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答题卷下载搜索“自贡专用17—18学年九年级上期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卷”]
1.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
3.答卷时,须将第Ⅰ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题目所指示的区域内,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42分)
一、积累与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阔绰(chuò) 皲(jūn)裂 惴(zhuì)惴不安
B.脱臼(jiù) 谩(màn)骂 锲(qì)而不舍
C.谄(xiàn)媚 呵斥(chì) 妙手偶(ǒu)得
D.狡黠(xiá) 虬(qiǔ)枝 光彩熠(yì)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附和 温文而雅 冥思苦想
B.霹雳 战战兢兢 地大物搏
C.荒涎 揠苗助长 死心塌地
D.仆役 舍身求法 不屑置辩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些我们一直惴惴不安又充满好奇的未来,会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觉得它们是明亮的。
B.成功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努力下去,总有一天你会成功。
C.马思远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战争与和平》,真是妙手偶得啊!
D.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光彩熠熠,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和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使人们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综艺《青春旅社》以“青春”为主题,反映了新时代不同年轻人的青春梦想和追求。
C.中国不仅是搞“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而是负责人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D.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大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经历才够完美。”
⑤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④②①③⑤ B.②①⑤③④ C.⑤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⑤②
6.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全集》。鲁迅是当代的文学家,原名周树人。
B.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表达了他对唐朝统治者向人民征收赋税问题的看法。
C.《无题》的作者李商隐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字义山。该诗的颈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D.小说《一厘米》选自《毕淑敏自选精品集》。其作者毕淑敏是我国当代作家。
二、现代文阅读(15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银河系中栖息着数千亿颗恒星,它们彼此差异极大,这种差异部分源于它的庞大。每一颗肉眼能见的恒星,包括太阳,都是它的成员。银河系是如此巨大,太阳绕其中心运行一周需要2.3亿年。设想一位天文学家用1厘米代表日地距离来绘制银河系图,他将需要一张比整个地球大得多的纸才能完全包容银河系。在这张图上,银河系中心到太阳的距离是1.7万千米,相当于太阳到银河系中心的实际距离2.7万光年。
甚至太阳到银河系中心的距离也不足以描述银河系的大小,因为太阳离银河系边缘比离银河系中心更远。包含太阳在内的银河系盘体叫做银盘,它是银河系中呈烙饼状的明亮部分。它含有旋臂,使得在银河系外的观测者看来,银河系就像一架玩具风车。银盘边缘到其中心大约6.5万光年,所以银盘的直径约13万光年。但银盘只是银河系的一部分,有些不属于银盘的恒星,还远在它的外边。
在这些遥远恒星之外,银河系统治着一个范围超过百万光年的王国。至少有10个比银河系小的星系在围绕银河系运动,如同一群卫星绕一个大行星运动。这些伴星系是受银河系万有引力控制的银河王国的属地。其中最大也最著名的两个是含数十亿颗恒星的大、小麦哲伦云,而银河王国的最遥远前哨基地则是离银心约万光年的一个仅有几百万颗恒星的矮星系。
(节选自〔美〕肯·克罗斯韦尔《走马观花看银河》,有删改)
7.下列不能说明“银河系是如此巨大”的一项是
A.如果用1厘米代表日地距离来绘制银河系图,需要的纸将比整个地球大得多。
B.太阳到银河系中心有2.7万光年,而太阳到银河系边缘距离更远。
C.包含太阳在内的银河系盘体叫做银盘,它是银河系中呈烙饼状的明亮部分。
D.银河系统治范围超过百万光年,至少有10个伴星系在围绕它运动。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分源于它的庞大”用“部分”来界定影响银河系恒星差异的因素,用语准确。
B.“银河系就像一架玩具风车”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银盘的形状,说明形象生动。
C.“有些不属于银盘的恒星,还远在它的外边”中的“它”指代的是银盘。
D.本文依次从太阳、银盘、伴星系的角度说明银河系的巨大,运用的是逻辑顺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①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面对海量信息,该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②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一些人仿佛置身迷宫之中,因为通道太多而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筛选甄别。所以,“转发”“跟帖”的热度,成了信息选择的风向标;“点击”“点赞”的数量,成了观点参考的指示牌……在信息的狂涌中,难免失去了思考的宁静。
③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然而,走捷径总是更简单。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这样的“认知取向”之下,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反而不再感兴趣。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自己的头脑变得空空如也。
④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是一个引人思考的哲学命题。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忧心,电视的流行让人越来越不愿阅读,越来越不愿思考,甚至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隔绝。如果说电视因其直观性、娱乐性而弱化了思考力,那么互联息的碎片化、芜杂化,也可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同样的影响。波兹曼的思考,是向时代的发问: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如何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
⑤实际上,网络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思维实质,只是改变了抵达思考的方式。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不愿思考;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不会思考;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善思考,最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即便是碎片化阅读,也需要系统性积累,才能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⑥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之时,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不管哪个时代,也不会每个人都是思想家。然而,每个人却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只有保持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⑦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王艺锭)
