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初步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愿意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法,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正确行为,抵制各种诱惑。
3、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基本的礼仪常识,理解沟通的重要性,掌握一些与人沟通的基本技能。
4、过程与方法:用在创设情境、角色扮演、调查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道德教育点:养成安全健康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法治教育点:学习有关未成年人保的条文。
【单元学习活动一览】
核心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交流与合作、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社会实践与服务、生活自理与自我保护。
| 课题 | 序号 | 教学重难点 | 表现性活动 | 核心能力目标及水平 |
| 15、《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 1、《课余生活我安排》 2、《课余生活助我成长》 3、《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 | 重点:认识课余生活的作用,能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合适的课余生活。 难点:懂得在课余生活中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 | “我会选择课余生活”任务一:课余生活真丰富 任务二:课余生活收获多 | 1、收集与处理信息 □模仿 □操作 ■迁移 2、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模仿 ■操作 □迁移 |
| 16、《学会沟通交流》 | 1、《正确对待不同方法》 2、《真诚坦率很重要》 3、《与人沟通讲方法》 | 重点了解人与人之间产生不同看法是正常的,当他人有不同看法时,要学会理性对待分歧。 难点:懂得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与人沟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会采用正确的表达方法。 | “我沟通小达人” 任务一:沟通记录单 任务二:我有沟通好方法 | 1、收集与处理信息 □模仿 □操作 ■迁移 2、交流与合作 □模仿 ■操作 □迁移 |
| 17、《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单元综合活动 | 1、《烟酒有危害》 2、《毒品更危险》 3、《拒绝危害有方法》 | 重点:认识烟酒和毒品对人体的伤害,认识到我们要拒绝烟酒和毒品。 难点:增强防范意识学会拒绝和求助,提高自护能力 | “我有拒绝好方法” 任务一:吸烟饮酒的危害 任务二:怎样保护自己 | 1、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模仿 □操作 ■迁移 2、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模仿 ■操作 □迁移 |
| 学校 | 班级 | 执教者 | |||||
| 课题 | 17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 教时 | 2 | 日期 | |||
| 1、教学目标: 1.行为习惯:让学生掌握拒绝危害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2.知识技能:使学生能认识到烟酒毒品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危害性,从而主动拒绝、远离研究毒品等危害。 3.过程方法:让学生参与分享展示烟酒危害资料、观点大碰撞活动、法制宣传、讲故事、阅读启示、续写对策、完善操作手册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4.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烟酒毒品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危害性,从而主动拒绝、远离毒品等危害。让学生掌握拒绝危害的方法。 难点:让学生认识到研究毒品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危害性。 三、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本课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第17课。它和第15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16课《学会沟通交流》同属第六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这一单元主要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引教材设计了分享展示烟酒危害资观点大碰撞活动、法制宣传、讲故事、阅读启示、续写对策、法律链接、完善操作手册等活动园。本单元四课是递进的关系,第一课是学生个人的成长问题,第二课是学生与学生的成长问题,第三课时学生与社会的成长问题。本课聚焦于“烟酒毒品”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研究毒品等的危害性,让学生学会拒绝研究毒品等危害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本课包括“烟酒有危害”、“毒品更危险”和“拒绝危害有方法”三个部分内容,分两课时教学。 2.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初入高年级的时期,他们经过前三年的学习,在道德认知和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自我保护观念,但对烟酒毒品等危害的认识不多,自我抵制力较弱。学生面对危害时,如果不会处理,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 |||||||
| 教 学 过 程(第二课时) | |||||||
| 教学目标: 1.提高对烟酒和毒品的防范意识,远离可能产生危害的地方。 2.学会果断地拒绝烟酒和毒品,懂得求助等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好奇心的态度,能坚决抵制和远离烟酒与毒品。 教学重难点: 提高对烟酒和毒品的防范意识,学会拒绝危害的方法。 |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一、导入新课 | 回顾旧知——审判台! 1.上一节课我们探讨了烟酒的危害,毒品的危害,他们有什么危害呢? (1)香烟的危害:学生交流香烟的N条罪状。 (2)酒精的危害:学生交流酒精的N条罪状。 (3)毒品的危害:学生交流毒品的N条罪状。 小结:既然烟酒和毒品的危害这么大,然而一旦沾染上,想要戒掉异常困难! 2.揭示主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拒绝危害有方法”。 | 随机交流 | 通过巩固上一课烟酒和毒品的危害性,唤醒学生对于烟酒、毒品的抗拒心理,从而思考如何拒绝。 | ||||
