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有色金属价格触底企稳, 产品出口压力加大,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矛盾也进一步显现。
初步统计(下同), 2012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当年价格)1034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按当年价格计算占全国GDP的2.0%;比上年增长6.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含黄金企业)440亿元, 比上年增长15.0%;实现利润(含黄金企业)2191.8亿元, 比上年下降11.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含黄金项目)596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含黄金制品)为1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初步分析,2012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2012年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状况
(一)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但增幅回落
2012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3672.2万吨,比上年增长6.9%;六种精矿金属含量993.2万吨,比上年增长14.1%;氧化铝产量3769.6万吨,比上年增长10.3%;铜材产量为1168.0万吨,比上年增长11.0%;铝材产量为3073.5万吨,比上年增长15.9%。
注: 1、十种有色金属、精炼铜、原铝、氧化铝产量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公报数,其他产量及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快报数。
3、进出口数据来自海关,市场价格来自期货交易所。
2012年十种有色金属中,有8种金属产品产量增长,2种金属产品产量下降。2012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3672.2万吨,比上年增长6.9%。其中,精炼铜574.0万吨,增长9.5%;原铝1985.8万吨,增长12.3%;铅4.7万吨,增长9.3%;锌484.5万吨,下降5.6%;镍产量22.0万吨, 增长16.5%;锡产量14.8万吨, 增长2.5%;锑品产量26.7万吨, 增长16.4%;汞产量1347吨, 下降9.7%;镁产量73.4万吨, 增长3.4%;海绵钛产量10.9万吨, 增长18.5%。
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六种精矿金属含量993.2万吨,比上年增长14.1%。其中, 铜精矿金属含量162.4万吨,增长17.3%;铅精矿金属含量286.1万吨,增长15.3%;锌精矿金属含量513.4万吨,增长12.9%;镍精矿金属含量9.3万吨,增长3.9%;锡精矿金属含量8.9万吨,增长3.5%;锑精矿金属含量12.9万吨,增长12.2%;钨精矿折合量13.1万吨,比上年增长13.3%;规模以上企业钼精矿折合量27.7万吨,比上年增长14.1%。
(二)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回落,但第四季度企稳回升
2012年,8252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不含黄金企业,下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0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00.0亿元,增长15.2%,占31.1%;私人控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906.8亿元,增长15.3%,占52.1%。
2、 实现利税下降
2012年, 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783.4亿元,比上年下降2.2%。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税505.9亿元,下降36.1%,占18.2%;私人控股企业实现利税1763.3亿元,增长14.4%,占63.4%。
3、 实现利润下降,但从8月份起降幅逐月收窄
2012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65.7亿元, 比上年下降10.9%。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7月份实现利润降到79.0亿元,为2012年以来月实现利润的最低水平,从8月份起实现利润逐月回升。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24.5亿元,下降56.2%,占13.5%;私人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084.4亿元,下降10.4%,占65.1%。
2012年,有色金属工业34 个行业小类中,14个行业小类利润增长,20个行业小类利润下降。
4、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年末亏损户数同比增加,环比减少
2012年,8252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中亏损企业为1413家,亏损面为17.1%,亏损企业户数比上年增加336家,但比上半年的亏损企业户数减少345家;亏损企业亏损额3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8%。其中,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196.4亿元,增长159.8%;私人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78.8亿元,增长49.1%。
5、财务费用明显增加
2012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财务费用570.5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利息支出517.6亿元,增长23.7%;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管理费用85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营业费用3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有色金属企业财务费用的增幅明显大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
6、资产总额继续增加
