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通信工程类教学改革中校企联合的新模式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0:08:25
文档

通信工程类教学改革中校企联合的新模式

通信工程类教学改革中校企联合的新模式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主持人孙青华一、背景(一)问题与认识周济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突出表现在现代化建设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我们职业教育的任务。纵观我国通信类高职教育的发展,通信类的教学长期以来以技术理论为主,主要原因有三:1、通信工程的实际问题需要长时间的经历,无法在短期内完成遇到;2、通信实践的教学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3、通信工程的很多实践环节无法实验
推荐度:
导读通信工程类教学改革中校企联合的新模式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主持人孙青华一、背景(一)问题与认识周济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突出表现在现代化建设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我们职业教育的任务。纵观我国通信类高职教育的发展,通信类的教学长期以来以技术理论为主,主要原因有三:1、通信工程的实际问题需要长时间的经历,无法在短期内完成遇到;2、通信实践的教学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3、通信工程的很多实践环节无法实验
通信工程类教学改革中校企联合的新模式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主持人  孙青华

一、背景 

(一)问题与认识 

周济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突出表现在现代化建设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我们职业教育的任务。纵观我国通信类高职教育的发展,通信类的教学长期以来以技术理论为主,主要原因有三:1、通信工程的实际问题需要长时间的经历,无法在短期内完成遇到;2、通信实践的教学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3、通信工程的很多实践环节无法实验室在中完成,学生必须在实践项目中体会。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针对通信工程类教学的特点及关键能力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从机制创新入手,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走出了一条学研产一体化联合培养通信工程人才的教学模式。

学院学研产一体化的特点,为建立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院是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部属院校,在通信工程设计方面有一个长期从事通信工程设计的专门的惠远通信设计公司,可以为我们提供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及机制,同时考虑到我院有几十年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经历,这为我们办好此类专业,办出特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全国30个省的邮电企业、部分电信运营商和通信工程设计院进行调研,了解了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一套培养通信工程类高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改革的依据 

1.通信技术发展已成为未来信息社会的主要生产要素,高技能型通信工程人材成为支撑这信息社会的基石。通信的大发展不仅带来了人们对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带来大量的通信工程项目,社会急需既懂通信技术基本理论,又懂得通信工程设计方法的工程设计人员。

2.根据教育部在“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建立和完善一个体系、继续完善两个、实现若干规模贡献和质量效益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要求教育结果以学生毕业前必须达到的能力来衡量;

4.21世纪教学改革必须以教育部关于“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精神为指导,体现“学研产一体化的办学思想,注重机制创新,走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型专业人才”的思路,针对通信工程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设计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主的学研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分析存在问题

研究解决方法

进行机制创新

实施改进方案

策划实施方案

分析结果

(二)技术路线

四、改革内容与结果 

(一)改革措施

从战略上,采用学研产一体化的格局,建立设计师与教师双盈、互动机制,以项目驱动模式,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兴趣,用任务考核式,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有计划提高。

(二)通信设计类课程教学中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

1.建立学研产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机构

电信工程系是通信工程类专业人材培养的专业教学主体,为避免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从机制上将电信系与惠远通信设计有限公司绑定在一起。惠远通信设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任电信系副主任,电信糸主任担任公司的技术总监,系部的老师与公司的设计师即承担教学工作的任务,同时承担设计项目的任务。

2.导师制实践教学

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专业的实训有较强的实践性。该教学方案考虑到教师的理论性强,设计人员的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为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5-8人左右)。每组配备二个设计师和一个指导教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具体的项目。

学生入校一年半以后形成固定的小组,指派导师组采用半天理论学习半天实践的形式,深入到具体项目中。培养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设计师及教师组成联合导师小组负责学生的专业技能指导,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勘测,学生在为其配备的专用设计用机上完成具体实践项目。

3.建立教师队伍培养的互动机制

设计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利用双方的优势建立双盈、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系部为设计师提供优良的通信理论培训(每周六、日);设计师为教师开设计师的岗前培训;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带领教师进行线路勘查,培养教师双师素质;吸收设计进入教研室,参加教研室活动;设计师与老师协同工作,完成实际项目,共同进步。

