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 术 交 底
| 班组 | 层次 | 下面层 | 段落 | K54+858-K72+847.81 | ||
| 内容:1、施工准备 1.1、下封层检查:在下面层摊铺施工前,检查下封层的完整性与基层表面的粘结性,对局部基层外露和下封层两侧宽度不足部分应按下封层施工要求进行补铺;对已成型的下封层,用硬物刺破后应与基层表面相粘结,以不能整层被撕开为合格。 1.2、测量放样 每隔10m(曲线5m)测设一中线桩,然后在两侧距基层路缘38cm对应处测设标线桩,打上带套筒可上下调整的钢筋桩,根据松铺厚度逐点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并放出下面层方木摆放边线和摊铺机导向线。 1.3立模:在已交验合格的基层上,按下面层摊铺宽度在两侧立木模。每根木模采用三根三角钢钎固定。钢钎钉在木模外侧两端及中间,模板的高度与下面层的虚铺厚度相同,以保证成型后的下面层宽度。 2、混合料拌和 混合料拌和前先进行设备的调试。我部采用LB4000间隙式拌和楼进行沥青碎石下面层的拌和。施工前,按生产配合比对其进行调试。做到配料准备,拌和均匀,无粗细集料离析现象,集料粒径组成符合要求。 3、混合料的抽检 在混合料运往工地前,由试验室对混合料进行抽检,保证混合料的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方可出厂,现场摊铺前,再次对温度检测,保证摊铺温度。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沥青品种 | 普通沥青 | |||||
| 沥青加热温度 | 155~165℃ | |||||
| 矿料温度 | 160~180℃ | |||||
| 混合料出厂温度 | 正常范围145~165℃,超过195℃者废除 | |||||
| 运输到现场温度 | 不低于145℃ | |||||
| 初压温度 | 130~145℃ | |||||
| 复压温度 | 100~120℃ | |||||
| 终压温度 | 不低于70℃ | |||||
| 开放交通路表温度 | 不高于50℃ | |||||
4、混合料的运输
4.1维护好便道,并派专人疏导交通,提高运输车辆的速度,缩短运输时间。
4.2采用20t以上的自卸式载重汽车装料,混合料装车前,车厢周壁及底板涂抹一层食用油水混合物(油:水=1:3),并将余液清扫干净;装料时车辆前后移动,分三次“品字型”装,以减少混合料离析,装好后加盖帆布与棉被保温,并且要求运输车辆强制采用棉被对箱体包裹保温;在卸料时,车厢缓慢升起,与摊铺机同步向前滑行,使混合料匀速落入喂料斗。
4.3运输车辆必须经常性保养,使车况处于良好状态。在运输过程中避免出现故障,一旦出现问题必须尽快排除,同时加强对混合料温度的抽检,混合料温度过低按废弃处理。
4.4运输混合料的运输车必须填写运料单。运料单实行一车一单,出厂时检测出厂温度并填写在运料单上,摊铺现场凭运料单进行验收,并检测混合料的到场温度,外观质量,已经离析、结块的混合料废弃不用。
4.5运输车辆运料必须覆盖,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污物,否则应冲洗净轮胎后进入工程现场,以防止交叉污染。
4.6设专人指挥、协调,要保证前场与后场的信息畅通。
4.7为保证施工的连续性,运输汽车的运输能力应比拌和能力及摊铺能力有所富余,开始摊铺时,每台摊铺机前等候卸料的运输车不少于3~5辆。
5、摊铺
5.1采用两台新旧程度和型号一致ABG423。同时为了减小沥青混合料离析,在螺旋布料器挡板下方加设挡板。
| 5.2 ABG423型摊铺机作业,摊铺机两侧挂钢丝线,与传感器接触,进行连续自动控制,运料车在摊铺机前30cm停住,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料车缓缓升起车厢,均匀卸料,摊铺机按事先确定的摊铺速度连续不断地行进,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 |
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应与拌和量、施工机械配套。摊铺速度一般控制在2~2.3m/min。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检查摊铺高程、厚度、温度、平整度、横坡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摊铺温度一般控制在135~160℃之间。摊铺速度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
5.2摊铺速度初压2.0-2.5m/min,复压2.5-4.0m/min,初压4.0-5.0m/min,。
5.3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检查摊铺高程、厚度、温度、平整度、横坡等,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6、混合料的压实
6.1、碾压组合:(初压)13T双钢轮压路机稳压1遍→(复压)13T双钢轮压路机振压2遍→(终压)胶轮压路机碾压5遍→13T双钢轮压路收面
6.2、采取压实度和空隙率双控。压实度以最大理论密度作为标准密度,按其≥93%控制;现场空隙率用钻取的芯样进行测定,且空隙率控制在3~6%。
