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六章 消化-1 | 课时安排 | 2学时 | ||
| 授课时间 | 第11周 | |||
| 授课类型(请打√) |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 | |||
| 教学方法(请打√) | 讲 授 讨 论□ 示 教□ 自学辅导□ 其他□ | |||
| 教学资源(请打√) | 多媒体 模 型□ 实 物□ 挂图□ 影音□ 其他□ | |||
| 教学目的和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机械性消化与化学性消化;消化腺的分泌功能;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了解胃的容受性舒张、胃的蠕动、呕吐;胆囊的功能;了解小肠运动的调节,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2.熟悉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胃的排空。大肠内消化,大肠液的分泌及大肠内的细菌活动。熟悉大肠运动的形式,排便反射。 3.掌握消化系统的内在神经和外来神经的作用,胃肠激素;小肠液的成分和作用,小肠液分泌的调节;。掌握胃运动的调节;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分泌的调节;胆汁的成分和作用,胆法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 ||||
| 教学重点:小肠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胆汁的成分和作用,胆法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教学难点:消化系统的内在神经和外来神经的作用;胃肠激素。 | ||||
|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通识教育:一位哲学家在海边目睹一条船遇难。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部溺毙了。他痛骂上苍不讲理——只因为一位罪犯正好乘坐这条船,竟然让众多的无辜者受害。 当他正沉迷于这种思想的时候,他发觉自己给一大群蚂蚁围住,原来他站的位置距离蚂蚁窝不远。那时,有一只蚂蚁爬到他身上并叮他一口,他立刻用脚踩死所有的蚂蚁。天神在这个时候现身,并用祂的拐杖敲着哲学家说:「你既然都以类似上苍的方式去对待那些可怜的蚂蚁,难道你还够资格去批判上苍的作为吗?」 【启示】 这一则寓言很生动地描述了两种有碍管理绩效的心态。一是:以偏概全;一是:宽于律己,苛以待人。 我们对寓言中上苍及哲学家的作为,一定深不以为然。可是,一旦我们成为当事人时,往往也会不小心触犯了上述二项禁忌,因为人是感官性的动物,例如:看到一位员工常常加班,另一位员工每次都准时下班,管理者常常以看到的景象,依照自己的思考模式(即是价值观)来下判断,认定准时下班的员工配合度不够,工作不敬业… 然而事实未必如管理者所看到的,有可能是常常加班的员工在上班时间打混摸鱼,工作未能如期完成只好以加班来完成;也有可能常常加班的员工,工作方式不对;也有可能是工作份量分配不均… 所以,身为管理者必须时时提醒自己:勤劳上进的员工未必是合作性高的员工;试图取悦上司的员工未必能够胜任艰难的工作。 至于另一项管理禁忌:宽于律己,苛以待人。是员工最厌恶的主管类型之一,也就是管理者标准不一,不能以身作则,反而以放大镜来看待员工的行为,造成管理上的冲突,致使员工会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结下或者「上行下效」,毫无作为可言。这也是人性之一,身为管理者即是表率,言行要谨慎,当你拿放大镜看别人时,却放纵自己的同时,员工亦必定是拿放大镜来看待你,其中会产的冲突可想而知… 一、课程导入 本节内容是对消化和吸收这一章的总的概述,希望可以通过这一次课让同学们对本章将要讲述的内容有一初步的印象。可由人体新陈代谢及生命活动需要以物质和能量作为基础,并提出问题:进食的食物如何才能进入血液供机体利用?由此引出消化与吸收的概念,同时指出这是人体获得物质和能量的主要途径,接着介绍消化和吸收的部位是在消化道,与此功能相适应消化道平滑肌具有的一般肌组织的特性及自身的电生理特性,重点介绍基本电节律。对于消化和吸收的调节机制,包括两方面的作用,神经支配及胃肠激素的作用。这是本次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利用胃肠的神经支配图更加直观地向同学们介绍:胃肠的神经支配包括内在神经系统和外来神经系统,对它们的支配作用分别进行阐述之后,运用图:消化系统的局部和中枢性反射通路,强调:内在神经系统与外来神经是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但内在神经系统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神经调节结构,离开中枢神经的支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消化吸收活动的调节。同时还应强调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主要的,这与前面章节所提及的作用不同。胃肠激素也是消化和吸收活动的一个重要调节因素,主要介绍胃肠激素的三个生理功能,以促胃液素为例对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进行介绍,提醒大家重点要求掌握的三种胃肠激素是促胃液素,促胰液素及胆囊收缩素,这都将在今后的课程中会更加详细地讲述。 二、讲授新课 第一节 概述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15min)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能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一)一般特性(5min) 1.兴奋性较低,收缩速度慢,有自发性的节律运动(频率慢且不规则); 2.伸展性大,具有一定的紧张性; 3.对机械牵张、温度变化和化学刺激敏感。 (二)电生理特性(10min) 1.静息电位 2.慢波电位 3.动作电位 ★基本电节律、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的关系 ①基本电节律与平滑肌的收缩并无一定的平行关系,一次慢波后并不一定伴有肌肉收缩; ②动作电位只发生在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并随之产生肌收缩; ③基本电节律是平滑肌收缩的节律控制波。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2min) 1.消化腺的分布 2.消化液的主要功能 3.消化腺的分泌过程:摄取→合成→贮存→分泌 三、★胃肠的神经支配(13min) (一)内在神经系统 1.