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一、基础及积累。(共40分)
1. 请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每空1分)
jiǎo xiá chóu chú qí dǎo jìng mì
( ) ( ) ( ) ( )
ruì zhì tūn shì dān jīng jié lǜ miàn miàn xiāng qù
( ) ( ) ( ) ( )
yì fèn tián yīng wěi qū qiú quán
( ) ( )
2. 阅读下面的散文诗片段,给加点字注音,并找出错别字后改正。(8分,每空1分)
我生性执拗,急燥;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脚下。
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忠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嬉嬉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
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昧;时而歌唱,时而叹息。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可是我在恋爱呀,而爱情的脾气是不喜欢睡眠的。
——纪伯伦《浪之歌》
注音:拗( )、倾( )、吁( )、馈( )
错别字:(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3. 调动你的知识储备填空。(4分,每空0.5分)
(1)填字组成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应接不( ): . 三( )茅庐: .
精( )求精: 义愤填( ): .
(2)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①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 )
②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 ( )
③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 )
④用骄傲的气焰欺压人。 ( )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B.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设身处地的感觉。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D.阳平镇有一处大型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开通了“诗韵玲珑 ” “思想芦苇”等小栏目。
B.在那条河上,当地渔民至今仍保留着单脚划船。
C.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D.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6. 阅读文字,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1)请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依据诗意,作者感到被“啮咬”、“绞伤”的原因,最可能是:( )
花是无声的音乐/果实是最动人的书籍/当它们在春天演奏,秋天出版/我的日子被时计的齿轮/给无情地啮咬,绞伤/庭中便飞散着我的心的碎片/阶下就响起我的一片叹息。
——杨唤《花与果实》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B.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诗经·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意思是:依依杨柳,美好春色让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这种独特的写景抒情的手法还出现在下列哪首诗句中(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积累填空。(11分,每空1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
(2)己所不欲, 。——《论语》(1分)
(3)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1分)
(4)写出与成都相关的两句古诗: , 。(2分)
(5)《三国演义》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 、义绝 、智绝 。(3分)
(6)《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 ,善射的是小李广________,善行的是神行太保______________。 (3分)
8.语言运用题。(9分)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从下列节日中找出我国传统节日,并注明其具体时间(示例节日除外)。(4分)
重阳节 元宵节 母亲节 清明节 国庆节 中秋节 愚人节 端午节
【示例】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
.
(2)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3分)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 (1分)
节日习俗:(至少两种) (2分)
(3)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 , 。
二、阅读。(30分)
1.文言文阅读(10分)
陶渊明传(节选)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6分)
①或云潜: ②尝著《五柳先生传》: ③家贫亲老:
④不就: ⑤躬耕自资: ⑥遂抱羸疾:
(2)请为文中画线句划分节奏(2分)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
(3)从选文看出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2分)
.
.
2、现代文阅读(20分)
给成人读的童话
周国平
①最近又重读了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还重读了安徒生的一些童话。和小时候不一样,现在读童话的兴奋点不在故事,甚至也不在故事背后的寓意,而是更多地感受到童话作家的心境。我发现,好的童话作家一定是极有真性情的人,因而在俗世中极为孤独,甚是悲凉。他们之所以要给孩子们讲故事绝不是为了劝喻,而是为了寻求在成人世界中不易得到的理解和共鸣。也正因为此,他们的童话同时又是写给与他们性情相通的成人的,或者用圣埃克絮佩里的话说,是献给还记得自己曾是孩子的少数成人的。
②童话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王子,他住在只比他大一点儿的一颗星球上,这颗星球的编号是B612。圣埃克絮佩里写道,他之所以谈到编号,是因为成人们的缘故——
③大人们喜欢数目字。当你对他们说起一个新朋友的时候,他们从不问你最本质的东西。他们从不会对你说:“他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他爱玩什么游戏?他搜集蝴蝶吗?”他们问你的是:“他几岁啦?他有几个兄弟?他的父亲挣多少钱呀?”这样,他们就以为了解他了。假如你对大人说:“我看见了一所美丽的粉红色砖墙的小房子,窗上爬着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是想象不出这所房子的真实模样的。然而,要是对他们说:“我看到一所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高呼:“那多好看呀!”
