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 业 论 文
| 题 目 | 利用竞争情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 专 业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学生姓名 | 周 亮 |
| 班级学号 | B10111733 |
| 指导教师 | 刘 婧 |
| 指导单位 | 管理学院 |
日期: 2013 年12 月 05 日至 2014 年 05 月 15 日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周亮
日期: 2014 年 5 月18 日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企业想要在如此复杂多变,险象环生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奇功”,就必须采取措施.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有屹立不倒的可能,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竞争情报体系,用以及时预测市场环境的演变和竞争对手的策略,做到成竹在胸。本文在论述了竞争情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内容的同时,结合当下竞争情报在我国发展的概况,探讨了竞争情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如何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究中发挥作用,以指导企业利用竞争情报相关知识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竞争情报;企业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技术创新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become more and more, and more and more complex.Enterprise want to in such a complex and ever-changing market, signs of danger appearing everywhere in the talent showing itself must practice "qigong.We must tak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re not standing in May, and the key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is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 predicting the change of market environment and the strategy of competitors and, to have ready plans to meet a situation.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ontent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d the core competitive power of enterprises at the same tim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d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how to explore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play a role, to guide enterprises to us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related knowledge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ness; competitive advantage; technology innovation
第一章 绪 论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不断深入的改革,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到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邻国日本,位具世界第二位。中国内地已有36家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至此,国民经济已经持续增长了30多年,近几年虽然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幅度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在8%的增速,超过世界的平均水平。英国《金融时报》文章曾经发表文章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将在不久的将来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前景虽然明朗,但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底子还是很薄,经济结构依然很单一、脆弱,禁不起大风大浪的洗礼。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国际间竞争的压力更是愈演愈烈,大浪淘沙,风卷残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题,也是竞争活动的主要阵地。在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中我们大多依靠的是国家大量的资金引进和内部刺激,本土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底蕴,抗风险能力不强,很容易被淘汰出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区域经济会慢慢的被冲击打破,企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国外企业依靠其雄厚的资本,科学完善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以及正确的营销形式,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冲击着本土企业的土壤。不变则死,变则通达,本土企业如何抓住变的主动权?根本还是在于自己:必须要认清自己在当下竞争环境中所处的地位和状态,必须对竞争情报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并从中分析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从战略的角度培育自己的竞争优势,以至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想把自己做成世界品牌,百年老字号,就必须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使企业在大环境下能够与众不同,即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技术能力、洞察预见及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这种独特优势可以使企业不同于竞争对手,从而使企业在某些方面独树一帜。因此如何利用竞争情报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许多企业考虑的问题。
第二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