9.下列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B.当技术在获知的途径上做了减法,我们应给自己的思想做加法。
C.网络没有改变人的思维实质,只改变了对抵达思考的方式。
D.只有保持思考的理性思辨,才能真正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10.下列不属于影响人们思考力的因素的一项是
A.“转帖度”成了选择的风向标,“击赞数”成了参考的指示牌。
B.在思考时,一些人总喜欢走捷径,对复杂的哲理不再感兴趣。
C.面对庞大的信息,人们只满足于现状,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D.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在人们身边,带来心灵影响。
1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些人之所以仿佛置身迷宫,是因为面对海量观点通道太多而不知如何筛选。
B.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是一个引人思考的哲学命题。
C.只有碎片化阅读才能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认识,从而转化为智慧。
D.在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时,更需要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占据空间。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韩愈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文选》)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 祗:只是。通“只”。
B.虽有千里之能 虽:虽然。
C.且欲与常马 且:尚且,况且。
D.执策而临之 策:马鞭。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 B.策之不以其道
C.食之不能尽其材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一句就明确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强调了伯乐的重要。
B.本文第二段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才美不外现”的直接原因。
C.本文第三段用排比刻画了食马者的愚妄浅薄,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和不满。
D.本文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以马喻人,托物寓意,多角度的论证,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Ⅱ卷(共108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题目所指示的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四、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文言翻译(6分)
15.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6~17题。
白居易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6.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请填“A”,错误的请填“B”。(5分)
(1)诗开篇用“伐薪”“烧炭”两个词,概括了卖炭翁漫长的劳动过程及烧炭的地点。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运用肖像描写,写出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
(3)卖炭翁“满面尘灰”与宫使“翩翩两骑”对比突出了劳动者与宫使的地位悬殊。
(4)“把”“称”“叱”“牵”几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了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5)“宫使驱将惜不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卖炭翁对那一车千余斤的炭的惋惜心理。
17.这首诗既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默写名句名篇(5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2),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则》)
(4)?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5)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
五、文学作品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沈泽清
栓在琴凳上的十年
①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油田小镇。妈妈做出“一定要让女儿学钢琴”这个决定的时候,我才四岁半,坐在小课桌前,脚还踩不到地面。妈妈和爸爸每月工資加在一起也就两三百元。家里存款两三千,而一架钢琴怎么说也要近万元。
②钢琴搬回家的场景我还记得。当时是春夏之交,爸爸和他七八个年轻的朋友把一个巨大的、沉重的、被严严实实包裹的大家具抬上三楼。小小的家里围了很多人,包裹层层打开,黑色的钢琴在阳光下明晃晃的。
③妈妈像是对着全世界宣布:“贝贝,这是你5岁的生日礼物。你以后要好好学,听见没?”
④“嗯!”我怯弱地答应了。
⑤后来我明白,永远不要轻易答应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尤其自己还懵懂无知的时候。——即便当时明白又如何,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⑥随着钢琴被搬进家门的是一些铁律:所有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九点固定练琴两小时,中途只能上厕所一次,喝水一次……
⑦从钢琴进门到我初中毕业,妈妈每晚会坐在我的旁边,从开始的音阶,到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阶和节拍,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重大考试和比赛前,练琴时间会尽可能延长。
⑧“找个好老师,这太重要了!”身为高中老师的妈妈,从来就对此坚信不疑。可是小镇上会钢琴的成年人几乎没有,只能去银川。从小镇到银川单程近四个小时,道路坑坑洼洼, 路两边是连天的戈壁,沿途几十里路都不见人烟。晴天,尘土翻滚,雨天,泥泞不堪。
⑨银川的钢琴课一周一次,周日凌晨,瘦小的妈妈常常把我驮在背上去追赶市里的公交车。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两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有时为了省钱,妈妈只买一个座位,客满的时候就一路抱着我。中午将近十二点到银川南门老汽车站,再坐三块钱的人力三轮车到文化街的歌舞团大院,下午四点原路返回,晚上到家早已天黑。路上耗去近八个小时,只为一个小时的“专业课”。
⑩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常常开始上课了,我的手仍像冻坏的胡萝卜。连钢琴老师都有些不忍,倒杯热水让这对寒风里来的母女俩先暖一暖。夏天好闷,母女俩昏昏沉沉地挤在公交车上,我满身都起了痱子。
⑪每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银川宽阔的马路上,我总是什么都想要,但到头来什么都没买。妈妈的理由不容置疑:“学费一次五十块,还有吃饭、来回车费,我们要杷成本控制在一次一百块以内。”只有和钢琴相关的,妈妈才会额外通融。
⑫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人从中获得“轻松”与“喜乐”。因为学琴的成本太高,练琴就需要加倍努力。常常伴随着的,是抽泣声和严厉的训斥声。被撕过琴谱,被打红过手,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
⑬每次回想栓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我才明白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松获得的呢?
