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1 哈工大,材料学院
摘要:渗碳是一种热处理工艺,采用渗碳的是低碳钢和低碳合金。将工件置入具有活性渗碳介质中,加热并保温使渗碳介质中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渗入钢件表层,从而获得表层高碳,心部仍保持原有成分。它可以使渗过碳的工件表面获得很高的硬度,提高耐磨程度。
本设计根据渗碳过程的基本理论和数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模拟离子渗碳过程碳浓度分布,气体渗碳过程二维及三维碳浓度分布,离子渗碳过程中渗碳深度随渗碳时间和温度的变化。
通过计算机模拟的结果,可以的到不同渗碳工艺条件对渗碳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而优化工艺参数。
关键词:Matlab模拟;离子渗碳;气体渗碳
一.离子渗碳过程
1根据菲克扩散定律、初始条件及第一类边 界条件列方程
式中 C--碳浓度(质量分数%)
t--渗碳时间(s)
X--距工件表面的距离(mm)
C0---工件原始浓度(质量分数%)
Cs--工件表面碳浓度(质量分数%)
Cp--碳势浓度(质量分数%)
D--碳在工件中的扩散系数(mm/s²)
2.方程的解
3.不同时间下的离子渗碳过程MATLAB模拟
设定初始碳浓度为0.2(质量分数%),模拟渗碳层深度为3mm,渗碳碳势为1.2(质量分数&),渗碳温度920,渗碳时间分别取t=1,2,3,4,5,6,7,8h
(1)运用Matlab编写的M文件为
for i=1:1:8;
x=0:0.5:3;
a=[1 2 3 4 5 6 7 8];
D=0.162*100*exp(-137800/(8.314*1193));
e=x/(2*sqrt(D*a(i)*3600)); c(i,:)=0.2+(1.2-0.2).*(erfc(e)); plot(x,c);
end
(2)运行得到的结果图
(3)结果分析
离表面距离越远,碳浓度增长的越缓慢; 随着渗碳时间的增长,工件的渗碳层越深,表面碳浓度也越高,钢内部碳浓度逐渐增加,同时碳浓度随距工件表面距离的变化曲线也更平滑。
4.不同温度下离子渗碳深度随渗碳时间的变化
渗碳温度分别取T=1123,1193,1233℃
(1)运用Matlab编写的M文件为
y=zeros(3,1001);
for i=1:1:3
x = 0:0.01:10;
a=[1123 1193 1233];
D=0.162*exp(-137800/(8.314*a(i))
y(i,:)= 1.9*sqrt(D*x) ;
plot(x,y);
End
(2)运行得到的结果图
(3)结果分析
随渗碳时间延长,碳层厚度增加;
升高温度,渗碳速度越快。
5.不同时间下离子渗碳深度随渗碳温度的变化
渗碳时间分别取t=1,2,3,4,5,6,7,8h
(1)运用Matlab编写的M文件为
for i=1:1:8
x = 0.1:50:1203;
t=[1 2 3 4 5 6 7 8];
D= 0.162*exp(-137800./(8.314*x));
y(i,:)= 1.9*sqrt(D*t(i)) ;
plot(x,y);
end
(2)运行得到的结果图
(3)结果分析
随渗碳温度升高,碳层厚度增加;
延长时间,渗碳速度越快。
二.气体渗碳过程
1.根据菲克扩散定律,初始条件及第三类边界条件,列方程
式中 C--碳浓度(质量分数%)
t--渗碳时间(s)
X--距工件表面的距离(mm)
C0--工件原始浓度(质量分数%)
Cs--工件表面碳浓度(质量分数%)
Cp--碳势浓度(质量分数%)
D--碳在工件中的扩散系数(mm/s)
Β--气相与工件表面之间碳的传递系数(mm/s²)
2.方程的解为
3.不同时间下的气体渗碳过程MATLAB模拟
设定初始碳浓度为0.2(质量分数%),模拟渗碳层深度为3mm,渗碳碳势为1.2(质量分数&),渗碳温度920,渗碳时间分别取t=1,2,3,4,5,6,7,8h
(1)二维模拟
a.运用Matlab编写的M文件为
for i=1:1:8;
x=0:0.5:3;
a=[1 2 3 4 5 6 7 8]; D=0.162*100*exp(-137800/(8.314*1193)); b=0.437*exp(-79953/(8.314*1193));
e=x./(2*sqrt(D*a(i)*3600)); f=(b.*x+b^2*a(i)*3600)/D; g=b*sqrt(a(i)*3600/D); c(i,:)=0.2+(1.2-0.2).*(erfc(e)-exp(f).*erfc(e+g));
plot(x,c);
End
b.运行得到的结果图
(2)三维模拟
a.运用Matlab编写的M文件为
for i=1:1:17;
x=0:0.5:3;
a=linspace(0,8,17); D=0.162*100*exp(-137800/(8.314*1193)); b=0.437*exp(-79953/(8.314*1193)); e=x./(2*sqrt(D*a(i)*3600)); f=(b.*x+b^2*a(i)*3600)/D; g=b*sqrt(a(i)*3600/D); c(i,:)=0.2+(1.2-0.2).*(erfc(e)-exp(f).*erfc(e+g));
end
mesh(x,a,c);
b.运行得到的结果图
4.结果分析
钢的内部碳浓度增加的速度比较缓慢,且离表面距离越远,碳浓度增长的越缓慢。随着渗碳时间的增长,工件的渗碳层越深,表面碳浓度也越高,钢内部碳浓度逐渐增加,同时碳浓度随距工件表面距离的变化曲线也更平滑。
三.扩散物质集中在宽度为2d的区域内无线系统中扩散
渗碳层厚度2d=2mm
1.运用Matlab编写的M文件为
for i=1:1:8;
x=-1:0.5:1;
a=[1 2 3 4 5 6 7 8]; D=0.162*100*exp(-137800/(8.314*1193)); y(i,:)=1*0.2/sqrt(D*a(i)*pi)*exp(-x.*x/(4*D*a(i)));
plot(x,y);
axis(-1,1);
End
2.运行得到结果图
3.结果分析
碳浓度随渗碳深度的变化曲线呈现x=0轴对称,在渗碳层表面两侧,碳浓度随渗碳深度的变化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