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名释义
数码时代就是非数学问题数学化,非数字问题数字化,非函数问题函数化,非方程问题方程化,如此等等.
如何“化”法呢?这就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一种能力,把实际问题加工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是一种思维形式,对中学生来讲,有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现成的模式直接拿来应用;第二,实际问题理想化,从复杂的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使之符合某种现有的模式;第三,对原始问题进行重新建构,“重新”的意思包含:①对原有模型重新组合;②对新问题创建新模式.
●典例示范
【例1】 实数x,y满足x2+(y-1)2=1,则使不等式x+y+c≥0恒成立的实数c的取值范围是 ( )
A .[-1, -1] B .[-1,+∞)
C .( +1, -1) D .(-∞,-1)
【分析】 容易看出:x2+(y-1)2=1表示以(0,1)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而x+y+c≥0表示直线y=-x-c即其上半平面,因而构造解析几何模型,原题转化为:当点(x,y)既在直线y=-x-c上方,又在圆x2+(y-1)2=1上运动时,实数c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答】 如图,斜率为-1的直线
y=-x-c切圆x2+(y-1)2=1于A,B,
交y轴于M,N.连AB,
则AB过圆心C(1,0).
等腰直角三角形MCB中,∣CB∣=1,
∴∣CM∣=,设M(0,-c),
必-c=1-,得M(0,1-).
当且仅当-c≤1-时,圆x2+(y-1)2=1 例1题解图
上的点在直线y=-x-c上或其上方.于是c≥-1,选 B .
【例2】 正数x,y,z满足方程组,则xy+2yz+3xz的值是 .
【分析】 从题目的条件看,方程组的左边具有余弦定理或勾股定理的形式,而右边正好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长的平方值.因此考虑构造直角三角形.
【解答】 将原方程组改写如下: ,
构造如图的直角三角形ABC,使AB=5,
AC=4,BC=3.又在△ABC内取一点P,
使∠APB=150°,∠APC=120°,
∠BPC=90°.显然符合题设条件.
∵S△APB+S△BPC+S△CPA=S△ABC,
而S△APB=x·y·sin150=xy,
S△APC=xz·sin120°=xz, 例2题解图
S△BPC =z·y=yz,S△ABC=6. ∴xy+xz+yz=6,
∴xy+2yz+3xz=24.
【例3】 某城市为了改善交通状况,需进行路网改造,已知原有道路a个标段,(注:1个标段是指一定长度的机动车道),拟增建x个标段的新路和n个道路交叉口,n与x满足关系n=ax+b,其中b为常数,设新建一个标段道路的平均造价为k万元;新建一个道路交叉口的平均造价是新建1个标段道路的平均造价的β倍(β≥1),n越大,路网越通畅,记路网的堵塞率为μ,它与β的关系为μ=.
(Ⅰ)写出新建道路交叉口的总造价y(万元)与x的函数关系式;
(Ⅱ)若要求路网的堵塞率介于5%~10%之间,而新增道路标段为原有道路的标段的
25%,求新建的x个标段的总造价与新建道路交叉口的总造价之比p的取值范围.
(Ⅲ)当b=4时,在(Ⅱ)的假设下,要使路网最通畅,且造价比p最高时,问原有道路标段为多少个?
【解答】 (Ⅰ)新建x个标段,则应建n=ax+b个道口,建x个标段需kx万元,建(ax+b)个道口需
y=kβ(ax+b)(万元).
(Ⅱ)∵μ∈[5%,10%],
∴0.05≤≤0.1,5≤1+β≤10,即β∈[4,9],
又p==.
∵p>0,β>0,∴ >0,当β∈[4,9]时,∈[,],所求p的范围是:
.
(Ⅲ)路网最畅通,则μ最小,即β最大,
故β=9,又b=4.
∴p=,当且仅当a=. a>0,即a=4时,造价比p=为最高.∴满足(Ⅲ)的条件的原有道路标段是4个.
【点评】 本例属城市规划型应用题,牵涉到的数学知识虽然不变,可是题目牵涉到的新概念如“标段”、“堵塞率”、还有新定义的字母n、β、μ等都会成为解题的拦路虎,所以解这类应用题的基本办法是反复阅读,务求读懂题,读懂一部,做一步,在做中加深理解,从而创造再做的条件,如此反复,必可导致问题的完全解决.
【例4】 你正受聘向一家公司的生产经理提供合理方案,生产工序的一部分是从一块小半圆的扇形钢板上切割出一块矩形钢板,问你该如何安排切割方案才能使损耗最小?
