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导思想:
书籍是人类的朋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为了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突出学校“书香校园”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市教科院活动精神,特拟订此方案。
二、活动目标:
1、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2、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务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3、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老师,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行阅读型学校,阅读型班级,阅读型家庭的建设。
三.活动措施:
⒈加强组织。
建立以校长为主的阅读组织机构;班级要有阅读组织,班主任、语文老师要负主要责任,同时选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学生任读书组织委员。
学校领导机构:
组 长:于红心
副组长:王 平 李红玲
成 员:李世军 肖乾坤 夏慧慧 田明春 田忠艳及各班班主任和语文教师
⒉营造氛围。
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张贴或书写创建“书香校园”的宣传画、警示语、口号等。班级要加强“书画班级”环境建设,要有阅读园地,各类表册制度,黑板报、图书角等符合班级的特点,创痍新颖,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⒊落实活动。
⑴建设班级图书角。各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以语文教师为主)相互配合,协作要建设好自己的图书角,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围绕相关阅读主题充实书柜,并建立健全相关阅读制度。(很多漫画书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严禁各类漫画书进入校园,作文选之类的书也要有选择的入柜)。
⑵保证阅读时间。固定读书时间,一般为:晨读、午间阅读、双休日大阅读,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⑶明确阅读要求。要求学生:作到低年级学生读后把页码或标题记录下来,有家长签字证明;中年纪学生摘抄精美词句、名人名言等;高年级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篇、名人名言、警句、歇后语等。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⑷开展阅读活动。
①设立“校园读书月”。每学期设一个“校园读书月”。
②开好“班级读书会”。各班每周或间周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③开展其他各类读书活动。根据每学期定的读书主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美文诵读比赛、读书演(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等各类读书活动。
④充分发挥宣传效益平台,和校本教材资源开展品典诵经活动。有效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和校园网的作用,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⒋落实评价。
⑴建立学生的“读书成长册”。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栏目设计如:个人小档案,读书计划书、家校联系卡、读书笔记、读书获奖记载等。每学期一本。班主任做到三个“一”:即,“每周一检查,每月一整理,每学期一装订。
⑵学校每学期要进行“读书明显”、“书香家庭”、“书香班级”的评比活动,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⑶学校将把各班“书香校园”建设情况纳入评估项目。同时,不定期开展阶段性的系列交流和评比活动。
⒌档案整理。
以各班为单位,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协助教务处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四、读书要求
一、二年级:
(1)背诵20首古诗,会默10首古诗。
(2)设立课外阅览室阅读。
三、四年级:
(1)教师做好学生习作的修改和推荐工作,鼓励学生投稿展示自己的写作。
(2)会背古诗50首,会默30首。
(3)语文教师组织学生进阅览室阅读。
五、六年级:
(1)教师阅读活动向学生推荐好书,一学期学生阅读量达到10本以上。
(2)学生坚持写日记,语文教师进行日记的批改和指导,鼓励学生写一些习作,进行出好墙报展示自己的写作。
(3)会背古诗70首,会默50首。
(4)语文教师组织学生进阅览室阅读。
五.活动要求:
⒈加强领导。各班要把读书活动作为推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读书活动的组织实施。
⒉规范管理。学校把此项活动纳入常规工作进行管理分级管理,明确职责。
⒊确保落实。各班级要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不断创新、长抓不懈”为原则,各个班级、各个学生、各位教师全员参与,以班主任广泛发动,辐射家长,力求读书活动收到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