| 二、讲授新课 | 一、案例分析 在前期的调查中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出示:青少年吸烟、喝酒和吸毒的情境照片) 1.你们看到过这样的少年吗? 2.你们有没有抽过第一口烟?喝过第一口酒? 3.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3-18岁的青少年中,吸烟者达1500万,尝试吸烟者不下4000万,对此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4.最糟糕的是,近年来吸烟人群呈低龄化。 5.出示案例一: 小王小学时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对写作尤其感兴趣,老师也经常把他的作文作为范文读给同学们听,他还立志将来要当一名出色的作家呢!可就在读五年级下学期的时候,他吸了第一口烟…… (1)请你们大胆想象,小王当时可能是出于什么原因吸上了这第一口烟的? ●由于觉得好玩,他吸了烟,当时他才12岁,因为不敢公开吸烟,他只能偷着吸。有一回,他吸烟后产生了灵感,完成了一篇佳作,更使得他和香烟交上了朋友,渐渐地,他上了瘾!由于没有钱买烟,他就偷偷拿爸爸的烟,甚至偷家里的钱……终于有一天被发现了,爸爸狠狠地批评和教训了他一顿后,他开始自暴自弃,毫无顾忌地公开吸烟,直到一个月需要吸3条烟。疯狂吸烟不仅使他意志消沉,而且严重摧残了他健康的身体。16岁那年,医生发现他喉咙里长了一个恶性肿瘤,由于年龄小,肿瘤大,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小王很快就会被憋死。但如果实施手术,风险又极大,小王可能在手术台上永远长眠,医生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2)如果你是此刻的小王,你会想些什么? 6.香烟对身体和心灵会有巨大的摧残,我们要学会拒绝第一口烟。 然而我们生活中却有时会面临这样的情况。 2、情境演练 情境一:放学路上,同学递给李某一支烟,说:“抽一支吧,反正老师也看不见。” 情境二:朝阳到同学克克家玩,克克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茶几上放着克克爸爸的烟和打火机。克克说:“我们试一试吧。” 情境三:同学过生日,提议喝点酒庆祝,还说低度酒喝了也不会醉。 情境四:坐火车时,对面的人递给你一瓶饮料。 1.面对这样一些情境时,想一想你的对策,四人小组交流,并任选其中一种情境演一演。 2.小组代表通过表演汇报。 3.小结:提高防范意识,果断或委婉地拒绝,让我们“远离第一支烟、第一口酒、第一次毒”。 3、学会说“不” 1.思考《学会说“不”》操作手册。 2.小组讨论,完善《学会说“不”》。 3.汇报交流 4、学会拒绝 1.阅读活动园资料。 2.思考 (1)为什么“未成年人保”要求营业性歌舞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合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2)为什么还不得在学校周围设置这些设置? 3.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身边还有哪些场所设置“未成年人禁入”的标志? 4.发放并签订承诺书,承诺远离营业性网吧、酒吧等场所。 | 交流曾经尝试第一次喝酒或抽烟的情况。 交流对于现状的认识。 随机交流 选择一种情境,四人小组交流后排演情境。在表演汇报时演出小组内拒绝的方式。 思考并完成操作手册,交流校对。 随机交流 | 以鲜活的案例,告诫学生拒绝第一次尝试的重要性,以及吸烟的危害性,从而决绝抵制。 掌握拒绝烟酒、毒品的方法,懂得在不同的危险情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 ||||
| 三、总结 | 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键在我们自己。要增强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主动拒绝烟酒,坚决抵制毒品,是我们健康生活、成长的保障,也是对自己、家庭和社会负责的表现。 | 总结提升,增强学生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的意识。 | |||||
| 板书设计: 17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拒绝危害有方法 提高防范意识 学会拒绝和求助 远离危害场所 | |||||||
| 附1: 【知识窗】远离烟酒、毒品的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吸毒、卖淫等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3.《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禁止或者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吸烟,劝阻青少年吸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烟。”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额,从重处罚。 附2: 1、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 )、、吗啡、( )、( )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品和精神药品。 2.远离烟酒,拒绝毒品,首先要提高( ),关键在( )。 3.吸烟喝酒不仅直接危害青少年的( ),还能诱发( ),甚至导致( )。 4.对于沾染不良嗜好的人,我们不能受他们的怂恿和影响,应该坚决( )“吸毒时尚”等错误观念。 2、判断题 ( )1.吸烟能忘记烦恼,结交新朋友,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产生灵感。 ( )2.青少年吸烟喝酒会促成不良交友,影响身体发育。 ( )3.毒品犹如毒蛇,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 )4.青少年要坚决抵制“吸毒时尚”的错误观点。 ( )5.营养师说:“男人不喝酒,白在世上走。” ( )6.小昭处于好奇,喝了“朋友”推荐的“提神保健品”。 ( )7.我们坚决不去不适宜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 3、选择题 1.过年时,亲朋好友圈你吸烟喝酒,正确的做法事( )。 A.拒绝,实在不行,就接受 B.拒绝第一支烟、第一口酒 C.随大流,只接受这一次 2.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地方有( )。 A.新华书店 B.网吧 C.酒吧 D.歌厅 3.下列关于毒品说法错误的是( )。 A.毒品如同毒蛇,是人类共有的敌人。 B.尝试一口毒品没什么。 C.我们要懂得避免沾染毒品的不良嗜好。 4.小康让小伟一起去网吧玩游戏,小伟的正确做法是( )。 A.自己不去而且劝说小康也不要去 B.立刻和小康一起去 C.做完作业后和小康一起去 5.下列关于吸烟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烟有害健康 B.只要是在家里吸烟就没关系 C.吸烟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