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一、 编制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2
二、 工程概况 2
三、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及主要施工设备情况 3
施工组织机构框架图 3
设备、机具一览表 4
四、 施工工序 4
五、 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4
5.1施工准备 4
5.2施工工艺及方法 5
六、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6
6.1质量保证措施 6
6.2 安全保证措施 7
一、编制
1.1编制依据
1、马鞍山 路大桥接线路基工程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马鞍山 大桥接线路基工程合同要求及施工规范。
3、马鞍山 大桥接线路基工程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4、本合同段工程的投标书文件、补遗书、图纸审核答疑等。
5、根据我公司与业主2010年1月21日签署的合同文件。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071-98
8、我单位的技术实力、设备实力、管理水平、施工能力以及施工类似工程积累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1.2编制原则
1、科学的安排施工顺序,根据现场结构物施工顺序安排,做到统筹安排。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施工。
2、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科学的安排施工项目,确保全年能连续施工。
3、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和施工图设计,严格遵照招标文件有关质量、工期、安全、环保、廉政等方面的要求,以科学合理,先进而又经济适用为原则,结合工程实际编制施工工艺技术措施。
4、以优良设备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配备先进的施工技术设备,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施工作业水平。
5、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合理进行临时工程的施工布置,临时工程、临时设施布置尽量利用既有设施与道路,减少占地,保护水土,做到文明施工。
6、坚持专业化组织施工的原则,对桥涵工程的上部预制构件安排有丰富相关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承担施工。
7、预制与现场结构施工进度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结构预制顺序。
二、工程概况
马鞍山长 及接线工程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马鞍山和巢湖境内,本项目的建设将缓解长江过江通道压力,加快安徽省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面对接,对安徽省中部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MQ-14合同段起止里程为K23+990~K36+1,标段全长12.199km。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梁、涵洞、交叉、排水及防护、线外工程等。本预制场主要负责MQ-14合同段(起止里程为K23+990~K36+1)境内21道涵洞和14道通道的上部结构盖板的预制施工。
本合同段内盖板预制施工采用集中场地预制,预制场地设置在线路K29+148~K29+217路基中心线左侧,沿线路纵向长85米,横向27米,占地面积2295平方米。原地面平整后用22t压路机压实,预制场地先铺15cm碎石垫层,再用10cm厚C20砼硬化。底板模板为厚10cm的高强砼台座。台座顶面要求平整、顺直、光滑,平整度2mm,施工前涂脱模剂以防与盖板粘连。根据施工进度要求,设计16个预制区(其中14个暗盖板预制区,每一个预制区可同时预制4块盖板; 2个明盖板预制区,可同时预制8块明盖板),2个存放区。
施工生产用水就地池塘取水、生活用水采用自来水。用电直接从右侧钢筋加工场接出电力线路提供电力需求,并备用一台发电机组。
三、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及主要施工设备情况
施工组织机构框架图
设备、机具一览表
| 序号 | 机具名称 | 单位 | 数量 | 进场日期 | 工作状况 |
| 1 | 100KV变压器 | 台 | 1 | 新购 | |
| 2 | 15KW发电机组 | 台 | 1 | 新购 | |
| 3 | 电焊机 | 台 | 2 | 良好 | |
| 4 | 砼搅拌站 | 个 | 1 | 新建 | |
| 5 | ZN50型插入式振动器 | 台 | 8 | 良好 | |
| 6 | 空压机 | 台 | 1 | 新购 | |
| 7 | 钢模板 | 套 | 16 | 新购 |
施工准备→钢筋制作及安装→安装盖板模板、验收→砼拌和、运输→浇筑砼→砼养生→拆模→砼养生→起吊盖板存放→预制盖板验收。
五、 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5.1施工准备
5.1.1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5.1.2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和理解设计图纸,对预制盖板的结构尺寸,钢筋规格尺寸,工程数量等进行复核。
5.1.3对进场的各种原材料和钢筋焊接接头进行试验,并进行砼试配,优化配合比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预制与盖板砼同标号的保护层砂浆垫块。