粘膜下神经丛 2。肌间神经丛 3.内在神经系统的作用 (二)外来神经系统 1.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起源 (图示:胃肠的神经支配) 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三)消化系统的局部和中枢性反射通路 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10min) ★胃肠激素: 由胃肠道粘膜下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一)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 (二)★胃肠激素的作用 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2.调节其他激素释放; 3.营养作用。 (三)脑-肠肽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10min) 一、唾液及其作用 (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二)唾液的作用 (三)唾液分泌的调节 二、咀嚼 三、吞咽 四、蠕动 五、食管下括约肌 第三节 胃内消化(70min) 一、胃的分泌 (图示:胃的分区)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25min) 1.盐酸 (1)盐酸的分泌 H+:由水分解产生,H+泵分泌。 Cl-:经Cl-泵,与胞外HCO3-交换获得。 (图6-8 壁细胞分泌盐酸的一种假设) (2)盐酸的作用 2.胃蛋白酶原 3.粘液和碳酸氢盐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由粘液和HCO3-构成,保护胃粘膜。 (图6-9 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模式图) 4.内因子 (二)胃液分泌的调节(45min) 1.影响胃液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10min) (1)乙酰胆碱(ACh) (2)胃泌素 (3)组胺 (4)生长抑素 2.消化期的胃液分泌(25min) (1)头期胃液分泌 (图示:假饲的动物模型) ①条件反射性分泌 ②非条件反射性分泌 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大、量多,占30%。 (2)胃期胃液分泌 胃期胃液分泌的特点:酸度高、酶含量较头期少,量多,占60%。 (图示:引起胃液分泌的机制) (3)肠期胃液分泌 肠期胃液分泌的特点:量少,约占总量的10%左右。与对胃液分泌起抑制性作用的调节有关。 3.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10min) (1)盐酸 (2)脂肪 (3)高张溶液 二、胃的运动(20min) (一)胃运动的主要形式 1.胃的容受性舒张 2.蠕动 (图6-11 胃的蠕动) (二)胃排空及其控制 三大营养物质的排空时间:脂肪 > 蛋白质 > 糖类 1.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 2.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 ★肠胃反射 胃的排空是间断的,每次只有1~2ml排空进入十二指肠。 (三)消化间期的胃运动 (四)呕吐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30min) (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1.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 2.脂类水解酶:胰脂肪酶 3.蛋白质水解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胰液是最全面、消化力最强的一种消化液。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图6-14 胰液分泌的神经体液调节) 1.神经调节 分泌特点:酶含量丰富,水分和碳酸氢盐少。 2.体液调节 (1)胰泌素 (2)胆囊收缩素(CCK) CCK的作用:①促进胰酶分泌; ②促进胆囊平滑肌的收缩; ③营养胰腺。 3.胰液分泌的反馈性调节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25min) (一)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二)胆汁的作用 1.作为乳化剂 2.形成混合微胶粒,运输脂肪分解产物;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中和部分胃酸; 5.促进胆汁的自身分泌:胆盐的肠-肝循环。 (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1.神经的作用:作用较弱 2.体液的作用 (1)胃泌素 (2)胰泌素 (3)胆囊收缩素 (4)胆盐 ★胆盐的肠肝循环 (图6-15 胆汁的分泌及肠肝循环) 三、小肠液的分泌(5min) (一)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二)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四、小肠的运动 (一)消化间期小肠的运动形式 (二)消化期小肠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 2.分节运动 (图6-16 小肠分节运动模式图) 3.蠕动 (三)小肠运动的调节 1.肠道神经的作用 2.外来神经的作用 3.体液因素的作用 (四)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六、小结 本次课的重点是胃液的分泌及其调节,这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胃液的组成重点介绍了四种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内因子和粘液-碳酸氢盐。这四种成分产生的细胞,盐酸的分泌制,各成分的生理作用都要重点掌握。在胃液分泌的调节,消化期内各个时期胃液分泌的特点及调节机制在分析时一定要把握住刺激的来源都是食物,食物的化学性刺激及食物的机械性刺激对胃液的分泌共同进行调节。影响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和抑制性因素共七种,作用机制不一,其中的抑制性因素作用的发挥主要是在胃内酸性食糜进入小肠之后,这一点应与之后将要讲到的胃排空的调节相联系,它们的作用机制是一致的。 | 10 分钟 15 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 |||
