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3:33:33
文档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尾括号中)1.十月与以往的的本质区别在于()A.是一场暴力B.是一场人民C.促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D.是消灭剥削制度的2.实行战时主义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A.这是一个临时B.这个损害了农民利益C.这个是战时D.不符合社会生产力水平3.苏联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条件有()①苏维
推荐度:
导读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尾括号中)1.十月与以往的的本质区别在于()A.是一场暴力B.是一场人民C.促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D.是消灭剥削制度的2.实行战时主义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A.这是一个临时B.这个损害了农民利益C.这个是战时D.不符合社会生产力水平3.苏联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条件有()①苏维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

(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尾括号中) 

1.十月与以往的的本质区别在于(      )

A.是一场暴力   B.是一场人民   C.促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D.是消灭剥削制度的

2.实行战时主义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       )

A.这是一个临时          B.这个损害了农民利益

C.这个是战时        D.不符合社会生产力水平

3.苏联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条件有(      )

①苏维埃政权基本巩固   ②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③新颁布   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中,帝国主义大国外交的根本原则是(      )

A.大国对抗     B.互相勾结     C.自身利益      D.削弱对方

5.下列一战后签订的国际条约中,与中国有关的有(      )

①《凡尔赛和约》   ②《九国公约》   ③《中日山东悬案条约》   ④《四国条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国际联盟建立后美国并没有参加,这是由于(      )

A.美国不同意建立这个组织        B.这个组织没有国际性

C.美国国会不批准                D.美国未能掌握这个组织的领导权

7.1929年直接诱发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诱因是(      )

A.农业歉收   B.银行倒闭    C.股市崩盘    D.市场疲软

8.罗斯福新政中核心的措施是(      )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恢复股市     D.复兴工业

9.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则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这一点说明(      )

A.社会主义制度将扩展到全世界                  B.苏联领导人的领导水平高

C.社会主义制度适应当时苏联的社会发展          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优越

10.促成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的关键因素是(      )

A.三国之间没有矛盾               B.都对凡尔赛体系不满

C.都要求改变当时的世界秩序       D.都准备对外发动战争

11.慕尼黑阴谋所反映出西方外交的实质是(      )

A.保持欧洲的战略平衡           B.对德国妥协以维持凡尔赛体系

C.牺牲小国利益,确保自己利益       D.政治妥协换取军事安全

12.慕尼黑阴谋的最大危害在于(      )

A.使绥靖达到顶峰            B.使法西斯侵略野心膨胀

C.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        D.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13.促使西方国家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绥靖的原因有(      )

①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        ②希望牺牲小国利益换取自身安全

③与德国的军事实力差距比较大      ④企图祸水东引,鼓励法西斯进攻苏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共同点有(      )

①法西斯都采取突然袭击     ②都受绥靖发展的影响

③法西斯都取得了一定战果   ④两个战场同时实现了转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德国侵略的国家先后顺序是(      )

①捷克斯洛伐克   ②波兰   ③苏联   ④法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16.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是在(      )

A.德国在西线发动进攻     B.苏德战争爆发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中日战争爆发

17.二战中发挥了转折作用的战役中,不包括(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中途岛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敦刻尔克战役

18.苏联对日出兵,实践了以下哪次会议上的承诺(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9.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关键是(       )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英美首脑进行大西洋会晤

C.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D.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

20.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关键因素是(      )

A.美国投掷原子弹的震慑作用        B.苏联红军对日军的毁灭性打击

C.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              D.反日同盟国的通力合作

21.20世纪60年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工业强国的是(      )

A.法国       B.英国        C.日本        D.联邦德国

2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中,不包括(      )

A.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的成果        B.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C.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D.加强殖民扩张与掠夺

23.对于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诱发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油价的提高         B.危机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

C.危机使美国调整经济结构,新经济兴起     D.这次危机还引发了中东战争

24.20世纪70年代欧洲出现了联合的趋势,体现这种趋势的有(      )

①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②发行统一的货币——欧元

③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扩大为欧盟    ④成员国实现人员、资本的自由流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25.日本经济在战后迅速崛起,得益于许多外部有利因素,它们是(      )

①美国对日本的经济扶持        ②对日和约规定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③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爆发    ④广泛引进先进的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以下材料:(18分)

材料一:“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利容易。……但这需要一个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党不能走这条路,因为党知道战争已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件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引自《斯大林全集》下卷

材料二:“改造小农,改造他们的整个心理和习惯,是需要经过几代的事情,只有有了物质基础,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地实现电气化,才能根本解决关于小农的问题。”

