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一种氢氧化铝佐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发明专利]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3:47:40
文档

一种氢氧化铝佐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21)申请号2019113380.2(22)申请日2019.12.23(66)本国优先权数据201910939254.22019.09.30CN(71)申请人成都迈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61004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科园南路88号12栋5层506号(72)发明人陈德祥董丽春刚(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7代理人刘娟(51)Int.Cl.A61K39/
推荐度:
导读(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21)申请号2019113380.2(22)申请日2019.12.23(66)本国优先权数据201910939254.22019.09.30CN(71)申请人成都迈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61004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科园南路88号12栋5层506号(72)发明人陈德祥董丽春刚(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7代理人刘娟(51)Int.Cl.A61K39/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3380.2

(22)申请日 2019.12.23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1910939254.2 2019.09.30 CN

(71)申请人 成都迈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科园南

路88号12栋5层506号

(72)发明人 陈德祥 董丽春 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代理人 刘娟

(51)Int.Cl.

A61K 39/39(2006.01)

A61P 37/04(2006.01)

C01F 7/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氢氧化铝佐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氧化铝佐剂,具有拟勃姆

石结构,并提供所述氢氧化铝佐剂的制备方法,

通过提高提高离子浓度和反应温度及反应终点,

控制氢氧化铝形成过程中的由无形结构向晶体

转变的过程,形成拟勃姆石的“不良晶体”稳定结

构;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铝佐剂,结构类似于勃姆

石,非常的蓬松,蛋白吸附能力强,颗粒大小均

匀,理化特性非常稳定;佐剂颗粒的表面积大,吸

附蛋白的能力强;佐剂的安全性(颗粒小,刺激的

炎症反应小)和效力比传统佐剂更好。同时,本发

明还提供了所述氢氧化铝佐剂或制备方法得到

的氢氧化铝佐剂在人用疫苗或兽用疫苗中的应

用,

以及在纯化血清凝血因子中的应用。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4页CN 112569350 A 2021.03.30

C N 112569350

A

1.一种氢氧化铝佐剂,其特征在于:具有拟勃姆石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化铝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铝佐剂是采用含有0.5-5M离子化合物水溶液的铝盐水溶液和含有0.5-5M以上离子化合物水溶液的碱溶液,或,含有2M以上离子化合物水溶液的铝盐水溶液和碱溶液,在50-80℃下反应得到,以体系pH达到6-9为反应终点;所述离子化合物不与铝盐和碱发生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化铝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铝佐剂是采用含有

1.5-4M离子化合物水溶液的铝盐水溶液和含有1.5-4M以上离子化合物水溶液的碱溶液,在50-80℃反应得到,以体系pH达到6-9为反应终点;所述离子化合物不与铝盐和碱发生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氢氧化铝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盐水溶液和碱溶液的反应终点为体系pH为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化铝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化合物为乙酸钠、氯化钠、氯化钾、乙酸钾、硫酸钠、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氢氧化铝佐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含有离子化合物水溶液的铝盐水溶液加入反应罐内;

步骤(2):温度升高到50-80℃时,启动搅拌,并持续搅拌;

步骤(3):滴加碱溶液或含有离子化合物水溶液的碱溶液,铝盐和碱的摩尔浓度比为1:

2.7-

3.3;

步骤(4):监测体系pH,当体系pH升到6-9时,继续搅拌1小时,即得所述氢氧化铝佐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5):将步骤