【思考】 此题条件太抽象,完全靠自主建立模型,在建立几何模型时要考虑全面半圆扇形分锐角、直角、钝角三种情况,恰当的引入参数角θ将所求量用其表示出来.
【解答】 设扇形OAB的半径为R,中心角为2α.
(1)当中心角小于直角时,如图(1)所示,设∠BOD=θ,
则S□CDEF =DE·EF=Rsinθ··[cos2(α-θ)-cos2α]
当2(α-θ)=0,即θ=α时,S□CDEF有最大值tanα.
(2)当中心角等于直角时,如图(2)所示,因EF=OE=Rcosθ,
则S□CDEO=DE· EF=Rsinθ·Rcosθ=sin2θ,当2θ=即θ==α,S□CDEO有最大值.
(3)当中心角大于直角时,如图(3)所示,CDEF为扇形的内接矩形,取的中点M,连结OM,则∠BOM=α,∠DEO=π-α,令∠DOM=θ,则矩形面积S=CD·DE=2R·sinθ[cos (2θ-α)-cosα],当cos(2θ-α)=1.
即θ=时,Smax= .
此时,只需将扇形弧四等分,以第一和第三分点的线段为一边作内接矩形CDEF,再沿其周界切开即可.
例4题解图
●对应训练
1.已知a2.已知a,b,c,d为实数,求证:
3.设n是大于1的自然数,求证:
4.若a,b≠0,且a2+b2=1,求证:
5.α,β,γ均为锐角,且cos2α+cos2β+cos2γ=2,求证:tanαtanβtanγ≤
6.某企业生产一种机器的固定成本(即固定投入)为5000元,但每生产1台时又需可变成本(即另增加投入)25元,市场对此商品的年需求量为500台,销售的收入函数为R(x)=5x- (万元)(0≤x≤5),其中x是产品售出的数量(百台).
(1)把利润l表示为产量x的函数L (x);
(2)年产量为多少时,企业所得利润得大?
(3)年产量为多少时,企业才不会亏本?
7.在边长为5cm,6cm,7cm的三角形铁皮中,能否剪下一个面积不小于8cm2的圆形铁片?请做出准确回答并证明你的结论
●参
1.原题即证:a2b+b2c+c2a-ab2-bc2-ca2<0或a2(b-c)+a(c2-b2)+bc(b-c)<0.
设f (a)=a2(b-c)+a (c2-b2)+bc (b-c) (a这里b-c<0,且Δ=(b+c)2(b-c)2-4bc(b-c)2=(b-c)4>0.
∴f (a)的图像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其对称轴为x=,而>b>a,函数在上递增, ∴f (a) 设有A(a,b),B(c,d)两点, 连接AO,OB,显然 |OA|+|OB|≥|AB|(当A、O、B 共线时等式成立). ∴ 第2题解图 若将点B的坐标改为 (-c,-d),则有: . 3 设, 即, 则. 两式相乘:A2>2n+1,∴A=2. 即. 4.在坐标平面内设有两点A(a,b), B, 则|AB|= 设过A的直线l:ax+by-1=0. ∵a·a+b·b-1=a2+b2-1=0, ∴点A(a,b)符合条件a2+b2=1. 作BC⊥l于C,则|AB|≥|BC| (当直线l⊥AB时等式成立). ∵|BC|= 第4题解图 ∴≥3. 即≥9. 5 如图所示,设长方体的长、宽、高 分别为a,b,c,连接BD1,设∠BD1B1=α, ∠BD1A=β,∠BD1C=γ. ∵BD1=,B1D1=, AD1=, CD1=,∴满足 cos2α+cos2β+cos2γ=2,且α,β,γ均为锐角. 第5题解图 于是 tanα·tanβ·tanγ= ≤ 故 tanα·tanβ·tanγ≤ 6.(1)年产量在500台以内(即0≤x≤5),可全部售出;年产量超过500台(即x>5).只能售出500台,x(百台)的生产成本为C(x)=0.25x+0.5(万元). 故利润函数L(x)=R(x)-C(x). 当0≤x≤5时,L(x)=(5x-x2)-(0.25x+0.5)= -x2+4.75x-0.5. 当x>5时,由于只能售出500台,∴L(x)=(5×5-×52)-(0.5+0.25x)=12-0.25x. 于是. (2)为使利润最大,须求L(x)的最大值,显然x>5时不可取(会造成积压). 当0≤x≤5时,∵L′(x)=-x+4.75,命L′(x)=0,得x=4.75,L(x)的图像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当x=4.75时,[L(x)]max= =10.78125(万元),即年产量为475台时,企业利润最大. (3)为使企业不亏本,必须L(x)≥0.