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86、87页。
【教材分析】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对数学价值的初步认知。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彼此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次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加减混合运算、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的素材来源与学校举办过的“爱心跳蚤市场”,这样的活动容易组织,学生的参与面广,而且参与的积极性高,有助于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旧物交换和买卖活动,复习学过的乘除法及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2、能够利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旧物买卖和等价交换的问题,能够正确付钱、找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为希望小学献爱心活动,从小培养热衷公益的良好品德。
4、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回顾、整理与交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重点】
1、能够利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旧物买卖和等价交换的问题。
2、能够正确付钱、找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回顾、整理与交流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旧物、学具人民币、统计表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议一议。
师:同学们,我们要举办一次有意义的“爱心跳蚤市场”活动,就是把大家的旧物拿到学校来义卖,把义卖的钱捐给希望小学。板书课题:班级旧物市场
请大家一起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废旧物品如何定价?
2、小组如何分工?
3、活动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后总结:
1、要根据物品的新旧程度,不能高于原价,考虑买卖时怎样计算比较方便;
2、6人自由结成小组,小组内选出小组长,确定售货员、记账员、广告宣传员。
3、活动要注意:(1)礼貌用语,文明买卖;(2)正确付钱、找钱;(3)不拥挤、不争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实际开展活动之前,现在小组内针对所提问题,讨论如何分组、如何布置场地、想交换哪些物品、如何交换等问题,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基础。
活动二:做一做。
师:热闹的爱心义卖活动即将开始了,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约定开始快乐的购物之旅吧!
1、各小组派三名队员外出购物,其余三名队员接待别组的购物同学。10分钟后互换角色,师巡视活动情况并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2、活动成果展示 :
(1)小组交流。刚才的购物体验开心吗?向你小组的队员说说你都收获了什么物品?它的价钱是多少呢?你是如何进行付钱的?
(2)指名汇报。
生1:我收获了一本5元钱的书,我付了5张1元;
生2:我收获了一个玩具,10元钱,我付了2张5元;
生3:我收获了一个魔方,3元5角,我付了3张1元和1张5角;
生4:我们组卖出了一辆坦克,收获了8元,他付给我了10元,我找了2元;
生5:我们组卖出了一块橡皮,收获了5角,她付给我了5张1角;
……
师:看到大家在这个活动中玩的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可是我今天没有带钱来,只带了一包薯片,那我怎么样才能从同学们的手中得到我喜欢的肥皂呢?
生:可以交换。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不错,我这包薯片8元,刚才我看中了4元钱的肥皂,我可以怎样进行交换呢?
生:可以换两块肥皂。
3、解决问题。
师:淘气要买一套故事书,共有5本,每本2元,大家算一算他应付多少钱?怎样列式?
板书: 2×5=10(元)
4、师小结:从刚才的活动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能正确的付钱、找钱,还能用等价交换的方式得到自己喜欢的物品,看来你们都是一群细心、爱动脑的同学。淘气说他想将刚才的收入捐给希望小学,你们觉得他这个想法好吗?希望我们的同学也可以像淘气学习,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爱心义卖活动在老师的监督之下有序进行,在活动之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关心公益事业的良好品德。
活动三:想一想。
师:今天这节课你开心吗?在活动过程中你运用了哪些数学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再举行一次这样的活动,你认为有哪些方面改进一下?
(组内讨论,指名汇报)
生1:我运用了乘除法的知识和人民币的知识来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
生2:我学会了如何卖东西,推销自己的商品。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活动回过程进行回顾,通过“想一想”中的两个问题让学生谈收获、谈感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活动四:自我评价。
师: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请根据你的表现为自己打分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使学生初步形成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通过举办爱心义卖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懂得旧物品和闲置物品的价值,了解等价交换的概念,建立正确的理财理念。也通过爱心捐赠的活动,体现出学生团结互助的高尚情操,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关爱社会、关注他人,用实际行动将爱心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在这次活动中,学生还能进行自我反思,能够公正地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