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3:58:43
文档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课题《自相矛盾》课型精读课课时数2课时教材分析《自相矛盾》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里的一则寓言故事。文章是文言文的形式,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本文短小精炼,有如“吾”、“弗”等需要注意读音的字,还有“誉”、“立”等需要引导理解的字,更有“矛”和“
推荐度:
导读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课题《自相矛盾》课型精读课课时数2课时教材分析《自相矛盾》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里的一则寓言故事。文章是文言文的形式,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本文短小精炼,有如“吾”、“弗”等需要注意读音的字,还有“誉”、“立”等需要引导理解的字,更有“矛”和“
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课 题《自相矛盾》课型精读课课时数2课时

教材

分析

《自相矛盾》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里的一则寓言故事。文章是文言文的形式,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本文短小精炼,有如 “吾”、“弗”等需要注意读音的字,还有“誉”、“立”等需要引导理解的字,更有“矛”和“予”等需要区别记忆的字,通过对字词的准确把握,进而对全文深刻理解。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展现出故事的结局:路人指出楚人的话前后不一,而楚人听到后无法解释,十分尴尬。插图有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深刻地感受到楚人的话前后矛盾。

学情

分析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学生可能听过这个故事,但不一定知道它蕴含的道理。通过本次学习,学生会对这个寓言故事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感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

重难点

理解寓言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明白寓言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预习

作业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自学课后生字词。

3.  查找《韩非子》资料。

板书

设计

自相矛盾

盾     矛

坚固    锐利

什么矛   什么盾

刺不破   刺得破

不可同世而立

课前

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板块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的寓言故事有哪些,谁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

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亡羊补牢、坐井观天等

2.谁能说一下寓言是什么呢?

(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3.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生读题)

4.解释题目中“矛”和“盾”,并出示图片,明确两者的作用

5.交流作者简介

交流寓言故事,导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寓言,培养知识归纳的学习习惯。

出示图片资料,激发兴趣

二、初识古文,激发兴趣

过渡:请大家自己尝试读课文,注意如何断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标出停顿,再读文,把课文读通顺。

3.同桌互读,注意读出节奏

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

wú     fú      yù    fú

吾       弗      鬻     夫

3.指导书写

(1)矛,结合图片记忆,区别“予”和“矛”

(2)誉,注意上半部分的书写

4.小声读文,边读边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重点引导交流以下字词

(1)誉:称赞、夸。   弗:不能。

弗能应:不能应答。    立:存在。

(2)出示:

吾盾之坚    坚固      弗能应    应答

观察这两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

道旁李:             问其故:            

冀复得兔:             守株待兔:          

师:根据你的发现,猜一猜带点字的意思

教师总结:古代汉语较现代汉语简洁精炼,用词讲究,在课文中相当一部分的词语解释,都是单个字进行组词,成为词语的含义。有一些不太好理解的词语可以结合语境猜测意思。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掌握朗读节奏,为更好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强调形近字和易错字的书写,加强字词的掌握。

抓重点字词的理解,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注释去理解字词。

三、精读课文,深知文意

1.想知道这个寓言故事的内容吗?请自由朗读课文。

2.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

3.这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1)教给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先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再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楚国人是如何夸盾的?说说他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盾——坚固,并表演)

楚国人是如何夸矛的?说说他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矛——锐利,并表演)

(3) 楚国人被这么一问,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弗能应)

师:楚国人哑口无言,在场的人都笑了。当然,这个笑呀,可不是认同的笑,而是怎样的笑呀?(嘲笑)

大家在笑什么呢?

(4)学生讲故事,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讲讲这个故事。

师生评议,教师指导并小结。

给予充分朗读时间,为课文理解做铺垫。

把握文章主要脉络,有利于文章的理解。

让学生大胆想象楚国人的神态、动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楚国人的夸大其词。

体会楚国人当时的窘态。

四、联系生活,明道理

1. 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

2.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的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自相矛盾的说法。

作业

设计

将课文讲述给别人听,注意把事情发展过程说清楚。
教学

反思

文档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课题《自相矛盾》课型精读课课时数2课时教材分析《自相矛盾》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里的一则寓言故事。文章是文言文的形式,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本文短小精炼,有如“吾”、“弗”等需要注意读音的字,还有“誉”、“立”等需要引导理解的字,更有“矛”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