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自然灾害》测试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0:11:33
文档

《自然灾害》测试题(含答案)

平邑一中高二地理《自然灾害》限时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2.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A.致灾因子强度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C.孕灾环境大小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4.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
推荐度:
导读平邑一中高二地理《自然灾害》限时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2.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A.致灾因子强度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C.孕灾环境大小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4.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
平邑一中高二地理《自然灾害》限时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1976年唐山大地震             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2.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致灾因子强度                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C. 孕灾环境大小                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①干旱  ②洪涝  ③地震  ④风暴潮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4.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         B.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

C.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   D.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清晨6时10分,飓风“卡特里娜”裹胁狂风暴雨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登陆,登陆时风速达到了每小时145英里(约233千米),淹没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此回答5-9题。

5.该飓风登陆美国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关于飓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会诱发地震和海啸           B.“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气流

C.形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     D.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以上

7.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众多生命和几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其直接原因是 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严重干旱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8.8月28日,受飓风影响新奥尔良市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9.目前,对飓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A.利用气象卫星                          B.建立洪水预报系统

C.利用探测气球                          D.气象台人工监测

 当地时间8日8点50分(北京时间8日11点50分),南亚次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强烈震感,据报道仅在巴基斯坦共造成53182人死亡,75146人受伤,灾后重建资金至少需要50亿美元。据此完成10-11题

10.解释该次地震需要考虑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11.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 

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

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亳克/升的自然灾害。

12.2006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 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可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①南粤大地的干旱  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⑤珠江流域内用水量大  ⑥离岸风的吹拂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 ②③⑤

读8月份中纬度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P、K处分别是

A.冷锋、冷锋    B.冷锋、暖锋     C.暖锋、暖锋    D.暖锋、冷锋

14.此时因锋面活动造成我国北方的灾害性天气是

A.伏旱           B.寒潮           C.沙尘暴         D.暴雨

15.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

16.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17.下图表示某时期内我国北方某地上空不同高度SO2浓度的变化。可能出现冷空气人侵的两个时段是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读某区域全年大风天数分布图,回答23-25题。

 18.图中反映该区域风力分布的特点是

  A.沿海强于内地    B.低纬强于高纬 

 C.城市强于农村   D.山区强于平原 

19.造成该区风力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摩擦力

 C.地转偏向力        D.向心力

20.为防止该地大风危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B.修建分洪蓄洪区

  C.营造沿海防护林               D.改进耕作制度

2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    )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22.北方地区雾霾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主要在夏季发生                    B.植被稀少是主要原因 

      C.燃煤和汽车尾气是主要污染源        D. 与天气无关

23.2007年10月超强台风“罗莎”袭击了我国、福建和浙江等地。下列海域最有可能生成“罗莎”台风的是            (    )

24.当“罗莎”台风影响时,福建沿海某地测得风向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判断台风在此地移动的方向大致是

A.由南向北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    D.由西向东 

25.下列虫灾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危害严重的是

A.粘虫            B.松毛虫        C.蝗虫            D.稻螟

26.古代有“旱蝗”的说法,下列情况利于蝗灾爆发的是

A.一直干旱  B.一直多雨  C.前期干旱、后期多雨 D.前期多雨、后期干旱

27.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需要采取紧急防护措施的生命线工程包括(    )

①通信 ②排水 ③输油 ④交通 ⑤供水 ⑥供电 ⑦供气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④⑤⑥⑦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⑥⑦

28.“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指

A.森林雷灾        B.乱砍滥伐     C.森林虫灾        D.毁林开荒

29.关于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遥感主要用于灾害信息的空间定位

B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

C遥感技术在灾害信息获取方面具有优势,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空间分析方面具有优势

D地理信息系统既可以用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又可以对灾害信息数据进行空间分析

30.棉铃虫重灾区主要分布于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31~32题。

31.关于该地地理环境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03年7-8月间,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据此回答33~36题。

33.与高温天气相伴的灾害性天气往往是

A.洪涝灾害        B.干旱灾害    C.滑坡和泥石流    D.蝗灾

34.罕见的高温天气将会影响工业生产,其原因可能有

①高温使人身体不适,影响生产 ②拉闸限电,影响生产 ③机器易受潮,影响生产 ④高温带来洪水,厂房被淹影响生产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            D.③④

35.在南方受高温煎熬的时段,我国北方很可能出现

A.寒冷干燥天气      B.高温多雨天气  C.干热风天气  D.晴朗温暖天气

36.能缓解南方此时高温天气的大气活动有

A.台风            B.龙卷风     C.海啸            D.寒潮

37、图5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浓雾出现的情况,从中可知此地区浓雾(    )

A.主要发生在夏季   

B.主要发生在秋、冬与春季 

C.与月均温有关     

D.与月均最低气温无关

38、某日,上海受台风影响,其风向是西北风,则此时台风中心大约位于上海的(       )

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

1998年6月长江流域发生连续暴雨,干流连续6次出现了大洪峰和高水位。回答24、25题。

39、造成连续暴雨的自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长江流域    B 锋面活动持续停留在长江流域

C 台风影响造成连续暴雨         D 我国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连续的暴雨很正常

40、造成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人为原因是(      )

  ①流域内普降暴雨  ②上游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下降 ③下游围湖造田,行洪区被农田和建筑占据  ④下游入海口处挖沙、采沙现象严重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试题汇编

1. (09年山东文综第31题)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

2.(2008山东文综,31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右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

3.(2012年高考海南卷)(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

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4. (2010新课标,42)(10分) 

    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8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5.(2007山东文综,31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6.(2012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1分)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

地区旱灾频次水灾频次
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32219
松辽平原169357
环渤海平原415799
黄淮平原8461407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9492151
⑴ 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4分) 

⑵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分) 

⑶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分) 

7.(2012年高考山东卷)(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4分)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6分)

8.(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图,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6分)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4分)

    自然灾害周末限时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D  5.C  6.B  7.C  8.A  9.A  10.B 11.D  12.B 13.B  14.D  15.D  16.C 17.B  18.A  19.B  20.C  21.C  22.C  23.B  24.B  25.B  26.C  27.A  28.C  29.C  30.C 31.C  32.D  33.B  34.A  35.B  36.A  37.B  38.A   39.B  40.B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试题答案

1.(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少。

 (2)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 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 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2.(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

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3.答案1:海啸灾害。(3分)理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易发生地震,引起海啸。(3分)

海啸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4分)

  答案2:风暴潮(台风)灾害。(3分)理由:位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台风)活动区,容易引起风暴潮。(3分)风暴潮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4分)

      (以上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即可得分。其中指出灾害种类得3分,理由合理其充分得7分)

4. 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

5.(1)②区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6.⑴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

              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

    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

  ⑵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

    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

  ⑶江南丘陵地区: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任答两点即可)

7.(1)6月份,受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8.(1)甲为地震。(西邻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       风风源地。

  (2)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性设施;加强防灾教育和培训。

文档

《自然灾害》测试题(含答案)

平邑一中高二地理《自然灾害》限时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2.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A.致灾因子强度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C.孕灾环境大小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4.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