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信息
| 姓名 | 电话 | ||
| 学科 | 语文 | 年级 | 三年级 |
| 邮件 | |||
| 单位 | |||
| 教学主题 | 赵州桥 | |||
| 一、教材分析 | ||||
| 《赵州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它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为我们呈现了赵州桥设计的意义以及创造与修建的智慧,并从建筑艺术这个角度,介绍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课文简洁明了,用不同数据介绍了赵州桥的特点,是学生自读、自悟、自得的一篇好课文。 | ||||
| 二、学生分析 | ||||
|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理解书本上的字面意思应该不成问题。但在现代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高科技大桥层出不穷。站在这样的高度去透视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赵州桥, 也许学生很难欣赏这座古桥之美。教学时要借助多媒体课件这一直观手段,让学生体悟课文语言,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 ||||
| 三、教学目标 | ||||
| 1、能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及它历史悠久、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3、学习作者介绍事物的方法,会简要地有一定条理地介绍赵州桥。 4、感受赵州桥坚固、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 ||||
| 四、教学环境 | ||||
|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 ||||
|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 ||||
| 本节课我设计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计算机具有储存、自动编排归档和随时检索的功能,教学材料不再是相对固定的了,而是以最快的速度,为教材补入新的语文信息,并随时以不同的形式提取和积累。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还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节课以多媒体手段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课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 ||||
|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 |
| 画面导入 | 播放画面,欣赏“桥” 师: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字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屏幕依次出示:槗 橋 犞 ……) 引导学生认识繁体字:桥,同时引导学生想象脑海中会想起那些桥? (课件出示各种桥梁的画面) 师:我们中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桥梁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座不但在我国的桥梁史上赫赫有名,而且响誉世界的桥——赵州桥。 (师边板书课题,边强调“州”的写法。) | 学生认识 槗 橋 犞 ……同时联想脑海中会想起那些桥? 生:南京长江大桥、卢沟桥、宜昌大桥……
学生欣赏各种桥梁,跟写“州”字。
| (屏幕依次出示:槗 橋 犞 ……)
课件出示各种桥梁的画面) | |
| 初读课文,感知桥 | 屏幕出示:国家档案【编号:0086】 名称:赵州桥 曾用名:—— 地理位置——建筑年代:—— 设计者——建筑材料—— 形状——评价:——
生读文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依次填上 “安济桥”“河北赵县的洨河上”“隋朝”“李春”“石头”“拱形”,并顺势指导词语中生字的读音。 引导学生把档案内容连起来说一遍。 引导学生用文中词句评价赵州桥特点,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梳理出关键词板书: 雄伟 坚固 美观
| 学生自由读文,然后试填写国家档案。
学生用完整的一段话叙述档案内容。
快速读文并能用课文中词句概括桥的特点。 生:这是一座古老的桥。生:这是一座坚固的桥。……
| 屏幕出示:国家档案【编号:0086】 | |
| 品读课文,理解“桥” |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赵州桥“古老、雄伟、坚固”的特点? (师强调学生要边读书边在文中做批注。) 学生读出自己画的句子,老师引导学生利用教室长宽直观理解书中数据。 师:我们的教师大约有九米多长,六米宽,那么赵州桥的长是我们教室的六倍多呢!
师:我们通过一些数据感受到了赵州桥是一座雄伟的桥,那么这座桥在设计上又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利用文中语句理解“创举”一词。
学习第三段,引导学生体会“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在文中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过渡句的用法。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赵州桥美观的语句,并引导学生想象更多精美的图案。 引导学生朗诵,播放赵州桥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相互缠绕,回首遥望,双龙戏珠”等词语,从而体会雕刻图案的栩栩如生。 | 学生读文,做批注。
学生找出文中体现古老雄伟坚固的句子,并读出来。重点体会“一千四百多年,桥长五十多米,九米多宽”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读相关语句,体会赵州桥的雄伟。 生找出相关语句,重点理解“创举” 1、赵州桥是隋朝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首创,没有先例。 2、因为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的重量,节省了石料,所以是个创举。 齐读这句话,再次感受赵州桥的坚固,感受这一独特的创举。 学生学习过渡句,并理解承上启下的作用。
找出文中描写赵州桥美观的相关语句,并感情朗诵。体会赵州桥的美观。 想象图案。 朗诵课文第三段。 |
课件演示发大水时河水通过四个小桥洞时的情形。
播放赵州桥上雕刻的精美图案。 | |
| 总结延伸,夸赞“桥” | 师:我在网上搜索“赵州桥”三个字,有关它的信息有一万多条,但有几句话,反复被提到,想知道是哪几句话吗? 屏幕出示齐读:天下第一桥。世界奇迹!世界上最伟大的石拱桥!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 看到这几句话,你的心情如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 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而自豪。 感情朗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读出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 屏幕出示齐读:天下第一桥。世界奇迹!世界上最伟大的石拱桥!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 | |
| 结语 | 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自豪!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等待我们去传承发扬,请大家课后去搜集更多让世人惊叹和折服的瑰宝!
| 再次朗诵全文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 ||||
| 语言文字本身常常是简单的,甚至是枯燥的,而优秀的语文老师却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使学生的语言和精神都得到发展。这堂课教学中充分运用语文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语言符号为鲜活的可以感知的形象,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欣赏 “桥” 的各种异体字到填写、交流“国家档案”,从体会赵州桥的古老坚固到想象桥栏上更多的精美图案,从朗读最让我们自豪的评价语到布置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学生无不在学习语言,又无不在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而自豪,从而实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