2.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况
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1957年美国学者菲利普.塞尔兹尼克首先提出“独特竞争力”一词来描述一家公司在执行既定战略时的相关技能。20世纪60年代的安索夫和安德鲁斯及其合作者,提倡把企业内部的实力和弱点进行审查作为战略构成的一个必备序曲。
1990年,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Hamel 发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标志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诞生,其影响非凡,但是之后不同的学者给出的定义实有不同,综合各方观点笔者认为: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存在于企业内部且根深蒂固、互相弥补的一系列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它具有提供特异性或者成本优势的关键性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性竞争的优势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各种资源和能力的有机结合,具有效益性、时间性、特异性、发展性等特点。能够为用户提供超过其他企业更多更好的使用价值或者效率回报,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用户需求,同时比起竞争对手有更高的产值效率、更低的产品成本或者更完善的服务,从而为企业获取更加远大持久的经济回报,也能够为企业赢得良好社会信誉度,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为企业发展壮大奠定坚实基础。
2.2企业核心竞争力内容构成
2.2.1具备创新的技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同志在时代大潮中得出的宝贵经验。的确,企业是否具备创新技术也对其发展有着根本性觉定作用。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品牌创新,可以拓展新市场,创新,可以完善管理结构,方便运作,营销创新可以打开市场,占有市场。
企业研发出一种产品并投入到市场中,从一开始独领风骚,到后来同类改进产品的出现,这段时间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当下市场激烈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只有在生产技术上不断研发、更新,才能保持独特性和先进性,其提供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占得先机,获得良好的口碑。近200年以来,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科学理论不断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2.2.2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企业发展的好坏,技术是关键,技术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才是活的,人才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根基。企业要想在“洪流”中全身而退,只能依靠人才的力量,依靠人才的创造力来改变自身的条件,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从而成为时代的楷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被大众所接受。即便是在信息化的今天,随着各种智能化产品的出现,很多生产场所渐渐告别了人力时代,但是依然不能改变人才是生产第一要素。一个企业如果有优秀人才的引进,随同带来的是新思路,新技术 换言之就是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如今的社会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经历一场技术,这就意味着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高新技术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企业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必须重视人才,这是必然中的结果。
2.2.3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被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是一个企业的做事传统或习惯的延伸。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潜规则,他们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大部分。企业文化一部分是通过实际工作体现的,这部分被企业称之为文化建设,譬如组织活动、员工生活改善等等,还有一部分企业文化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只能是在企业时间长了才能感受到,这里说的是企业的员工面貌、工作作风、氛围等等,这是文化主体。与一些客观存在的生产要素相比,企业文化的很难被实际量化出来,尽管如此,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中,企业文化的地位依旧被上升到了非常高的高度。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同样属于抽象意识的范畴。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企业的管理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等较为具体的方面。当前,一个企业是否具备优秀的文化,已经不再是企业内部员工重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会考虑到一个企业的文化。这是因为,一个有着优秀文化内涵的企业,它会在社会责任承担、质量安全等方面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这是企业建设重要的软实力。
例如我实习时所在的安徽电信规划设计院,企业的文化内涵是“上善若水”,要求员工既有奉献精神,又具优秀的职业能力。企业关注员工的发展,努力给员工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分享共同创造的价值与繁荣。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他们努力培育以下核心能力:创新能力(包括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完成任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尤其是部门间、团队间的协调配合能力)、执行能力。 一流的人才队伍和有利于创新与执行的企业文化,是设计院形成强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2.2.4力挽狂澜的市场执行力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梦想,概括出来说就是四个字---做大、做强。做大和做强分别靠什么?做大靠的是企业家的战略选择,做强靠的是企业员工的执行力。一个企业在做大的过程中,如果企业的决策者无法将自己的战略决策从上到下一以贯之,执行到底,那他就很有可能会被他的竞争对手所吞噬,这就是企业成员缺乏执行力的恶果!很显然,企业做大不一定能够做强,而企业却只有做强了才能够做大。
