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管理制度名称的确定。
管理制度一般由“单位名称(全称)+管理的对象、过程、活动名称+制度文体名称”构成,如“ 有限公司制度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2.制度编写的内容要求。
(1)制度的第一章为总则。总则的内容应包括: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有关术语的定义、职责分工等内容。
(2)制度的最后一章是附则。附则的内容应包括:该制度实施的有关要求;与该制度相关的其它专业管理制度、流程、表单名称;该制度的附件,与相关制度的关系等内容。
(3)制度的中间章节,用来规定制度的步骤、方法以及管理要求等主体内容。
3.制度编写的格式要求。
(1)制度正文按照章、节、条、款、目的格式编写。正文的章、节、条用“第×章”、 “第×节”、“第×条”分别表示,其中正文的“条”不分章、节,采用连续顺序号表示;正文的“条”下设“款”,款下设“目”、“款”,“目”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2、3……”和“(1)、(2)、(3)……”表示;“目”下用阿拉伯数字“①、②、③……”表示;再往后可以用英文字母“a、b、c……”等表示。
(2)页面设置。所有制度均用A4纸纵向编制,不分栏,不设页码;上、下页边距分别为3.4厘米、2.4厘米,左、右页边距分别为3厘米、2.6厘米;正文行间距一般为1.5倍行间距。
(3)字体及字号。
①页眉文字为标准仿宋5号字。
②制度首页表头的“公司名称”、“制度名称”、“编制部门”用4号黑体字。表头的其它部分用小4号标准仿宋字体。
③正文“章、节、条”的顺序号用4号黑体字加粗,正文的其他部分一律用4号标准仿宋字体;“附件×”用4号宋体加粗。
④制度中的附件(主要包括流程和表单)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字号,标题用宋体,其它文字用标准仿宋字体。
(4)制度正文的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符;“第×章”、“第×条”后面空一个字符;“总则”和“附则”的两个字之间均空一个字符;“附件×”在页面左端顶部顶格写,不空字符;“章、节”的标题以及表单、流程均居于页面中间,其它文字两端对齐。
4.制度、流程、表单的编号方法。专业管理制度、组织管理制度及其流程、表单的编号,采用汉语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统一进行编制,具体编号方法分别规定如下:
(1)制度的编号方法
(2)制度的流程编号方法
、 “第×节”、“第×条”
(3)制度的表单编号方法
、 “第×节”、“第×条”
5.制度标号的调整。制度每一次修订均要调整编号。原制度一次修订在10处以上或者制度某一条款累计修订5次以上时,原制度需换版,并更改版号;其他修改,只需要调整修改码。
6.公司、专业管理、组织管理代码
| 公司名称 | 代码 | 专业管理方面的名称 | 代码 | 组织管理方面的名称 | 代码 |
| 108 | 人力资源管理 | RZ | 企业管理 | QG | |
| 行政管理 | XZ | 党工办 | DG | ||
| 财务管理 | CW | 设备管理 | SB | ||
| 生产管理 | SC | 安全管理 | AQ | ||
| 供应管理 | GY | ||||
| 原料管理 | YL |
(1)专业管理制度及组织管理制度流程图,采用图形符号和“二维”坐标的方式进行绘制。
(2)图形符号,应使用WORD、EXCEL、PPT中“自选图形中流程图和连接线”符号,或使用VISIO规定的符号。
(3)“二维”坐标,应按制度中规定的管理活动(工作)的步骤和责任者(部门或岗位)建立。
(4)流程图绘制的要求。
①严格依据制度中规定的职责,管理活动(工作)步骤和逻辑关系,用最简明的图形描述。
②对有时限要求的工作,应在相关图形连线上用d(表示工作日)、h(表示工作小时)注明。
③对于“判断”事项,必须要表达明确的意思,并在“判断”连线上,用“Y”(“同意”或“是”)和“N”(“不是”或“不同意”)表示。
(5)流程图常用符号规定
8.制度编制的要求
(1)汇编的封面:内容依次分别是“×××公司×××年度”(宋体2号横向居中)、“制度汇编”(宋体初号加粗,每个字占一行,纵向居中)、“编制时间”和“编制部门”(两者为宋体小三,横向居中,并排排列,中间空两字),行间距可依美观程度自行确定。
(2)汇编的目录:内容包括“目录”和“制度名称”,“制度名称”按“序号(阿拉伯数字)………页码”的格式编制,页码右端对齐。
(3)具度的汇编:按本附件“3.制度编写的格式要求”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