——引自列宁在俄共(布)十大上的讲话

材料三:“斯大林在工业化过程中,是把农业当成殖民地了。农民不仅要交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流向工业。……结果,使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的十几年中,曾发生两次较大规模的农业危机。”

——引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可以看出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的途径有哪些优点,同时也存在哪些缺点,说明哪些因素决定了苏联没有走西方工业化的常规道路?苏联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否正确?(6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列宁把什么作为改造小农的重要条件,但在实践中斯大林是怎样做的?这样做,出现了什么问题?(6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苏联工业化在资金问题上采取了怎样的做法?这种做法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6分)

 

2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问题。(16分)

(1)想一想,为什么法西斯国家在战争之初屡屡得手?(6分)

 

(2)哪些重要战役对战争的转折发挥了重要作用?(6分)

 

(3)中国对太平洋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什么作用?(4分)

 

28.结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的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二战后的50年代末和60年代末,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成就巨大,先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工业大国的是哪两个国家?(4分)

 

(2)这两个国家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共同原因有哪些?(6分)

 

(3)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在经济合作领域里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到90年代,这种合作又取得了什么新突破?(6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D D B C A D C D C C  C  D  B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A  B  C  D  C  C  D  C  D  D  B  A

26.(1)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的好处在于投资少,获利快,资金周转快。但缺点是工业化的速度相对比较慢。

苏联的国情决定苏联不能走这样的道路,一是由于苏联的经济基础比较差,存在大量的小农和小生产,那样做的结果会使工业化的速度很慢。二是在当时帝国主义一直在进行活动、法西斯势力崛起、战争威胁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先发展轻工业显然是不合适的。那样做将使苏联难以在重工业的基础上建立强大的国防工业,它将直接关系到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安全问题。所以,不论是从追求工业化速度的经济角度,还是从谋求加强国家国防建设的政治角度,这种决策都是正确的。(6分)

(2)列宁把实现机械化和电气化作为改造小农的重要条件。

斯大林在实践中没有按照列宁的方针去做,在工业化还没有向农业提供足够的大型机械和电气化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提前开始了农业集体化进程。

这样做显然超越了苏联当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再加上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采取的行政手段,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联农业长期在低水平状态缓慢发展,还影响了工业的进一步发展。(6分)

(3)苏联在工业化资金的积累途径方面,采取了牺牲农业的,不仅对农民征收高额赋税,还通过拉大工业品和农产品之间的剪刀差的办法来剥夺农民,以补充工业化所需的资金。

但必须承认,这样做的结果,导致农业长期停滞不前,而农业的长期落后,又不可能长期、充足地为工业提供资金,也不能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结果,又拖了工业化的后腿。(6分)

27.(1)从政治方面看:是英、法绥靖继续延续的结果,英、法虽然对德宣战,但实际上是宣而不战,不仅不抓住有利的时机实施军事进攻,而且还幻想法西斯德国会东进进攻苏联,结果坐失了战机。

从国际关系方面看:美国的中立,苏联对英、法之间的不信任,苏联出于私利与德国的秘密政治交易(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有力量遏制法西斯的大国之间未能实现合作。而已经与法西斯国家开始战斗的国家之间也缺乏有效的合作。

从军事方面来看:法西斯国家战争准备十分充分,战争决心十分强硬,以及闪击战的作战方式,造成被侵略国家很难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反击。(6分)

(2)阿拉曼战役对北非战场的转折发挥了重要作用。

斯大林格勒战役对欧洲战场,也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途岛战役对太平洋战场的转折发挥了重要转折作用。(6分)

(3)二战中的中国战场是太平洋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拖住了绝大多数的日本陆军、大部分的海空军,使其难以投入到太平洋战争的其他战场。所以,中国对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战略牵制作用。(4分)

28.(1)20世纪50年代末,联邦德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工业大国。

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工业大国。(4分)

(2)两国都是战败国,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可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经济发展。

两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美国的经济援助。

两国都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两国都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的成果,大力发展信息产业。(6分)

(3)20世纪60年代末,西欧国家在经济合作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西欧国家积极谋求更广泛的合作,到90年代末,又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成立了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并且在成员国数量和合作内容方面不断扩大。(6分)

文档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尾括号中)1.十月与以往的的本质区别在于()A.是一场暴力B.是一场人民C.促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D.是消灭剥削制度的2.实行战时主义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A.这是一个临时B.这个损害了农民利益C.这个是战时D.不符合社会生产力水平3.苏联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条件有()①苏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