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正册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3:28:53
文档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正册教案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教学进度计划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2.25——2.26关爱老人122.29——3.4清理厨房133.7——3.11学泡茶143.14——3.18拍摄纪念照153.21——3.25十字绣草莓163.28——4.1缝制挂饰074.4——4.8制作角尺184.11——4.15制作手机架194.18——4.22手掷模型飞机1104.25——4.29吉祥结爆竹1115.2——5.6扎拖把1125.9——5.13菜肴围边1135.16——5.20太阳能风车1145.23——
推荐度:
导读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教学进度计划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2.25——2.26关爱老人122.29——3.4清理厨房133.7——3.11学泡茶143.14——3.18拍摄纪念照153.21——3.25十字绣草莓163.28——4.1缝制挂饰074.4——4.8制作角尺184.11——4.15制作手机架194.18——4.22手掷模型飞机1104.25——4.29吉祥结爆竹1115.2——5.6扎拖把1125.9——5.13菜肴围边1135.16——5.20太阳能风车1145.23——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12.25——2.26关爱老人1
22.29——3.4清理厨房1
33.7——3.11学泡茶1
43.14——3.18拍摄纪念照1
53.21——3.25十字绣草莓1
63.28——4.1缝制挂饰0
74.4——4.8制作角尺1
84.11——4.15制作手机架1
94.18——4.22手掷模型飞机1
104.25——4.29吉祥结爆竹1
115.2——5.6扎拖把1
125.9——5.13菜肴围边1
135.16——5.20太阳能风车1
145.23——5.27闲置物品交流会1
155.30——6.3复习1
166.6——6.10考试1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

整册备课

一、教材分析 

“做中学”和“学中做”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学习的主要特征。但是劳动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上。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

劳动与技术教育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要反映技术发展的内在联系,还要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小学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形成的同时,注重通过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教育内容的学习,学习创新和创造,对学生进行技术和科技发明创造的启蒙。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逐步增加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含量,充实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内容,以增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时代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了解种植基础知识,常用烹饪技术,手工工艺制作技术。

2、通过劳技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动手动脑的劳技课中,既学到了技术,又磨练了意志,同时智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活自理能力不断增强,更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魅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长辈.通过劳技课的学习,他们发自内心感到劳动的快乐,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努力学好文化科技知识的重要性。通过节假日,寒暑假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父母的赞扬声中,他们再次感受到劳动的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教学措施

1、从劳技课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理论知识的传授要突出重点,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之间的联系。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展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作品制作的创造能力。

4、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劳动工具和材料的添置,要尽可能考虑学校的经费承受能力,节省开支,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尽量进行废物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第一课关爱老人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关爱老人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并制定关爱老人方案,走进敬老院为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感受到老年人为国家的建设和子孙后代付出了很多,尊重老人、关爱老人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知道关爱老人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并制定关爱老人方案。

教学难点:

制定关爱老人方案,走进敬老院为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方法:

谈话教学法。

课前准备:

1、准备相机,给老人们留下合影。

2、学生课前,找出自己平时和老人一起活动时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保障,尤其是在老年人保障方面,已取得许多成就,但我国的老年人形势仍很严峻,老年人人口所占比重逐年增大,多数城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尊敬别人的老人。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形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家庭道德传统。我们班上有经常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就占了一大半,他们可疼你们了,谁愿意出来说说爷爷、奶奶他们关心疼爱自己的事?(提问:学生回答,可举一些事例)

现在爷爷奶奶他们都老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提问:学生回答---关心、爱护、尊敬)

21世纪,我们的国家已进入严重人口老龄化阶段,关爱老年人,尊敬老年人,为他们送去一份小小的温暧,创造一个和谐幸福的社会环境是我们这一代人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我们学校附近有一所敬老院,里面住着近百位年老体弱或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

板书课题:关爱老人。

二、 观察思考。

说说自己帮助身边老人做过的事情。

三、设计方案

关爱老人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1、同学们小组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尊敬老人呢? 学生小组讨论而后汇报讨论结果,老师小结:因为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们为子孙辛苦操劳了一辈子,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所以在他们晚年的时候,尊敬、关心他们,让他们安度晚年,生活得幸福快乐。对回答问题较好的学生给以掌声鼓励。

2、你们又是怎样尊敬老人的?(让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老年人为社会的发展,为后代的健康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我们应该尊敬他们。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四、方案实施

1、信息展示:

