遮罩动画的原理,从而帮助学生记忆。
| |
| 实 例 初 探 5’ | 【任务一】 打开“相框_遮罩原理.fla”文件,从下面二个方面分析: 1、 先做哪个层?再做哪层(遮罩层/被遮罩层)? 2、再分析谁是遮罩层,谁是被遮罩层? 【方法指导】演示动画的制作过程: 1、先做被遮罩层,再做遮罩层 2、照片背景是被遮罩,椭圆形是遮罩层 (指导学生将图形所在的层设置为“遮罩层”,完成透过图形看到人物形像的遮罩效果,从而达到相框效果)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
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加深对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理解
|
通过实例的展示以及师生共同分析,使学生对遮罩动画产生浓厚兴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遮罩的理解。
|
| 合 作 探 究 实 践 15’ | 【任务二】 打开“movie.fla”文件,请学生分析自作过程 ,与此同时播放微课“微课遮罩层应用.mp4” 【方法指导】演示动画的制作过程: 1、先做被遮罩层,再做遮罩层 2、照片背景是被遮罩,椭圆形是遮罩层 3、分析哪层是运动的。矩形在做动作补间动画移动 【注意事项】 1、要在场景中显示遮罩效果,可以锁定遮罩层和被遮罩层。 2、对遮罩层和被遮罩层进行编辑或修改,必须解锁 |
通过更改遮罩层中对象的形状帮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遮罩层图标 |
提高学生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挑 战 任 务 5’ | 【任务三】 利用遮罩原理,学会分析“挑战任务.fla”的操作步骤, 课后完成该动画。 | 学生跟着教师做活动,分析出是遮罩层在运动,还是被遮罩层在运动。
遮罩动画的实战训练
| 通过实例巩固新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遮罩原理。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举一反三,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此任务也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 |
| 评 价 交 流 5’ |
1、展示优秀学生完成的作品 2、学生自我评价,反馈不足 3、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
归纳总结所学知识要点,根据所学情况,交流反馈
|
加深学生对于遮罩效果的理解,进行知识的梳理。 |
| 归 纳 总 结 3’ | 总结遮罩动画知识要点:
1、遮罩层在被遮罩层的上方 2、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形状 3、被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内容 |
教学反思:优点:
1、充分考虑了学生学情,设计一个比较好的情境引入来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分组互展互评学习,不仅体现了分层次教学,而且也让学生们感受到“我能行”,增强了学生学习科学的信息。
不足: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Flash动画设计
——“遮罩层动画”教学设计方案
长 白 山 职 业 教 育 中 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