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限公司
罐区工作危害分析(JHA)分析记录表
单位:储罐区 岗位:储罐区卸车岗位风险点名称:储罐区卸车作业
| 序号 | 作业步骤 |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 主要后果 | L | S | R | 评价级别 | 管控级别 | 管控措施 | 建议改进措施 | |||||
| 工程技术 | 管理措施 | 培训教育 | 个体防护 | 应急处置 | |||||||||||
| 1 | 车辆入厂前登记查验 | 1、证件不全,资质不符合要求,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交通等事故,公司受连带管理责任。 2、车辆罐体、其他附件有变形或泄漏。 3、车辆无阻火器、司机押运员携带火种。 4、车辆无应急器材、一书一签、个体防护用品。 | 1、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2、卸车过程中发生泄漏、人员中毒、环境污染。 3、引发火灾。 4、无应急能力,施救过程中造成人员伤害。 | 1 | 4 | 4 | 4级 | 蓝 | 1、选用具有危化品运输资质的公司及车辆 2、在合同中明确双方责任。 3、索要在有效期内的各类证件资料复印件。 4、罐区卸车人员填写危险化学品卸车查验、核准登记表。 | 按培训计划对卸车人员培训教育 | 防护服 防护手套 防毒面罩 | 1、补充完善公司危化品装卸管理制度和危化品装卸操作规程。 | |||
| 2 | 原料过磅 | 1、地磅未校验失灵。 2、未按流程过磅。 3、称重前未做检查。 | 计量错误,财产损失。 | 1 | 3 | 3 | 5级 | 地磅定期校验 | 1、选择合格产品 2、对照厂家计量单和公司计量单 | 按培训计划对过磅人员培训教育 | |||||
| 3 | 通知化验室取样 | 1、有毒液体挥发。 2、有毒液体飞溅。 3、取样人员从罐顶坠落。 | 1、2吸入、皮肤接触挥发气体或有毒液体对人体造成腐蚀、中毒,污染环境。 3、高空坠落、人身伤害。 | 2 | 3 | 6 | 4级 | 1、精操细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取样 2、选择合适的容器 | 按培训计划对取样人员培训教育 | 防护服 防护手套 防毒口罩 | 1、现场配备急救用品、洗眼器 2、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送医 | ||||
| 4 | 卸车 | 1、车辆就位、熄火、断电。 | 1、车辆未熄火或未关闭总电源。 | 引发火灾或爆炸。 | 1 | 4 | 4 | 4级 | 车辆停稳后垫好车轮防滑块 | 罐区操作人员检查确认是否熄火、断电 | 1.初期小面积火灾,现场操作人员使用手提灭火器灭火,同时告知车间主任、公司领导;若火灾蔓延,拨打119。 2.车间主任或公司领导视风向,决定开启罐区西南或东北方向消火栓,向储罐喷淋消防水。 3.灭火后,将洗消水引入事故水池。 | ||||
| 2、连接好静电接地线 | 1、静电接地线损坏。 2、流速过快静电无法导出 3、未定期检测静电接地线的电阻。 | 引起火灾或爆炸。 | 2 | 4 | 8 | 4级 | 安装静电接地线,并定期检测静电接地线导电性。 | 选用具有生产资质厂家的合格静电接地线 | 按培训计划对卸车人员培训教育 | 防静电服 绝缘手套 | 1、尽快计算卸车管道流速。 | ||||
| 3、连接卸车金属软管 | 1、金属软管刮伤或碰伤人员。 2、金属软管破损泄漏。 3、接头松动泄漏。 4、软管内残余液体飞溅。 | 1、机械伤害 2、造成人员中毒 3、污染环境 | 2 | 4 | 8 | 4级 | 卸车结束回收软管内残余物料 | 定期检查、更换金属软管。 | 按培训计划对卸车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 | 防护服 防护手套 防毒面罩 | |||||
| 4、开泵检查确认 | 1、未检查储罐物料液位。 2、未进料管道阀门未关闭。 3、液位计显示不准确。 4、泵和管道未使用蒸汽吹扫。 | 1、2串罐、冒罐 3、管道及泵结晶无法卸车。 | 2 | 4 | 8 | 4级 | 1、 | 苯酚储罐设有温度与蒸汽阀门联锁装置,温度低于45℃自动开启加热,高于60℃自动关闭加热。 | 1、现场液位和管理系统液位数据对照。 2、卸料前检查储罐液位。 | 按培训计划对卸车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 | 防护服 防护手套 防毒面罩 | ||||
| 5、启动卸车泵卸车 | 1、卸车泵故障。 2、卸车泵反转。 | 1、延误卸车时间耽误生产。 2、延误卸车。 | 2 | 4 | 8 | 4级 | 1、 | 卸车接管前蒸汽吹扫管道、泵头。 | 1、泵及阀门设有标示。 2、定期对卸车泵进行维护保养。 3、卸车前检查电机运转是否正常。 | 按培训计划对卸车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 | 防护服 防护手套 防毒面罩 | ||||
| 6、卸车过程控制 | 1、卸车过程操作人员离岗。 2、未监控储罐液位。 | 冒罐、泄漏。 | 2 | 4 | 8 | 4级 | 1、 | 设有储罐液位到4.6m高限报警,到4.7m高限联锁停泵。 | 要求卸车人员不得随意离岗。 | 按培训计划对卸车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 | 防护服 防护手套 防毒面罩 | 1.现场操作人员关闭卸车泵电源按钮。 2.现场操作人员佩戴防毒面具,使用移动泵,将防火堤内物料打到备用桶内。 3.打开消火栓,使用消防水冲洗防火堤内残余物料。 4.关闭雨水阀门、打开事故水阀门、将洗消水排入事故水池。 | |||
| 3、车辆位移、距离过大。 | 拉断管道、物料泄漏、环境污染、人员中毒。 | 2 | 5 | 10 | 3级 | 车辆位移前关闭阀门、停止卸车。 | 卸车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现场 | 按培训计划对卸车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 | 防护服 防护手套 防毒面罩 | 1.押运员迅速关闭车辆与软管连接阀门。 2.现场操作人员关闭卸车泵电源按钮。 3. 打开消火栓,使用消防水冲洗地面残余物料。 4.将洗消水排入事故水池。 5.软管内物料收集到备用桶内。 | 1、补充完善操作规程并对相关人员培训。 2、发现有此现象进行考核。 | ||||
| 7、卸车完毕 | 1、关闭阀门顺序不正确。 2、卸车管线内有残存物料。 | 1、罐车及管线内残存物料污染环境。 2、管道残存物料漏出造成人员伤害。 | 2 | 3 | 6 | 4级 | 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按照正确顺序关闭阀门。卸车完毕后确认罐车及管线内无残存物料。 | 按培训计划对卸车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 | 防护服 防护手套 防毒面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