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_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3:54:59
文档

浅谈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_

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摘要】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它标志着我国基础英语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因此,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也成了我国目前中小学英语教育界十分热门的话题,是许多英语教学刊物连篇累牍地讨论和推广的对象,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基本教学理念中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它
推荐度:
导读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摘要】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它标志着我国基础英语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因此,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也成了我国目前中小学英语教育界十分热门的话题,是许多英语教学刊物连篇累牍地讨论和推广的对象,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基本教学理念中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它
   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它标志着我国基础英语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因此,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也成了我国目前中小学英语教育界十分热门的话题,是许多英语教学刊物连篇累牍地讨论和推广的对象,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基本教学理念中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把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和过程设计成各种“任务”的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本文将从定义、策略及实践运用等方面具体讨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 任务型教学  策略  理论与实践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它标志着我国基础英语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任务型教学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它对各种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包容性,适合多种活动类型和组织形式,不但适用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也适用于学习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活动。最终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实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应跟上教学的新要求,认真深入研究任务型教学,积极探索实践任务型教学,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使任务型教学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提高的作用。笔者通过自己对《英语课程标准》和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思考,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就任务型教学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

所谓“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将一个或更多的教学目标融合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习者在完成预先设计好的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以获得“即学即用”的技能。“任务型”教学是近年来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出现的较具影响的一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论。 

    这种教学模式以完成任务(活动)、解决问题为出发点,重视学习的过程,注重对真实情境的模拟,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活动和场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丰富知识和提高素质。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学习者将调动各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共建来解决活动中综合交际的需要,自然地促进了学习者现实的语言应用能力,并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语言习得和内化的支持环境。 

二、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策略

作为教师,如何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设计与组织的活动要充满趣味性,要有生活气息,以有利于激发与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避免机械的重复。活动的内容要有层次,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活动要全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小学生而言。主要是听、说能力。从我的实践来看,把游戏、表演、唱歌、竞赛等形式引进课堂,是深受学生欢迎的。

策略一、设计 “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任务。

   俗话说:为有源头活水来,有意义的真实任务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使学生有话可说,然后主动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最大可能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其实英语教学中讲授和训练的内容必须与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抓住学生学习中的兴奋点来组织教学,带领学生参与、体验、了解所学知识的结构、风格、特点,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型活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我在教外研社《New Standard English》教材四年级上册Module 5《Food》的单词“rice, milk,fish,dumpings,noodles……”和句型“Do you want same…?”时,我所设计的一系列任务就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在愉快中感受语言,运用语言。我设计了以下任务:(1)a、请猜老师正在画什么食物?b、看谁最快学会这些单词。我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比较夸张的轮廓,再听录音,用卡片快速显示其英语,由于这些单词都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说出了“rice,milk,fish,dumpings,noodles...”等单词,我再给出答案。然后学生拿出食物图片进行操练,这样学生在好奇心、想象力的推动下很快完成了这一任务。(2)运用新学的单词,学习句型“Do you want same… ?”。这一句型比较容易,新单词学会以后,学生很快就能学以致用了。

策略二、设计 “趣味性浓”的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微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目的创设情境,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任务活动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使任务型教学落到实处。所以在每节课的前三分钟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浓的任务:如唱歌曲,说歌谣,表演故事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语言环境,为整节课做好准备。

小学生学习的动机来源于兴趣,我上三年级的英语课时,经常设计一些学生乐于参与的任务如:游戏,小品表演和猜谜等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授外研社《New Standard English》教材3A Module 4《colours》一课时,在上课前,我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小鸟的图片,包括red、yellow、blue、green、black五种颜色,然后用以下对话进行教学。

T:  What's  this?                  S:   It's a  bird.

T:   What  colour  is  it?           S:   It's  red.

    这时提前预习过的学生就会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那么我就鼓励他们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学生学习颜色单词,我在一旁提供指导,并把不同颜色的小鸟贴到黑板上,同时我又把事先准备好的不同颜色物品的图片奖给表现好的学生,以此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并操练本课所学内容。

策略三、设计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的任务。

任务的设计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水平都有差异,在完成同一任务时,就会有快有慢,有好有坏,感悟能力有强有弱。比如,外研社新标准英语教材有很多话题教学,在操练的时候,经常老师都会设计一些任务让学生去完成,这时老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的任务不能一样。例如在教外研社《New Standard English》教材五年级上册Module 2 Shopping时,一般老师都会设计一个任务:根据提供的情景,围绕所学语言内容和知识编对话,那么老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就对书上的对话进行背诵表演;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对书上对话稍加改编后并进行表演;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能根据语境,改编和拓展对话,表演要有一定的可视性,就好比是一次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然后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相应的评价,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三、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践与运用

外研社《新标准英语》教材提供了许多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语言运用的基本思想,同时也为全面评价学生注入新鲜的血液。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任务型的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系列。

下面我以《新标准英语》3B Module 7为例详细谈谈自己的做法:

主题:Weather Report (3B  Module 7  What’s the weather like?)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会表达天气的说法:hot、cold、sunny、windy、raining, snowing

2. 情感目标: 通过课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情况,并提倡爱护环境,保护大气等自然资源的良好意识。

3. 能力目标:

(1)通过模仿、操练、表演等活动,学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Weather Report”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做到学有所用。

 (2) 让学生围绕主题“Weather Report”进行自由表演,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1.任务呈现:谁能成为“优秀的天气播报员”(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地完成任务埋下伏笔)

2.引导学习:多媒体展示各个城市的天气情况,老师教学各种天气情况,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天气情况进行主要知识教学,让学生顺理成章地进入学习新知的环节)

3. 师生合作、巩固新知

任务情景1:和你的朋友谈论最近几天的天气情况。

任务情景2:根据老师所提供的各个城市的天气情况进行“天气播报”(在实际情境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技能)

4. 组织练习、点拨评价

任务情景:你还想知道哪些地方的天气情况,小组讨论并向老师

请教后,组员共同合作完成一幅“城市的天气图”(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任务,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也促进了英语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

全体学生自由组合围绕城市天气图进行“天气预报”练习,练习时突出新知识“What’s the weather like?” “It’s windy.”

学生展示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推选“优秀的天气播报员”

每天请一位同学进行“天气预报”播报(将所学知识延伸至日常生活中,让英语逐渐成为学生的主要交际语言之一。)

总之,任务型教学从新课程的精神出发,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实践性和体验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特征。目前,任务型教学尚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因此,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研究,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生和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任务,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完成任务的环境,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使任务型教学日益完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琳、王蔷、《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年第2期 《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探讨》

[4] 程晓棠 《任务型语言教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2003年第6期 《任务型教学的课外延伸》 揭和娟

[6]《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2003年第8期 《对任务型教学的几点理性思考》 欧阳雪青

[7]《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2005年第1期 《“任务型教学”与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黄宛辉

[8] 龚亚夫 罗少茜 《任务型语言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文档

浅谈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_

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摘要】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它标志着我国基础英语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因此,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也成了我国目前中小学英语教育界十分热门的话题,是许多英语教学刊物连篇累牍地讨论和推广的对象,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基本教学理念中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它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