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一)》优质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3:37:48
文档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一)》优质教学设计

第5课时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为“°”,能估计角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能感知角的大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角的度量单位“°”。【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实践法、讲解法。【课前准备】ppt课件、白纸板、带圆心的圆形纸【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1.放风筝比赛。课件出示小动物放风筝的图片。
推荐度:
导读第5课时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为“°”,能估计角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能感知角的大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角的度量单位“°”。【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实践法、讲解法。【课前准备】ppt课件、白纸板、带圆心的圆形纸【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1.放风筝比赛。课件出示小动物放风筝的图片。
第5课时  角的度量(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为“°”,能估计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能感知角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研究、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并理解角的度量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实践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ppt课件、白纸板、带圆心的圆形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

1.放风筝比赛。

课件出示小动物放风筝的图片。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小动物们放风筝比赛的图片,看,他们放得多认真!到了评比的时候了,这可急坏了刚当上裁判的小猴子,它只记得比赛规则是同样长的绳子,看谁放的风筝高,却忘记了怎样才能知道谁放得风筝高的办法。怎么办呢?你们能帮帮小猴子吗?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只要知道绳子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大小就可以了,所成的角越大,风筝放得越高。可是,怎样才能知道角的大小呢?

还有,这些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研究度量方法。(课件出示三个放风筝图片,给出风筝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师:如何度量三个角的大小呢?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直尺测量。

教师出示正确的测量方法和错误的测量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用直尺测量角的开口大小,在统一测量标准下,角的两边张开口越大,角就越大。

课件出示测量结果,∠2最大,看来小狗放的风筝最高。

师提出疑问:这样测量好不好?为什么?(两个角测量的位置必须绝对一致才能比较。)

(2)折角测量。

师:看来直尺测量不好把握,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出示∠1和∠2两个角,怎么比较?

生:用白板纸折一个和∠1一样大的角,用它来测量∠2。

学生小组内操作,然后课件演示量的方法。师:怎样量的更准确呢?

生:可以折一个小点的角,这样量得会更准确一些。演示测量过程。

2.认识角的度量单位。

(1)认识度。

师:刚才大家研究的测量角的方法很好,但是我们只能比较出角的大小,还是不知道它们之间相差多少。如何知道∠2比∠1大多少呢?这就要引入角的度量单位。课件出示度的概念。

让学生看到1°的角到底有多大,心中对“度”这一计量单位有一个认识。

用1°估测∠2比∠1大多少。

(2)周角、平角、直角三个特殊角的度数。

课件出示三种特殊角,进一步了解角的度量单位。

直角90°,平角180°,周角360°。

(3)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用白板制作一个大约是60°的角。

教师巡视,适时帮助和纠正。

3.练习巩固。

(1)出示课本25页练习第1题,学生回答。

回答过程中让学生说清楚你是怎么比较的。

(2)出示课本25页练习第2题,根据给出的角的度数,估计另外角的度数。指名回答。

能根据给出角的度数大约估计未知角的度数,在不断的练习当中锻炼学生的眼力。

(三)拓展延伸,知识升华

1.出示题目,学生先自己研究,并能说明原因。

2.教师小结: 角的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越小。

 1平角=180°,1直角=90°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1多少度?出示问题。

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出示答案。

2.求下图中指定角的度数。利用已知的几个特殊角的度数用加减法来求解。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弄清楚了测量角的大小的方法。

2.知道了角的度量单位。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1度记作1°,是角的度量单位。

1周角=360°  1平角=180° 1直角=90°

【教学反思】

首先,本节课用游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本课知识的关键点展开课堂,情景设计为教学服务,不浮于表面。使学生不仅明确了精确角的大小的重要性,更产生了一种急于求得新知的欲望。

在讲授新课时,通过探究法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首先研究角的度量方法,用直尺测量法时,把正确的和错误的方法都给到学生,让它们在比较中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开口大小有关,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也运用比较法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本课难点。折角测量时,让学生自己操作,充分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在折和量的过程中,理解了角的测量,为后面提出度量单位大小基础。做完前面一系列教学,直接给出“度”的概念,反而简单轻松,学生再根据对于度的理解和认识进行估计,做到估出给出角的大概度数,这样教学重点凸显出来。

接下来,通过两个具体的练习来巩固所学新知,把知识运用到实践,这是检验学生掌握与否的唯一途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锻炼估计角的度数的能力,对角的计量单位进一步了解。另外,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种特殊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度数,为下节课打下基础。总之,本课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做到环环相扣,不拖泥带水,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掌握新知,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一定努力改正。

教师寄语

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认真学习使自己进步,只有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断前行,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就尝不到后来的甜。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拒绝“苦”就等于关上“甜”的门。须知,攀登的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成功才会属于你。

 

文档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一)》优质教学设计

第5课时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为“°”,能估计角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能感知角的大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角的度量单位“°”。【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实践法、讲解法。【课前准备】ppt课件、白纸板、带圆心的圆形纸【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1.放风筝比赛。课件出示小动物放风筝的图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