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助推农民增收的实践与启示 |
| 发表日期:2011年8月7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23 次 |
----以岐山县为例 摘要:凭着岐山臊子面、空心挂面、农家醋及西瓜等特色产品在三秦大地耳熟能详的品牌,2011年上半年,岐山县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042元,增幅24.3%,比同期陕西省农民人均收入3023元高1019元。本文就岐山县金融机构支持现代农业、助推农民增收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启示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金融;现代农业;农民增收 岐山县是陕西农业大县,近年来,岐山县金融机构立足本地实际,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加大农业信贷投入,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助推农民增收,实现了农户、涉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共赢。 一、 主要做法 (一)、加强信贷指导,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岐山行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特点,充分发挥再贷款及利率等货币工具的导向作用,先后制定了《岐山县农村金融保险事业发展五年规划及实施方案》、《岐山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绩效考评奖励办法》、《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农业合作社发展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向现代农业倾斜。2011年6月末,累计发放涉农贷款4.98亿元,带动农、林、渔新增贷款2.85亿元,增速达到 24.58%。重点支持特色农业产业的种植、收购和加工;二是岐山支行积极争取上级行支农再贷款3000元,为村镇银行支持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金融产品不断优化,服务更加贴近农民需求。一是完善贷款审批制度,贷款信息一次审核,多次使用。对守信农户在其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隔日即可办理新贷款,不需要重新办理贷款调查、审查、审批等手续,为现代农业信贷服务开通了“绿色通道”,办结贷款的时间在三天以内。二是扩大授信额度。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额度由原来的2万元、3万元和5万元,提高到3万元、5万元和8万元,特优户的授信额度提高到20万元。三是创新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减轻农户负担。农村信用联社、村镇银行对从事现代农业的农户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均控制在20%以内,与其他各类贷款利率平均上浮幅度相比,少上浮30%;邮政储蓄银行对1年以内的短期贷款采取等额本息还款,若能连续按时还款6个月便可免1个月的利息。四是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根据农户贷款用途、生产经营周期和还款来源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同时允许贷款跨年度使用,对从事现代种养殖业的农户贷款期限最长达三年。 ( 三)、以信贷促结构调整,提升规模化种植养殖能力。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带动种养殖业科学化、规模化发展。创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等信贷模式,形成了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其他中介组织、专业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联合信贷机制,先后为华祥、天和乳业、天缘醋业等36户涉农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以及岐山县空心挂面、恒丰大棚西瓜等38个专业合作社发放5.82亿元的贷款,上半年共发放21万元信贷资金重点支持了县域5000亩设施农业建设。 (四)、 突出资源优势,支持民俗饮食业做大做强。近年来岐山县依托周公庙旅游名胜景区,大力发展以“住周公故里小院,品正宗臊子面,体验西府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民俗旅游产业,涉农金融机构累计发放1000多万元信贷资金,用于“农家乐”支持岐山县西岐民俗村基础设施改造和更新改选,先后累计投放贷款3600万元支持臊子面经营户和加工专业户的发展,投放200万元支持修建了300亩果业观光园,力推家庭作坊式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二、取得成效 (一)、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011年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42元,同比增长24.3%,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1019(3023元)元。全县设施瓜菜总面积达到1.7万亩,总产6.8万吨、总产值达1.3亿元,带动农户3268户,亩收入超过万元,仅此瓜菜产业这一项,增加农民人均收入196元。北郭民俗村接待游客6000万人次,农家乐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人均纯收入7268元。 (二)、支持了产业化链条延伸,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信贷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发展龙头企业92个,其中粮油加工企业43个、畜牧加工企业28个、果菜加工流通企业21个,每年可使15万吨以上粮油实现就地转化,食品工业产值突破12亿元,安置劳动力10万人。初步形成了小麦—面粉—方便面,挂面—臊子面—食醋、臊子,畜禽—奶制品,线辣椒—辣味制品等“龙”型经济产业链。 (三)、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的优化。据调查了解,目前传统农业在当地农民经济增收中只占到15%,投放产出比为1:0.2,而从事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及旅游等相关产业却占到50%,投入产出比基本为1:1,通过现代农业的示范效应与传统农业的对比,绝大多数农户认识到了从事现代农业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可观性和长远性,从而更愿意从事现代农业产业,自然而然的促进了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现在45%以上的农户都已经开始从事现代农业产业。 (四)、加快了产业化发展步伐。全县一村一品示范村累计达到7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达132个,共吸收社员6080人,带动了12080户农户产品进入市场,占农户总数的42.31%。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集中收购、加工、销售,促进了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止去年底,全县1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专业合作社达到68家,统一品牌的农产品达到19个,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几点启示: (一)、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科学路径。近年来,岐山县立足资源优势,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目前全县已涌现出故郡大棚西瓜、安乐猕猴桃等“一村一品”专业村 74个,形成了方便面和挂面、食醋、奶制品、食用油、辣椒、肉类加工六大龙头产业链,在外界叫响了岐山辣椒、西岐香醋、周原乳品、太慈喜春油、秦风挂面、文王西瓜六大品牌,走出一条具有岐山特色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新路子,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二)、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近后来岐山县涉农金融机构依靠支持地方特色产业链,倾情打造信贷支农优势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县发展规模化种植业和生产臊子、挂面、食醋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特色产业的发展,拉动了粮食、养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三)、金融机构只要紧贴农村市场,同样可以大有可为。宝鸡岐山硕丰村镇银行成立二年多来,以“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为定位,以灵活的,贴近农村经济的金融产品、优质的金融服务,在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路,同时自身出实现开业十个月就突破盈亏平衡点、二年多来来贷款收息率和合同履约率一直保持100%、存贷上亿、赢利过百的跨越式发展。实践证明农村并非无金可掘,只有不断更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创新信贷产品,农村天地同样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岐山县支行 通讯地址:陕西省岐山县北大街16号 作者姓名:李小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