(4)得到的氢氧化铝佐剂的上清去掉,加入0.9% 的氯化钠后 进行灭菌,即得无菌氢氧化铝佐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氢氧化铝佐剂的生产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氢氧化铝佐剂的生产配方或工艺过程制备获得的氢氧化铝佐剂在人用疫苗和兽用疫苗中的应用。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氢氧化铝佐剂的生产配方或工艺过程制备获得的氢氧化铝佐剂在纯化血清中的凝血因子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2569350 A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疫苗佐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氧化铝佐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0002]氢氧化铝作为疫苗的佐剂成分有近100年的历史,氢氧化铝佐剂能够通过提高抗体提高疫苗的有效性目前广泛的应用与几十种疫苗,包括乙肝,百白破等儿童的常用疫苗。[0003]氢氧化铝佐剂一般是用氯化铝与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反应而成。氯化铝和碱的摩尔浓度比一般为1:3;反应一般在60度下搅拌完成。其生产过程通常是把氯化铝加入到容器中,后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或氨水)。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量逐渐增多,pH由3.0逐渐升高并形成氢氧化铝沉淀。一般佐剂的生产是通过控制氢氧化钠的加入量,把反应终点的pH 控制在6-7之间。沉淀形成以后,一般在121度下高压灭菌30分钟,形成晶体的氢氧化钠佐剂。这样生产出来的氢氧化铝为典型的晶体结构,其分子式为Al(OH)3。上述方法生产的佐剂的蛋白吸附能力一般,每毫克铝仅能够吸附1.6-2.0毫克的牛血清白蛋白。在pH7.2的环境中,表面电位为+40mV;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为11.4。

[0004]还有一种方式可以生产100-500纳米的铝佐剂。与前述工艺的主要差别是降低碱的用量,这样可以生产出不定型的氢氧化铝。不定型的氢氧化铝非常不稳定,长期保存或者高压灭菌可以转变为晶体的氢氧化铝。但这类铝佐剂在疫苗的配制过程中容易和缓冲液成分反应,转变成10-30微米的大颗粒。

[0005]疫苗产品中使用的铝佐剂一般是10-100纳米的晶体颗粒凝聚在一起,形成1-30微米的聚合体。一般认为作为疫苗的佐剂,颗粒不要超出10微米,否则会造成过多的局部炎症反应,造成不能接受的负反应。

[0006]公开号为CN10806675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氢氧化铝佐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制备工艺为:在搅拌的条件下向0.85-0.95%的氯化钠溶液中同时滴加1-14%的铝盐溶液和0.4-4%的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调节所述铝盐溶液和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速度维持反应体系pH值范围为5.5-6.4;待反应体系中铝离子浓度达到2-10mg/mL 时,停止滴加所述铝盐溶液;继续滴加所述氢氧化钠溶液至反应体系pH值为6.4-7.2,即为滴定终点;所述铝盐为硫酸铝钾;2)停止搅拌,待反应体系静止后,弃去上清,采用0.75-0.95%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换液,彻底去除游离的钾离子、硫酸根离子;3)湿热灭菌;4)湿热灭菌后,在搅拌的条件下降温至室温;即可制得氢氧化铝佐剂。本发明对现有氢氧化铝佐剂制备工艺进行改进,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氢氧化铝佐剂表面电荷和粒径趋于稳定且pH 值更加接近于人体体液pH值,适用于一种或多种抗原的吸附,符合多种疫苗在制剂中的应用需求。但经过实验验证,其制备的氢氧化铝佐剂仍然为典型的晶体结构,蛋白吸附能力一般。

发明内容

[0007]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典型晶体结构的氢氧化铝佐剂的蛋白吸附能力一般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氢氧化铝佐剂,蛋白吸附能力强。

[0008]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氢氧化铝佐剂,具有拟勃姆石结构。

[0009]优选的是,所述氢氧化铝佐剂是采用含有0.5-5M离子化合物水溶液的铝盐水溶液和含有0.5-5M以上离子化合物水溶液的碱溶液,或,含有2M以上离子化合物水溶液的铝盐水溶液和碱溶液,在50-80℃下反应得到,以体系pH达到6-9为反应终点;所述离子化合物不与铝盐及碱发生反应。

[0010]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氢氧化铝佐剂是采用含有1.5-5M离子化合物水溶液的铝盐水溶液和含有1.5-5M离子化合物水溶液的碱溶液,在50-80℃反应得到,以体系pH达到6-9为反应终点;所述离子化合物不与铝盐及碱发生反应。