企业做大做强的动力源是不一样的,更大的是企业家的战略选择,权力的企业做大源是老板的战略选择,公司,老板,当创建企业或企业的第二选择,由于对技术成果或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或营销战略的一个很好的市场机会的选择,所以他进入一个有前途的朝阳产业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他能够迅速站稳脚跟并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和企业声誉。该电源是员工,大公司不一定强的更强的企业执行力,因为一些企业在做大的过程可能被竞争对手吃掉。我们发现,拟议的战略决策者,如果不是顶级实现,但他们并没有实施高中,初中没有携带到基层,从而在整体战略计划无法实现,这是企业执行力的问题。
企业执行力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它不仅能够提高业务发展的速度也可以直接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转型。 A企业是一个完整的人,生活中一个完整的系统。企业的执行是一个系统,执行的关键在于企业管理的成功。只要公司有良好的管理,管理系统,一个好的领导,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管理,执行肯定会成为最大的发挥,企业就能够打造百年企业的目标。企业要实现“办一流企业,一流产品,一流效益”的经营宗旨,以解决在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各个方面的管理问题。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3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2.3.1过剩的经济环境,需要企业培育其核心竞争力
在短缺经济时代,尽管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但由于产品供不应求,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仍然能销售出去并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产品往往供过于求,产品已逐步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原有优势正在逐步消失。中小民营企业无论在资金、规模、人力上都不具有优势,因此,要想在诸多大中型企业夹缝中生存发展的话,中小民营企业必须具有别人无法比拟的、独特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培育自己的独特优势是中小企业增强其竞争力的关键,中小企业可根据自己的运行与环境特点,采取各种形式如加强标准化工作力度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3.2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基础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是企业的命脉,占领市场,有希望和未来的企业,失去市场,面对下滑的公司。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竞争优势。正如可口可乐公司的总裁夸口说:即使是公司的临时突然崩溃,但只要“可口可乐”的品牌还在,一夜之间,就可以使他起死回生。因为“可口可乐”品牌的无形资产非常具有竞争力;麦当劳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在相同的标准化能力;奔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他的能力,机械设计;丰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他的精益生产能力;美利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为了做大做强,不被吞没在市场上,更应该占领市场,拥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我们的青岛海尔集团原是工厂面临倒闭,一个小的损失,从1984年至今的近二十年中,成为领先的家电行业,企业集团的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的快速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 技术创新。事实证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占领市场,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基础。
2.3.3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维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
加入WTO后,外国商品可以进军中国的消费市场,这使得对中小企业影响很大。同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近年来,中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已能,主要是由于关税壁垒和的宏观能力。和世界贸易组织,以及逐步取消关税削减,廉价的外国产品会赢得国内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给中小企业更多的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和WTO的挑战,还有中小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早晚淘汰。一个特殊的核心竞争力,无形的知识和成长型企业的过程能力“发挥了关键作用,在越来越短的产品生命周期,今天业务的日益国际化,竞争已不再被视为一种急功近利那是结果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但企业继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特殊能力的体现。企业个别企业甚至比他们的竞争对手更拥有卓越的长期竞争优势,有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的经营策略的现实,组织结构,技术水平优势仅仅是智力资本的企业实现潜力的产品作为公司的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竞争,必须具备以下特点:将优越性,异质性,独特的,非流通性质,难以替代的价值。产品或一个企业的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它肯定不意味着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在产品和技术,以超过竞争对手的很长一段时间的公司是难以超越和维护,是真正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竞争优势不在于产品,而是以支持其产品的核心技术能力。
