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单元考试已经结束。通过这次考试,了解学生这一阶段的真实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为了尽快地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更好地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服务,下面我简要地把这次语文测试做一个综合的分析。
一、试卷评析:
从卷面情况来看,所考的题型多样,内容难易适中,出题内容全面,概括了所学知识,体现了新课标学习的理论。从整体看,试卷非常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除了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课内外阅读能力之外,还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基本理念。
二、数据统计:
参考人数8人;
95分以上----4人,占50﹪;
90分以上----8人,占100﹪;
80分以上——8人,占100﹪。
三、试卷分析: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大致如下:
掌握较好的是①看拼音写词语。②组词。③补充词语。④正确搭配词语。⑤找不同类。⑥排序。
对于灵活性强的阅读理解中,大部分学生都能知道根据问题在文段中找答案,但是,有些答案找的还不够准确。并且修改病句和用合适的关联词连句以及写近义词反义词只是还掌握的不牢固。
丢分最多的是修改病句及阅读理解。学生词汇积累少,要么就是错别字多,导致此题失分多。第5小题写近义词反义词、阅读理解里也有写近义词,如果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近义词,可能较有把握,但是让学生自己想就有点难度。最后一题作文,学生认真审题,没发现有离题现象,但学生词句积累太少,以至作文情节不够生动。
2、存在的问题。
(1)词语句子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加强对好词好句,名言和名著的积累阅读。扩大学生知识面,适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巩固识字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语感,对病句修改也有帮助。
(2)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像第一题抄写,有的人没有注意格式,导致冤枉丢分。
(3)容易写错别字。
作文及阅读有大部分人写错别字导致丢分。
四、方法与措施。
1、基础知识方面:对学生实行课课清,让学生掌握课本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要更加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要学生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3、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学生仔细审题,认真答卷,细心检查。
4、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以及课外阅读的习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5、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五、总结。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