④圣埃克絮佩里告诉孩子们:“大人就是这样的,不能强求他们是别种样子。孩子们应该对大人非常宽容大度。”他自己也这样对待大人。遇到被生活外在光环所蒙蔽的大人,“我对他既不谈蟒蛇,也不谈原始森林,更不谈星星了。我就使自己回到他的水平上来。我与他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什么的。那个大人便很高兴他结识了这样正经的一个人。”
⑤在这巧妙的讽刺中浸透着怎样的辛酸啊。我敢断定,正是为了摆脱在成人世界中感到的异乎寻常的孤独,圣埃克絮佩里才孕育出小王子这个形象的。他透过小王子的眼睛来看成人世界,发现大人们全在无事空忙,为占有物质、拥有权力、炫耀虚荣之类莫名其妙的东西活着。他得出结论:大人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相反,孩子们是知道的,就像小王子所说的:“只有孩子们知道他们在寻找些什么,他们会为了一个破布娃娃而不惜让时光流逝,于是那布娃娃就变得十分重要,一旦有人把它们拿走,他们就哭了。”孩子们看重的是它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所以他们并不问破布娃娃值多少钱,它当然不值钱啦,可是,他们天天抱着它,和它说话,便对它有了感情,它就比一切值钱的东西更有价值了。这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就是真性情。许多成人之可悲,就在于失去了孩子时期曾经拥有的这样的真性情。
⑥安徒生也流露出这样的真性情。在一篇童话中,他让一些成人依次经过一条横在大海和树林之间的公路。对于这片美丽的景致,一个地主谈论着把那些树砍了可以卖多少钱,一个小伙子盘算着怎样把磨坊主的女儿约来幽会,一辆公共马车上的乘客全都睡着了,一个画家自鸣得意地画了一幅刻板的风景画。最后来了一个穷苦的女孩子,“她惨白的美丽面孔对着树林倾听。当她望见大海上的天空时,她的眼珠忽然发亮,她的双手合在一起。”虽然她自己并不懂得这时渗透了她全身的感觉,但是,唯有她懂了眼前的这片风景。
⑦无须再引证著名的《皇帝的新装》,在那里面,也是一个孩子说出了所有大人都视而不见的,这当然不是偶然的。也许每一个优秀的童话作家对于成人的看法都相当悲观。不过,安徒生并未丧失信心,他曾说,他写童话时顺便也给大人写点东西,“让他们想想”。我相信,凡童话佳作都是值得成人想想的,它们如同镜子一样照出了我们身上业已习以为常的庸俗,但愿我们能够因此回想起湮没已久的童心。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1.第①段中,作者感受到了童话作家怎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4分)
.
.
2.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内容表现了大人们什么样的特点?(6分)
(1)大人们喜欢数目字。
.
.
(2)我与他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什么的。
.
.
3.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读懂这片风景的只是女孩子而不是其他人?(4分)
.
.
4.作者对写童话给成人读的这类作家持有怎样的态度?本文列举的给成人读的这类童话具有怎样的特点?(6分)
.
.
.
三.写作(20分)
“今早起床了,看镜子里的我,忽然发现我发型睡的有点KUSO。一点点改变,有很大的差别,你我的力量也能改变世界。我可以改变世界,改变自己,改变隔膜,改变小气,要一直努力努力,永不放弃,才可以改变世界,come on,改变自己。”我们总是一路成长,一路改变。回首六年小学生活,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又是如何改变的呢?
请以“改变自己”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写出自己成长路上的独特体验。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300字;(4)字迹工整,书面整洁;(5)不得抄袭、套作。
| 4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