(1)展示自己平时和老人一起活动时的照片;

(2)统计学生准备的自己拿手的小节目并简洁展示;

(3)检查照相机和摄像机的准备情况,并试拍几张照片。

2、安排方案实施及注意事项。

(1)布置场地,全体志愿者给老人们问好。

(2)全体志愿者为老人晒被褥,打扫房间,洗衣物,陪他们聊天。

(3)文艺节目表演 。

(4)志愿者们与各自负责的老人话别,并合影留念。

五、分享成果

通过学习与实践,写出体会。

板书设计:

1.关爱老人

关爱老人有的途径和方法

方案实施

课后反思:    

                                                     

                                                    

                                               

                                                                 

                                                

                                                    

                                                       

                                                           

                                                             

                                                                                                    

                                                    

                                               

                                                                 

                                                

                                                        

第二课 清理厨房

学习目标:

1、了解厨房的卫生常识,学会做洗刷餐具、厨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让学生懂得搞好厨房卫生的重要性,知道厨房清洁卫生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做好 厨房的清洁卫生。

学习难点:

如何擦洗粘上油污的餐具、厨具。

教学方法:

示范教学法。

课前准备:

清洁球、刷子、毛巾、厨房油污清洁剂。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简介厨房卫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可结合生活实 际介绍不注意厨房卫生引发的一 些病例)

2、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从不洁厨具采集来的细菌玻片,用事实说明厨房卫生的重要。

二、观察思考

课件出示打扫工具,让学生说出它们在清理厨房时有哪些用途。

三、设计方案

1、提出厨房卫生的具体要求。

2、各小组讨论并设计方案

3、分小组介绍厨房清洁卫生的方法,如餐具、厨具、家用电器等。着重提示要根据不同物品的用途、特征选用不同的洗涤剂、工具和方法。

4、介绍一些简单安全的防治鼠、蟑、蝇、蚁办法。

四、动手实践

布置学生课后实践,要强调先跟家长学着做。

五、分享成果

家长评价

板书设计:

2. 清理厨房

厨房卫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厨房卫生的具体要求

课后反思:    

                                                     

                                                    

                                               

                                                                 

                                                

                                                    

                                                       

                                                           

                                                                                                  

                                                    

                                                       

                                                                                                  

                                                     

第三课 学泡茶

学习目标:

1、指导观察,了解并认识一些茶具。

2、掌握泡茶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

观察,了解并认识一些茶具。

教学难点:

掌握泡茶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方法:

示范教学法。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了解有关茶叶、茶具的一些知识。

2、各种茶叶、茶具。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一盒茶叶)仔细观察一下茶叶是什么样的?可以用鼻子闻,用眼睛看,用手摸一摸。生:它是条形的。

生:它是墨绿色的。生:它还有淡淡的清香。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泡茶。

板书课题:学泡茶。

二、观察思考。

课件出示茶具图片,指名说出它们的用途。

三、讲解喝茶的好处

适量饮茶有益健康。

四、设计方案

1、通过阅读与交流,确定泡茶的方法与步骤

(1)温壶 未放置茶叶之前,先将开水逆时针方向冲入空壶,谓之“温壶”。(孕育茶香,清洗杯具,以示尊敬)

(2)洗杯 将温壶之水分别倒入茶杯中,清洗茶杯。(杯杯相连,四海之内皆兄弟,以示尊敬)

(3)装茶 应备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

(4)润茶沸水冲入壶中(高山流水)使竹筷刮去壶面茶沫(春风拂面),当即倾于茶海。

(5) 冲泡 再冲入开水,但不要沸滚的,这便是第一泡茶。

(6)浇壶 盖上茶盖浇之开水,使壶内壶外温度一致。

(7)运壶 在泡好第一泡茶时,提壶沿茶船边沿运行数周,俗称“游山玩水”,为的是不让壶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8)倒茶 将温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开,依次来回浇注,又称“巡河”,或将壶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切忌倒茶时一杯倒满再倒第二杯,免得浓淡不均,这是一般饮者容易犯的错误。

(9)敬茶 尊老爱幼、互相谦让,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10)品茶 品饮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观色,二是闻香,三是品味。

①观色。观色主要是观察茶汤的颜色和茶叶的形态。

②闻香。观色之后,就要嗅闻茶汤散发出来的香气。 ③品味。嗅闻茶汤的香气之后,就可品尝茶汤的滋味了。啜饮,遐饮,饮用。充分感受到茶中的甜、酸、鲜、苦涩五味,才能充分欣赏茶汤的美妙滋味。