2.3.4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核心竞争力是延伸和拓展市场发展的能力。在众多中小企业在我国,为什么一些公司永恒,成长,有的企业只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有长期的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日益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并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的特殊竞争力。长期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只有培育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促进业务的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业务,一方面是不仅难以识别企业高管和实施外部竞争者也难以复制和模仿,因此具有核心竞争力领域长期在不同的个性特征,气质,品味,形成自己的特色等公期的业务;市场的长期考验,部分原因是,它很容易为消费者识别,从而获得消费者的特别青睐,从而推动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的厂家,因为没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注定一辈子不长就是这个道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市场是打在市场经济中日益重要的作用是经济中的竞争,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将被淘汰。中国的经济更加完善,市场变得更加规范,任何企业都无法通过“漏洞”待开发。同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多挑战的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过去的单纯的竞争力是非常困难的与对手竞争,竞争者必须培育核心竞争力是不容易模仿。
企业的竞争力不是简单的规模和价格的竞争。最根本的是竞争的核心竞争力,竞争,看看谁能够赢得持续优势的本质。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充分利用资源,以独特的支撑企业的能力,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形成企业的有效整合。企业持久的核心竞争力,不能被复制和可扩展性,是植根于一个内部组织来获得超额收益,并可以继续做他们的立场在竞争力伊利诺伊州企业的位置应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是分不开的长期的竞争优势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培养依赖于接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国内市场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竞争日趋激烈。国外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也开始参与国际竞争,竞争环境更加复杂,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和强大的公司。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外公司通常资金实力,技术优势,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相比之下,中国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与国外竞争对手的存在是在产品质量,服务价格,知识管理和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相当大的差距。汽车业和美国,日本,近10年来计算机芯片制造技术的技术差距也有所不同L0 〜 15年。然后,从竞争的角度和化工企业,拥有较先进的国家相比相距甚远。大举进入公司面前,许多企业管理上不去,技术落后,在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劣势。在中国,由于缺乏企业,过度竞争的现象很多行业出现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国内手机行业,价格战更是发挥更加激烈,随着不断下降的平均利润率的业务,从而为整个行业的损失。很多人面对提出各种对策的竞争,现在看来,企业必须迅速适应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从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落后的管理机制,使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第三章 竞争情报的概念及发展概述
3.1竞争情报的概念
竞争情报简称CI,即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是指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其不仅是一种过程,而且也是一种结果。包括了对竞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以及由此形成的情报和谋略。市场竞争和信息化高度发展促进了它的发展。竞争情报这一过程就是为了收集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信息并转变为有用的情报;是经过筛选、提炼和分析过的,可据之采取行动的有关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信息集合。
竞争情报研究的目的是为实现企业的竞争目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各方面力量汇聚而成的企业竞争实力大小的较量。企业面对的竞争环境复杂多变,竞争对手的分布范围也十分广泛,竞争战略的制定和调整更是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在强手如林、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缩短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特别是决策者关注的焦点话题。
3.2竞争情报发展概述
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CI)概念首次提出在上世纪50年代,在80年代的时候渐渐崛起,被广大科学工作者所研究。1986年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ociety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rofessionals, SCIP)的成立标志着竞争情报这一概念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科技学科。短短三十几年的发展,竞争情报已经影响了世界上诸多事物,遍及世界各地,已经被视为经济学、管理学和情报学领域中的重大发展,当下竞争情报所带来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其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98年 Kirk W.M.Tyson先生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由工业时代经信息时代并将进入情报智能时代。在他论述了人类在上世纪经历了科学管理、人际关系管理、作业研究、战略规划、日式管理的基础上,得出了这一结论:90年代大环境正向认知管理(Cognitive Management)迈进,人们强调思考、学习和发掘信息和情报将成为一种常态。情报(智能)时代的春天即将到来。
●现代竞争情报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后日、美、欧发达工业国家间的商业竞争,并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而更加完善和有效。
●60~70年代日本制造业崛起,美国制造业渐次衰落,竞争情报兴起。
●80年代中~90年代中期 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竞争力日增,竞争情报的理论与实践大发展。
●90年代中期以来,依托互联网,竞争情报系统普遍建立,高效运行。
●1995年美国的大公司只有1%有健全的竞争情报部,小公司仅有5%。