2012年末,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872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3%;负债合计179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4%;资产负债率为62.5%。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为120.1亿元,增长13.8%,占42.0%;私人控股企业资产总额为11576.7亿元,增长21.6%,占41.2%。
(三)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的进展
其中, 有色金属矿山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4.8亿元,增长13.4%,占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7%;有色金属冶炼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4.2亿元,下降5.0%,占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7.8%;有色金属加工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46.7亿元,增长44.6%,占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2.5%。有色金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朝着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目标转变。
(四)有色金属产品出口难度加大
2012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增幅比上年回落24.4个百分点。其中: 进口额1149.1亿美元,下降2.0%,增幅比上年回落22.9个百分点;出口额515.2亿美元,增长19.4%,增幅比上年回落33.3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逆差额为633.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4.4%。值得关注的是扣除黄金首饰及零件出口额后,2012年主要有色金属出口额为293.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了44.1亿美元,下降13.1%。2012年各月有色金属进、出口额变化情况见下图。
1、未锻轧铜进口量增加
2012年,我国铜产品进口额为70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占有色金属产品进口额的比重为61.2%;出口额为6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638.3亿美元,占有色金属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的比重为100.7%。2012年,我国进口未锻轧铜345.5万吨,比上年增长20.2%;进口铜精矿实物量782.7万吨,比上年增长22.7%;进口粗铜52.2万吨,比上年增长25.5%;进口铜材66.9万吨,比上年下降14.5%;进口铜废碎料实物量485.9万吨,比上年增长3.7%。出口未锻轧铜27.4万吨,比上年增长75.2%;出口铜材49.3万吨,比上年下降1.5%。2012年,我国净进口未锻轧铜318.1万吨, 比上年增长17.0%;净进口铜材17.5万吨, 比上年下降37.7%。
2、铝土矿进口减少,氧化铝进口增加
2012年,我国铝产品进口额为12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出口额为114.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3%。2012年,我国进口未锻轧铝.0万吨,比上年增长92.1%;进口铝材53.1万吨,比上年下降8.0%;进口铝土矿3961.1万吨,比上年下降11.3%;进口铝废碎料实物量259.3万吨,比上年下降3.5%;进口氧化铝502.0万吨,比上年增长165.1%。出口未锻轧铝63.1万吨,比上年下降17.6%;出口铝材282.9万吨,比上年下降5.6%。2012年,我国净进口未锻轧铝0.9万吨, 2011年则是净出口43.3万吨;净出口铝材229.8万吨, 比上年下降5.0%。
3、铅精矿进口量增加
2012年,我国铅产品进口额为3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出口额为0.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3.7%。2012年,我国进口未锻轧铅5.1万吨,比上年下降2.6%;进口铅精矿实物量181.5万吨,比上年增长25.8%;出口未锻轧铅0.5万吨,比上年下降.0%。净进口未锻轧铅4.6万吨, 比上年增长14.9%。
4、未锻轧锌进口量增加,锌产品出口量下降
2012年,我国锌产品进口额为2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8.2%;出口额为1.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2.0%。2012年,我国进口未锻轧锌.7万吨,比上年增长29.8%;进口锌精矿实物量194.1万吨,比上年下降34.0%;出口未锻轧锌7937吨,比上年下降83.6%;出口立德粉31161吨,比上年下降6.0%;出口氧化锌11567吨,比上年下降34.3%。净进口未锻轧锌63.9万吨, 比上年增长42.0%。
5、稀土产品出口量值均降
2012年,我国稀土产品进口额为6.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4%;出口额为23.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4.3%;进出口贸易顺差为17.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1.4%。2012年,我国出口稀土金属2757吨,比上年下降14.9%;出口稀土合金652吨,比上年下降65.6%;出口稀土氧化物7100吨,比上年下降25.4%;出口碳酸稀土765吨,比上年增长4.6%;出口稀土永磁体16348吨,比上年增长0.1%。
(五)有色金属价格触底企稳,但年均价格比上年下降
2012年国内外市场有色金属价格一季度回升,4月份至8月份震荡回落,9月份至10月上旬止跌回升,10月下旬又震荡回落,年末出现小幅回升的态势。2012年的年均价格明显低于2011年年均价格水平。
1、LME主要有色金属期货年末收盘价格回升
2012年末,LME三月期铜收盘价格7931美元/吨,比上年末收盘价7600美元/吨上升了4.3%;三月期铝收盘价格2073美元/吨,比上年末收盘价2020美元/吨上升了2.6%;三月期铅收盘价格2330美元/吨,比上年末收盘价2035美元/吨回升了14.5%;三月期锌收盘价格2080美元/吨,比上年末收盘价1845美元/吨回升了12.7%;三月镍收盘价格17060美元/吨,比上年末收盘价18710美元/吨回落了8.8%;三月期锡收盘价格23400美元/吨,比上年末收盘价19200美元/吨回升了21.8%。
2、上海有色金属交易所主要有色金属期货年末收盘价回升
2012年末上海有色金属交易所,三月期铜收盘价格57690元/吨,比上年末收盘价55360元/吨上升了4.2%;三月期铝收盘价格15435元/吨,比上年末收盘价15845元/吨下降2.6%; 三月期铅收盘价格15390元/吨,比上年末收盘价15290元/吨上升了0.7%;三月期锌收盘价格15625元/吨,比上年末收盘价14795元/吨上升了5.6%。
3、LME主要有色金属年均价格下降
