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叉汇率的计算
1、如果在两种非美元货币的报价中,美元都是基础货币,则计算的方法是交叉相除,以被除数所代表的货币作为交叉汇率中的计价货币,以除数所代表的货币作为交叉汇率中的基础货币。
USD1=HKD7.7450/60
USD1=JPY107.20/30
得到单位美元兑日元的汇价:
2、如果在两种非美元货币的报价中,美元都是计价货币,则计算的方法是交叉相除,以被除数所代表的货币作为交叉汇率中的基础货币,以除数所代表的货币作为交叉汇率中的计价货币。
GBP1=USD1.5770/80
AUD1=USD0.6965/75
得到单位英镑兑澳元的汇价是:
3、如果在一种非美元货币以美元为计价货币,而另一种非美元货币的汇率以美元作为基础货币,则计算的方法是同边相乘。
假设市场汇率如下:
GBP1=USD1.5770/80
USD1=JPY107.20/30
则英镑兑日元的汇价如下:
GBP1=JPY(107.20×1.5570/107.30×1.5580)
【例】银行报价:1USD=98.40/60JPY
1USD=7.8010/20HKD
请问客户用JPY买卖HKD的汇价为多少?
【解】①客户用JPY买入HKD的汇价是:
1HKD = 98.60÷7.8010 = 12.6394JPY
客户先用手中的JPY换回USD,价1USD=98.60JPY;
再用换得的USD向银行购买HKD,价1USD=7.8010HKD
②客户卖出HKD的汇价是:
1HKD = 98.40÷7.8020 = 12.6122JPY
客户卖出手中的HKD换得USD,价1USD=7.8020HKD;
再用换得的USD向银行换取JPY,价1USD=98.40JPY
【习题】
假设银行的报价为:欧元/美元:1.1250/80
美元/日元:108.40/50
请问:(1)欧元兑日元的买入价和卖出价是多少?
(2)如果客户询问欧元兑日元的套汇价,银行报“121.9498/122.3878”,银行的报价倾向于买入欧元还是卖出欧元?为什么?
【解】(1)欧元兑日元的买入价:
1EUR=1.1250×108.40=121.9500JPY
欧元兑日元的卖出价:
1EUR=1.1280×108.50=122.3880JPY
(2)银行的报价倾向于卖出欧元。
★什么是升水、贴水?
升水:是指某种货币的远期价格即远期汇率将高于即期汇率。
贴水:是指某种货币的远期价格即远期汇率将低于即期汇率。
1、汇率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1)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后,有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而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后,则有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因而会减少贸易顺差或扩大贸易逆差。(2)马歇尔—勒纳条件
本币贬值后会改善贸易逆差,但需要的具体条件是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必须大于1,即(dx+dm)>1(dx,d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的需求弹性)。
2、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一方面表现在货币升贬值后带来的资本流出或流入增加,另一方面也表现在汇率预期变化即汇率将升未升或将跌未跌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3、汇率变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储备货币汇率变化会直接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价值
4、汇率变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贸易品价格;二是非贸易品价格。
5、汇率变化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浮动汇率下汇率频繁变动使企业进出口贸易的计价结算对外债权债务中的风险增加
6、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货币竞相贬值促进各自国家的商品出口是很普遍的现象,由此造成的不同利益国家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也层出不穷,这加深了国际经济关系的复杂化。
定义:是指在有通货膨胀的国家中,货币当局通过促使本币对外贬值,且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大于对内贬值的程度,借以用低于原来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倾销商品,从而达到提高商品的海外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和最终改善贸易差额的目的。
【案例】:中国向美国出口某染料,该染料在中国国内价格为4¥/桶,在美国销售1$/桶,汇价为$1=4¥。
由于中国国内通货膨胀,该染料价格上升,由4¥/桶上升到6 ¥/桶,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受到.
中国货币当局调整汇率,由$1=4¥上升为$1=8¥,
此时人民币对外贬值:
(4/8-1)*100%=-50%
而国内物价上涨,货币对内贬值为:
1-4/6=33.3%
人民币对外贬值>对内贬值中国出口该染料可能的美元定价:
A:在美国仍按$1/桶销售,在美国销售1桶可得8单位人民币,大于国内的6元/桶,所以能够增加供给,扩大出口规模.
B:降低在美国的销售价格,按国内的价格对美销售,下降到0.75$/桶(0.75*8=6元),能够扩大需求.
C:在0.75$----1$之间的价格销售,既可以扩大出口规模,又可以使国际市场的需求增加.
假设某一段时期内,人民币汇率由USD1=CNY5.8变为USD1=CNY8.7,同一时期国内物价指数由100变为130。试计算分析能否构成外汇倾销。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幅度是: 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幅度是: 也就是说,人民币对外贬值的幅度是-33.33%,对内贬值的幅度是23.08%,对外贬值的幅度大于对内贬值的幅度,因此构成外汇倾销。
购买力平价说的基本思想
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方法
1、记账规则
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都计入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都计入借方。
当收入大于支出而有盈余时,称为‘顺差’;反之,则称为‘逆差’,并在逆差数字前冠以‘-’号。
一般把逆差称为赤字,把顺差称为黑字。
3、货币贬值的收入与吸收效应分析
(1)闲置资源效应
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闲置资源启用→通过外贸乘数机制、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国际收支改善
(2)贸易条件效应
本币贬值→贸易条件恶化→实际国民收入下降→
吸收减少→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3)资源配置效应
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出口生产部门和进口替代部门的利润上升→国内资源重新配置→国民收入提高→国际收支改善。
(4)现金余额效应
①本币贬值→物价水平上涨→手持现金余额减少→消费减少→商品与劳务进口下降→贸易收支改善。
②本币贬值→物价水平上涨→手持现金余额减少→利率上升→投资减少、居民出售外币资产→资本流入→资本项目改善。
(5)收入再分配效应
本币贬值→物价水平上涨→国民收入向利润所得者及部门转移→吸收倾向下降→吸收总量减少→国际收支改善。
(6)货币幻觉效应
本币贬值→由进口品开始国内物价轮番上涨→
产生货币幻觉→消费与投资下降→吸收总量减少→国际收支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