7、施工接缝的处理
7.1纵缝处理
采用2台摊铺机成梯队联合摊铺方式的纵向接缝,应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机高程基准面,并有5~10cm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作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
7.2横缝处理
由于横向接缝为冷接缝,处理难度较大,但处理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7.2.1在已成型沥青层的端部,先用6m直尺检查,将平整度间隙超过3mm的部分切去,挖除干净,并将切面上的污染物用水洗刷干净,干燥后再涂以粘层沥青。粘
层沥青基本干后,摊铺机再就位。
| 7.2.2在熨平板开始预热前,量出接缝处沥青层的实际厚度,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熨平板应预热30min以上,使接缝处原路面的温度在65℃以上。开始铺筑的速度要慢,一般为1m/min。 | |||
7.2.3碾压开始前,将原路面上的沥青混合料清除干净,接缝处保持线条顺直,固定1台振动压路机处理接缝,路面中间部分采用横向碾压,两侧采用纵向碾压。横压时钢部分压在原路面上,逐渐移向新铺路面,前后约5~6遍;纵压时应使压路机的后轮超出接缝3~6m。一般振压2遍,静压2~3遍就能符合要求。 7.2.4对钻芯的孔洞应立即用同样的材料分层回填,并夯实。 8、开放交通的条件 9、试验检测 对已完成的下面层及时按规范及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频率进行检查。 ATB-25下面层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 项次 | 检查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值 | 检查方法和频率 |
| 1 | 油石比 | 最佳油石比±0.3% | 抽提法 |
| 2 | 矿料级配 | 符合工程级配范围要求 | |
| 3 | 施工温度 | 符合细则要求 | 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3点/断面/每10m |
| 4 | 压实度 | 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7%,最大理论密度的93%。 | 按JTG40—2004规范附录B检查每500m双车道测1处 |
| 5 | 厚度 | 设计值的-8% | |
| 6 | 平整度(mm) | ≤1.8 | 平整度仪:全线每车道连续计算或 |
| 7 | 中线平面偏位(mm) | 20 | 经纬仪:每200m测4点 |
| 8 | 纵断面高程(mm) | ±15 |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
| 9 | 宽度(mm) | 不小于设计 | 尺量:每200m测4断面 |
| 10 | 横坡(%) | ±0.3 | 水准仪:每200m测4处 |
10.1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和增强施工队伍素质;
10.2按照合同文件,技术规范要求,工程技术人员首先熟悉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共同研究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10.3机械的选型配套必须经济合理,可行,并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10.4建立质量检查评比制度,由项目经理挂帅,总工、工程科、质检科、试验室
配合,对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安排专人对混合料温度、碾压遍数、碾压段落等进行监控。
10.5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贯彻ISO9002质量标准,开展小组攻关活动,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以推进和改进质量管理工作。
10.6履行工序传票请检制度,作好检测人员、交验场地等的配合工作;完善工程
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方可开放交通。
10.7自检资料的填写、签认、上报工作,应及时完成,不得拖延,保证如期中间交验、计量工作,签认完成的施工资料应及时上交工程部,若出现部门或个人原因影响分项资料评定,自行向领导解释,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施工工艺流程图
确定原材料料源
下承层检查,清扫
监理检查
透层、封层
温度检测
配合比抽检
厚度量测
摊 铺
压实成型
封闭交通
温度检测,记录
温度检测
| 参加人员(签字): |
| 班组技术主管: |
| 施工单位技术主管: |
时间: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