2、了解不同茶叶的制作特色、代表作品及泡茶的注意事项。

五、布置学生课后动手实践。

六、分享成果

家庭成员品尝后评价

板书设计:

3. 学泡茶

喝茶的茶具

喝茶的好处

泡茶的方法与步骤

课后反思:    

                                                     

                                                    

                                               

                                                                 

                                                

                                                    

                                                       

                                                           

                                                                                                  

                                                    

                                                       

                                                                                                  

                                                                                                              

                                                                                                  

                                                    

                                                     

第四课 拍摄纪念照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拍摄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掌握一些拍摄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教学难点:

掌握一些拍摄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教学方法:

演示教学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拍照有哪些好处。

1、找到日常中的美

当开始留意细节,就必然会找到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美,你开始会在当中寻到乐趣,并且摄影改变了你的日常体验。

2、能够与生命中重要的人分享

摄影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我们可以与最爱的人分享,不论是父母、朋友、邻居都能够参与当中,甚至可以透过摄影把爱传至下一代。

3、捕捉小孩子的喜乐哀乐

无论小孩子是你的,还是朋友的,或任何人的,都是奇妙的拍摄对象。以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并且相比成年人,更常表达自己的爱与情感。拍摄小孩是个美妙的摄影挑战,同时也是珍贵的学习体验。

4、留住重要时刻

人生里有很多重要时刻,出生、毕业、结婚等等,这些都是应该留在家庭历史的故事,而偏偏很多时,都无法雇用

一个专业摄影师拍照,所以学习摄影,随时准备好迎接这些日子。

5、保存记忆直到永远

拍摄照片可以留住当下,让记忆成为永恒。今天摄影很普及,但不妨认真想想及欣赏它,因为在远古时代,或是几百年前,这种能力会被视为一种魔法。

二、观察思考。

比较一组照片的优缺点。

三、学习技能

(一)构图

1、什么叫构图?

"构图"就是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简单的来说,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

2、拍照时怎样构图才最美

(1)简洁就是美

我们在构图中需要考虑的是,照片中每种元素的关系式怎么样的,它们有什么联系,从而决定哪些要拍摄进入我们的画面,哪些则需要移除我们的视野。大部分新手都喜欢把所有有意思的东西都摄入进去,杂乱无章,没有主题。往往精彩的照片都是非常简洁的。

(2)三分法则

最简单的构图法则就是三分法则,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法则。就是将照片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分别平分三份,这9条线的交点就是关键位置所在。三分法则是最简单有效的法则,无论是人像摄影还是风光摄影中都能很好的体现。

(3)线条让照片更具有张力

画面中的线条可以让照片富有张力和活力。水平线和垂直线能给照片增加强烈的结构感,曲线则放松。拍摄时要考虑每条线条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一般我们采用让线条从照片的底部伸向画面,呈放射状。在拍摄道路,铁路,河流时可以用到。

(4)对比与反差体现照片别样情趣

在观察创作主题时,我们考虑的东西有很多。色彩,质地,以及和周围环境的对比如何,如果具有强烈的对比,我们就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如果主体与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就利用构图技巧进一步强化他们之间的反差,使这种效果达到最大化。

(5)别刻意追求完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摄影也一样,没有所谓的完美构图。摄影作为一种主观艺术形式存在,我们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残垣断壁也有参天的美,不要刻意去追求完美,用心去拍摄即可。

(二)用光

摄影用光分顺光、逆光、侧逆光。

顺光情况下,使用相机的测光模式测光拍照一般情况下都会曝光正确,但照片比较平淡。

逆光和侧逆光拍出的照片光影效果比较好。但测光比较麻烦。

1、如果是人物照片,距离相机较近,还要保证背景拍摄清楚采用闪光灯补偿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2、采用点测光的方法对准被摄主体测光,拍出来的照片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在正常测光模式下采取曝光补偿的办法也可以解决主体曝光不住的问题。

三、动手实践

布置学生课后动手实践。

四、分享成果

小组评价

板书设计:

4. 拍摄纪念照

(一)构图

(二)用光

课后反思:    

                                                     

                                                    

                                               

                                                                 

第五课 十字绣草莓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十字绣的技法与窍门。

2、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十字绣的技法与窍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习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十字绣的技法与窍门。

教学方法:

