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社会管理创新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3:59:32
文档

社会管理创新方案

各乡镇、街道,各乡镇、事处,区直各部门,区属各单位,驻平有关企事业单位,各群众团体:《白银市平川区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方案》已经区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二0一一年三月九日平川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今年,我区被省上确定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14个综合试点县区之一。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的
推荐度:
导读各乡镇、街道,各乡镇、事处,区直各部门,区属各单位,驻平有关企事业单位,各群众团体:《白银市平川区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方案》已经区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二0一一年三月九日平川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今年,我区被省上确定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14个综合试点县区之一。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的
各乡镇、街道,各乡镇、事处,区直各部门,区属各单位,驻平有关企事业单位,各群众团体:

《白银市平川区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方案》已经区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一年三月九日

平川区社会管理创新

工作实施方案

今年,我区被省上确定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14个综合试点县区之一。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的目标和“主动融入、做大产业、科学转型、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积极探索完善机制,改进管理服务方式,着力破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推动平川在全市率先跨越式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总体目标

拓宽社会管理思路,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改进社会管理方式,切实在保障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重点地区综合治理、信息网络建设管理、“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基层基础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水平,构建“领导、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三、工作任务

(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和最关注的突出问题入手,认真落实好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等10 件惠民实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制定与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以解决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为突破口,开发商贸、物流、运输、家政等领域就业岗位,统筹城乡公益性就业岗位向困难群体倾斜,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实施“全民创业”工程,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创业。继续实施民心工程,完善住房、收入、医疗、扶贫帮困等措施,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增加群众的幸福指数,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卫生局,区教育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

(二)坚持抓主抓重,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

1、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工作。参照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按照公共管理有序化、治安防范自治化、出租房屋规范化、流动人口常住化的标准,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逐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力度,建立村级综治工作机构,探索在城乡结合部建立新的综治管理模式,确保城乡结合部刑事发案明显下降,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责任单位:各乡镇,平川分局,区民政局)

2、构建规范和谐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基础、以社区服务站为依托、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社区单位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现代社区多元治理结构,健全以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和公益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在社区建立“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试点,制定并试行《平川区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规范已有服务、补充缺失服务,实现所有便民服务项目对居民区的全覆盖。   

(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

(三)坚持源头治理,加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

1、着力构建大调解格局。全面推行社会矛盾化解“水泉模式”,继续坚持“六排查、一报告”制度和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六步工作法”,使全区人民调解案件数量比上年增长10%,重大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0%以上。推广人民调解协议书诉前确认、民间纠纷诉前告知和诉中委托调解、不构成违法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人民调解制度。延伸人民调解触角,新建或调整市场、卫生、物业等专业行业调委会,实现“三调联动”大格局的衔接配合、整体推进,有效预防“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区,区,平川分局,区司法局,区信访局)

2、全面推行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要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做决策、上项目、定的前置程序和必要条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考评体系。各项目实施主体在项目实施前,必须与项目实施地的乡镇、街道及有关单位沟通协调,确保项目稳步实施和项目实施区的社会稳定。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区维稳办,各有关单位)

3、健全预防和救助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预警、社会舆情汇集分析等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涉法涉诉信访救助、执行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制度,按照省市要求,区财政要将上述四项资金列入年度预算,切实解决好救助和援助对象的生活问题,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区各部门,区财政局)

4、继续深化重大矛盾和积案化解工作。深入开展“社会重大矛盾和积案化解攻坚行动”和“集中化解赴省进京重复访、深入推进清积评查工作”专项活动,确保积压的重大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0%以上、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0%以上。

(责任单位:区维稳办,区信访局,区执法监督室)

5、建立健全件处置机制。要完善工作预案,重点健全预警机制、件和重大暴力犯罪联合指挥机制,组织加强演练,切实提高我区快速反应和协同处置能力,果断稳妥处理好各类件。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区,区,平川分局,区人武部,区维稳办,区司法局,区信访局,中队)

(四)坚持服务为先,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

继续创新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一是以“房”管人,管住落脚点。乡镇、街道流管站要按600:1的标准,配备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工资达到最低工资标准,省上每人每月100元、市上200元,其余部分由区、乡两级筹措解决。每月进行一次核查,落实流动人口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管理机制,着力解决房主对承租人情况不清、登记不齐全、出租房屋漏管失控等问题,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以“业”管人,管住活动空间。全面推行治安防范、劳动用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生育“五位一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业主责任制,把流动人口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用工单位、经营业主,实现对流动人口的动态监控管理。三是以“证”管人,管住源头。在全区试行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模式,为全省推行“居住证”管理打好基础。四是以“情”管人,实行人性化管理。在城市社区开展创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社区活动,倡导社会关爱。五是以“网”管人,在线动态跟踪管理。机关要依托警综网络平台,加大在逃人员信息比对工作,及时发现、打击混迹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净化外来流动人群。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健全部门协作机制,落实相关,完善日常服务管理措施,寓管理与服务之中,推动流动人口全面融入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之中,进一步增强流动人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区流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五)坚持机制创新,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

