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点:病房
参加人员:医生1人、护士3人(A、B、C)
案例资料:患者陈一,男性, 57岁,以“冠心病,高血压”于13:00收入院,患者意识清,精神差,胸闷心悸,T36.6℃ P80次/分 R20次/分 BP150/800mmHg,体重75Kg,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正常,肝脾肋下未及。医嘱:II级护理,软食,0.9%NS250ml+丹参20ml静滴 Qd,用药前询问病人无过敏史,于 13:30给予输液治疗。
场景一:13:45护士 A 巡视病房,发现患者畏寒、寒战,感恶心,呕吐少量胃内容物,主诉头痛。
1. 护士A立即查看输入药物,发现是丹参注射液,已输入100ml,立即关闭输液器调节器,察看剩余药液质量。评估患者面色、脉搏、呼吸,按铃呼叫护士B :“1床病人输入丹参注射液后发生畏寒、寒战,请通知医生,并带耳温仪、输液器、0.9%NS 500ml。”
2.以下同步进行,接触患者前均速干手洗手(紧急情况下可忽略)。
(1)护士 A停止输液,协助患者卧床,盖被保暖,同时安慰患者:“你不要紧张,医生马上就来。”
(2)护士B更换输液器,接上0.9%NS 500ml保持静脉通路,妥善保存余液及输液器;
3. 护士A测量体温脉搏并记录。
4. 医生到达病床(接触患者前速干手洗手),护士A汇报:病人输丹参组液体100ml后,出现畏寒、寒战, T39.1°C,HR 110次 /分, R25次 /分 ,并伴恶心呕吐,液体及输液器已更换。
5. 医生床边评估患者,考虑输液发热反应。口头医嘱: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
6. 护士B复述医嘱: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抽取异丙嗪并与护士A确认后执行,保留安瓿。
场景二:14:00患者突发烦躁不安,寒战明显,口唇紫绀,呼吸急促,双侧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存在,主诉头痛,恶心,心悸。
1. 护士A快速评估患者,测量耳温39.5°C。按铃呼叫护士B :1床陈一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请呼叫医师过来,并带抢救车、心电监护仪、氧气装置。并通知护士长。
2. 护士B到达,携带心电监护仪交给护士A,并给患者双鼻塞吸氧4L/min。
3. 护士A连接心电监护仪,测量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并记录。
4. 医生到达,护士A汇报病情。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地塞米松针5mg静脉注射。
5. 护士 A记录并复述医嘱:地塞米松针5 mg静脉注射,抽取血气分析、电解质等血标本,医生确认正确。护士B抽取地塞米松针与医生再次确认无误后执行,保留安瓿。
6.. 护士A汇报: HR 110次 /分, R 28次 /分, BP 88/55mmhg, Sp0295%
7. 医生嘱:患者血压偏低,心率快,加快补液速度。
8. 护士A调节输液速度70滴/min。
9. 10分钟后护士A测量生命体征:T38.9°C 、HR 102次 /分,、R 22次 /分,、BP 112/60mmhg, Sp0297%
场景三:15:00护士A巡视病房发现患者突发胸闷、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发绀,大汗淋漓,阵发性咳嗽伴咳大量的白色或者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布满湿罗音。
1. A护士查看输液速度,立即减慢输液,按铃呼叫护士B:1 床陈一输了300ml液体后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请通知医生,并带30%酒精湿化液吸氧。
2. 以下同步进行,接触患者前均速干手消毒(紧急情况下可忽略)
(1)护士A快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患者端坐位,双下肢下垂。同时安慰患者:“您不要紧张,医生马上过来。”
(2)护士B呼叫医生:医生,患者陈一输了300ml液体后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请过去看一下。并立即准备30%酒精湿化液吸氧装置、带抢救车、治疗盘到床旁,并通知护士长。
3. 护士A改面罩,予高流量酒精湿化吸氧8L/min,指导患者将痰咳出避免误吸。
4. 医生到达现场,评估患者意识清,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听诊两肺布满湿罗音,大汗淋漓,咳粉红色泡沫痰,考虑急性肺水肿。同时护士A汇报:HP110次/分,R28次/分,SPO2 %,血压155/95mmhg。医生医嘱:吗啡5mg缓慢静推,开出麻醉处方单,并在移动查房车上开吗啡医嘱。
5. 护士C核对医嘱无误,提交吗啡医嘱,凭处方单去药房取药。
6. 医生口头医嘱:速尿20mg静推。
7. 护士A记录并复述医嘱:速尿20mg静推。抽取速尿20mg并与医生再次核对核实后执行,保留安瓿。
8. 护士A记录生命体征及医嘱,再次汇报患者生命体征:HP116次/分,R28次/分,SPO2 88%。
9. 医生下达口头医嘱:西地兰0.2mg+NS20ml缓慢静推,抽取血气分析、电解质。同时在移动查房车上开具化验单。
10.护士A记录并复述医嘱:西地兰0.2mg+NS20ml缓慢静推,抽取血气分析、电解质。抽取西地兰0.2mg+NS20ml并与医生再次核对核实后执行,保留安瓿。
11.同时护士B准备抽血试管,打电话通知事务中心送急诊标本,拉出血条码并粘贴,与护士A核对,抽取血标本后打包。
12.护士A记录生命体征及医嘱。
13.C护士取回吗啡注射液,护士B与C进行双人核对,并在电脑上登记,使用吗啡后保留安瓿。
场景四:20分钟后护士A评估患者:意识清,呼吸困难较前缓解,咳嗽咳痰减少,出汗停止,T37.8°C,HP96次/分,R24次/分,SPO296%,血压137/80mmhg,患者排尿一次,300ml。血气分析结果提示:氧分压68mmhg。
1. 医生:继续控制输液速度,吸氧8L/min,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量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2. 护士B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高半卧位,同时宣教:“陈一,刚刚您呼吸费力,经过处理之后,现在好多了,您好好休息,我们会密切观察,有什么不舒服请及时告诉我们。”
3. 护士A、B双人核对抢救记录及空安瓿,核对后整理抢救车、治疗盘,整理完毕洗手。
4. 一次性物品按医疗废物处理。
场景五:抢救后续工作
1. 护士 A :医生,这是陈一的家属,这是刚才输注的剩余药液及输液器,
2. 医生、护士、家属三方签字进行封存;提醒医生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表上报药学部。
3. 护士A:医生,这是病情监测及用药记录,请您补记医嘱。
4. 医生:在2小时内据实补记抢救过程及医嘱。
5. 护士 A :根据现场记录6小时内补记抢救过程,抢救医嘱补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