演示教学法

教学材料:

十字绣针、多色绣线、十字绣布、剪刀、纸、笔等。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十字绣的基本针法,今天我们就来按照图样学习秀制草莓。

2、优秀草莓十字绣作品欣赏。

    

二、观察思考:

观察草莓图案,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

三、设计图案

自己先在图纸上设计出草莓图案,再把自己设计的图案放大到绣布上。

四、动手实践

1、找中心,画轮廓。

2、从果实下方起针。

3、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绣制。

4、果实绣好后,用红色绣线收针。

5、用绿色绣线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绣制萼片。

6、萼片绣线收针,整理平整。

五、分享成果

互相欣赏作品,找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板书设计:

5. 十字绣草莓

1、找中心,画轮廓。

2、从果实下方起针。

3、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绣制。

4、果实绣好后,用红色绣线收针。

        5、用绿色绣线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绣制萼片。

6、萼片绣线收针,整理平整。

课后反思:    

                                                     

                                                    

                                               

                                                                 

                                                

                                                    

                                                       

                                                           

                                                                                                  

                                                    

                                                       

                                                                                                  

                                                                                                         

第六课 缝制挂饰

学习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复习十字绣的步骤、一般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字绣小挂件的绣法。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十字绣小挂件的绣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十字绣小挂件的绣法。

教学方法:

示范教学法

课前准备:

• 针:不带针尖的,绣针的针头是圆的,不必担心会扎伤您的手。

• 绣线(图案所需的绣线,透明线)

• 绣布

• 丝绵

• 图纸

• 挂钩

• 剪刀

• 铅笔或水溶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草莓的绣制,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绣制十字绣。

二、方法步骤。

1、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

2、在绣布上用铅笔根据图纸打好格。

3、根据图纸绣。

4、绣好图案之后,用透明线缝合,最后留一点口,用丝绵填充。再接着用透明线缝合。

5、用剪刀根据图纸上的形状剪下。

6、挂上挂钩,做成了。

三、动手实践

布置学生课后动手实践。

四、分享成果

互相欣赏作品,找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板书设计:

6. 缝制挂饰

十字绣小挂件的绣法

课后反思:    

                                                     

                                                    

                                               

                                                                 

                                                

                                                    

                                                       

                                                           

                                                                                                  

                                                    

                                                       

第七课 制作角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三角板制作角尺。

2、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等。

教学重点:

学会用三角板制作角尺。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研究教学法

课前准备:

三角板、木条、502胶、砂布、手锯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

观察木工角尺和普通三角板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学生观察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1)使用方法相同

(2)尺座两面都有凸起

(3)利用尺座,轻松对齐直角边

二、设计方案

1、各小组设计方案

2、制作步骤

(1)测量直角边,画尺座

(2)切割木条,打磨光滑

(3)固定尺座

3、手锯的使用方法

三、动手实践

按照设计方案动手制作

(1)比照三角板直角边,量出木条的尺寸。

(2)垫上垫板,按稳木条,对准线条切割。

(3)打磨据口毛刺、棱角及接触面。

(4)对准位置,在缝隙中滴入一两滴502胶固定。

(5)用三角板校准无误后进行二次固定。

(6)重复(4)、(5),粘贴第二条木条。

四、分享成果

用书上的两种方法测量自制三角尺的精确度。

板书设计:

7. 制作角尺

(1)测量直角边,画尺座

(2)切割木条,打磨光滑

(3)固定尺座

课后反思:    

                                                     

                                                    

                                               

                                                                 

                                                

                                                    

                                                       

                                                          

第八课 制作手机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瓦楞纸制作手机架的方法。

2、通过学习,感受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用瓦楞纸制作手机架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用瓦楞纸制作手机架的方法。

教学方法:

研究教学法

课前准备:

瓦楞纸、剪刀、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引导谈话:“同学们,我们现代社会手机使用的很频繁,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手机在不使用或是待机的时候都放在什么地方呀?”

生:“放在裤兜里;放在衣兜里;放在桌子上;放在手机套中;放在椅子上等等。”

师:“大家都知道大部分手机都是有辐射的,那么放在兜里对人的身体好吗?”

生:“不好!”

师:“那放在桌子、椅子上安全吗?一不留神会„„” 生:“会掉下去摔坏手机,太赔了。”

师:“那该怎么办?”