 1、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

一要及时调整和充实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力量,力争年内配齐配强区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办公室领导和工作人员,加强各司法所专职队伍和各成员单位联络员队伍以及志愿者队伍建设。二要重新修订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无缝对接、登记、排查、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坚持对出狱出所人员必接必送,必接必送率达100%,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登记率达100%,安置率达85%以上,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2%以下。三要构建多元安置帮教格局。强化各成员单位职能职责发挥。探索建立民政、教育、工商、税务、人社等成员单位与各司法所、安置基地结对子联系点制度。改变传统帮教模式,探索建立“一帮一”、“二帮一”到“多帮一”新型分类帮教模式。延伸帮教触角,利用书信、手机短信等形式建立大墙内外联合帮教机制。开辟“绿色帮扶通道”,印制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服务卡”,用卡片搭建传递党和温暖的爱心桥。四要完善对原过渡性安置实体——平川区贯宏商贸有限公司的规范管理,争取白银星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扩大再生产项目作为我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新建项目的立项,申报认定平川区海子滩砖瓦厂为新的过渡性安置实体,计划安置刑释解教人员15人。企业安置5人以上,并稳定就业一年以上的,省财政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市区财政分别补助2000元。

(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安置帮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2、加强对有严重不良习惯以及轻微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帮教管理。区乡两级综治、预青组织要认真动员社会力量,群策群力开展对严重不良习惯以及轻微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帮教管理。认真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严格落实法制副校长制度,加大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力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责任单位:区各部门,区综治办,团区委,区教育局)

3、加强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理。继续加大对易肇事肇祸和流浪精神病人的排摸、救治、管控工作,重点抓好集中收治场所建设,对现有精神病院、病区要积极争取项目改造扩建,扩大收治容量。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平川分局,长征分局,区卫生局,区民政局,区残联)

4、加强社区矫正和社区戒毒(康复)对象管理。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细化管理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流程,确保对社区矫正对象和戒毒(康复)人员管得住、管得好。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区司法局,区禁毒办,区民政局)

5、开展社会心理咨询服务工作。逐步培养和建立专群结合的社会心理咨询服务队伍,通过设立心理咨询服务站、服务热线结对帮扶等多种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类特殊人群的心理问题,扩大心理健康服务覆盖面。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司法局,区人社局,区民政局,区妇联,团区委)

(六)坚持预防为主,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1、深化综治基层基础建设。要加强综治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综治基层基础台帐的运行质量和水平,年内配齐配强乡镇、街道综治办副科级专职副主任。规范乡镇、街道综治维稳工作中心运行机制,并建立统一规范的村(社区)综治室,不断扩大和延伸综治组织的覆盖面。特别是各部门要按照省市要求,抓紧制定《基层基础建设三年规划》,从今年开始,力争用三年时间,夯实各部门基层基础。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区委组织部,区各部门,区综治办,区工信局)

2、推进技防力量建设。今年要全面完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实施好“天网工程”。要以“城市精细化管理年”活动为载体,以“数字平川”工程建设为契机,以街道、社区为基础,划分城市管理责任网格区,建立部门、街道和社区三级联动的网格管理模式。整合城建、、交通、工商、环保、水务等部门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城市管理数据库,打造集数据管理、动态监控、行动指挥、信息发布、投诉受理、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管理、监督与服务一体化。力争到2013年实现乡镇公共部位技防全覆盖,区乡两级主要交通道口全监控,居民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技防建设率达到90%以上,乡村农户技防覆盖面达到70%以上。省上按每个街道、镇建制各10万元、每个乡5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不足部分由区上自筹解决。

(责任单位:平川分局,工商平川分局,区发改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环保局,区水务局,区电力局,区数字办)

3、加大人防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街面店铺“十店联防”和农村“十户联防”机制建设。发展壮大保安和综治员队伍,配齐配强学校保安,从享受低保、社保人员中选派综治员,使专职综治员总数达到1800人。工资达到最低标准,除省上补助的100元外,其余部分由区上通过财政、社保、民政等部门筹集解决。同时整合现有各种治安力量,在企事业单位内部、商业繁华区、居民住宅区、工业园区、流动人口聚集区,建立专兼职巡逻队,不断完善城镇社会面管控、单位内部守控、社区楼院防控、城乡查缉堵控的防控网络。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平川分局,长征分局,区教育局,区综治办)

(七)坚持监管并重,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

1、进一步深化分类管理。参照新颁布实施的社会组织分类标准,逐类研究制订管理措施和相关发展。重点完善对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分类管理制度,探索在“两新组织”建立党团、工会和综治维稳组织,并完善日常监管,做到依法、有序、有效管理。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部,区民政局,区综治办,区维稳办,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工商联)

2、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指导各社会组织修订和完善社会组织章程、财务管理等制度,以规范行为、增强社会责任为重点,教育引导社会组织把自己的工作着力点和积极性,投身到构建和谐平川,促进全区经济率先跨越式发展中去。加强宗教组织和宗教场所的管理,促进民族团结。要加强对境外非组织的管理,严防其进行渗透破坏活动。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区委部,平川分局,长征分局,区民政局,区宗教局)

