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题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实现技术方案的产出与投入之比称为( )
A、资产报酬率 B、经济效果 C、经济效益 D、利润率
2、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问题。
A、适用技术 B、技术路线 C、技术选择 D、技术超前
3、分期等额收支的资金值为( )
A、等年值 B、现值 C、终值 D、贴现金额
4、下列中属于价值型指标的是( )
A、费用现值 B、投资利润率 C、投资回收率 D、现金流量
5、静态投资回收期,表明投资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收,便于投资者衡量( )
A、经济效果 B、投资收益 C、投资成本 D、投资风险
6、当项目上风险因素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或者采取措施防范风险的代价过于昂贵时,应采取( )
A、风险回避 B、风险控制 C、风险转移 D、风险自担
7、可行性研究是在以下哪个时期进行( )
A、投资时期 B、试生产时期 C、生产时期 D、投资前期
8、价值系数V>1说明( )
A、价值高,功能与成本匹配合理 B、成本过大,有改进的潜力,是重点改进的对象
C、功能分配偏高或成本分配过低 D、是优先选择改进幅度大的产品或零部件
9、我们称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等值年成本最小(或年盈利最高)的使用年限为设备的( )
A、自然寿命 B、经济寿命 C、技术寿命 D、使用寿命
10、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关键是( )
A、企业的厂长经理 B、企业家 C、科技人员 D、主管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 )两种。
A、平均年限法 B、工作量法 C、余额递减法 D、年数总和法 E、双倍余额递减法
2、寿命周期成本是指( )
A、产品研制成本 B、产品成本 C、存储流通、销售费用 D、整个使用过程中的费用 E、残值
3、对常规投资项目,设基准收益率为i0,若内部收益率IRR>i0,则方案( )
A、可行 B、NPV>0 C、不可行 D、NPV< E、NPV>1
4、可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的途径有( )
A、功能提高,成本降低 B、功能不变、成本降低 C、功能不变,成本提高 D、功能提高,成本不变 E、功能降低,成本不变
5、可行性研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
A、初步可行性研究 B、详细可行性研究 C、机会研究 D、评价和决策 E、建设项目后评价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投资一词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_______,二是指________。
2、备选方案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型、____、____。
3、建设项目各种资金来源总体上来看可以划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4、速动比率=_________总额/_________总额。
5、在计算与时间有关的设备折旧时,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_______、______和折旧年限。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已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因此它与企业决策相关。( )
2、等额分付终值系数与分付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
3、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
4、资产负债比率反映企业总体偿债能力,这一比率越高,则偿债能力越强。( )
5、一般说来,设备的经济寿命年限短于设备的自然寿命年限。( )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资金时间价值: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增值。它也可被看成是资金的使用成本。 资金不会自动随时间变化而增值,只有在投资过程中才会有收益,所以这个时间价值一般用无风险的投资收益率来代替,因为理性个体不会将资金闲置不用。 它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价值的变化,变化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原有的资金时间价值。只有和劳动结合才有意义,不同于通货膨胀。
2、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如果不使用电子计算机,内部收益率要用若干个折现率进行试算,直至找到净现值等于零或接近于零的那个折现率。内部收益率,是一项投资可望达到的报酬率,是能使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3、可行性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之后,确定本期建设规模和建设期限、落实选用设备和取得环境保护部门的批件、落实工程建设条件及投资控制指标经济分析、资金来源等。最后完成编制研究报告,按规定向提交项目申请报告
4、财务评价:是指企业的财务评价正是从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入手,评价企业面临的资金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投资风险等因素,从而对企业风险进行信号监测、评价,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长短风险控制策略,降低甚至解除风险,使企业健康永恒发展。财务评价是从企业角度出发,使用的是市场价格,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现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财务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借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什么是资金等值?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有哪些?
指在考虑时间因素的情况下,不同时点的绝对值不等的资金可能具有相等的价值。利用等值的概念,可把一个时点的资金额换算成另一时点的等值金额。如“折现”、“贴现”等。
(一)基本参数
1. 现值(P):
2. 终值(F):
3. 等额年金或年值(A):
4. 利率、折现或贴现率、收益率(i):
5. 计息期数(n):
2、影响项目生产规模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合理规模的选择?
