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中改【2009】03号
| 学 科 | 地理 | 课题 | 第四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主备人 | 张先华 | |
| 课时安排 | 2 | 课型 | 复备人 | |||
| 教学目标 | 1了解并学会描述本区的整体特征。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意识。 2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图片、了解本区的位置范围,总结本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3运用地形图,描述本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了解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环境、外来移民的关系。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运用图表说出本区气候的特点,以及对本区生产、生活的影响。 5了解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了解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和后果,通过实例寻找和认识本区各国摆脱贫困的出路。 6认识本区人口和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分析理解原因,寻找解决途径。培养正确的人地观。 | |||||
| 教学重点 | 1了解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了解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和后果,通过实例寻找和认识本区各国摆脱贫困的出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认识本区人口和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分析理解原因,寻找解决途径。培养正确的人地观。 | |||||
| 教学难点 | ||||||
| 教学方法 | ①教授法;②问答法;③演示法;④读书指导法;⑤练习法;⑥复习法; ⑦参观法;⑧讨论法;⑨实习法;⑩实验法或其它 | |||||
| 教 具 | ||||||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复 备 | |||||
| (第一课时)新课引入 讲述:非洲由于人种、风俗、气候、地形类型及资源物产种类的不同,可以分成北部非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两部分。 新课 一、本区概况(由学生的描述引出) 1 读图A、B、C,用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描述本区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所处半球),并做简要评价。 2 读图B,了解本区地形地势特点,并口头描述。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无高大山脉,起伏和缓。东部和南部较高。 3、人种:黑色人种的故乡。了解非洲人种的分布,并了解非洲面临的人口问题及由此产生的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二、热带气候与热带自然景观 1 根据本区所处位置,探究课文自然景观图片中自然景观存在的原因(当地土著居民主要是什么人种;主要的景观是什么,为什么?——黑人的故乡、沙漠、雨林、草原、野生动物。 位置→气候→景观) 2 气候类型及分布 3 萨赫勒地区及干旱影响 干旱原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4 东非大裂谷 5 绘制本区简图:要求标注出周围的水域名称、重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撒哈拉沙漠、尼罗河、刚果盆地、东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马达加斯加岛。 6 了解“黑人”文化。 【1重组和利用原有知识来解释相关现象,理解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2学习方法迁移。 3绘制简图,一方面强化“位置范围”;一方面加强做图训练。】 小结: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落实本节知识点 (第二课时) 三、世界矿产宝库 1、种类:金刚石、金、锰、铀等储量居世界之首,铜带 2、分布: 四、努力改变单一经济 读图K 1 通过阅读图表,理解“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及其特点。 2 小组讨论此种经济的弊端、解决的途径。 3 就如何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谈谈自己的建议。 小结:人口、粮食与环境是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瓶颈,但同时也是我们全人类面临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束 情感教育:珍爱生命、珍爱环境、珍爱地球。 作业 复习题123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自然环境: 1位置: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 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所处半球:东半球,南北半球 2地形:高原为主 3气候:以赤道为中轴,南北对称(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二、人文环境: 1黑人的故乡:“黑非洲” 2矿产宝库与单一经济:→发展多种产业 学习提纲 一 南非洲的概况 1 范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回归线以南的非洲部分 2 位置 纬度位置 23°26′N-0-35°S 海陆位置 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接撒哈拉沙漠 3 轮廓 主要半岛 索马里半岛 主要岛屿 马达加斯加岛 主要边缘海及海峡 红海、几内亚湾 莫桑比克海峡 二 自然环境 1 地形 主要地形区: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南非高原、东非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几内亚高原等 地形特点:高原为主的大洲——“高原” 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最高峰及其位置: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上 特殊地形:东非大裂谷的位置——南起赞比西河口往北经东非高原及红海到亚洲的死海附近、长度约7000千米 2 河、湖 主要河流: 河流 | 流经地形区 | 流经气候区 | 径流量 | 流向 | 汇入地点 | |
| 尼罗河 | 东非高原、撒哈拉沙漠、尼罗河三角洲 |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亚热带草原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 小 | 向北流 | 在埃及汇入地中海 | |
| 刚果河 | 刚果盆地、几内亚高原 | 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 | 大 | 向西流 | 在安哥拉汇入几内亚湾 | |
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淡水湖
坦葛尼喀湖-非洲最深、世界第二深、世界最狭长的淡水湖
3 气候
气候分布特点:①南非洲以热带气候为主、没有寒带(纬度较低)
②气候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赤道中穿、南北纬度对称分布)
③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4主要自然灾害及原因
干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 自然原因:气候干燥
人为原因:滥伐树木、乱垦草地
三 世界矿产宝库
1 矿产特点:种类多、储量大
2主要矿产及主产国:刚果民主共和国-金刚石储量产量最高“中非宝石”
南非-金刚石产值及出口量最高
南非-黄金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
赞比亚-铜矿“铜矿之国”
四 努力改变单一经济
1 多种热带经济作物的故乡:咖啡、可可、椰枣、油棕等
2 本区经济特点:经济落后、单一,以出口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主
3 发展民族经济的措施:
①努力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 ②加强本区各国之间的合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