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读图1,回答1~2题。
1.与图中β角的数值相等的是( )
A.热带所跨的纬度数
B.极昼(夜)跨的最大纬度数
C.两极上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数
D.南北回归线上二分时正午太阳高度数
2.若图中α角变为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带范围将扩大,热带范围将缩小
B.伦敦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小
C.武汉冬夏季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更大
D.北京夏季天气将更加炎热
3.图2和图3分别是“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和“不同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3,当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与C图相符时,下列关于图2中各地的说法,真实可信的是 ( )
图3
A.A地与B地此时均受⑦影响
B.B地此时受②影响
C.C海峡处向东航行,此时顺风逆流
D.C海峡处底层洋流,流向与C海峡表层洋流一致
A.A地与B地此时均受⑦影响
B.B地此时受②影响
C.此时船舶向东航行并经过C海峡处,顺风逆流 D.C海峡处底层洋流的流向与表层洋流一致
4.读图4(“北半球某大洋洋流分布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4
A.图中②洋流与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性质相同
B.图中③属于寒流,该洋流经过处等温线凸向低纬方向
图5
C.图中④洋流的形成是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D.图中⑤处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北海渔场
图5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该地区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有暖流经过 B.②处景观为荒漠
C.③处可能有盐沼 D.④处山顶终年积雪
6.当①②两地同时看到日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深圳白昼将继续变长 B.长城站可能出现极夜
C. 阿尔卑斯山脉为滑雪运动佳期 D. 塔里木河处于汛期
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郑渝(郑州至重庆)高速铁路规划图(初步规划有①、②线两种方案)”和“A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②线经过的A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有落叶阔叶林带 B.同一自然带,南坡分布的海拔高
C.南坡垂直自然带数目多,带谱复杂 D.山麓自然带,南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8.夏秋季节,①线经过的甲地附近有夜间多雨的现象。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夏秋季节,空气中水汽含量大 B.谷底暖湿空气下沉,易形成降雨
C.处于河谷,水汽含量丰富 D.河谷地形,夜间山坡因辐射冷却,冷空气 沿坡地向下流入谷底
图8为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图8
9.水循环中( )
A.①环节是水汽输送,中纬西风是其主要动力 B.②环节是降水,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③环节是地表径流,径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D.④环节蒸发的水汽,大部分被输送到陆地上空
10.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为向斜山,主要由外力堆积而成 B.乙处为背斜山,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为火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D.丁处为海沟,由板块张烈而形成
11. 以下呈负相关的是( )
A.人口出生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 B.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与人口迁移规模、范围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迁入量 D.妇女受教育程度与生育子女数
40.阅读下图,并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简述嫩江的流向及水文特征。(8分)
(2)简述大兴安岭的自然地理意义。(10分)
41.读乍得湖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38分)
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有3000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在湖滨地带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为了在干旱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坝截水。然而,在他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同时出现。
(1)说明乍得湖的地理位置。(6分)
(2)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乍得湖水位随季节变化的原因和特点。(8分)
(3)根据卫星影像示意图,说明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演变的总体趋势,并简析该趋势发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成果。
演变趋势: 。
(2分)
演变原因: 。
(4分)
产生后果:
(6分) 。
(4)面对严峻现实,沿湖国家计划从刚果河调水补充乍得湖。说明从刚果河调水的主要理由。(4分)
(5)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非洲自然带沿 方向延伸,沿着 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 ,形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
(8分)
深圳高级中学第一学期第三次测试地理参
一、选择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D | B | A | B | C | D | A | B | C | B | D |
40.
(1)流向:从北向南流动(从高纬向低纬流动)。(2分)
水文特征:流量较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含沙量小;结冰期较长。(6分)
(2)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温带性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界线;
内流区与外流区界线;
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界线;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界线;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温带草原带界线。(任答五点即可,10分)
41.
(1)地处非洲中北部内陆;位于低纬度、热带;周边有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个国家。(6分)
(2)乍得湖地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
湿季(夏半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丰富,水位上升;
干季(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干旱少雨,水位下降。(8分)
(3)演变趋势:(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的面积)急剧缩小。(2分)
演变原因:
全球变暖导致干旱加剧,荒漠化趋势严重造成沙漠逐步南侵;
人口增长过快,农牧业过度发展(扩大耕地,大量引水灌溉),使注入湖泊的河水急剧减少;
沿湖国家缺乏对水资源的统筹安排等。(任答两点即可,4分)
产生后果:
湖水日趋枯竭,湖区生物多样性缺失;
干旱程度加剧,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气候恶化);
农牧渔业生产环境不断恶化。(6分)
(4)(4分)刚果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巨大;
降水的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稳定;
乍得湖距离刚果河相对较近。(任答两点即可)
(5)东西(纬线) 纬度变化(南北)
从赤道向两极 (纬度地带性)
因为纬度不同热量不同(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或太阳辐射能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8分)
深圳高级中学第一学期第三次测试地理参
一、选择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D | B | A | B | C | D | A | B | C | B | D |
40.
(1)流向:从北向南流动(从高纬向低纬流动)。(2分)
水文特征:流量较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含沙量小;结冰期较长。(6分)
(2)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温带性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界线;
内流区与外流区界线;
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界线;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界线;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温带草原带界线。(任答五点即可,10分)
41.
(1)地处非洲中北部内陆;位于低纬度、热带;周边有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个国家。(6分)
(2)乍得湖地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
湿季(夏半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丰富,水位上升;
干季(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干旱少雨,水位下降。(8分)
(3)演变趋势:(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的面积)急剧缩小。(2分)
演变原因:
全球变暖导致干旱加剧,荒漠化趋势严重造成沙漠逐步南侵;
人口增长过快,农牧业过度发展(扩大耕地,大量引水灌溉),使注入湖泊的河水急剧减少;
沿湖国家缺乏对水资源的统筹安排等。(任答两点即可,4分)
产生后果:
湖水日趋枯竭,湖区生物多样性缺失;
干旱程度加剧,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气候恶化);
农牧渔业生产环境不断恶化。(6分)
(4)(4分)刚果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巨大;
降水的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稳定;
乍得湖距离刚果河相对较近。(任答两点即可)
(5)东西(纬线) 纬度变化(南北)
从赤道向两极 (纬度地带性)
因为纬度不同热量不同(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或太阳辐射能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