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是备战中考的关键一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系统性复,巩固知识,突破重点难点。考试是常用的手段,但试题训练不是多多益善。每门学科有各自的特性和研究方法,需要适度训练。如何充分利用试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字词正音、形、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古典文学名著的理解与把握。能力目标:研究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掌握信息材料提取的方法,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把握写作过程中拟题、组材和语言的表达。情感态度目标: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惯。
教学重点:掌握信息材料提取的方法,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拟题、如何扣题、如何出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回顾,确认目标:
1、自主反馈:学生对照试卷,明白此次考试个人得失。
2、教师介绍试卷结构:本次试题内容符合中考题型,包括四大版块:基础知识以及运用、古诗及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这是对学生初中阶段语文研究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其中失分严重的是综合实践题中的材料归纳、概括、现代文阅读和作文。
3、考试情况简要分析: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①、基础知识不牢固,一些该得的分数没有得住。
②、平时归纳的做题方法没有掌握。
③、学生不能深入文本,仔细探究,筛选有效信息能力比较差,抓不出其中的关键陈述对象。
④、思维不缜密,考虑问题不周到或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导致丢分很多。
在课堂中,我们研究了如何解答中考记叙文阅读考题。首先,我们需要进行三次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辨析体裁,深入文本并带着问题跳读,最后总结完善并组织语言。在讨论中,我们可以依照记叙文文体常识内容解答人物描写方法、插叙手法、表达方式等问题。对于人物刻画的方法及作用分析,以《生命里的十字绣》第20题为例,我们可以答出刻画人物的方法和作用分析,其中作用分析需要结合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感情。在答题时,我们需要审读题干的语言,关注题目的考点,留心分值的设置,以及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并依据原文归纳组织问题的答案。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反馈矫正和规律固化来提高解答能力,同时可以拓展提升通过阅读《试题研究》中的第186页《长在心上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