[0011]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氢氧化铝佐剂是采用含有1.5-4M离子化合物水溶液的铝盐水溶液和含有1.5-4M离子化合物水溶液的碱溶液,在50-80℃反应得到,以体系pH达到6-9为反应终点;所述离子化合物不与铝盐及碱发生反应。

[0012]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铝盐水溶液和碱溶液的反应终点为体系pH为7.0。[0013]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氢氧化铝佐剂是采用含有2M离子化合物水溶液的铝盐水溶液和含有2M离子化合物水溶液的碱溶液,在50-80℃反应得到,以体系pH达到7.0为反应终点;所述离子化合物不与铝盐及碱发生反应。

[0014]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离子化合物为钠盐、钾盐,如乙酸钠、氯化钠、氯化钾、乙酸钾、硫酸钠、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铝盐为氯化铝或硫酸铝。

[0016]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或氨水。

[0017]本发明提供的氢氧化铝佐剂,结构类似于勃姆石,非常的蓬松,蛋白吸附能力强,颗粒大小均匀,理化特性非常稳定。

[001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氢氧化铝佐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19]步骤(1):将含有离子化合物水溶液的铝盐水溶液加入反应罐内;

[0020]步骤(2):温度升高到50-80℃时,启动搅拌,并持续搅拌;

[0021]步骤(3):滴加碱溶液或含有离子化合物溶液的碱溶液,铝盐和碱的摩尔浓度比为1:2.7-3.3;

[0022]步骤(4):监测体系pH,当体系pH升到6-9时,继续搅拌1小时,即得所述氢氧化铝佐剂。

[0023]优选的是,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氢氧化铝佐剂的上清去除,加入0.9%氯化钠溶液,进行灭菌,即得无菌氢氧化铝佐剂;

[0024]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0025]该氢氧化铝佐剂制备方法,通过提高离子浓度和反应温度及反应终点,控制氢氧化铝形成过程中的由无形结构向晶体转变的过程,形成拟勃姆石的“不良晶体”稳定结构。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铝佐剂,结构类似于勃姆石,非常的蓬松,蛋白吸附能力强,颗粒大小均匀,理化特性非常稳定。

[0026]采用本发明所述工艺制备的氢氧化铝佐剂:结构介于晶体和非定型的氢氧化铝之间,为拟勃姆石;初始颗粒为0.5-1纳米的絮状或雪花状纳米颗粒;在生理盐水中聚集为3-5微米的颗粒;在pH7.2的环境中,表面点位为+20mV,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为10.0;吸附牛血清白蛋白的量高于晶体的氢氧化铝,佐剂的效力是晶体氢氧化铝的2-3倍。[0027]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氢氧化铝佐剂或制备方法得到的氢氧化铝佐剂作为人用疫苗佐剂的应用。所述疫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疾病的疫苗:流感,霍乱,破伤风,白喉,百日咳,甲肝,乙肝,HIB,流脑(A,B C,Y,W135型),肺炎,狂犬病,日本脑炎,轮状病毒,碳阻,脊灰炎,HPV,金黄色葡萄球菌,带状疱疹等。

[0028]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氢氧化铝佐剂或制备方法得到的氢氧化铝佐剂作为作为兽用疫苗佐剂的应用。所述疫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疾病的疫苗:口蹄疫,猪圆环,猪胃肠炎,腹泻,胸膜肺炎,支原体,布病,禽流感,鸡新城疫等。

[0029]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的氢氧化铝佐剂或制备方法得到的氢氧化铝佐剂作还可用于纯化血清中的凝血因子。

[0030]拟勃姆石是一种“结晶不良”的Al3+化合物,其化学分子式为AlO(OH),与晶体氢氧化铝(化学分子式Al(OH)3)比,拟勃姆石的表面积更大,含水量更多,其化学组成为Al2O3*x H2O(1.0[0031]