2012年, LME三月期铜平均价为7946美元/吨,比上年下降了10.5%; 三月期铝平均价为2050美元/吨,比上年下降了15.3%;三月期铅平均价为2393美元/吨,比上年下降了13.3%;三月期锌平均价为2212美元/吨,比上年下降了11.2%。
4、国内市场主要有色金属现货年均价下降
2012年,国内市场铜现货年均价为57339元/吨,比上年下降了13.6%。一季度平均价格为525元/吨,环比上升了4.2%;二季度平均价格为56654元/吨,环比下降了3.9%;三季度平均价格为56636元/吨,环比下降了0.03%;四季度平均价格为57140元/吨,环比上升了0.9%。可见, 2012年国内市场铜价一季度环比上升, 二、三季度环比下降,四季度环比呈上升的态势,2012年铜价格变化趋势呈“W”型。
2012年,国内市场铝现货年均价为15663元/吨,比上年下降了7.2%。一季度平均价格为159元/吨,环比下降了1.9%;二季度平均价格为15976元/吨,环比下降了0.1%;三季度平均价格为15488元/吨,环比下降了3.1%;四季度平均价格为15200元/吨,环比下降了1.9%。可见,2012年国内市场铝价呈下降的态势。
2012年,国内市场铅现货年均价为15382元/吨,比上年下降了6.5%。一季度平均价格为15752元/吨,环比上升了3.7%;二季度平均价格为15370元/吨,环比下降了2.4%;三季度平均价格为15386元/吨,环比下降了0.5%;四季度平均价格为15121元/吨,环比下降了1.1%。可见, 2012年国内市场铅价一季度上升, 二、三、四季度均呈下降态势。
| 2012年铜、铝、铅、锌月平均价格 | ||||||||
| 国内市场现货(元/吨) | LME期货(美元/吨) | |||||||
| 铜 | 铝 | 铅 | 锌 | 铜 | 铝 | 铅 | 锌 | |
| 1月 | 57503 | 16048 | 15482 | 14950 | 8058 | 2175 | 2119 | 1994 |
| 2月 | 59594 | 15939 | 159 | 15836 | 8436 | 2246 | 2157 | 2075 |
| 3月 | 59679 | 15981 | 15786 | 15698 | 8441 | 2225 | 2079 | 2048 |
| 4月 | 58018 | 16021 | 15668 | 15520 | 8202 | 2087 | 2067 | 2004 |
| 5月 | 561 | 16083 | 15436 | 15241 | 7859 | 2041 | 2009 | 1933 |
| 6月 | 55052 | 15824 | 15007 | 14901 | 7420 | 1924 | 1871 | 1857 |
| 7月 | 55714 | 15561 | 14992 | 14867 | 7590 | 1906 | 1888 | 1855 |
| 8月 | 55526 | 15397 | 15077 | 14826 | 7501 | 1872 | 1905 | 1832 |
| 9月 | 58668 | 15505 | 157 | 15411 | 8076 | 2067 | 2177 | 2030 |
| 10月 | 58214 | 15330 | 15467 | 15222 | 8071 | 2003 | 2155 | 1949 |
| 11月 | 56080 | 15166 | 15020 | 15077 | 7706 | 1961 | 2170 | 1933 |
| 12月 | 57126 | 15104 | 14876 | 15436 | 7988 | 2098 | 2288 | 2065 |
| 2012年平均价格 | 57339 | 15663 | 15382 | 15249 | 7946 | 2050 | 2074 | 1965 |
| 2011年平均价格 | 66333 | 16873 | 143 | 16922 | 8879 | 2422 | 2393 | 2212 |
| 2012年比2011年增长% | -13.6 | -7.2 | -6.5 | -9.9 | -10.5 | -15.3 | -13.3 | -11.2 |
(六) 产业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 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
1、产业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
2012年,有色金属产业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阳谷祥光铜业公司创新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强化旋浮铜冶炼工艺技术,使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云南锡业股份公司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开发了“一炉三段”直接炼铅工艺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白银有色集团公司新型白银铜熔池熔炼炉(BYL-3)集成技术研究及应用,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银炉炼铜工艺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成功研制了一些关键产品与新材料。西安诺博尔稀贵金属材料公司百万千瓦级核电用银合金控制棒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封锁;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7000系铝合金强韧化热处理创新技术研发成功,突破了航空用高性能铝合金制备的关键技术;中色奥博特铜铝业公司高耐蚀铝黄铜关键技术研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贵研铂业公司贵金属系列材料研制成功,满足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需求;丛林集团公司铝合金半挂车的研制成功,为扩大铝的新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新进展。金川集团公司研发成功镍钴资源三连炉冶炼工艺技术,使复杂难处理镍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中国铝业公司高效强化拜耳法产业化技术研究成功并在多家氧化铝企业应用,为扩大铝资源创造了条件;昆明理工大学研发成功难处理混合铜矿高效加工新技术,解决了该类型资源长期不能有效利用的技术难题;中国恩菲工程公司开发设计的瑞木镍钴项目正式产出氢氧化镍钴产品,中国有色集团投资的缅甸达贡山镍矿项目成功产出镍铁,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发利用红土镍矿资源取得重大突破,也将极大地提升中国矿业工程技术在国际矿业技术开发上的地位。
2、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
2012年,铝电解节能技术广泛推广应用,电解铝产品电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2年我国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下降到13844千瓦时/吨,比上年下降了58千瓦时/吨;比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下降了596千瓦时/吨,年节电约120亿千瓦时,比世界(不包括中国)平均水平低1500千瓦时/吨左右。2012年我国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到324.7千克标准煤/吨,比上年下降了11.9%;电解锌综合能耗下降到911.9千克标准煤/吨,比上年下降了4.9%。