3.3竞争情报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情报活动自古就有,但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由此发展成为一种集情报活动的专业情报活动。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的理论,方法和等方面建立制度,对竞争情报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自1986年以来,国际社会已经建立了一个全球性的竞争情报组织 - 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 SCIP)和全球商务智能联盟( GBIA ) 。上海化学工业区目前有来自60多个国家,近2万人,其中包括商人,高级管理人员信息咨询服务和教育,企业家,教授,高层次的专业研究人员和的成员。 SCIP竞争情报的定义如下:“竞争情报是对整体竞争环境下,一个全面监测过程的竞争者通过合法手段收集和分析商业行为的优势业务竞争和技术创新,信息劣势和目的有效的竞争情报活动是合法的,道德的信息收集,分析和研究的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驱动的趋势,现在的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典,澳大利亚,日本,中国和以及欧洲联盟的应用日益广泛的发展已经建立了化学工业区国家(地区)分公司积极推进竞争情报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如哈佛商学院,波士顿大学,匹兹堡大学,西蒙斯学院,印第安纳大学,州立学院锡切斯, Kangnie迪洲哈赫特福德的国家,地区和企业应用程序开发研究中心,瑞典隆德和技术的悉尼大学,澳大利亚大学,并开设了大学竞争情报课程,同时也是第一个开发出高品质,隆德大学博士高级人才在全球的竞争情报。据不完全统计,有65国外大学提供竞争情报,商业智能的竞争策略学士或其他相关的教育方向博士课程。
1992年,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公布的“十大郎教授中川竞争情报报告简介:竞争情报和简要内容的基本概念”和“竞争情报专业人员美国社会介绍了”两篇文章,介绍日本和美国公司的发展竞争情报。1994年的全球扩张工作,推动建立上海化学工业区集团,中国开始设立“中国社会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研究与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到1995年5月在该专业委员会更名为“中国科学竞争情报科科技信息研究所,对外称为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中国分会。目前竞争情报小组成员中国有超过500章,近8000人个别成员,自1994年在北京的俱乐部,湖北宜昌,贵阳珠海贵州,安徽黄山,厦门,福建,广东举办了九次国家竞争情报学术研讨会值得一提的是,特别是国际著名竞争情报专家,教授,匹兹堡大学学院普赖斯科特的(约翰•电子• presott )和竞争情报学院院长乔纳森·卡洛夫加拿大研究所博士先后应邀讲学于中国,以促进我国竞争情报国际合作与交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自1993年10月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完成了第一次“上海汽车产业竞争的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竞争情报研究中,“竞争情报竞争的业务决策支持机制” , “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智能系统模式和运动机制”,竞争情报网络环境理论与方法国家竞争情报研究,国家竞争情报以及其他相关主题的新时代的战略已被列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软科学研究项目。随着我国竞争情报研究和扩大深入全国各地陆续成立“北京竞争情报咨询服务中心”,“竞争情报北京城市学院研究所”,专门从事竞争情报理论研究和咨询服务,以及一出现很多致力于竞争情报研究小组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竞争情报咨询服务中心,上海分公司的情报,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大学和形势云南分公司等,竞争情报的研究和开发,以创造自己的探索起到了显著作用。
二十一世纪,竞争情报在国内的概念引入期后,之后组在研究期间,终于开始进入申请期限。有两个最显着的特点:一是越来越多的咨询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始了竞争情报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实用工具,辅助企业应用;其次,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竞争情报的重要性,积极引进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联想,海尔,长虹,中国电信,中海油等都是突出的例子之一。流程图具体竞争情报在企业应用如下:
图1 企业竞争情报分析流程图
简而言之,企业竞争情报分析就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将竞争环境、竞争对手以及企业自身的信息转化为能够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的情报和谋略的过程。
第四章 竞争情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与同平台竞争对手比较而存在的,蕴涵于企业内部的、融合了企业领导力、创新力、营销力、生产力、品牌力等的总和。该能能促使企业在单位时间里比竞争对手产生更高的效益。创新决策的优化是随着企业情报收集能力的成熟度成正比的,决策的成败是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前提,竞争情报则是决策的根基。企业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同行业竞争对手强有力的冲击,只有在全面深化竞争情报的基础上产生的决策才能带领企业健康发展,才能使企业对于迅速变化的市场做出充分的准备,才能使企业拨开迷雾,顺着灯塔,驶向成功的彼岸。
企业立足之本在于技术的创新,创新初期,企业需要认真识别周边大环境,全面准确地了解与本企业、本行业有关的环境信息。找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系统地搜集分析现有的有关情报,及时预测行业动向,制定正确的战略并向企业科研部门反馈。产品竞争是企业最核心的基本竞争。竞争情报可以通过对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相关技术发展动态的跟踪分析,及时发现新技术对企业现有市场的冲击,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只有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反应,企业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企业通过竞争情报活动,可以系统地搜集和分析有关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的信息,避免走上弯路。
英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由此可见决策的重要性。决策是行为的选择,行为是决策的执行,正确的行为来源于正确的决策。因此,对于每个企业主管人员来说,不是是否需要做出决策的问题,而是如何使决策做得更好、更合理、更有效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决策,可以有不同的影响,小则影响管理工作的效率,或企业的成败,大则关系到每一位员工的生存,或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的问题。因此,改进管理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应当成为各级主管人员经常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此过程中,竞争情报的最大作用就是是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科学的决策。