⑭十年,周而复始,一直到我考完业余十级。忽然有一天,钢琴老师在妈妈数次征询意见之后,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适合搞钢琴专业!”
⑮我的手太小,即便付出比正常孩子多达数倍的努力,同样的曲子我依旧弹得非常吃力,这是我的“硬伤”。妈妈一直忽略了这一点。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上音乐学院附中、考北京或者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我终于如释重负,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⑯后来,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弹琴吗?”,“喜欢”这个答案就只是说给妈妈听的。
⑰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你认为无法化解的东西,岁月却将它轻易地化解了。在我意识不到的某一年的某一刻,我忽然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妈妈,学校钢琴比赛, 我进复赛啦。”“妈妈,我在教会当了司琴,有人在教堂结婚,我弹了婚礼进行曲!”……
⑱我无比感激童年所学习的每一首钢琴曲,这些乐曲和我在往后学习的文学、艺术、历史等彼此影响和融通。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为了我的肢休与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⑲我数次想对妈妈说:这么多年过去,我明白,自已最终的收获,远比曾经付出的多。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⑳话刚到嘴边,我就哽咽了。
(选自《2017小小说月刊》,第四期。有删改)
19.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本文回忆了“我”十年学琴的一些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B.文章刻画了一个为了女儿的“兴趣”,辛苦奔波、甘于付出、严厉苛刻的母亲形象,而女儿对母亲始终充满怨恨。
C.“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说明学琴这件事无论对我,还是对妈妈而言,都是很辛苦,很煎熬的一个过程。
D.文句“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是指妈妈对我挣脱了她的朿缚,主动地放弃“搞钢琴专业”的规划而感到失望。
E.第⑤自然段着重描写了从油田小镇到银川那条每周学琴必经的道路,更好地烘托了“我”学琴路途中的艰辛。
20.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补充下列空缺的故事情节。(4分)
答: ① → 往返银川学琴 → ② → 我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
2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⑨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4分)
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两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
22.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出标题“拴在琴凳上的十年”的含义。(4分)
六、语言运用(7分)
23.下列情境中的语言表达是否得体。得体的,请填“A”;不得体的,请填“B”。(3分)
(1)小明到学校图书室借《小王子》这本书,正好工作人员在忙,小明急着去上课,于是说:“您好,我想要借《小王子》这本书,我急着上课,能帮我找一下吗?”
(2)进入初中,妈妈反对你读课外书,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读课外书是为了开拓眼界,增长知识,还能提高作文水平,我相信您会支持我的,对吧?”
(3)今年抗战胜利七十二周年,校学生会发起了给抗战老兵网上留言的活动。小丽留言是:“你们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我要求你们老当益壮,为祖国再立新功!”