显然,0≤x≤5时,应使-x2+4.75x-0.5≥0. 即2x2-19x+2≤0,解得0.11≤x≤14,综合得:0.11≤x≤5. x>5时,应使12-0.25x≥0,得5 7.可以办到.如图所示,证明如下: 设△ABC内切圆半径为r,则 S△ABC= (5+6+7)r=9r ① ∵cosB= 第7题解图 ∴sinB= ∴S△ABC=·5·6·=6(cm2) ② 比较①,②:9r=6得r=(cm),于是 S⊙O==8(cm)2. 第20计 讨论开门 防漏防重 ●计名释义 为什么要讨论?因为对研究的对象不能作统一的结论.既然“统”不了,那就只有“分”. 分就是化整为零,以便各个击破.为什么“分”后易“破”呢?因为在“部分”中有了“个性”,这相当于增加了解题的条件. 分类要注意“标准统一”,这将可避免“重”和“漏”,用集合的话说,就是,把全集合分成若干个子集之后,要使: ①两两子集之交为“空”;②所有子集之并为“全”. 分是手段,合为目的,分类讨论完毕之后,要整合出对整个问题的答案. ●典例示范 【例1】 已知a∈R,函数f (x)=x2|x-a|. (1)当a=2时,求使f (x)=x成立的x的集合; (2)求函数y=f (x)在区间[1,2]上的最小值. 【分析】 (1)只需分两种情况讨论; (2)含参数的讨论问题,一定要把所有情况考虑出来,否则容易丢解. 【解答】 (1)当a=2时,f (x)=x2|x-2|= 当f (x)=x时,即x2(x-2)=x (x≥2)或x2(2-x)=x (x<2) x3-2x2-x=0,x(x2-2x-1)=0, x1=0(舍去),x2=1- (舍去),x3=1+. 当x2(2-x)=x时,∴x3-2x2+x=0,x(x2-2x+1)=0,x=0或x=1. 综上所述:a=2时,f (x)=x成立的x的集合为{0,1,1+}. (2)f (x)= 若a≤1时,即a<1≤x≤2,f (x)=x3-ax2. ∴f ′(x)=3x2-2ax=0,∴x1=0,x2=a ∵1≤x≤2,∴ a f ′(x)>0,即f (x)在[1,2]内为增函数. ∴f (1)=1-a,f (2)=8-4a. ∴f (x)min=1-a. 若a∈(1,2),即f (x)= 当1≤x≤a时,f (x)=-3x2+2ax=0,x1=0,x2=a. 若a<时,1≤x∴f (x)min=-a3+a3=0. 当a≤x≤2时,f ′(x)=3x2-2ax=0,x1=0,x2=a. 当x∈[a,2],f ′(x)>0. ∴f (x)在[a,2]上为增函数. ∴f (x)min=0. 当a>2时,x∈[1,2]. f (x)=x2(a-x)= ax2-x3. ∴f ′(x)=2ax-3x2=0. ∴x1=0,x2=a 若f (x)在[a,2]为减函数,f (2)=4a-8. ∴f (x)min为a-1,4a-8中的较小数. 即2≤a≤3,f (x)min=a-1 a>3时,x∈[1,2]时,f ′(x)>0 ∴f (x)min=f (1)=a-1. 综上所述,a≤1时,f (x)min=1-a, a∈(1,2)时,f(x)min=0, a∈(2,)时,f (x)min= 4a-8; a∈[,3]时,f (x)min =a-1; a∈(3,+∞)时,f (x)min=a-1. 【点评】 本题是对分类讨论的思想考查得非常充分和深入的一道试题.第(1)问中要对x的取值进行讨论,第(2)问中对a的取值进行讨论,而且分了四种情况,可见分类讨论的考查无处不在. 【例2】 设f (x)=g(x)-h(x),其中g(x)=2x3++5,h(x)=(3a+3)x2-12a(1-a)x+. (1)若x>0,试运用导数的定义求g′(x); (2)若a>0,试求定义在区间[0,6]上的函数f (x)的单调递增区间与单调递减区间. 【解答】 (1)g′(x)= = =. (2)由f (x)=g(x)-h (x)=2x3-(3a+3)x2+12a(1-a)x+5得f′(x)=6x2-(6a+6)x+12a(1-a)=6(x-2a)(x-1+a),令f′(x)=0得x=2a或x=1-a. ①当0②当≤a<1时,0<1-a≤2a<6,于是函数f (x)在[0,1-a]上单调递增,在[1-a,2a]上单调递减,在[2a,6]上单调递增; ③当1≤a<3时,1-a≤0<2a<6,于是函数f (x)在[0,2a]上单调递减,在[2a,6]上单调递增; ④当a≥3时,1-a<0<6≤2a,于是函数f (x)在[0,6]上单调递减. 