企业情报部门获得的情报越多,内容越丰富,对于企业决策越有帮助,从而避免因为信息闭塞而给企业带来不好的影响。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每个企业经营者都不得不密切关注自己产品的营销动态,这就必须研究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开发新产品的意义,选择新产品开发、替代、投放、退出市场的最佳时机。但是企业要想做到这些,必须要能有效的把收集的额竞争情报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信息通达可以避免企业走弯路,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使企业合理的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第五章 竞争情报在我国企业中的发展概况
5.1 竞争情报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残酷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竞争情报的重要作用,发挥在企业发展的掌舵人,逐步完善自己的公司,已经打开竞争情报机构。这意味着使用竞争情报的收集有关竞争环境的所有公开隐藏的合法竞争者和竞争情报战略,提高管理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并最终做出正确的战略,以击败竞争对手,使企业在优点是站在为企业脉搏掌舵人。
本世纪初,随着企业竞争情报的需求不断增长,不断开发和创新。随着中国加入WTO后,行业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相当程度的我国竞争情报工作的发展,竞争情报的企业大家庭的理解在不断加深。本次调查显示:我们的商业信息机构的22.78%,只有一个函数库,没有正式的过程或竞争情报网络,高级员工参与是非常低的,竞争情报对企业决策的影响不大。该公司在开发阶段的55.47%,正在建立正式的组织和网络,但其情报收集往往只是暂时的情况下,数据的分析很少,高级职员只关注一些非常重要的领域,只是战术性竞争情报的支持,并没有提供战略情报。企业的18.75%,已经建立了正式的流程和竞争情报网络,高级管理人员已经认识到竞争情报的价值,并纳入决策过程。但在同一时间,有一个全球网络,与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几乎为零,这说明竞争情报很长的路要走发展的事业中去。竞争情报的收集方法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科学,特别是:实地调查和市场调查,问卷调查,智能监控采集方法,数据库检索方法,数据挖掘方法,收集方法的人际网络。
5.2企业实施竞争情报存在的问题
5.2.1竞争情报在企业中普及率低
由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改革的时间不长,竞争机制尚未完善,目前企业情报系统 的普及化程度很低。其次不少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缺乏市场竞争的实践经验,对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认识不足,对竞争情报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更是知之甚少。大型企业竞争情报部门相对完善,但是广大中小型企业不仅没有情报系统,有的连信息情报机构也没有,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化程度很低,多数企业甚至对竞争情报的概念还很陌生。据调查,我国许多企业领导和企业专家对全行业的了解低于对本部门、本系统的了解,对国外情况尤其是国外市场信息和产业环境了解更少。再者竞争情报在我国还受受地域发展不平衡影响,全国各地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发展差异很大:如同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发展也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南方好于北方。
5.2.2竞争情报在企业中认知度低
大多数企业都是千篇一律,相比之下缺乏核心竞争技术,他们的生存靠的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残酷的价格战。基于自身的实力和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企业往往会走很多弯路。国人一窝蜂现象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头脑一热,只要有钱,不管该行业是否饱和,都会跳水一样的涌进去。很少有人先广泛系统的调研。比如08年下半年猪肉行情异常火爆,大量游资涌进养殖行业,其中不乏很多知名名人企业。例如网易!投资千万养猪,如今六年已过,网易猪肉还不知在哪里。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必须是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要有难以被模仿的核心技术和管理经验,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产品。
5.2.3企业缺乏核心竞争战略
从目前来看,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发展之路依靠无数弯路遭受的回报。企业掌舵人缺乏远见。道路的增长是不平坦的,在经营过程中,很难制定出发展战略,及时。从目前来看信息,普遍缺乏的中小企业战略决策不能收集很好的转化为支持战略决策,造成资源的浪费,容易分心。在目前,许多制定者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设想,未来的智能需求需要什么样的决定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情报搜集和分析,第一个重点是帮助决策者确定他们的信息需求之前启动。再就是在做竞争策略许多企业,往往不关心市场的反馈,导致战略环境的发展是不适合的时刻。
中小企业在中国的整体核心竞争力不强的,对中小企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了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企业的管理更多的是家长式的。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股份制的形式,私有制,国有和集体的存在,企业的管理和更多的家长式。企业决策信息透明,缺乏管理监督和控制,使得企业领导者缺乏责任意识,导致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甚至容易滋生,带来显著的经济损失的弱化。企业所有权不明确,中小企业家长式管理是很难建立机制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很难形成自己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资金短缺,融资困难。资金短缺已成为中小企业面临的,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太的主要因素之一的通病。中小企业自有资金是有限的,存在很大的障碍,直接来自资本市场融资,也难以从银行获得间接融资。为了弥补资金缺口,中小企业有一个较高的利率贷款给私人金融机构,极大地提高了资金成本,削弱其市场竞争力。
随着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加强,这是越来越多的竞争情报公司,企业的关注。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不长的时间,并没有投入太多关注竞争情报,但近年来它开始认识到竞争情报的重要性,在我国目前的现实竞争情报工作不乐观,还存在不少问题。
