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总供给角度来看:国名收入(Y)=总供给(As)
=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的供给
=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的收入
=工资+利润+地租+利息+税收
=消费(C)+投资(I)+支出(G)
即Y=As=C+S+T
从总需求角度看:国民收入(Y)=总需求(Ad)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支出
=消费(C)+投资(I)+支出(G)
即Y=Ad=C+I+G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然是:总供给(As)=总需求(Ad)
即:C+S+T=C+I+G
则三部门经济均衡条件是:I=S+(T-G)
MPC是宏观经济学凯恩斯消费理论之一,它代表的意义是: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
MPC= △c/△ y 特别是,当c和y极小时,MPC= dc/dy
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1 > MPC > 0这表明,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
边际税率是指再增加一些收入时,增加这部分收入所纳税额同增加收入之间的比例。在这里,平均税率是相对于边际税率而言的,它是指全部税额与全部收入之比。在比例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在累进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往往要大于平均税率。边际税率的提高还会带动平均税率的上升。边际税率上升的幅度越大,平均税率提高就越多,调节收入的能力也就越强,但对纳税人的反激励作用也就越大。因此。通过两者的比较易于表明税率的累进程度和税负的变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