(八)坚持严打整治,净化社会环境。

1、各部门要针对去年我区“两抢一盗”案件高发、在校学生犯罪突发实际,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在校学生犯罪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努力遏制刑事案件大幅上升的势头。各乡镇、街道及各有关单位都要进一步加强街面防控工作,强化城区及乡镇、街道所在地的社会面巡控工作,稳定社会面上的治安秩序。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区各部门)

2、各乡镇、街道及成员单位要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和流动人口较多、特殊人群集中、基层组织软弱、治安隐患突出、社会建设滞后、社会管理薄弱以及案件多发高发的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经常性的动态摸排调查,按照“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分级实施”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消除产生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的土壤,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区综治办对各乡镇、街道和各成员单位确定的突出治安问题合治安混乱地区,要实施挂牌整治,务必做到有乱必治、凡治必安。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区综治办,各成员单位)

(九)坚持机制建设,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

1、建立虚拟社会防控体系。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构建以平川分局负责互联息内容和安全监督,文广局、移动、电信、联通、网通管理部门负责互联网行业发展其他相关部门参与的互联网管理工作新格局。同时,分局要严把网络宽带、信息审发、信息过滤服务器终端等关口,及时发现、封堵、删除、查处有害信息和违法信息,健全网上网下综合打防机制。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平川分局,工商平川分局,区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网通公司,区数字办)

2、强化虚拟社会阵地建设。加强网络诚信建设,打击取缔黑网吧,推动各网吧依法文明办网,强化对网民的管理力度,引导网民健康有序上网,积极构建和谐虚拟社会。

(责任单位:平川分局,长征分局,区文广局,区工信局,工商平川分局,区数字办)

(十)坚持落实责任,全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强化部门职责,发挥职能作用,严格行政执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切实落实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大事故隐患整改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力度,健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危爆物品管理和公共卫生监管机制,完善应急处理管理,严防发生群死群伤等重大恶性事故。加快煤炭资源整合进度,始终保持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的高压态势,有效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责任单位:平川分局,长征分局,国土平川分局,区安监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卫生局)

(十一)坚持公正廉洁执法,加强队伍建设。

1、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各部门要围绕今年司法改革重点,制定具体意见,认真组织实施。同时要按照区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的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加大党务政务公开,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行为标准,严密办案流程,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执法规范化工作体系。

(责任单位:区各部门)

2、加大信息化建设。各部门要以信息化建设促进执法规范化,尽快建立起执法办案信息管理监督系统。按照市上要求,各部门要加快部门信息网络共建共享项目建设,并对现有局域网和软件进行升级改造,力争6月底实现全区系统信息网络互联互通、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责任单位:区各部门)

3、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今年在全区系统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部门要把加强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群众观点再教育作为主题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与创先争优有机结合,制定方案,创新载体,丰富内容,确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实效。

(责任单位:区各部门)

   (十二)坚持普治并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

1、围绕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围绕区委、区工作大局和2011年十件惠民实事落实,以服务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重点宣传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服务民生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要坚持法制宣传紧跟全区重大项目建设步伐,为重大项目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中,突出抓好“一法一条例一栏目”宣传,“一法”指通过宣传《人民调解法》,让更多的群众在发生纠纷时首选人民调解,使人民调解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主渠道。“一条例”指通过宣传《综治条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栏目”指在区电视台开辟“法治纵横”栏目,用身边的人和事,开展“以案说法”警示教育活动。

(责任单位:区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2、坚持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法治平川”、“学法用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探索建立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通过推行村(社区)重大事项实施由律师把脉,提高村(社区)规范化管理水平,推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四、工作步骤

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分三阶段,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一)研究部署阶段(2011年3月1日至3月10日)。成立白银市平川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传达省市精神,全面安排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3月11日至2011年10月20日)。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及时成立相应领导和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细化职责任务,明确工作重点,健全各项制度,落实工作措施,努力开创社会管理工作新局面。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1年10月21日至2011年11月30日)。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综合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查找工作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迎接省、市考评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按照区委、区的部署,将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试点任务。

(二)协调配合,增强合力。

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增强大局观念,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主动配合,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群策群力完成好所承担的任务。

(三)加大投入,强化保障。

根据社会管理创新的实际需要,科学调整财政支出的范围、方向和重点,切实解决好民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保障社会管理创新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提高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先进经验和先进人物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和谐家园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督导,严格考核。

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好全区创新试点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度,要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为各乡镇、街道、各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并纳入区年终项目和重点工作综合考核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

                              (共印    份)

文档

社会管理创新方案

各乡镇、街道,各乡镇、事处,区直各部门,区属各单位,驻平有关企事业单位,各群众团体:《白银市平川区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方案》已经区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二0一一年三月九日平川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今年,我区被省上确定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14个综合试点县区之一。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