|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1.基本电节律 2.简述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及其与动作电位及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1.胃液的组成及生理作用。3.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胃正常时为什么不会消化自己? 4.试述引起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及其作用。 5.试述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 6.为什么胃酸缺乏的病人往往伴有贫血? 7.简述胃排空及其影响因素。 8.试述胰液分泌的神经体液调节。 9.胆汁有哪些主要作用?胆盐的肠肝循环 10.为什么做胆囊造影术时患者要吃油煎蛋? 11.简述排便的过程。 12.为什么说小肠是营养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 ||||
|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互联网资源等): 1.《正常人体功能》人民卫生出版社; 2.百度、 | ||||
| 第六章 消化-2 | 课时安排 | 2学时 | ||
| 授课时间 | 第12周 | |||
| 授课类型(请打√) |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 | |||
| 教学方法(请打√) | 讲 授 讨 论□ 示 教□ 自学辅导□ 其他□ | |||
| 教学资源(请打√) | 多媒体 模 型□ 实 物□ 挂图□ 影音□ 其他□ | |||
| 教学目的和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胃的容受性舒张、胃的蠕动、呕吐;胆囊的功能;小肠液的成分和作用,小肠液分泌的调节。了解小肠运动的调节,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2.熟悉胃的排空。熟悉大肠运动的形式,排便反射。 3.掌握胃运动的调节;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分泌的调节;胆汁的成分和作用,胆法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 ||||
| 教学重点1.小肠作为最重要吸收器官的有利条件; 2.各种物质吸收的部位和机制。 3.三种营养物质吸收的形式和途径。 教学难点: 各种物质吸收的机制。 | ||||
|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一、课程导入 本次课主要介绍胃的运动及小肠内各种消化液。 首先对上次课所讲的胃液的分泌和调节进行简单的反映情况,由胃液分泌的抑制性因素的存在提出问题,对于胃的运动这些因素又将发生什么样的作用?胃的运动中主要介绍胃的排空,从胃排空出现的原因,胃内促进排空的动力因素和十二指肠内抑制胃排空的阻力性因素分别地进行分析,可以提出问题,依的胃排空发生的过程说明十二指肠内抑制性因素的产生恰恰来源于排空时入十二指肠的食糜,从而得出结论,胃的排空是间断性的,每次排空仅有几毫升的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小肠内的消化液抱括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其中最重要的是胰液和胆汁,这也是重点也讲述的内容。在介绍胰液的时候,首先分析胰液中所具有的成分,引导学生去发现,在胰液中存在有水解三大营养物质的酶,由此强调胰液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消化液。胰液分泌的调节可利用胰液分泌的神经体液调节图解,说明不同作用因素作用到胰腺的不同细胞将使胰液的分泌产生不同的变化,也就是分两条线进行讲述,一条是作用到腺泡细胞的迷走神经,促胃液素,胆囊收缩素等,另一条线是作用到胰液导管上皮细胞的有促胰液素等,同时依据斩图表可以看到,对各种消化液分泌的作用相互之间是关联的,一个刺激因素可以同时影响几种消化液的分泌。 对于胆汁,首先介绍胆汁产生的部位是在肝脏,同时说明胆囊的作用——储存胆汁,并在对胆汁成分进行分析的时候强调胆汁是不含水解酶的消化液,但又是十分重要的消化液。由此提出问题:为什么胆汁中不含水解酶却仍是非常重要的消化液,在消化过程中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样引导学生对胆汁的作用进行分析,明确胆汁虽不对食物成分进行直接的消化,但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是必不可少的。胆汁分沁的调节重点是在胆盐的肠肝循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结合胆盐的肠肝循环模式图加以详细说明。 小肠液只作简单的介绍,以同学们自学为主。 二、讲授新课 第六节 吸收 一、吸收过程概述(25min) 1.各种物质的吸收部位 口腔 无吸收 胃 酒精、少量水分 小肠 十二指肠和空肠: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分解产物 回肠:胆盐、维生素B12 大肠 水分、无机盐 2.小肠有利吸收的条件(图6-18 增加小肠表面面积和三种机制) 3.吸收途径(图6-19 小肠粘膜吸收水和小的溶质的两条途径)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35min) (一)水的吸收 (二)无机盐的吸收 1.钠的吸收(图6-20 小肠粘膜对钠和水的吸收) 2.铁的吸收(图6-21 铁的吸收过程) 3.钙的吸收 4.负离子的吸收: Cl - HCO3- (三)糖的吸收(图示:葡萄糖的吸收转运机制) (四)蛋白质的吸收 (五)脂肪的吸收(图6-22 脂肪在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方式) (六)胆固醇的吸收 三、对本章进行总结(10min) | 10 分钟 15 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 |||
|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1.简述胃排空及其影响因素。 2.试述胰液分泌的神经体液调节。 3.胆汁有哪些主要作用?胆盐的肠肝循环 4.为什么做胆囊造影术时患者要吃油煎蛋? | ||||
|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互联网资源等): 1.《正常人体功能》人民卫生出版社; 2.百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