生:“如果有个架子之类的就好了。”

师:“好,我听了同学们的讨论,同学们已经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了。刚才有同学说‘如果有个架子之类的就好了。’想的非常好。那么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手机架。”

二、了解手机架。

1、手机架是一种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工艺品。虽然不难,但做的平直稳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把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每组发给一个手机架的成品。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手机架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是怎样支撑的?有哪些特点?

2、同学们进行讨论,然后汇报结果。

3、手机架的制作并不是很难,那么现在我们来开始制作手机架。

三、设计方案。

1、测量手机的长、宽及厚度,测量出摆放手机合适的倾斜角度。

2、根据测量结果画出设计图

四、动手实践

(1)在纸板上画出图纸

(2)去掉卡角的棱角

(3)垫上垫板,按紧钢尺,切割纸板

(4)剪切卡脚

(5)画出折叠槽,折叠成“ⅴ”形

(6)检验倾斜角度是否合适、支架是否平稳

(7)从背面检验支撑部位的紧密程度

(8)增加连接条

五、分享成果

把手机放入手机架,试一试效果

六、总结

今天大家做的都很好,很不错。大家都是非常聪明,非常能干,动手能力非常强的学生。我希望大家记住今天学习的感受和体会,在生活中一定可以成为一个能力不凡的人! 这个漂亮的手机架我们可以送给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老师、好朋友等等,我相信他们会很高兴的。

板书设计:

8 . 制作手机架

设计方案。

动手实践

分享成果

课后反思:    

                                                     

                                                    

                                               

                                                                 

                                                

                                                    

                                                       

                                                           

                                                                                                  

                                                    

                                                       

                                                                                                  

                                                                                                         

                                                                                                         

                                                       

第九课 手掷模型飞机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手掷模型飞机的制作方法,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掌握基本的识图能力。

2、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善于动脑、克服困难和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手掷模型飞机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掌握基本的识图能力。

教学方法:

练习教学法

课前准备:

220毫米长的木筷子、吹塑纸、KT板、橡皮泥、剪刀、裁纸刀、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手掷模型飞机是利用手掷动力飞行的,我们一起来制作一架吧。

二、观察思考。

观察手掷模型飞机的结构,思考各部分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

(1)木筷子做机身

(2)机翼和尾翼是用吹塑纸制作的

(3)机头可以用KT板制作

三、设计方案

小组商讨确定手掷模型飞机制作方案

四、动手实践

1、制作机身

(1)在KT板上按尺寸画好机头

(2)把机头裁好后粘在机身上

2、制作机翼:按尺寸裁剪

3、制作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

4、组装:用双面胶粘好机翼和尾翼

5、配重:机头配上适量橡皮泥

6、试飞:机头略微下倾,向前掷出。

五、分享成果

试飞调试后,评价自己的飞机模型,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板书设计:

手掷模型飞机

设计方案。

动手实践

分享成果

课后反思:    

                                                     

                                                    

                                               

                                                                 

                                                

                                                    

                                                       

                                                           

第十课 吉祥结爆竹

学习目标:

1、掌握吉祥结的结构特点和编织方法。

2、在掌握基本编织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对吉祥结爆竹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树立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吉祥结的结构特点和编织方法。

教学难点:

在掌握基本编织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

示范教学法

课前准备:

 课件、编织绳、编织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欣赏图片。

(放中国结图片,教师解说:瞧,它们色彩斑斓,有着飘逸雅致的韵味;它们造型各异,有着复杂曼妙的曲线;它们做工精致,化身为一个个受人喜爱的饰品;看,它们成了中国联通的标志,又演变成了08奥运的申奥标志。你知道它们是什么?(中国结)[板书:中国结]

2.你在哪里看到过中国结呢?(学生交流)

3.那么,你对中国结有什么了解呢?可以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4.小小中国结,喜庆、祥和,寓意深刻,她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又演绎了现实生活中的个性美与和谐美。同学们想不想亲手编一个中国结呢?