3、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
2012年,白银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我国有色金属市场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期货上市一方面为企业经营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规避风险工具,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我国有色金属产品的定价权。随着我国有色金属期货品种增加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将为我国有色金属企业增加市场话语权、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二、2012年有色金属工业运行状况分析
(一)有色金属工业运行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1、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2012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曲折。一是欧洲债务危机导致经济低迷,欧元区债务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二是美国经济呈低速增长的态势,但美国的财政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带来风险; 三是大部分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又面临发达经济体新一轮宽松货币,跨境资本流动性加剧和通胀上行的挑战;四是美欧倡导产业回归,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国际有色金属产业竞争更趋激烈;五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2、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平稳运行的国内环境改善
2012年,党、把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和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重点,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有色金属工业保持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是国家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继续对保障性安居工程、铁路、水利建设项目加大投资,大力支持“三农”和节能减排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等建设项目,国家出台了促进民间投资的措施,将支撑国内有色金属需求增长。三是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等货币的适度调整,对稳定有色金属工业经济增长将起到重要作用。四是落实和完善结构性减税,加快和扩大营业税改征试点等措施。
3、影响有色金属工业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
影响有色金属工业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一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影响有色金属价格震荡。二是国际贸易争端加剧,有色金属产品出口难度加大。再加上电价等要素成本的制约,国内电解铝行业处于亏损状态,扭亏为盈的任务非常艰巨。四是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总体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中低端环节,资源保障能力不足,高端产品开发能力弱,投入产出效率不高,企业经营困难。
(二)有色金属工业运营分析
2012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但第四季度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出现回升的势头。初步分析,2012年,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国内外市场有色金属价格下降,电力、能源等价格上涨,利息支出等费用增加等直接原因。2012年有色金属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仅有4.0%,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1%低2.1个百分点;有色金属企业的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高达90.5元,比全国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的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4.8元的水平高5.7元。
进一步分析,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下降,尤其是电解铝企业实现利润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一是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尤其是电解铝产能过剩的问题突出;二是企业拥有自备矿山原料和自备能源的比重低,三是具有在世界市场竞争优势的高附加值产品少。2012年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下降是以上结构性问题,在市场需求不足时的必然显现,可见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务之急。
从各月的盈利情况来分析,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7月份实现利润降为79亿元,为当年月利润的最低水平,8月份起实现利润环比逐渐回升,尤其是第四季度实现利润同比、环比均呈明显回升态势。其中,铝冶炼企业全年结束了连续亏损的局面,年末出现扭亏为盈,但实现利润仍大幅度下降。