[0032]本发明的氢氧化铝佐剂的优势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

[0033] 1.该技术生产的氢氧化铝佐剂结构类似于勃姆石,非常的蓬松,颗粒大小均匀。理化特性非常稳定。

[0034] 2.佐剂颗粒的表面积大,吸附蛋白的能力强。

[0035] 3.佐剂的安全性(颗粒小,刺激的炎症反应小)和效力比传统佐剂更好。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在反应终点pH5.0的条件下生产的氢氧化铝佐剂(样品1A)的X-光衍射图谱。产品为无形(amorphous)的固体。

[0037]图2为在反应终点pH7.0的条件下生产的氢氧化铝佐剂(样品2A)的X-光衍射图谱。产品为无形(amorphous)和晶体(crystal)的混合物。

[0038]图3为在反应终点pH9.0的条件下生产的氢氧化铝佐剂(样品3A)的X-光衍射图谱。产品为晶体。

[0039]图4为按照本发明的氢氧化铝佐剂的制备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得到的氢氧化铝佐剂(样品4)的XRD图谱,产品为拟勃姆石(pseudobohemite)氢氧化铝。

[0040]图5为按照本发明的氢氧化铝佐剂的制备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得到,并经过高温处理后的氢氧化铝佐剂(样品5)X-光衍射图谱,产品保持了拟勃姆石(pseudoboehmite)氢氧化铝的特征。

[0041]图6为拟勃姆石氢氧化铝佐剂(样品5)的扫描电镜图。

[0042]图7为晶体氢氧化铝佐剂(样品2B)的扫描电镜图。

[0043]图8为拟勃姆石氢氧化铝佐剂(样品5)的颗粒分布。

[0044]图9为晶体氢氧化铝佐剂(样品2B)的颗粒分布。

[0045]图10为拟勃姆石(样品5)和晶体氢氧化铝佐剂(样品2B)的效力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了更加清楚、正确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说明。

[0047]对比例

[0048]将1升0.5M浓度的氯化铝加入到3升的反应罐内,将温度升高到60℃,并启动叶桨搅拌,转速为每分钟500转,然后一每分钟50毫升的速度,滴加1.5M的氢氧化钠,并检测pH,当pH升到5.0时,取300毫升样品(样品1)。继续滴加氢氧化钠至pH7.0,取300毫升样品(样品2)。然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至pH9.0,取300毫升样品(样品3)。

[0049]将上述每个样品分成两份,每个150毫升。其中一个样品高压灭菌(121度,30分钟)。随后将所有样品用离心(800g,30分钟)去掉上清,再加入去离子水悬浮。重复离心清洗三次,将所得氢氧化铝用X-光衍射分析晶型,如图1-3所示。

[0050]结果显示,以体系pH升到5.0时为反应终点的产物为无形结构(amorphous)(见图

1),以体系pH升高到7.0时为反应终点的产物为无形和晶体结构(crystal)的混合物(见图

2)。以体系pH升高到9.0时为反应终点的所有产物均为晶体(见图3)。在121度下高压灭菌30分钟后,样品1和2中的无形固体全部转为晶体,说明无形的氢氧化铝非常不稳当地,高温或长期保存为自动转变为晶体结构。实验的结果总结见表1。

