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猫和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生物,以下是它们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____。
(2)猫生小猫属于________。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________。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于________。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这种现象于________。
(6)除外________,生物大多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进行呼吸属于 ________。
2.资料分析题:下面是有关珊瑚的介绍,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而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珊瑚虫与藻类植物共同生活,这些藻类植物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植物需要阳光和溫暖的环境才能生存,珊瑚堆积得越高,越有利于藻类的生存.大量珊瑚形成的珊湖礁和珊瑚岛,给鱼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1)珊瑚是生物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2)资料中有四个生物的特征,请你列举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中影响藻类生存的生态因素有哪些?(写出三个即可)________.
(4)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是因为浅水区有较充足的________,有适宜的________,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________.
3.鹤舞白沙的优雅、鹰击长空的豪迈、黄鹏鸣翠柳的欢畅事,多姿多彩的鸟儿给了我们丰富的美学与情感体验。请回答:
(1)鹰击长空需要强大的能量供应,请列举两项鹰与其强大能量供应相适应的 生物学特征
(2)翠柳深处鸣叫的 黄鹂为著名食虫益鸟喜食昆虫,有些种类也食果实,由此推测黄鹏在生态系统中具有 ________(写出两项)功能
(3)如图为某小组对某地鸟的 种类和 数量的 调查统计结果,据图推测 ________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灌丛的鸟类平均数量 最多,说明灌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充足的________与次生杂 木林相比,人工马尾松林的鸟种类较少,其原因是________。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朝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就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________作出一定的反应.
(2)“蛙鸣求偶”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特征.
(3)青蛙通过求偶产生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成为蛙,说明生物能________.长大后并不是所有的青蛙的样子都是一样的,这说明生物后代之间存在一定的________.
5.从你得知的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分析回答:
(1)我国所居住的这个地区应该是_________型;东北地区属于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应该_________型;有些地区夏季火热干燥,植物种类贫乏,属于_________型.
(2)我国植物种类丰富,但辽阔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相比,仍然是一个_________的国家,森林覆盖率是_________,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___,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___.
(3)生物课上,老师布置同学们调查当地的植被情况,请你说出要用的材料用具是_________,通过分组调查,最后要写出_________。
6.某研究小组对一数千人学校的学生进行校园环境满意度的调查。其中对校园绿化质量和空气质量调查问卷结果用多种方式统计如下:
(1)该研究小组采用的是_______(填“抽样调查法”或“普查法”)。调查表明学生对绿化质量的满意率达到了_______%,_______(填“高”“低”或“等”)于对空气质量的满意率。
(2)图1中纵坐标y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图2中按图示要求补充完善学生对空气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瓶子,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下图所示)。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_________。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了蚯蚓的生活?_________。
(3)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__________来完成。
8.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答 _______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3)步骤_______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其中喂正常食物的一组老鼠起_______作用。
9.分析下列的材料,回答问题:校园里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发现树叶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给鸟类吃了;有时候还看到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钻出一两条蚯蚓,特别是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却能引来一群蚂蚁把蚯蚓搬走;校园里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
(1)上述材料描述了植物间的________关系,动物间的________和________关系.
(2)影响校园里树木生长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3)蚯蚓生活在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营养,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蚯蚓的活动过程又使得土壤疏松,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这说明了生物________.
(4)“毛毛虫吃树叶,鸟类吃毛毛虫”,这反应了生物的________特征;“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这反应了生物的________特征.
10.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如果你生活在乡村,催你晨起的公鸡,夕照中牧归的牛羊,守护你平安之夜的爱犬,都曾经是你童年的朋友.放眼远眺,杨柳青青,麦浪滚滚,桃花含笑,杏花飘香,是你熟悉的景色.春水澄碧,游鱼嬉戏;梁上双燕,春来秋去,曾引发你无限的暇想.蛙鸣声声,流萤点点,伴你进入仲夏夜之梦.请分析说明:)
(1)把文中的生物分类:
植物________等.
动物________等.