许多企业管理系统,以及商业模式相对落后,技术水平低,竞争情报的研究是没有专门的机构或负责人,并在行政办公室或工厂下属做一些相关的工作,独自一人前突击一定的领导决策研究或调查,因此缺乏明确的目标,研究和系统竞争情报信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自身的“敏感性”和“利益”。有些公司甚至有专门的竞争情报部门,其中大部分是不够的,设置合理的标准,缺乏统一的监督管理和评价体系。
人们对竞争情报缺乏正确的认识,说的情报人员,他们往往让人联想到神秘的间谍。这个概念不仅竞争从事情报工作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阻碍了竞争情报,商业智能如此广泛的竞争,情报意识淡薄意识的正常发展。有些企业领导不够重视竞争情报,竞争情报也有,甚至不屑一顾,不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使竞争情报平庸的表现,有没有更好的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商业智能,竞争情报的研究,特别是必须有广泛的信息和先进的物质手段,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多数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是,经营业绩不理想,企业面临大面积亏损,并没有资金危机也不能幸免。目前,许多企业缺乏竞争情报竞争情报人才的专业人士在我们的业务是非常稀少和不稳定。最有竞争力的情报人员,当是一个多学科背景和复杂的天赋技能,但很长一段时间,公司都在忙着“权宜之计”并没有带来这样的人才脱颖而出的形成机制,加上我们竞争情报工作已经起步较晚,因此,导致竞争情报专业人员严重短缺。
5.3 解决竞争情报实际应用问题的对策
5.3.1加强企业管理者及全体员工的竞争情报意识
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和观念上对竞争情报有深刻的认识,只有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竞争情报工作才能真正上升到战略地位。另外,企业还要利用多种形式,如广播、电视、板报、厂报、会议等等,对全体员工进行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情报意识的宣传教育,从而让每个员工都有危机感和责任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人人重视信息,人人会用情报的氛围,为企业发展出谋献策,逐步形成一种全员参与竞争情报工作的管理模式。
5.3.2加强竞争情报系统建设
竞争情报系统是从企业竞争战略的高度出发,通过开发各种信息和智力资源来提高组织竞争优势的信息系统,是竞争情报工作的组织保障和物质基础。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必然成为现代企业逐鹿市场、争夺商机的重要对策,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企业构建竞争情报系统(CIS)要考虑目前的财务状况,人力资源状况、投资回报率以及情报需求,充分利用已有的计算机化的管理系统,如原有的MIS等,并逐步完善手工系统,逐步向计算机化和网络化转变。下图是一个的CIS运行机制。
图2 竞争情报系统运行机制图
第六章 竞争情报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6.1为企业培养竞争情报人才
竞争情报人才是指通过搜集有关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序化,在此基础上对各种信息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进而进行行情预测,揭示市场潜在规律与发展动向,揭示竞争态势,帮助企业搜寻市场空间与机会,谋划攻守策略,以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更为主动地位的专门人才。现代市场日益多元化与全球话,市场影响因素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并且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与深化,企业生存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我国企业要想在这场群雄逐鹿的竞争中取胜,不得不合理科学地利用竞争情报进行科学决策。蜕跟还原,这一切都是在企业有着优秀人才的前提下所能做到的。因此竞争情报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放眼开外,当今世界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他们的竞争情报业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其中的美国和日本,不论从还是到企业,竞争情报得到足够的重视,投入非常的大。
例如美国的大西洋贝尔公司:在移动电话发展以后,该公司建立了许多微波站,与此同时,斯普特公司也在距离大西洋贝尔公司微波站不远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微波站。在掌握了这一情报之后,大西洋贝尔公司的情报人员建议本公司的决策人员用租赁的方式,而不是建设微波站的方式来提供移动电话服务,结果替公司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
6.2 建设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
竞争情报系统是从企业竞争战略的高度出发的,提供各种信息和智力资源来提高组织竞争优势的信息系统,是竞争情报的组织基础和物质保障。他的出现时竞争情报成熟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竞争情报的获取,加工是通过竞争情报系统来实现的,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必然成为现代企业逐鹿市场、争夺商机的重要武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总的来说,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以合理的组织结构为运行基础,以信息网络为运行核心,借助先进的技术。建立起以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行为。现代社会,市场千变万化,竞争对手新招谍出,任何一点变化都会对企业的命运产生很大的影响。竞争情报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可行的情报。帮助企业感知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洞悉政治、经济、社会、市场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企业可能构成的威胁和机遇。它还可以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作出战略决策的支持系统,为企业的竞争决策提供依据基础,能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和抵消竞争对手竞争优势。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战略发掘和应用,可以使企业生产率得到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得到增强,竞争优势得到持续发展。
例如IBM公司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初便开始竞争情报工作,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公司各业务部门间竞争情报是相互孤立的,营销、产品研制和财务部门在其竞争分析和情报活动方面各自为政,彼此很少沟通。正是由于彼此不畅导致研究、生产和营销方面的不协调,导致在1991-1993年间,IBM公司在全球计算机市场的销售排名降至第三位,亏损额超过140亿美元。1993年,时任IBM公司新的首席执行官盖斯特,审时度势,提出建立一个协调统一的竞争情报运行系统。调整后的竞争情报系统把全公司的竞争情报力量集中对付主要的竞争对手,并提供各种办法提高竞争情报部门的协作水平,从而优化了现有的情报资源。正是由于有了一个协调统一的竞争情报系统,IBM公司节约了80亿美元的资产,并将内部的信息技术费用降低了一半,同时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6.3合作情报