[0051]表1.氢氧化铝佐剂配制时的pH和温度对产物的晶型的影响

[0052]样品反应终点pH高压灭菌晶型

1A 5.0不无形

1B 5.0是晶体

2A7.0不无形和晶体混合

2B7.0是晶体

3A9.0不晶体

3B9.0是晶体

[0053]注:上述试验所产生的样品2B是目前市场上疫苗中使用的氢氧化铝佐剂。[0054]实施例1

[0055]将1升含有0.5M浓度的氯化铝和2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加入到3升的反应罐内,将温度升高到60℃,并启动叶桨搅拌,转速为每分钟500转,然后以每分钟50毫升的速度,滴加1.5M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并监测体系pH,当体系pH升到7.0时,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取300毫升的样品(样品4)。将剩余的产物高压灭菌(121度,30分钟)(样品5)。[0056]将灭菌前后的样品通过离心换液,然后用X-光衍射分析晶型,结果如图4-5所示。灭菌前样品(样品4)既非无形,也非晶体,是无定形的氢氧化铝向晶体过度的中间晶型结构,也就是文献(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Well-Crystallised Boehmite Crystals of Various Shpaes,Materials Research,Vol.12,No.4,437-445,2009)中的拟勃姆石(pseudobohemite)的固体形态(见图4)。并且,高压灭菌不改变拟勃姆石的晶型(见图5)。在灭菌前去除上清,加入0.9%的氯化钠。高压灭菌得到的产物的晶型也是拟勃姆石。说明高

浓度的乙酸钠离子化合物的加入可以抑制氢氧化铝晶体化结构的转变,促使形成稳定的拟勃姆石氢氧化铝产物。

[0057]本实施例提供的氢氧化铝佐剂可用于人用疫苗或兽用疫苗,还可用于血清中凝血因子的纯化,其具体的操作方法采用现有的即可,只是替换其中用到的佐剂,因此,在此不赘述。

[0058]氢氧化铝佐剂电镜分析

[0059]将拟勃姆石氢氧化铝(样品5)和样品2B进行电镜分析。样品5代表本发明生产的可以作为佐剂用的拟勃姆石氢氧化铝。样品2B代表经典的氢氧化铝佐剂。首先我们把通过离心换液去除样品中的盐,将干燥的样品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5为絮状固体颗粒,类似雪花的形态,密度很低。每个颗粒似乎有许多针形的固体排列而成(图6)。颗粒的粒径小于在0.5-1纳米之间。样品2B的图像中含有类似于样品5的固形物质,同时时含有高密度的圆形颗粒(图7)。这与x-光衍射的结果一致。电镜分析的结构证明两个样品的结构存在差异。[0060]氢氧化铝佐剂理化特性分析

[0061]将拟勃姆石氢氧化铝(样品5)和样品2B用马尔文颗粒分析仪(Nanosizer)分析粒径,表面电位,和等电点。其结果总结见表2。尽管两个样品的平均粒径非常类似,但样品5的粒径分布更均匀,百分之90的体积的颗粒粒径在1.95-6.44微米之间(图8),样品2B的百分之90的体积的颗粒粒径在1.82-9.2微米之间(图9)。

[0062]在同样的pH7.2的条件下,样品5的表面电位为24.8mV,样品2B的面电位为43.6mM.两个样品的等电点也差一个pH单位。

[0063]用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或者BSA)比较了两个样品的蛋白吸附能力,每毫克的铝加入的5毫克的蛋白,在室温下孵育2小时候,离心,用mciroBCA方法测定分别测定上清和沉沉的固体铝中的蛋白含量。结果证明,样品5的上清中只含有0.5毫克的BSA,4.5毫克吸附到铝佐剂上。样品2B只吸附了2.1毫克的蛋白。样品5的吸附能力强可能与其初级颗粒小,比较松散所导致的表面积大有关。

[00]以上结果证明,拟勃姆石氢氧化铝和晶体氢氧化铝的理化特性有着显著的差异。[0065]表2.拟勃姆石氢氧化铝和晶体氢氧化铝的理化特性比较。

[0066]