3、简述熊彼得的创新的概念及形式。
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也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而言的。 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新组合”或“经济发展”,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按照熊彼特的看法,“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成分。熊彼特首先用静态方法分析了“循环流转”,假定在经济生活中存在一种所谓“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企业家”。没有“创新”,没有变动,没有发展,企业总收入等于其总支出,生产管理者所得到的只是“管理工资”,因而不产生利润,也不存在资本和利息。生产过程只是循环往返,周而复始。这实际上是一种简单再生产过程。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即使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资本家照样能获得利润,掠取剩余价值。可是在这里,熊彼特却否认了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情况,以及在这种情况下所存在的剩余价值剥削及其转化形式利润和利息。 然后,熊彼特从“动态”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了“创新”和资本主义。他在这里通过引进“企业家”和“创新”而导出了资本主义。这些内容就是书中第二章 所阐述的“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也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本体
七、计算题(共30分。本科做1、2、3小题,专科做2、3、4小题)
1、某设备的购价为40000元,每年的运行收入为15000元,年运行费用3500元,4年后该设备可以按5000元转让,如果基准收益率i0=20%,问此项设备投资是否值得?如果基准收益率i0=5%,问此项投资是否值得?
2、用增量内部收益率法比选下表所列的两个方案。(i0=12%)
时间(年) | 0 | 1 | 2 | 3 |
| A方案现金净流量 | -100000 | 40000 | 40000 | 50000 |
| B方案现金净流量 | -120000 | 50000 | 50000 | 60000 |
| B方案比A方案增量 |
(1)全部资金均为自有资金;(2)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为1:3,借款利息率为10%。
4、已知某产品由六个主要零件组成,经过专家0-1评价法得到的各零件功能评价值及单件成本已列表中,若产品目标成本为50元,试根据已知资料进行该产品零件改善幅度计算。
| 序号? 零部件 | 功能评分值 | 目前单件成本 | 功能系数 | 成本系数 | 价值系数 | 功能评价值 | 改善幅度 | |
| 栏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1 | A | 50 | 11.40 | |||||
| 2 | B | 80 | 9.60 | |||||
| 3 | C | 60 | 7.80 | |||||
| 4 | D | 100 | 12.90 | |||||
| 5 | E | 70 | 13.20 | |||||
| 6 | F | 40 | 5.10 | |||||
| 合计 | 400 | 60 | ||||||
(P/A,12%,3)=2.402;(P/A,20%,3)=2.106;(P/A,25%,3)=1.952
一、单项选择题
1-5 CCDAD
6-10 ADCDB
二、多项选择题
1-5 AB ACD AB ABD ABC
四、判断题
1、× 2、× 3、√ 4、× 5、√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七、计算题
1.解:现金流量图为:
(1)如果基准收益率i0=20%,
NPV=-40000+(15000-3500)(P/A,20%,4)+5000(P/F,20%,4)
=-7818.36(元)<0 此时此项投资不值得
(2)如果基准收益率i0=5%,
NPV=-40000+(15000-3500)(P/A,5%,4)+5000(P/F,5%,4)
=17302(元)>0 此时此项投资不值得
2.解:
(1)NPVA=-100000+40000(P / A,12%,2)+50000(P/F,12%,3)=3191(元)
NPVB=-120000+50000(P / A,12%,2)+60000(P/F,12%,3)=7209(元)
方案A、B均可行。
(2)首先填表
时间(年) | 0 | 1 | 2 | 3 |
| B方案比A方案增量 | -20000 | 10000 | 10000 | 10000 |
增量内部收益率△IRR=20%+×(25%-20%)=23.44%
△IRR =>i0(12%)应选择B方案。
3.解 4.解
通过价值系数可以看出零件2功能最高成本偏低,零件3、4、6功能成本相当,零件1、5成本过高。
序号? 零部件 | 功能评分值 | 目前单件成本 | 功能系数 | 成本系数 | 价值系数 | 功能评价值 | 改善幅度 | |
| 栏次 | (1) | (2) | (3)=(1)/400 | (4)=(2)/60 | (5)=(3)/(4) | (6)=(3)*50 | (7)=(2)-(6) | |
| 1 | A | 50 | 11.40 | 0.125 | 0.19 | 0.66 | 6.25 | 5.15 |
| 2 | B | 80 | 9.60 | 0.2 | 0.16 | 1.25 | 10 | -0.4 |
| 3 | C | 60 | 7.80 | 0.15 | 0.13 | 1.15 | 7.5 | 0.3 |
| 4 | D | 100 | 12.90 | 0.25 | 0.215 | 1.16 | 12.5 | 0.4 |
| 5 | E | 70 | 13.20 | 0.175 | 0.22 | 0.79 | 8.75 | 4.45 |
| 6 | F | 40 | 5.10 | 0.1 | 0.085 | 1.17 | 5 | 0.1 |
| 合计 | 400 | 60 | 1 | 1 | -- | 50 | 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