【点评】 本题中对a的划分是关键,最主要的是找出它的分界点.只要有了正确的分类,再进行讨论就不成问题了. ●对应训练 1.若集合A1,A2满足A1∪A2=A,则称(A1,A2)为集合A的一种分拆,并规定:当且仅当A1=A2时,(A1,A2)与(A2,A1)为集合A的同一种分拆,则集合A={a1,a2,a3}的不同分拆种数是 A 27 B 26 C 9 D 8 2.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N+,则等于 ( ) A B C D 3. 如图,已知一条线段AB, 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直 二面角α-l-β的两个面内转动, 若AB和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 为θ1、θ2,试讨论θ1+θ2的范围. 第3题图 ●参 1. A 由于A={a1,a2,a3}=A1∪A2,以A1为标准分类. A1是,则A2={a1,a2,a3},这种分拆仅一种,即 C·C=1; 如A1为单元素集,有C种可能,对其中每一种,例如A1={a1},由于必有a1,a3∈A2,且a1∈A2或a1A2都符合条件. 这种分拆有 C·C=6种. 如A1为双元素集,有C种可能,对其中每一种,不妨设A1={a1,a2},则必a3∈A2,此外对a1,a2可以不选,选1个或全选,有22=4种选法,这种分拆共有 C·4=12种. 若A1为三元素集,则A2可以是{a1,a2,a3}的任何一个子集,故这种分拆有23种. 于是共有1+6+12+8=27种不同的分拆. 2.分析:直接赋值,无法求解,观察题设及欲求式,需对n分奇数、偶数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解析:根据题意,得an= ∴{a2n-1}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a2n}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 = 故选 C . 点悟:解分类讨论问题的一般步骤为: (1)确定分类讨论的对象:即对哪个参数进行讨论; (2)对所讨论的对象进行合理的分类(分类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标准要统一、分层不越级); (3)逐类讨论:即对各类问题详细讨论,逐步解决; (4)归纳总结:将各类情况总结归纳. 3.分析:由于AB于l的位置关系不定,故需分类讨论. 解:(1)当AB⊥l时,显然θ1+θ2=90° . (2)当AB与l不垂直时,在平面α内作AC⊥l,垂足为C,连结BC. ∵平面α⊥平面β,∴AC⊥平面β. ∴∠ABC是AB与平面β成的角,即∠ABC=θ2. 在平面β内作BD⊥l,垂足为D,连结AD. 同理可得∠BAD=θ1. 在Rt△BDA和Rt△ACB中,∵BD (3)若线段AB在直线l上,则θ1+θ2=0°. 综上,可得0°≤θ1+θ2≤90°. 点悟:由于几何问题中各元素的位置关系不定,对于所有可能的情况,必须分开一一进行研究. 第21计 图表开门 信息传送 ●计名释义 图表也是一种数学语言.这种语言以图形和表格的形式传送信息,它有立意新颖,设计灵活,构思精巧,内涵丰富,解法多样等特点,因而备受当今命题人的青睐,许多创新题型每每在图表上打主意. 解图表型题目应在读图表,识图表和用图表上找窍点,通过观察找到其中的关键点,有效地实现图表语言到文字语言的转化,从而在思考上引起质的飞跃,从而达到破题的目的. ●典例示范 【例1】 如图,甲、乙两人分别 位于方格中A、B两处,从某一时刻开始 ,两人同时以每分钟一格的速度向东或 西或南或北方向行走,已知甲向东、 西行走的概率均为,向南、北行走的 概率分别为和p; 乙向东、西、南、北行走的概率均为q. 例1题图 (1)求p和q的值; (2)试判断最少几分钟,甲、乙两人可以相遇,并求出最短时间内可以相遇的概率. 【分析】 同时进行两个相互事件,因为概率的总和为1,因此有以下解答. 【解答】 (1)甲向四个方向行走是一个必然事件, ∴+++p=1, ∴p=. 同理4q=1,∴q=. 【分析】 甲、乙二人到底在哪儿相遇没有定数,但我们可以看到,甲、乙二人在一个正方形的两个对角顶点上.他们要在最短时间内相遇,他们必须沿着这个正方形的边行走. 