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课 第二次工业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
| 能力 | 了解第二次工业的特点;了解第二次工业的重大成就,如:电的应用,爱迪生的发明,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
| 过程与 方法 | 教师组织题为“第二次工业成就展”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第二次工业的成就配一段解说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中的成就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的特点和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
一根藤儿连万家,家家开出幸福花,花儿夜夜放光芒,工作学习需要它。(电灯)
没嘴会说话,没手会摇铃,相隔千万里,说话能听清。(电话)
一只箱子方又长,两条辫子竖顶上,接上电线跑得欢,接送乘客忙又忙。(电车)
这些谜底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呢?(与电有关)
同学们还能说出在生活中与电有关的哪些器物?(电视、冰箱、电梯、空调、电饭锅、电熨斗、电脑、电热水器等等)
同学们列出这么多电器,可见“电”这种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发电机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走进我们的生产生活领域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第二次工业兴起的条件和特点
1.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材料一: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科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特科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只有……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首先发生于英国……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设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两次工业的哪些特点?
提示:(1)第一次工业中的许多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大部分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知识。因此,在第一次工业时期,技术和科学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时期,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第一次工业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3)第一次工业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兴起的条件和特点。(从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等方面思考)
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为工业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结:第二次工业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目标导学二:第二次工业中的重大发明——电的应用
1.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发明和运用过程。
设问:图一现象是谁发现的?它与图二、图三的发明有何关系?图二、图三的发明有何意义?
提示: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图解发明】
提示: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最显著的成就。
2.读教材和图文史料,了解爱迪生在电气时代的发明创造。
设问:指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发明创造的名称。简要概括爱迪生在电器发明上的贡献。
提示:图一是白炽灯泡、图二是留声机、图三是电影摄影机、图四是碱性蓄电池。爱迪生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
目标导学三: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内燃机的发明过程。
归纳整理:
| 发明物 | 时间 | 国家 | 发明人 | 名称 |
| 内燃机 | 1876年 | 德国 | 奥托 | 煤气内燃机 |
| 1883年 | 德国 | 戴姆勒 | 汽油内燃机 | |
| 12年 | 德国 | 狄塞尔 | 柴油内燃机 |
2.指导学生归纳整理这一时期的交通工具。
3.结合上述发明创造,总结内燃机发明的意义。
提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图解意义】
目标导学四: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阅读教材,了解化学工业产生的概况。
2.阅读教材,了解诺贝尔等人在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领域的发明创造。
提示:
| 领域 | 发明人 | 国家 | 时间 | 发明内容 | 意义 |
| 化学 工业 和新 材料 | 诺贝尔 | 瑞典 | 1867 年 | 现代炸药 | 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
| 海厄特 | 美国 | 1869 年 | 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 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 |
| 夏尔 多内 | 法国 | 1884 年 | 人造纤维 | 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1859年,美国钻出世界上第一口具有商业性质的油井。当时,石油只用于照明,后来对燃料油的需求猛增,人们开始大量开采和提炼石油,石油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设问:读材料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第二次工业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等,旧的工业部门也由于生产技术的改造而飞跃发展,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规模之大,往往控制着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例如德国的电气工业基本上被电气总公司和西门子公司两个集团所控制,从而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设问:读材料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在第二次工业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控制着生产和销售,乃至国家经济命脉。
材料三:在第二次工业影响下,19世纪末,欧洲列强几乎把整个非洲、东南亚、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瓜分完毕。它们还强迫中国、土耳其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用强权干预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
设问:读材料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归纳总结:第一次工业与第二次工业
| 类别 | 第一次工业 | 第二次工业 |
| 开始 时间 | 18世纪60年代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 发源国 | 英国 | 美国、德国 |
| 开始 标志 |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 电的应用 |
| 动力机 | 蒸汽机 | 电动机、发电机、内燃机 |
| 主要 发明 | 珍妮机、改良蒸汽机、火车机车、汽船 | 发电机、电动机、电灯、内燃机、汽车、飞机、电话、电报、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
| 进入 时代 | “蒸汽时代” | “电气时代” |
| 新能源 | 煤炭 | 石油、电力 |
| 影响 | 第一次工业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 | 第二次工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
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逐渐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为什么在以后的400年间会产生这样的奇迹?简而言之,是由于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以电动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使工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电灯与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讯等伟大的发明使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更光明、更美好的新时期,也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这堂课总体来说重点突出、紧抓教材,但是学生的参与度不够,课堂气氛略显沉闷。总之,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尝试去探索,才会有所收益,从而增强历史课的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