5.1.4盖板配模
盖板配模数量统计:
| 序号 | 规格型号 | 总块数 | 模板套数 | 备注 |
| 1 | 4.5×0.99×0.4 | 472 | 11套 (3.4+1.1)×0.99×0.42 | |
| 2 | 4.5×0.74×0.4 | 7 | ||
| 3 | 3.4×0.99×0.42 | 558 | ||
| 4 | 3.4×0.74×0.42 | 13 | 堵头2块 | |
| 5 | 4.5×0.99×0.54 | 243 | 2套 | |
| 6 | 4.5×0.74×0.54 | 6 | 堵头2块 | |
| 7 | 6.58×0.99×0.66 | 86 | 1套 | |
| 8 | 4.58×0.99×0.3 | 128 | 2套 | |
| 合计 | 1513 | 16套 |
5.2.1钢筋的加工:由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制作。主筋采用双面搭接焊连接方式,焊缝长度≥5d,(d为主筋直径),且在搭接区段内(搭接区段长度不小于35d且不小于500mm),搭接接头的钢筋面积不超过钢筋总面积的50%,主筋和箍筋之间绑扎成型。沿钢筋骨架的底端和外侧按保护层厚度安装垫块。
5.2.2盖板模板的安装:模板准备就位后对模板接缝处用双面胶粘贴密实,将模板固定在底座两侧的钢筋支撑上,均匀涂刷脱模剂,模板安装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安装模板前先在地模上用墨线标出盖板尺寸线,并在模板内侧划出盖板设计尺寸线用以控制砼的浇注施工。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核对预埋筋位置并用空压机清理模板内杂物。
5.2.3混凝土的拌和:采用拌和站集中供应盖板用砼,砼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垂直运输用滑模装入模板内,应按要求留置砼试块,坍落度在搅拌站和施工地点均要进行检测,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5.2.4混凝土的浇筑:砼振捣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振捣砼时,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每一处振动完毕后要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5.2.5混凝土的表面处理:盖板砼浇筑完成后,对砼裸露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5.2.6混凝土的养护:砼养护的目的是为硬化的混凝土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由于夏季气温较高,砼中水份蒸发较快,易出现脱水现象,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缝纹,影响砼的整体性和耐久性,此外还因避免受到振动、冲击和施加荷载的损害。干缩裂缝是混凝土常见的缺陷,故混凝土在相对湿度大的环境中养护是克服干缩裂缝的重要方法。
具体的养护方法:砼应该在浇筑完成后的12小时内对混凝土加土工布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和拌和用水相同。
5.2.7混凝土的脱模:在常温20℃至30℃之间时,24小时候后开始脱侧模,脱模时防止碰触砼棱角及表面,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吊运存放盖板。
5.2.8盖板的存放:盖板存放前加以编号及砼浇筑日期,分批分堆存放,在盖板下垫方木,盖板上、下面不得倒置。
5.2.9资料的整理:准确及时的做好施工资料的整理工作。
六、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6.1质量保证措施
6.1.1钢筋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钢筋堆置在离地面30cm高的钢筋棚内。钢筋焊缝必须符合要求,在进行钢筋安装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钢筋骨架不变形,不倾斜。
6.1.2砼拌和用水经试验达到要求后方可使用,砂石料、水泥的相关指标均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有关规定。
6.1.3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尺寸、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砼。砼浇筑过程中,设有专人观察模板的变形及是否漏浆,不符合要求时及时采取措施。
6.1.4预制的砂浆垫块内预埋1.3mm直径的退火软铁丝以便与钢筋绑扎牢固。
6.1.5高温期砼施工时,对水泥、砂石料采取遮荫防晒措施,以降低骨料温度,可在砂石料堆上喷水降温,拌和用水采取冷却装置,尽量缩短砼的拌和及运输浇筑时间。
6.1.6雨期砼施工时,对原材料采取防潮和遮雨设施,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制定冬季浇筑砼及养生的施工方案,采用的施工方法和设备应保证砼在浇筑后的头七天表面温度不低于10℃。
6.2 安全保证措施
6.2.1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抓生产必须抓安全,以安全促生产,设专职的安全员
6.2.2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并对电器设备设有防雨、防潮措施。
6.2.3特殊工种应经岗前培训并获取上岗证,施工人员要进行岗前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安全施工。
6.2.4设有专职安全检查员,对各设备的电路、机械系统定期检查,排除隐患。施工人员一律戴安全帽及上岗证进入施工作业区。
6.2.5严禁穿拖鞋、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