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活动具体目标:
知识技能:
1、引导学生关注春天,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
2、让学生经历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调查搜索整理的综合能力。
3、了解春天的特征及蔬菜有关的小常识,并对自我学习研究的内容有一定认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撰写活动开题报告、观察日记、按研究计划活动、多渠道的搜集、整理材料、汇报与交流,加深学生对春天的了解。
情感态度:
1、 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了解春天、认识春天、热爱春天,逐步形成善于倾听的习惯及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2、 通过参与此次社会实践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价值取向:
1、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2、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双赢”。
三、活动的步骤及指导策略:
(一) 活动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我又是分五步进行的。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A创设了一个了解春天的情境:提问:
“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呢?”——“春天……”。
“是谁告诉你们春天来啦?是妈妈?是老师?”孩子们都摇摇头,
“那时谁告诉你们的春天来了呢?”
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看到的周围有关春天的变化进行汇报……。
B引导学生继续交流:
你们都知道哪些春天的特征?
你还知道有关春天的哪些小知识、小资料呢?
你还想知道有关春天的哪些信息。
2梳理调查,汇总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汇总出学生们最想了解的问题:
《快乐的春天》主题活动学生
想要了解的问题
1春天,为什么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
2 春天,农民伯伯为什么要早翻地?
3 小草为什么到了春天才发芽?
4 小草为什么到春天都变绿了?
5 为什么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而不是夏天?
6 柳芽里面是什么?
7春天里,柳叶是先发芽 还是先长叶?
8 我想知道春天都有什么花开?
| 9 春天里的空气为什么潮湿? |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组。
鼓励学生展开对“春天”的调查活动。
4 聘请家长 协助调查
5 叮嘱注意事项
首先说让学生做好记录,保存好调查过程资料;
其二,嘱咐孩子们养成做事有计划、有顺序、讲效率的好习惯。
三是对学生进行了安全、卫生,礼貌等方面的教育。
(二)参观调查阶段:
A孩子走出去,围绕“春天”这一主题,去了解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B填写参观调查回来后的记录表:
(三) 探索研究阶段:
(1) 确立研究问题。
在学生第一次调查获得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又引导进行深一层次的研究。
组讨论选出本组同学最想研究的问题。
(2) 制定研究计划。
制定各小组的研究计划。
(3) 开展研究活动
带着他们的计划,孩子们开始展开各种研究活动。
(4) 交流研究成果
组织了对这次问题研究的汇报交流。让同学们谈谈本次活动自己的收
获和体会。
(四) 展示评价阶段:
展示与体验
展示:
说:说一说自己眼里的春天;
写:学生们的各种调查报告、观察日记等;
画:画一 画你看到的美丽春天。
照:拍一拍春天的美丽景色。
体验:带着孩子们走进还乡河公园, 再一次投入到春天的怀抱里。
评价与总结 随后,我们开始进行活动的评价和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