进入21世纪,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中国经济也在一步步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国内企业在面临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承受的竞争压力也愈来愈大。在如此多变的环境下以人为中心的合作情报也在扮演着其特殊的角色。其基础是给予的一种态度和实践。基于这种态度与实践,合作情报鼓励开放、共享与信任,这是一个双赢的竞争过程。换言之,合作情报可以概括为通过寻求各种方法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来建设人际情报网络,获取情报。企业在自身条件下如果不能的额开展竞争情报的研究,可以跨平台与一些情报机构合作。
如北京首钢集团、青岛中能集团、重庆三一重工集团等,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条件,选择与情报咨询机构和高校合作,积极开展竞争情报活动。这些活动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国内竞争情报研究从理论向实践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产业化进程。竞争情报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正如有关专家所预言:2l世纪将是竞争情报的世纪,一个不明确、不发挥竞争情报作用的企业将成为明日黄花。目前,中外企业界都在着眼未来。制定本企业竞争情报的发展规划,瞄准竞争情报的前沿,勇于开拓,努力攀登,使本企业竞争情报跟上世界的潮流.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结束语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利用竞争情报构建合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国外许多成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早已把竞争情报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前提。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重视这一趋势,积极开展竞争情报活动,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定长期规划,体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企业长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能力,它的培育必须依赖于企业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因此企业在利用竞争情报提升核心竞争力时,必须直面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对可能发生和出现的重要事件、机遇和威胁、优势和劣势及时做出灵敏和正确的反应,准确预测和把握本行业产品、技术的变化方向及趋势,适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预先转换核心技术、市场策略及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转变为竞争优势。
致 谢
光阴似箭,将近四年的大学生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在大学度过的每个日日夜夜,感受颇多。报到第一天的情景、四年多时间里而发生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对于今天即将奔向他乡走向工作岗位的我来说,才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地不舍。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们,因为是你们赐子我知识,教会我做人,引领我成长。非常感谢刘婧老师,感谢您百忙之中对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关心,感谢您那严谨务实的学术风范、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给我的感染,感谢您总是抽出那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对我们论文的多次指导。最后我要感谢挚爱我的父母,感谢你们对我默默支持和奉献,感谢你们的爱,让我学会了宽容与理解。相信儿子一定会继续努力,成为你们的骄傲。在此,我对曾经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我最真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董英利,赵需要.20世纪末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2:137-140.
[2]刘焕成.21世纪竞争情报研究的发展趋势[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3:176-178.
[3]朗诵真.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力[M].华夏出版社,2008.
[4]王知津.竞争情报[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5]栗莉.浅论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现状及其特征[J].现代情报,2011.8.
[6]陈宇翔.企业竞争情报研究[M].兵器工业出版社,2009.
[7]邹连源.竞争情报与企业核心能力[J]引进与咨询,2003.6:4-5.
[8]包兴荣.论竞争情报与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3.1:19-22.
[9]包昌火,李艳,王秀玲.人际情报网络的开发[J].中国信息导报,2010.11.
[10]俞剑青.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J].河南省商业专科学校学报,2011.5.
[11]陈翔宇,郎诵真.试论我国开展竞争情报研究的紧迫性[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8.
[12]陈涛,赵军.中国企业营销渠道冲突与管理战略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6:23-27.
[13]王雁飞,朱瑜.论企业核心竞争力[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4.1:12-15.
[14]吴风华.竞争情报与 业市场竞争力[J].现代情报,2005.11.
[15]张慧泽.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法宝[J].现代情报,2004.12.
[16]晏创业.竞争情报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机理[J].中国信息报,2003.12:34-36.
[17] April, K., & Bessa, J. A critique of the strategic competitive Intelli-
-gence process within a global energy multinational.probleems and perspectives
In Manaagement, 2006.4:86-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