5.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较为简单的吉祥结——爆竹。[板书:鞭炮结] [出示实物]看,它像什么?(鞭炮)

二、指导编制爆竹结

1.爆竹结是怎么编制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图片上的步骤。

2.探究制作步骤。

[板书:结个环扣,插入“引线”;“井”字互套,用力均匀]

3.“井”字互套是制作鞭炮结的基本步骤,我们先来试一试,请小组长给大家分好线,注意要求,我们先结一个“井”字。

学生和老师一起编织“井”字结。

教学生记住技巧:1压2,2压3,3压4、4穿1。 [板书:圈圈收紧,不能松散;轻烧绳端,藏好“尾巴”]

4.同学都迫不及待了吧,下面,先以两人为一组合作制作一个小鞭炮,再以小组为单位,将小鞭炮串联或摆放成造型。小组里可以先讨论一下制作什么造型,怎样分工。

5.学生编织,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欣赏学生成果

1.分小组展示自己用鞭炮结组成的各种造型,说说为什么这样设计。其他同学可以点评,谈谈感受。

2.评评议议。完成书上23页的评价内容,以便于自己改进。

3.教师出示各种用鞭炮结组成的造型让学生欣赏。随后呈现出每种中国结的寓意。

蝴蝶结:福在眼前,富运迭至;

福字结:福气满堂,神星高照;

鱼结:年年富足,吉庆有余;

寿字结:人寿年丰,寿比南山;

藻井结:方正平整,井然有序;

双喜结:喜上加喜,双喜临门;

盘长结:相依相随,永无终止;

磐结:吉庆祥瑞,普天同庆;

同心结:恩爱情深,永结同心

戟结:前程似锦,升官晋级;

祥云结:吉祥如意,祈保平安;

平安结:一生如意,岁岁平安;

板书设计:

吉祥结爆竹

设计方案。

动手实践

分享成果

课后反思:    

                                                     

                                                    

                                               

                                                                 

                                                

                                                    

                                                       

                                                           

                                                                                                  

                                                    

                                                       

                                                                                                  

                                                                                                         

                                                                                                  

                                                      

第十一课 扎拖把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废旧布料扎拖把,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2、初步掌握用钢丝钳绞紧铁丝扎拖把的方法。

3、学习使用钳、锤等工具的技能,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利用废旧布料扎拖把.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用钢丝钳绞紧铁丝扎拖把的方法。

教学方法:

示范教学法

课前准备:

1、准备好(旧衣裤)布条、木棍、铁丝、一寸铁钉、以及钢丝钳、铁锤等。

2、了解扎拖把的材料、方法及用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谜语:五个兄弟站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你们猜猜它是谁?(手)一个人,有几只手?手能做什么?(让学生大胆说)今天就用我们的双手来学做一样新的东西好吗?

二、奇思妙想说创意

1、提问:你穿的旧衣裤怎样处理的?(如果把它利用起来,扎成拖把就成了有用之物,是一件很好的清洁工具。)

2、我们这双灵巧的手把旧衣、旧裤加工成崭新的拖把,怎样?

3、让学生讨论扎拖把的方法。

4、教师重点讲解和示范用铁丝扎拖把的方法和步骤。

(1)剪好布条放在铁丝上。

(2)在木棍一端钉一个铁钉,然后放在布条的中间,用铁丝将布条拦腰扎在木棍上,重点示范如何用钳绞紧铁丝。

(3)将铁丝上部的布条向下翻,再用铁丝扎紧,最后用剪刀将拖把布条修剪整齐。

(4)钻孔:在柄的一端钻一小孔,用来穿绳子悬挂。

三、心灵手巧露一手

1、分成若干小组,学生自由组合。

2、教师指导怎样选材、以及使用钳等工具的技能。

3、注意安全。

四、合作交流探奥秘

1、学生汇报交流。说说你们组扎拖把的过程。

2、讲讲打算用它搞一次什么活动最有意义?(大扫除)

五、分享成果

完成书上23页的评价内容,以便于自己改进。

板书设计:

11 扎拖把

                 

 观察思考

设计方案。

动手实践

分享成果

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 菜肴围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使用各种材料制作“金玉满堂”盘饰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帮助妈妈做家务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使用各种材料制作“金玉满堂”盘饰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帮助妈妈做家务的习惯。

教学方法:

讨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

课前准备:

圣女果、黄瓜、青辣椒、葱叶、盘子、砧板、水果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决定一道菜品价值高低的核心因素是什么?是食材、味道、还是装盘、盘饰?

其实,所谓“色香味俱全”,诱人的“香”和“味”,只是菜品合格的基本条件,也是绝大多数厨师都能够达到的目标。

而决定菜品视觉形象的“色”,需要精致、写意的盘饰来呈现,这才是一道菜肴获得食客额外加分的关键,也是菜品必定出彩的关键。

一个精美的盘饰,不仅能快速提升菜品的价值,更能体现餐厅的品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做出一款精美的盘饰。

二、观察思考。

课件出示各种菜肴围边图片,让学生说说菜肴围边有什么特点?