3年来的实践,培养了大批双师素质人材,四名教师考取设计师必备的概预算证;六名设计师承担日校教学任务;26名设计师承担了学生设计项目指导教师;二名教师出国培训取得通信机器人操作职业资格;二名在校学生获得出国培训机会取得通信机器人操作职业资格;3名教师获通信工程师和助理工程师资格。

4.建立通信工程设计实践教学资源库

教师、设计师、工程公司相互配合,设计师参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指导学生项目,共同建立了通信工程设计实践教学资源库:

线务工程多媒体课件

线务工程实践视频教学片(光纤接续,模块式电缆接续,扣式电缆接续,线务工程铁件,杆路,通信故障抢修)

自行开发的通信概预算系统(可同时应用于教学与工程设计实践)

通信工程设计模版及素材库

网络一体化教学平台(师生互动的平台)

建立了学生实训项目设计文档素材库

5.线务工程双证教学的改革

线务员职业资格证培训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学生完成课内教学及相应的实训教学后,组织报考高级线务员职业资格认证。

目前毕业生,高级线务员职业资格认证通过率达100%。被省通信管理局指定为通信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中心

6.建立有效的学研产合作的机制

建立多种多样的学研产合作机制:

 (1)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从事教学、科研及博士后研究工作

通信网规划、管理学等研究生教学

参加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参加国家局的科技项目

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参加电信企业具体的实践工作,建立紧密的校企关系

参与国家邮政局信息化建设,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加企业项目开发,获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

进入在普天信息技木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跟踪电信新技术。

(3)与电信工程公司合作,提供培训及人才培养工作。

2名教师由德尔公司出资,出国参加培训,获得国际承认的职业资格认证。为德尔公司提供光纤机器人的人才培养

为企业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

(4)为企业输送急需的人才

有些学生未毕业就被由人单位选送出国培训。成为企业骨干。

超过95%学生毕业前有就业意向

(5)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学生参与多媒体课件制作,培养学生综合利用AutoCAD、线务工程、计算机应用等多方面的实践技能。引导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导师指导下采用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通信工程项目的设计能力;

组织电子设计大赛、课件制作大赛等,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7.校企联合建立实训基地

通信设备的投资较大,建立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吸引企业在学校建立相关的实训基地。2005年,企业投资在学院建立了:

线路设备演示室(3M公司投资20万)

杆线及管道实训基地(德尔公司投资10万)

8.校企互动建立通信工程系列教材

现代通信技术,2005,人民邮电出版社

通信网可靠性管理,2003,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电工电子技术,2006年,人民邮电出版社

通信网规划,2006,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待出版

综合布线,2006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待出版

通信工程项目设计,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正在编写中

9.合作研究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2000年至今,承担自然科学基金、省级、企业及校级项目30多项,其中11项已经应用到国家电子邮政示范工程及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应用情况

(1) 日校教学

“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专业学生的《线务工程Ⅰ》、《线务工程Ⅱ》两门课程教学已经使用本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普遍反映:“枯燥的内容接受起来更容易,教学过程像作游戏一样就完成了”。

对于“电缆接续”和“光纤熔接”视频教学片,学生可以自己反复观看,即节省教学资源,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建立的通信工程实践教学资源库已广泛应用于《通信工程项目实训》、《通信工程设计》等教学过程中。

研发的学研产一体化的网络平台2年来已成为师生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

通信工程概预算教学软件已泛应用于《通信项目概预算》、《通信工程设计》、《中级通信项目实训》等日校教学中。同时,为设计师从事工程设计的提供了工具软件。

导师制已在2003级和2004级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专业实施,目前组织的高级线务员职业资通过率达100%。

石家庄信亨通信建筑公司已经使用“电缆接续”、“光纤接续”等教学视频教学片对其新引进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并将其列为内部培训资料进行整理存档。

石家庄惠远邮电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将网络课件作为新引进设计师岗前培训教学课件,并结合通信工程概预算软件进行讲解,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大大提高了短期培训的效率和效果。

(2)学术论文及论著

发表教育教学及学术论文20多篇(省部级及国家级),出版专著1本,已出版教材2本,被本专科通信院校广泛采用,已编写完成(交出版社待出版)的教材3本。

(3)科研成果

完成国家级、省级和院级科研成果20多项,其中11项已经应用到国家电子邮政示范工程及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两项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

