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明白在教室里不能乱跑,以防摔倒或碰撞到桌椅并出现不安全情况。
2. 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3. 认识安全标记,并尝试在生活中读懂安全标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幼儿明白在教室里不能乱跑,以防出现不安全的情况。
难点:让幼儿学会保护自身安全,并认识安全标记。
三、教学过程
1. 引导幼儿理解“乱跑”的含义。
提问:教室里应该怎样跑?在教室里乱跑可能会出现什么危险?
2. 引导幼儿明白在教室里不能乱跑,以防摔倒或碰撞到桌椅并出现不安全情况。
(1)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提问:如果你在教室里乱跑,会发生什么事情?你是怎样保证自身安全的?
(2)引导幼儿发现和了解教室里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桌角、门、柜子等。
(3)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记,如“注意安全”“禁止攀爬”等。
3. 教师小结:教室里有很多物品,如桌椅、门窗、柜子等,如果乱跑就容易撞到这些物品,出现不安全的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走路时要慢慢走,不奔跑;如果发现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要避开或小心通过;要远离电源插座和危险物品;阅读安全标记,按照安全标记行动。我们的生活处处有危险,时时刻刻要小心。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4. 指导幼儿阅读教材中“宝宝学安全”部分,带领幼儿读一读、看一看图片上的内容,学会正确地行为。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 采用情境导入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与幼儿探讨关于教室里不能乱跑的话题,让幼儿认识到乱跑的危害性;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让幼儿知道如何正确地奔跑;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2.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一些关于教室安全教育的动画短片,让幼儿在观看动画的同时,学习一些安全知识,从而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3. 采用贴合幼儿实际生活的情景创设方法,即通过“乖乖兔旅行记”的故事情景表演,让幼儿了解在教室里不能乱跑的重要性,从而养成不乱跑的好习惯。
4.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讲解、示范、演示、情境模拟、游戏等,使幼儿能够更好地掌握安全知识,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 课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模拟演练,练习在教室里不乱跑、不乱摸物品等行为习惯。
2. 作业:让幼儿画出自己家的家用电器的样子,提醒幼儿在家里也要注意安全。
3. 评价方式:采用观察和交流的方式对幼儿进行观察和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了解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与家长交流,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和习惯,进一步评估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1. 教材:《宝宝学安全》。
2. 教学挂图:《乖乖兔旅行记》故事情境挂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