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鲁科版_高中化学_必修二_第3章_单元检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3:39:36
文档

鲁科版_高中化学_必修二_第3章_单元检测

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Ⅰ卷一、选择题1.下列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不合理的是()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分化纤织物与纯毛织物B.用食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积存的水垢C.用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D.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2.下列关于有机物分子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的排布B.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C.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可证明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D.1mo
推荐度:
导读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Ⅰ卷一、选择题1.下列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不合理的是()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分化纤织物与纯毛织物B.用食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积存的水垢C.用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D.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2.下列关于有机物分子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的排布B.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C.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可证明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D.1mo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

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分化纤织物与纯毛织物

B.用食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积存的水垢

C.用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

D.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

2.下列关于有机物分子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的排布

B.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 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 mol溴单质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

C.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可证明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

D.1 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5 mol氢气,可证明乙醇分子中只有一个羟基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

溶液除去

4.某学生做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4 mL 0.5 mol·L-1的CuSO4溶液和4 mL 0.5 mol·L-1

的NaOH溶液,将它们混合后,滴入1.0 mL的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煮沸,结果没

有看到砖红色沉淀生成。这是因为(  )

A.葡萄糖浓度太大                  B.加热时间不够

C.CuSO4溶液的量不够              D.NaOH溶液的量不够

5.生活中常遇到一些涉及化学知识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品牌八宝粥不含糖类,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

B.人体内不含水解纤维素的酶,故纤维素在人体内无任何作用

C.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酿成了酒

D.天然皮革常用于制衣、制鞋、制胶,实际上它是凝固和变性的蛋白质

6.据《自然》杂志报道,在300 ℃~400 ℃的高温下,将砂糖(主要成分为蔗糖)等碳水

化合物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形成焦糖与碳之间“半成品碳”状态,再放进硫酸溶液中高温

加热,生成了一种叫“焦糖烯”的物质,其分子式为C36H50O2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半成品碳”是碳元素的一种新单质

B.蔗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焦糖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D.“焦糖烯”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7.能一次鉴别CH3COOH、C2H5OH、、种物质的试纸或试剂是(  )

A.H2O          B.Na2CO3溶液          C.pH试纸          D.石蕊试纸

8.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9.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ABCD
被提纯物质酒精(水)

乙醇(乙酸)

乙烷(乙烯)

溴苯(溴)

除杂试剂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I溶液

分离方法蒸馏分液洗气分液 

10.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块浮在乙醇液面上                      B.钠块熔成小球

C.钠块与乙醇反应发出“嘶嘶”的声音      D.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

11.质量为m g的铜丝灼烧后,立即插入下列物质中,能使铜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m g的是(  )

A.HNO3              B.C2H5OH              C.石灰水              D.盐酸

12.下列有机物不能由CH2===CH2通过加成反应制取的是(  )

A.CH3CH2Cl      B.CH2Cl—CH2Cl      C.CH3—CH2OH      D.CH3—COOH

13.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

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

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

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

14.标准状况下将35 mL气态烷烃完全燃烧,恢复到原来状况下,得到二氧化碳气体140 mL,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

A.C5H12          B.C4H10          C.C3H6          D.C3H8

15.使1 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发生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条

件下发生完全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物质的量是(  )

A.3 mol          B.4 mol          C.5 mol          D.6 mol

16.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

的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2SO4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乙酸乙酯与Na2CO3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17.

(10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将不同浓度的硫酸与3 mL 无水乙醇和2 mL 冰醋酸

混合,分别进行制取乙酸乙酯的研究。

(1)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记录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如下表:

组序号催化剂反应现象C中饱和碳酸钠

溶液中酯层高度

2 mL 98%

浓硫酸

20秒时溶液出现棕色,随反应进行,溶液颜色逐步加深,最后成黑色;酯层无气泡

2.10 cm
2 mL 14 mol·L-1

硫酸

反应后溶液呈浅棕色;酯层与饱和碳酸钠溶液界面清晰,没有气泡2.14 cm
2 mL 10 mol·L-1

硫酸

反应后溶液呈无色;酯层与饱和碳酸钠溶液界面清晰,没有气泡2.16 cm
2 mL 7 mol·L-1

硫酸

反应后溶液呈无色;酯层与饱和碳酸钠界面有气泡2.00 cm
Ⅰ.第①组实验中,试管内溶液颜色随反应进行逐渐加深,最后变成黑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同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试管C的酯层中没有乙酸的实验组是(填组序号)________;从实验结果分析,选用催化剂的最佳浓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由实验结果可知,盐酸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其原

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9分)已知A是一种分子量为28的气态烃,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其合成路线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B可以被直接氧化为D,需要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19.(10分)分子式为C2H6O的化合物A具有如下性质:

A+Na―→慢慢产生气泡    A+CH3COOH有香味的产物

(1)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化合物可作出的判断是________________。

A.一定含有—OH  B.一定含有—COOH  C.A为乙醇  D.A为乙酸

(2)含A的体积分数为75%的水溶液可以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A和CH3COOH反应生成的有香味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5)A可由含淀粉[(C6H10O5)n]的农产品如玉米、小麦、薯类等经发酵、蒸馏而得。请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6分)乙醇分子中化学键如右图:

(1)与金属钠反应时,键________断裂。

(2)催化氧化为醛时,键________断裂。

(3)写出乙醇和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新闻局2008年3月20日通报,克麦罗沃州煤矿瓦斯爆炸事

件已导致102人死亡,8人生死不明,另外93人获救。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燃性气体的爆炸都有一个爆炸极限,所谓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或蒸气或粉尘等)

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下表是甲烷

在空气和纯氧气中的爆炸极限。

甲烷的爆

炸极限空气中纯氧气中
5.0%~15%

5.0%~60%

下面是瓦斯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瓦斯的体积含量,从是否能够爆炸方面考虑,不安

全的是(  )

A.3%          B.10%          C.30%          D.60%

(3)请分析人为什么在瓦斯爆炸的矿中会窒息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矿井中的瓦斯爆炸,根据你的化学实验经验,你可以得出什么启示?(提示:对可燃性气体的加热、点燃操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9分)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乙醇-117.0

78.00.79
乙酸16.6117.91.05
乙酸乙酯-83.6

77.50.90
浓硫酸(98%)

338.01.84
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 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右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 min;

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的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

分离出乙酸乙酯后,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填字母):________。

A.P2O5          B.无水Na2SO4          C.碱石灰          D.NaOH固体

文档

鲁科版_高中化学_必修二_第3章_单元检测

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Ⅰ卷一、选择题1.下列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不合理的是()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分化纤织物与纯毛织物B.用食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积存的水垢C.用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D.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2.下列关于有机物分子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的排布B.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C.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可证明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D.1mo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