【解答】 (2)如解图, 设甲、乙两人在C、D、E处 相遇的概率分别为pC、pD、pE. 【插语】 从图形中来, 回到图形中去,在图上标明 这三点,让我们的思路一目了然, 才会有下面的解答. 【继解】 甲、乙两人最少需要2分钟可以相遇. 【插语】 每人朝对方走2步, 因为他们的速度相同(每分钟都是一格). 例1题解图 【继解】 则pC=, pD=2, pE=×= ∴pC+pD+pE= 即所求的概率为. 【评说】 这是一个几何图形信息题,具有多样性、直观性的特征,充分挖掘图形内涵,全方位地审视图形,全面掌握图形所提供的信息,以形助数是解决信息题的关键. 【例2】函数f (x)=ax3+bx2+cx+d的部分数值如下: 【分析】 所求函数为复合函数,只需f (x)>0即可,但f (x)中含有四个系数a,b,c,d,所以先确定它们的值. 【解答】 设f (x)=a(x+1)(x-1)(x-2),而f (0)=4,∴a=2. 【插语】 为什么这样设?这来源于表格中y有三个0值点,关键点的选取,使我们的系数一下减少了3个. 此设是本题的一个突破口. 【续解】 ∴f (x)=2(x+1)(x-1)(x-2). 要使y=lg f (x)有意义,则有f (x)=2(x+1)(x-1)(x-2)>0, 由数轴标根法解得-1 ∴函数y=lg f (x)的定义域为(-1,1)∪(2,+∞). 【评说】 本题把求函数解析式与高次不等式的解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且给出了多余的条件信息,属开放问题,这些正是题目命制的创新之处.解答这类信息过剩的问题时,要注意从众多的信息中,观察、分析、筛选,放弃无用的信息,挑选出与解题有关的信息,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这种能力正是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 ●对应训练 1.甲、乙两射击运动员进行射击训练比赛,射击相同的次数,已知两运动员射击的环数稳定在7,8,9,10环.他们的这次成绩画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根据这次训练比赛的成绩频率分布直方图,推断乙击中8环的概率P(ξ乙=8),并求甲,乙同时击中9环以上(包括9环)的概率; (2)根据这次训练比赛的成绩估计甲,乙谁的水平更高(即平均每次射击的环数谁大). 第1题图 2.如图,小正六边形沿着大正六边形的边,按顺时针方向滚动.小正六边形的边长是大正六边形边长的一半,如果小正六边形沿着大正六边形的边滚动一周后返回出发时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向量围绕着点O旋转了θ角,其中O为小正六边形的中心,则 sin= . 第2题图 ●参 1.(1)由图乙可知P(ξ乙=7)=0.2, P(ξ乙=9)=0.2,P(ξ乙=10)=0.35, ∴P(ξ乙=8)=1-0.2-0.2-0.35=0.25. 由图甲可知P(ξ甲=7)=0.2,P(ξ甲=8)=0.15,P(ξ甲=9)=0.3, ∴P(ξ甲=10)=1-0.2-0.15-0.3=0.35. ∵P(ξ甲≥9)=0.3+0.35=0.65,P(ξ乙≥9)=0.2+0.35=0.55. ∴甲、乙同时击中9环以上(包括9环)的概率为: P=P(ξ甲≥9)×P(ξ乙≥9)=0.65×0.55=0.3575. (2)∵Eξ甲=7×0.2+8×0.15+9×0.3+10×0.35=8.8, Eξ乙=7×0.2+8×0.25+9×0.2+10×0.35=8.7, ∴Eξ甲>Eξ乙,所以估计甲的水平更高. 【评说】 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反映各种数据,具有可比性、规律性.理解图形内容,找出变化趋势和规律,是解答条形图信息的关键. 2.从第一图的开始位置变化到第二图时,向量绕点O旋转了(注意绕点O是顺时针方向旋转),从第二图位置变化到第三图时,向量绕点O旋转了,则从第一图的位置变化到第三图位置时,正好小正六边形滚过大正六边形的一条边,向量绕点O旋转了-π.则小正六边形沿着大正六边形的边滚动一周后返回出发时的位置,向量绕点O共旋转了-6π,即θ= -6π,因而 sin. 【评说】 本题要仔细阅读题意,分析图形,把握图形与题意的联系,可从简单情形,特殊位置入手,找到变化规律来解决问题. 