24.仿照下面画横线的部分,续写一个句子组成排比句。(4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少年时代,少年时代的我们如熊熊的热火,燃烧而温暖着众人心中的回忆;少年时代的我们如潺潺的溪水,清凉而柔和着众人心中的思念;。
七、写作(63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3分)
(1)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⑤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个巴格达商人在山谷中匆匆赶路,没有星月,夜黑如漆。突然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别忙着赶路,俯身拾几块石头带走吧,明天你一定会既惊喜又懊悔。”商人一时搞不清这是神谕还是魔咒,思忖再三,随意拣了几块又继续赶路。天亮了,商人发现他拣拾的是价值连城的宝石。
请参照以上材料,根据你的成长经历和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⑤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参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42分)
一、积累与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A(B“锲”读“qie”;C“谄”读“chǎn”;D“虬”读“qiú”)
2.D(A而→尔;B搏→博;C涎→诞)
3.C(“妙手偶得”的意思是: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与原句意思不符)
4.B(A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C关联词使用错误,“而是”改为“更是”;D句式杂糅,删去“多”或“左右”)
5.C(通过读全段可知⑤表达了一种观点是总起句,可作第一句;②结合上句的意思,引出分析,可作第二句,而后从两方面进行,从“固然”和“更”可辨析①在③前)
6.C(“颈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错,是颔联)
二、现代文阅读(15分,每小题3分)
(一)(6分,每小题3分)
7.C(该项只是说明了太阳和银河系的关系,并不能说明“银河系是如此巨大”)
8.D(“运用的是逻辑顺序”错,根据“从太阳、银盘、伴星系的角度”可知运用的是由里到外的空间顺序)
(二)(9分,每小题3分)
9.A(该项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10.D(该项不属于“影响人们思考力的因素”,混淆是非)
11.C(“只有碎片化阅读才能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认识”错,表述绝对)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2.B(即使)
13.A(A主谓间,取消句子性;BCD均为代词,代指马)
14.B(“直接原因”错,是根本原因)
第Ⅱ卷(共108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文言翻译(6分)
15.(6分)
(1)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译出大意1分,“马之千里者”“或”译正确一处1分)
(2)鞭打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译出大意1分,“道”“尽其材”译正确一处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6.(5分)
(1)B(“烧炭的地点”错,烧炭的地点是“南山”);(2)A;(3)A;(4)A;(5)B(“对那一车千余斤的炭的惋惜心理”错,表现了“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17.(4分)①全诗主要写了一个卖炭翁辛苦劳动所得的千余斤炭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2分);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1分);③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1分)。(主观性试题,意思正确即可给分)
(三)默写名句名篇(5分)
18.(5分)
(1)隔江犹唱《后庭花》;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匹夫不可夺志也;
(4)俗子胸襟谁识我; (5)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空1分,有错字、别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五、文学作品阅读(18分)
19.(6分)
B、D(B“女儿对母亲始终充满怨恨”错,原文无此信息;D“主动地放弃‘搞钢琴专业’的规划”错,是没有天赋,无奈放弃)
20.(4分)
①开始学琴;②放弃学琴。(答案需简洁明了,每空2分)
21.(4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母女俩”比喻成风中飘揺的“两片树叶”(1分),表现了母女俩学琴路途上的艰辛(2分)。
22.(4分)
①强调耗费在学琴上的时间长;②表达了精力、思想完全被学琴束缚的痛苦;③我对学琴有一种畏惧和抵触的心理。(答出一点1分,二点3分,三点4分)
(主观性试题,意思正确即可给分)
六、语言运用(7分)
23.(3分)
(1)A;(2)A;(3)B(对抗战老兵作出要求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24.(4分)
示例:少年时代的我们如婉转的鸟鸣,歌唱而悦耳着众人心中的青春……(修辞、句式2分,主题、内容2分)
七、写作(63分)
25.(63分)
作 文 等 级 评 分 标 准
| 类卷 | 内容 | 表达 | 书写 | 备注 |
| 一类卷 (54-60分) |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思想感情真实健康 | 表达准确 有创意 语句通顺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 字迹工整 书写正确 卷面整洁 | 以57分为基准分 |
| 二类卷 (48-53分) | 符合题意 中心较明确 内容较具体 思想感情真实健康 | 表达准确 语句较通顺 结构完整 条理较清楚 | 字迹较工整 错别字少 卷面干净 | 以50分为基准分 |
| 三类卷 (36-47分) | 基本符合题意 有中心但不明确 内容不够具体 思想感情基本真实健康 | 表达基本清楚 语句不够通顺 结构基本完整 条理不够清楚 | 字迹清楚 错别字较多 | 以42分为基准分 |
| 四类卷 (27-35分) | 严重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思想感情不够真实健康 | 表达不清楚 语句不通顺 结构不完整 条理不清楚 | 字迹难以辨认 错别字多 | 以31分为基准分 |
| 五类卷 (26分以下) | 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五类卷: ①文不对题;②文理不通,语无伦次; ③思想观点确有错误;④抄袭。 | |||
2.不足500字,每少50字扣1分;
3.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3分为止;
4.不必明确判定写作为某一种文体,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按意见评分。
写字评分意见(3分): 一等:字迹工整,3分;
二等:字迹较工整,2分;
三等:字迹整洁,1分;
四等:字迹难以辨认,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