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齿轮测量方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3:56:25
文档

齿轮测量方法

齿轮检验项目的确定现行的国标对某一工作性能要求的齿轮尚未规定具体的检验项目,未行文的ISO/TR10063按齿轮工作性能推荐了检验组和公差族根据GB/T10095.1—2001的规定,对于单个齿轮的加工精度,应检验单个齿距偏差、齿距累积总偏差、齿廓总偏差、螺旋线总偏差。齿距累积偏差用于高速齿轮的检验。当检验切向综合偏差和时,可不必检验单个齿距和齿距累积总偏差五、齿轮精度等级在图样上的标注注:用以下两例说明标注。7GB/T10095.1—2001或7GB/T10095.2—20016()、7(、
推荐度:
导读齿轮检验项目的确定现行的国标对某一工作性能要求的齿轮尚未规定具体的检验项目,未行文的ISO/TR10063按齿轮工作性能推荐了检验组和公差族根据GB/T10095.1—2001的规定,对于单个齿轮的加工精度,应检验单个齿距偏差、齿距累积总偏差、齿廓总偏差、螺旋线总偏差。齿距累积偏差用于高速齿轮的检验。当检验切向综合偏差和时,可不必检验单个齿距和齿距累积总偏差五、齿轮精度等级在图样上的标注注:用以下两例说明标注。7GB/T10095.1—2001或7GB/T10095.2—20016()、7(、
齿轮检验项目的确定

现行的国标对某一工作性能要求的齿轮尚未规定具体的检验项目,未行文的ISO/ TR10063按齿轮工作性能推荐了检验组和公差族

根据GB/ T10095.1—2001的规定,对于单个齿轮的加工精度,应检验单个齿距偏差、齿距累积总偏差、齿廓总偏差、螺旋线总偏差。齿距累积偏差用于高速齿轮的检验。

当检验切向综合偏差和时,可不必检验单个齿距和齿距累积总偏差

五、齿轮精度等级在图样上的标注

注:用以下两例说明标注。

7 GB/ T10095.1—2001或7 GB/ T10095.2—2001

6()、7(、) GB/ T10095.1—2001

齿厚偏差标注是在齿轮工作图右上角的参数表中标出其公称值和极限偏差。

第四节  齿轮坯的精度和齿面粗糙度

齿轮坯的加工精度对齿轮的加工、检验和安装精度影响很大。在一定的加工条件下,用控制齿坯质量来提高齿轮加工精度是一项积极的工艺措施。

一、基准轴线与工作轴线(用课件讲解)

二、基准轴线的确定(用课件讲解)

确定基准轴线有三种方法:(见课件)

注:用教材图10-10 、10-11、10-12对确定基准轴线的三种方法进行说明。

三、齿轮坯精度

1.基准面与安装面的形状公差       注:用教材表10-11、表10-12、10-13(见课件)说

2.工作安装面的跳动公差               明这三项公差一般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数值。

3.齿顶圆柱面的尺寸和跳动公差

四.轮齿齿面及其它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注:用教材表10-14、教材表10-15进行简单介绍。

 第五节 渐开线圆柱齿轮副的精度

前面讨论的是单个齿轮的精度,本节对齿轮副的精度作一简单介绍。

一.中心距偏差

中心距偏差是实际中心距与公称中心距之差。教材表10-16 中心距极限偏差()(见课件)中心距的允许偏差是设计者规定的中心距偏差的变化范围。公称中心距是在考虑了最小侧隙及两齿轮齿顶和其相啮合非渐开线齿廓齿根部分的干涉后确定的。

在齿轮只单向承载且不经常反转的情况下,最大侧隙的控制不是一个重要因素,此时中心距允许偏差主要取决于重合度。

对于要控制运动精度的齿轮副,必须控制其侧隙;另外当轮齿上的负载常常反向时,对中心距的公差也应仔细地考虑下列因素:注:用课件说明轴、箱体孔系和轴承轴线的倾斜、安装误差、轴承跳动、温度的影响等7个因素。

二.轴线平行度偏差

注:以教材图10-13进行讲解轴线平行度偏差(见课件)。

三.侧隙和齿厚的确定

1.侧隙的确定

法向侧隙 注:用教材图10-14(见课件)说明什么是法向侧隙、最小法向侧隙。说明决定侧隙大小的主要因素(齿厚和中心距),齿轮副侧隙按齿轮工作条件确定的,与齿轮的精度等级无关。采用“基中心距制”

确定最小侧隙一般有三种方法:

(1)经验法 参照同类产品中齿轮副的侧隙值确定。

(2)查表法  

(3)计算法

最小侧隙的计算式:

 注:黑板讲授公式。 

2. 齿厚偏差

齿厚上偏差的计算、法向齿厚公差的选择、 齿厚下偏差按下式计算

注:黑板讲授。 

大模数齿轮,在生产中通常测量齿厚;中小模数齿轮,在生产中,一般测量公法线长度。公法线长度上、下偏差(Ebns、Ebni)与齿厚上、下偏差(Esns、Esni)换算关系(见课件)

公法线长度上、下偏差(Ebns、Ebni)用来控制公法线长度偏差(指公法线的平均值与公称值的差)。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常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

四.轮齿接触斑点

注:以教材图10-15、10-19 (见课件)   对触斑点进行说明。

楼主说的不是很详细,是尺寸还是材质,如果是材质那你就是打硬度,看金相,化验成分,做试棒等等,如果是尺寸,那就有几个方法,

   1.万能测齿仪可测量多个参数,如齿距,基节,公法线,齿厚,齿圈径向跳动等

   2.齿距仪也称周节仪,测量齿距的偏差

   测量齿距时多用比较法,即以任一个齿距为基准,对其他的齿距进行比较,从得到相对齿距偏差,再有偏差计算齿距偏差和齿距累计偏差其他的数据处理有相应的方法

一、仪器的用途:本仪器可测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和蜗轮的以下参数; 1、齿距偏差、齿距累积误差及K个齿距累积误差。 2、基节偏差。 3、公法线长度及其变动量。 4、齿厚偏差。 5、齿圈径向跳动,圆锥齿轮的齿圈法向跳动。 6、齿向误差(配套齿向附件) 二、仪器的技术规范: 1、被测齿轮的模数;1-10mm 2、被测齿轮的最大直径;360 mm 3、两顶尖间的极限距离:50-330 mm 4、读数装置的刻度范围及刻度值: 用千分表比较仪时,量程+0.1 mm;刻度值0.001 mm 用电感测微仪时,量程序逻辑mm;最小读数值0.01 µm。 三、微电数据处理系统技术指标: 1、测量范围:+25µm;+50µm;+100µm;+200µm。 2、测量误差≤量程的1% 3、最高分辨率:0.1µm 4、电源:220V;50HZ 

文档

齿轮测量方法

齿轮检验项目的确定现行的国标对某一工作性能要求的齿轮尚未规定具体的检验项目,未行文的ISO/TR10063按齿轮工作性能推荐了检验组和公差族根据GB/T10095.1—2001的规定,对于单个齿轮的加工精度,应检验单个齿距偏差、齿距累积总偏差、齿廓总偏差、螺旋线总偏差。齿距累积偏差用于高速齿轮的检验。当检验切向综合偏差和时,可不必检验单个齿距和齿距累积总偏差五、齿轮精度等级在图样上的标注注:用以下两例说明标注。7GB/T10095.1—2001或7GB/T10095.2—20016()、7(、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