第22计 数形开门 体美神丰 ●计名释义 “有数无形少直观,有形无数入微难”.——这是华罗庚先生讲数形结合的意义. “凭直观,图上看;想深入,解析出”.——这是专家们谈形与数各自的特征. “遇式不用愁,请你先画图;看图莫着急,静心来分析”.——这是在讲数形互动. “图形有形象,记数不易忘;解析有内功,看图静变动”.——这是在讲数形互补. “观图见形美,初品数学味;想数内涵丰,数学色调浓”.这是美学家对数形的赞赏. 函数有图形——图象,轨迹有图象——图形,三角、几何就更不必说,集合有韦恩图,逻辑有方框图,组合、二项式有杨辉三角,如此等等. 然而,数形结合中的形,仅相对数而言.如几何中最简单的直线,平面等,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这里的形是数的象征,是精神的直观.现在有人把“函数图象”写成“函数图像”,这是对数形的大误,你怎么不把“想象”写成“想像”呢? ●典例示范 【例1】 若直线y=2a与函数y=|ax-1|(a>0,a≠1)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 【解答】 函数y=|ax-1|=,其图象由y=|ax|(a>0,a≠1)的图象下移一个单位得到.如图,当a>1时,直线y=2a与y=|ax-1|(a>0,a≠1)的图象仅一个交点; 当00,a≠1)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解得a∈(0,). 例1题解图 【评注】 本题也是有数无形,解法是“图形开门,体美神丰”. 【例2】当曲线y=1+与y=k(x-2)+4有两个相异交点时, 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解答】 方程即y=1+即x2+(y-1)2= 4 (y≥1),它表示以(0,1)为圆心,2为半径的上半圆;方程y=k(x-2)+4表示过(2,4)且斜率为k的直线.原题的含义是:当直线与半圆有两个相异交点时,该直线的斜率应在什么范围? 如图,直线MB、MC与半圆切于B、C, 半圆的两端依次为A(-2,1)(2,1). 显然,线段AB内任意一点与M的连线 与半圆都只一个公共点, ∴kmax=kMA=,设直线 MC交直线y=1于N,令 ∠DMC=∠DMB=α,∠DNM=β, 例2题解图 显然tanα=, ∴tanβ=tan(90°-2α)= cot2α=, 于是斜率k∈,选 B . 【反思】 只有准确理解“数”的意义,才能恰当的“图形开门,体美神丰”. 【例3】 设实数(x,y)满足方程x2+y2-2x-2y+1=0,则的最小值是 . 【解答】 圆(x-1)2+(y-1)2=1 的圆心C (1,1),半径r=1. 如图所示, 此圆在第一象限且与两轴相切, 为求的最小值. 先求的最大值. 表示圆上的点(x,y)与定点P(-1,0)连线的斜率. 例3题解图 ∴kPA≤≤kPB(其中PA、PB为过P所引圆的切线). 设∠APC=∠CPB=θ,则tanθ=, ∴tan∠BPA=tan 2θ=. ∴ 从而 【例4】 已知f(x)是定义在(-3,3)上的奇函数,当x∈(0,3)时,f (x)的图像如图所示,那么不等式f (x)·cosx<0的解集是 . 【思考】 将f (x)在 (-3,3) 内的图像补充完整如图所示. 可知:当x∈(-1,0)∪(1,3)时,f(x)>0,为使f (x)·cosx<0,只须cosx<0,得x∈; 当x∈(-3,-1)∪(0,1)时f (x)<0,为使f (x)·cosx<0,只须cosx>0,得x∈∪(0,1) ∴f (x)·cosx<0的解集为∪(0,1)∪. 例4题图 例4题解图 【点评】 仅凭图像,无法断定f (x)的解析式,就本题而言,也不必纠缠于此而花费不必要的精力.能断定f (x)的正、负区间即足够解题需要,这即是图形的功能. ●对应训练 1.若不等式x2-log ax<0在(0,0.5)内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 )
则函数y=lg f (x)的定义域为 . x -3 -2 -1 0 1 2 3 4 5 6 y -80 -24 0 4 0 0 16 60 144 2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