(4)培养了大批教师双师素质人才

近三年有四名教师考取设计师必备的概预算证;六名设计师承担日校教学任务;26名设计师承担了学生设计项目指导教师;二名教师出国培训取得通信机器人操作职业资格;二名在校学生获得出国培训机会取得通信机器人操作职业资格;六名教师通过通信工程师或助理工程师考试。

五.培养学生能力效果的评价、分析

1.高级线务员职业资格通过率100%;

2.95%提前半年有就业意向;

3.2名在校生被企业选送出国参加培训,获得国际承认的职业资格认证。成为光纤施工新技术的骨干力量。

4.石家庄信亨通信建筑公司已经使用“电缆接续”、“光纤接续”等教学视频教学片对其新引进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并将其列为内部培训资料进行整理存档。

5.石家庄惠远邮电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将网络课件作为新引进设计师岗前培训教学课件,并结合通信工程概预算软件进行讲解,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大大提高了短期培训的效率和效果。

6.2004年,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专业被评为省级试点专业。

六.创新点 

1.导师制实践教学机制

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专业的实训教学实践性强。在教学改革中考虑到教师的理论性强,设计人员的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为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设计了导师制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入校一年半以后形成固定的小组,每组配备二个设计师和一个指导教师。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勘测,学生在为其配备的专用设计用机上完成具体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2.建立教师队伍培养的互动机制

设计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利用双方的优势建立双盈、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系部为设计师提供优良的通信理论培训(每周六、日);设计师为教师开设计师的岗前培训;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带领教师进行线路勘查,培养教师双师素质;吸收设计进入教研室,参加教研室活动;设计师与老师协同工作,完成实际项目,共同进步。

3.建立了通信工程设计实践教学资源库

教师、设计师、工程公司相互配合,设计师参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指导学生项目,共同建立了通信工程设计实践教学资源库(包括:线务工程多媒体课件、线务工程实践视频教学片、通信概预算教学软件、通信工程设计模版及素材库、师生互动的网络平台、建立了学生实训项目设计文档素材库)

4.结合多媒体的优势,建立通信工程实践演示课件,吸收学生参于专业课件制作。

对于“高级线务员职业鉴定”考试,其中一些大型通信设备、通信施工设备,学校没用能力购买,很难对每个学生进行演示。通过使用AutoCAD 2004、Flash和3D MAX绘图软件对一些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进行三维仿真,创建通信工程施工的总体环境。虚拟出了高山、河流、城市、乡村等各种环境下的通信设施。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内向控制游戏人物一样选择想要了解的内容,并对所观察内容从三维空间的不同视角进行观察。此种方法即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又高效、形象的完成了教学内容。

在课件制作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深入了解“线务员认证”考试的内容。学生只有在深入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对内容进行提炼,并最终做出质量较高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作为通信工程设计人员必须数量掌握AutoCAD 绘图软件的使用。学生们绘制了近千张线务工程的AutoCAD图。通过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方式,学生不但掌握了图纸的关键点,而且熟练掌握了软件的使用,一举多得。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工程施工过程,如果单凭专业教师的理论介绍,很难使学生快速掌握施工过程中的要点内容,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也很难暴露;学校又不可能让每名学生进行现场操作或现场观摩。

七、其他相关材料 

1.学研产一体化的网络平台,2004年

2.多媒体教学课件及系列视频教学片,2004年

3.通信工程概预算软件。

4.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部《现代商贸EDI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项目中:《邮政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专题,国家邮政局,科学技术三等奖,2004年。

5.多媒体广告智能监测监管系统,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05年

6.国家自然科学专著基金资助项目,通信网可靠性管理专著,2004年

                                                             2006.6

文档

通信工程类教学改革中校企联合的新模式

通信工程类教学改革中校企联合的新模式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主持人孙青华一、背景(一)问题与认识周济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突出表现在现代化建设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我们职业教育的任务。纵观我国通信类高职教育的发展,通信类的教学长期以来以技术理论为主,主要原因有三:1、通信工程的实际问题需要长时间的经历,无法在短期内完成遇到;2、通信实践的教学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3、通信工程的很多实践环节无法实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