从分所有制情况来分析,国有企业实现利润降幅较大,集体企业实现利润仍呈小幅增长态势,私人企业实现利润降幅明显小于国有企业。2012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0%。其中,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仅有1.7%;私人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0%。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资产利润率为5.8%。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利润率仅有1.8%;私人控股企业资产利润率为9.4%。私人控股企业以占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40.3%的资产,创造了占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65.1%的利润,可见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值得国有企业借鉴。
从矿山、冶炼、加工各生产环节分析,冶炼企业实现利润降幅较大,矿山企业实现利润降幅明显小于冶炼企业,加工企业实现利润仍呈小幅增长态势。2012年,矿山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12.3%,冶炼企业(含联合企业中的矿山)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2.5%,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0%。矿山企业资产利润率为15.0%;冶炼企业(含联合企业中的矿山)资产利润率为3.1%;有色金属加工企业资产利润率为7.6%。矿山企业以占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9.8%的资产,创造了占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25.4%的利润;加工企业以占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34.7%的资产,创造了占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45.3%的利润;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含联合企业中的矿山) 用占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55.5%的资产,仅创造了占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29.3%的利润。
三、当前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总体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中低端环节,资源保障能力不足,高端产品开发能力弱,投入产出效率不高。二是电解铝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再加上电价等要素成本的制约,国内电解铝行业处于亏损状态,扭亏为盈的任务非常艰巨。三是国际市场有色金属需求疲软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致使有色金属价格在低位震荡,电力、能源等价格上涨及利息支出等费用大幅度增加,有色金属成本上升,实现利润下降,企业经营困难。四是国际贸易争端加剧,有色金属产品出口难度加大。五是有色金属行业环保治理的力度加大,环境治理成本明显增加。六是有色金属企业资金链绷紧,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财务费用增加,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对策建议
1、层面的对策建议
从层面讲,建议各级部门研究深化经济改革措施。一是研究、制定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利用、进出口贸易、安全环保、战略资源储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产业法律法规,为有色金属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公平的竞争经济环境;二是研究制定促进企业共同发展的财、税、金融,部门要运用好财、税、金融等公共资源,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创新升级;三是研究、制定失去市场竞争优势企业退出的法律法规,解决好退出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妥善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产能过剩等突出问题;四是加大对国内短缺矿产资源公益性探矿的力度,制定支持企业到国外进行风险探矿的措施,提升资源的保障力;五是各级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尽量减少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
2、行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从行业层面讲,一是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有色金属产业有序健康发展;二是按照企业间的共同利益协调同行业企业的经济活动,努力提升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三是积极推进有色金属行业的产、学、研结合,提升有色金属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四是充分发挥发布产业信息及国际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作用,为和企业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五是提升产业文化的感召力,充分发挥在建设有色金属强国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3、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从企业层面讲,一是加强生产经营活动精细管理,努力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强化流动资金管理,严格防范财务风险;二是要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研发管理,创新研发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要强化产品和企业的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四是要了解研究国内外市场及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掌握竞争对手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的战略运营模式;五是强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两化”深入融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执笔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张淑宁
核稿人: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邢俊玲 刘耀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