(1)要考虑餐盘的形状

(2)围边可以是一圈,也可以是一部分

(3)围边不能占据盘面太多的地方

(4)要注意色彩搭配

三、设计制作方案及步骤

四、动手实践

(1)把圣女果竖切成两等分,作为金鱼身体

(2)横着切下圣女果的两端,作为金鱼眼睛

(3)黄瓜切段,再纵剖一分为二,然后切成月牙形薄片,作为鱼鳍。

(4)黄瓜片放置后要稍加分离

(5)依次摆放金鱼的身体、眼睛、尾巴等。把青辣椒横切,去籽,作为泡泡。

(6)重复上述(1)至(5)步骤4次,围成“金玉满堂”图案。

五、分享成果

完成书上27页的评价内容。

板书设计:

12. 菜肴围边

观察思考

设计方案。

动手实践

分享成果

课后反思:    

                                                 

                                                    

                                               

                                                                 

                                                

                                                    

                                                       

                                                             

第十三课 太阳能风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制作等步骤制作太阳能风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

3、在制作和探究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享受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制作等步骤制作太阳能风车。

教学难点:

在制作和探究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享受创造的快乐。

教学方法:

演示教学法

课前准备:

矿泉水瓶、直径8毫米的小按扣、卡纸、黑胶带、圆规、剪刀、锥子、曲别针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环保能源,在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太阳能风车。板书课题:太阳能风车。

二、观察思考。

观察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小组讨论怎样用太阳能让风车转起来。

三、设计方案

1、布置任务

用废旧矿泉水瓶设计一个太阳能风车

2、小组讨论制作方法和步骤

四、动手实践:制作太阳能风车

1、制作叶轮

(1)画出直径50毫米的圆

(2)画直径15毫米的同心圆分成8等份

(3)剪开后同向扭成相同角度的叶轮

(4)在叶轮钻孔按上按扣

2、制作吸热瓶体

(1)距瓶底20毫米高度瓶身一周多扎些直径5毫米的

(2)瓶身上绑上黑胶带

(3)把曲别针折成摇把状

(4)把曲别针用胶带缠在瓶口上

3、组装

(1)把曲别针顶端顶入小按扣的中间凹槽内

(2)吹一下叶轮,叶轮能快速平稳转动就行

五、分享成果

把太阳能风车放在阳光下,看看谁的风车转的快

板书设计:

13. 太阳能风车

1、制作叶轮

2、制作吸热瓶体

3、组装

课后反思:    

                                                     

                                                    

                                               

                                                                 

                                                

                                                    

第十四课 闲置物品交易会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产生节约意识。

2、培养学生利用自己的闲置物品跟别人换取自己需要的物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产生节约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产生节约意识。

教学方法:                     

讨论教学法、模拟教学法

课前准备:

    不用的干净的书、物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果能让家中的闲置物品继续发挥作用,该有多好呀!让我们共同组织一次班级“闲置物品交易会”活动吧。

二、观察思考

想一想,交易会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1、制定一个标准

2、提前确定交易时间和地点

3、商定交易规则,避免发生纠纷

三、设计方案

1、什么样的物品可以参加交易?

(1)必须是自己的

(2)物品干净、完好

(3)父母同意

2、商讨交易时间、地点、场地布置

(1)时间:劳动与技术课

(2)地点:教室

(3)场地: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交易区域

3、选择合理规则

4、绘制交易凭证

四、动手实践

按照商定规则开始交易

五、分享成果

说说自己在交易会上的收获和心得。

板书设计:

14 闲置物品交易会

                1、什么样的物品可以参加交易?

                2、商讨交易时间、地点、场地布置

   3、选择合理规则

   4、绘制交易凭证

课后反思:    

                                                     

                                                    

                                               

                                                                 

                                                

                                                    

                                                       

                                                           

文档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正册教案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教学进度计划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2.25——2.26关爱老人122.29——3.4清理厨房133.7——3.11学泡茶143.14——3.18拍摄纪念照153.21——3.25十字绣草莓163.28——4.1缝制挂饰074.4——4.8制作角尺184.11——4.15制作手机架194.18——4.22手掷模型飞机1104.25——4.29吉祥结爆竹1115.2——5.6扎拖把1125.9——5.13菜肴围边1135.16——5.20太阳能风车1145.23——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