[0067]氢氧化铝佐剂效力比较

[0068]用重组的轮状病毒的VP8P蛋白(公告号为CN108546288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提供的重组的轮状病毒的VP8P蛋白)为抗原,测试上述氢氧化铝佐剂(样品2B和样品5)的在小鼠体内的佐剂效力。配制的方法是用1毫升的蛋白溶液(含0.1毫克蛋白)与1毫升的盐铝(含1毫克铝)佐剂混合在4℃下混合16-18小时。用BCA蛋白定量的方法,确认95%以上蛋白吸附到佐剂表面。将上述配制的氢氧化铝疫苗1:5用磷酸盐缓冲液稀释。每0.2毫升的配液含10微克的蛋白和100微克的铝。用生理盐水稀释的蛋白(不含佐剂)作为对照。分别在第1天和第28天皮下免疫小鼠(每组10只)。第42天抽血,用酶联免疫试剂盒(ELISA)检测抗体的滴度。[0069]图10的结果显示,晶体氢氧化铝(样品2B)能够提高VP8蛋白的免疫原性4倍,拟勃姆石氢氧化铝能够提高VP8蛋白的免疫原性9倍,比晶体氢氧化铝的效力高2.5倍。[0070]实施例2.1

[0071]将1升含有0.5M浓度的氯化铝和2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加入到3升的反应罐内,将温度升高到50℃,并启动叶桨搅拌,转速为每分钟500转,然后以每分钟50毫升的速度,滴加1.5M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并监测体系pH,当体系pH升到7.0时,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取300毫升的样品(样品6A)。将剩余的产物高压灭菌(121度,30分钟)(样品6B)。

[0072]实施例2.2

[0073]将1升含有0.5M浓度的氯化铝和2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加入到3升的反应罐内,将温度升高到70℃,并启动叶桨搅拌,转速为每分钟500转,然后以每分钟50毫升的速度,滴加1.5M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并监测体系pH,当体系pH升到7.0时,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取300毫升的样品(样品7A)。将剩余的产物高压灭菌(121度,30分钟)(本领域常用的灭菌手段)(样品7B)。

[0074]实施例2.3

[0075]将1升含有0.5M浓度的氯化铝和2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加入到3升的反应罐内,将温度升高到80℃,并启动叶桨搅拌,转速为每分钟500转,然后以每分钟50毫升的速度,滴加1.5M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并监测体系pH,当体系pH升到7.0时,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取300毫升的样品(样品8A)。将剩余的产物高压灭菌(121度,30分钟)(样品8B)。

[0076]将样品6A、6B、7A、7B、8A和8B进行XRD分析(未示出),并与样品5的XRD图谱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温度在50-80摄氏度的范围内都可以生产稳定的拟勃姆石产物,且理化性质无明显差异。

[0077]实施例3.1

[0078]将1升含有0.5M浓度的氯化铝和1.5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加入到3升的反应罐内,将温度升高到60℃,并启动叶桨搅拌,转速为每分钟500转,然后以每分钟50毫升的速度,滴加1.5M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5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并监测体系pH,当体系pH升到7.0时,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取300毫升的样品(样品9A)。将剩余的产物高压灭菌(121度,30分钟)(样品9B)。

[0079]实施例3.2

[0080]将1升含有0.5M浓度的氯化铝和3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加入到3升的反应罐内,将温度升高到60℃,并启动叶桨搅拌,转速为每分钟500转,然后以每分钟50毫升的速度,滴加1.5M的氢氧化钠溶液和3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并监测体系pH,当体系pH升到7.0时,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取300毫升的样品(样品10A)。将剩余的产物高压灭菌(121度,30分钟)(样品10B)。

[0081]实施例3.3

[0082]将1升含有0.5M浓度的氯化铝和4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加入到3升的反应罐内,将温度升高到60℃,并启动叶桨搅拌,转速为每分钟500转,然后以每分钟50毫升的速度,滴加1.5M的氢氧化钠溶液和4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并监测体系pH,当体系pH升到7.0时,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取300毫升的样品(样品11A)。将剩余的产物高压灭菌(121度,30分钟)(样品11B)。

[0083]实施例3.4

[0084]将1升含有0.5M浓度的氯化铝和5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加入到3升的反应罐内,将温度升高到60℃,并启动叶桨搅拌,转速为每分钟500转,然后以每分钟50毫升的速度,滴加1.5M的氢氧化钠溶液和5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并监测体系pH,当体系pH升到7.0时,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取300毫升的样品(样品11A)。将剩余的产物高压灭菌(121度,30分钟)(样品11B)。