(2)文中“鱼”适应的生活环境是________ . 离开这个环境将很难生存,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 .
(3)影响鱼生存的因素有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因素.
11.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温带地区,春季来临,大地一片生机盎然.冬季到来后,树木落叶,小草枯萎,动物或产卵死亡,或悄悄找地方过冬.
资料二:海洋中,水面200米以下没有阳光,是一片完全黑暗的世界,在那里只有很少的微生物和动物,几乎找不到植物的踪迹.
资料三:非洲的热带草原地区,雨季到来的时候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旱季到来时植物则枯萎或死亡.
(1)资料一说明生物的生存需要________ .
(2)资料二说明生物的生存需要________ .
(3)资料三说明生物的生存需要________ .
(4)资料一、二、三说明环境中的________ 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12.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李明同学在两片载玻片上都滴了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 (填“表”或“底”)层吸取。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划一下的目的是 。
(3)用镊子夹取一点某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其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不明显),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填“有害”“有利”或“既无利也无害”);
A.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
B.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
C.若左、右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不明显,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
13.纷繁多彩的各种生物,外形上差异巨大.但是,透过表面现象可以找到它们的共同点-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都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下面,让我们一起寻找“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的例证.
(1)除______ 外,不论植物界的花草树木,还是动物界的虫鱼鸟兽,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都是在细胞中进行的,如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中的______ .
(3)进行有性生殖的多细胞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______ 发育成新的生物体.
(4)每个细胞的核里的遗传物质都含有指导个体发育的全部______ ,因而使得每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5)有一类生物能够直接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提供例证,这类生物是______ .
14.以下是向日葵开花和结果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向日葵的花颜色鲜艳,气味芬芳,你推测向日葵应为________(风或虫)媒花。
(2)甲是一个花序,由许多小花构成,经过传粉和_______后,发育成许多的果实,如图乙。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图丙中的②属于______,由向日葵花的________发育而来。
(3)“朵朵葵花向太阳”,向日葵开花前花盘会随着太阳旋转,这体现了生物哪一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然后产卵、发育成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特性.但当有人走近时,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对外界刺激作出________.
(2)“蛙鸣求偶”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性.
16.对调查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的方法: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将生物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等。
(3)按照用途,可分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7.分析下列图片,将图中的物体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类,并说明你的理由.
(1)图中的生物有________.
(2)图中的非生物有________.
(3)你的理由是________.
参
1.(1)生长和发育
(2)繁殖
(3)遗传
(4)变异
(5)应激性
(6)病毒;能够进行呼吸
2.(1)不是;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2)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
(3)温度、光照、水分
(4)阳光;温度;氧气
3.(1)需要营养物质、需要进行呼吸
(2)传递物质和能量、组成食物链的重要成分
(3)灌丛林;食物;结构简单,调节能力弱,食物较少
4.(1)对外界刺激
(2)遗传
(3)生长和繁殖;变异
5.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原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6.55%26%20%笔记本,笔调查报告
6.(1)抽样调查法96高(2)参加调查的学生人数(3)
7. 乙 水分 湿润的体壁
8. 做出假设 错误 乙 对照
9.(1)竞争;吃;被吃
(2)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3)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生活需要营养;应激性
10.(1)杨树、柳树、小麦、桃树、杏树;公鸡、牛、羊、爱犬、游鱼、双燕、蛙、流萤
(2)水中;适应是有限的
(3)生物;非生物
11.(1) 温度 (2) 光 (3) 水分 (4) 非生物
12. (1)表(2)连通两个液滴(3)A有利 B有害 C既无利也无害
13. 病毒;线粒体;细胞与分化;遗传信息;单细胞生物
14. (1)虫 (2)受精 器官 胚珠(3)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5.(1)繁殖;反应
(2)遗传
16.(1)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水生;陆生
(3)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17.(1)树、鹿、草、兔、腐生细菌
(2)水、无机盐、生物遗体、土、阳光、二氧化碳
(3)树、鹿、草、兔、腐生细菌都符合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