[0085]将样品9A、9B、10A、10B、11A和11B进行XRD分析(未示出),并与样品5的XRD图谱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样品5产物无明显差别,且理化性质无明显差异。

[0086]实施例4.1

[0087]将1升含有0.5M浓度的氯化铝和2M的氯化钠的混合物加入到3升的反应罐内,将温度升高到60℃,并启动叶桨搅拌,转速为每分钟500转,然后以每分钟50毫升的速度,滴加1.5M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M的氯化钠的混合物,并监测体系pH,当体系pH升到7.0时,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取300毫升的样品(样品12A)。将剩余的产物高压灭菌(121度,30分钟)(样品12B)。

[0088]实施例4.2

[00]将1升含有0.5M浓度的氯化铝和2M的氯化钾的混合物加入到3升的反应罐内,将温度升高到60℃,并启动叶桨搅拌,转速为每分钟500转,然后以每分钟50毫升的速度,滴加1.5M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M的氯化钾的混合物,并监测体系pH,当体系pH升到7.0时,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取300毫升的样品(样品13A)。将剩余的产物高压灭菌(121度,30分钟)(样品13B)。

[0090]将样品12A、12B、13A和13B进行XRD分析(未示出),并与样品5的XRD图谱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氯化钠或氯化钾也同样可以得到稳定的拟勃姆石氢氧化铝佐剂,且理化性质无明显差异。

[0091]此外,本发明还研究了碱不同的滴加速度以及滴加时的搅拌速度,并同样对产品进行XRD分析(未示出)、与样品5的XRD图谱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碱的滴加速度和滴加时的搅拌速度不影响拟勃姆石氢氧化铝佐剂的形成,且理化性质无明显差异,在此不赘述。[0092]实施例5

[0093]将1升含有0.5M浓度的氯化铝和2M、4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加入到3升的反应罐内,将温度升高到60℃,并启动叶桨搅拌,转速为每分钟500转,然后以每分钟50毫升的速度,滴加1.5M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监测体系pH,当体系pH升到7.0时,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取300毫升的样品。将剩余的产物高压灭菌(121度,30分钟)。XRD结果显示,也能制备出来拟勃姆石结构的氢氧化铝佐剂,且理化性质无明显差异。

[0094]实施例6.1

[0095]将1升含有1M浓度的氯化铝和2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加入到3升的反应罐内,将温度升高到60℃,并启动叶桨搅拌,转速为每分钟500转,然后以每分钟50毫升的速度,滴加2.7M 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并监测体系pH,当体系pH升到6.0时,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取300毫升的样品。将剩余的产物高压灭菌(121度,30分钟)。XRD结果显示,也能制备出来拟勃姆石结构的氢氧化铝佐剂,且理化性质无明显差异。

[0096]实施例6.2

[0097]将1升含有1M浓度的氯化铝和2M、4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加入到3升的反应罐内,将温度升高到60℃,并启动叶桨搅拌,转速为每分钟500转,然后以每分钟50毫升的速度,滴加3.3M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M的乙酸钠的混合物,并监测体系pH,当体系pH升到9.0时,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取300毫升的样品。将剩余的产物高压灭菌(121度,30分钟)。XRD结果显示,也能制备出来拟勃姆石结构的氢氧化铝佐剂,且理化性质无明显差异。

[0098]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为达到目的的一种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为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很容易的改变一种或者多种元件的结构特点来达到相同试验目的,皆因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即把权利要求的相同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包含在本发明之内。

图1

图2

图3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文档

一种氢氧化铝佐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21)申请号2019113380.2(22)申请日2019.12.23(66)本国优先权数据201910939254.22019.09.30CN(71)申请人成都迈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61004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科园南路88号12栋5层506号(72)发明人陈德祥董丽春刚(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7代理人刘娟(51)Int.Cl.A61K39/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