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楼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专项方案
重庆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SICHUAN BRANCH OF CHONGQING FIRST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审查表
工程名称:华阳骑龙片区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11#楼工程 编号:
致:
建设单位:成都同森锦城投资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中铁二院(成都)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我方承担的 华阳骑龙片区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11#楼 工程,已经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编制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 ,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核。
附件: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 日 期 |
| 监理单位审查意见: (审核时间为3天) 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
| 建设单位审查意见: (审核时间为2天) 专业工程师 工程经理 日 期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审核会签表
工程名称:华阳骑龙片区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11#楼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 (施工方案)名称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 | 编制人 | |||
| 会 签 部 门 | 责 任 人 | 会签人 | 审 批 意 见 | ||
| 项目部 | 技术负责人 |
年 月 日 | |||
| 项目经理 |
年 月 日 | ||||
| 分公司工程管理部 | 审 核 人 |
年 月 日 | |||
| 审 批 人 |
年 月 日 | ||||
| 分 公 司 | 总工程师 |
年 月 日 | |||
1、华阳骑龙片区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建筑、结构施工图;
2、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201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1版);
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9-2010
6、《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2011
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1
8、《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2002
9、《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95-2011
1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成都同森锦城投资有限公司华阳骑龙片区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成都市华阳镇协和下街。本工程主楼基础为平板式筏板基础,结构类型均为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耐火等级为一级,工程由商住楼和2层地下室及地下车库构成,1,3单元为32层高层住宅建筑,房屋高度为99.450米,2单元为30层高层住宅建筑,房屋建筑高度为93.450米。11#楼为商住楼,建筑基底面积1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1000平方米,其中±0.000以下14876平方米,±0.000以上46058.85平方米。住宅部分底层局部为门厅商铺、架空区,层高6米,住宅二层及以上层均为3.0米。
工程周边是居民区,根据建设单位指定的施工道路主入口,修建一条临时施工道路到生产作业现场,临时用水、用电根据建设单位指定的接口,沿临时施工道路敷设到施工现场。
建设单位:成都同森锦城投资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中铁二院(成都)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四川国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重庆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承包范围: 施工图所示建筑、结构、水电安装
11#楼筏板面积2462平方米,筏板设计厚度1600mm,筏板混凝土强度C30,利用设计后浇带将筏板分成A,B,C三区,A区872.8平方米,B区765.4平方米,C区823.8平方米。成都地区温度14oC-19oC。
第三章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1、施工前,熟悉施工图纸、混凝土相关施工规范、验收规范,经项目部技术组与施工组讨论确定施工方式,将技术难点、重点作为施工过程中的重点监控对象。
2、通过对图纸的研究,确定施工所需要的施工器材,设备。
3、做好每到工序、施工难点、重点的技术交底,并要求技术工人将信息反馈,确定是否了解施工意图。
4、确定有资质的商混站和温度检测机构,根据施工图要求准备各项施工措施。
3.2 人、材、机准备
本工程所需人、材、机如下:
1、混凝土车泵2台,Φ125泵管若干(包括直泵管、软管、管卡);
2、布料机2台
2、混凝土汽车泵2台(备用),柴油50L(备用);
3、振动棒6套(带电动机),其中4套施工,2套备用;
4、磨光机2台;
5、薄膜2500平方米,草垫若干;
6、照明设备(配电箱、碘钨灯)及自备电源功率为35Kw的柴油发电机;
7、人员50人。现场工长2人,泵管移动8人,混凝土振捣8人,电工1人,泵送操作2人、抹平收光4人(总浇筑时间大约43.3小时,最大施工段15.3小时,分三班,每班25人)。
8、为保证混凝土输送泵运转顺利应做好以下措施:
(1)、受料斗必须配备孔径为50mmx50mm的振动筛防止个别大颗粒骨料进入泵管,料斗内混凝土表面距离上口200mm左右,防止泵入空气。
(2)、泵送混凝土前,先将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以湿润和清洁管道,然后压入同强渡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再泵送混凝土。
(3)、开始压送混凝土时速度宜慢,待混凝土送出管子端时,速度再逐渐加快,并转入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遇到运转不正常时,需放慢泵送速度,进行抽吸往复推动次数,防止堵管。
(4)、泵送混凝土浇筑入模时,端部软管均匀移动,使每层布料均匀。只允许软管布料,但软管不要过长,不允许使用振动器推赶混凝土。
(5)、泵送中途停歇时间不得多于60min。若超过60min则应及时清管。高温天气施工,需湿润覆盖泵管。并加强对混凝土泵及泵管的检查,若有故障需立即停泵排查故障后再浇筑。
3.3 外部关系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进行,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外部配合:
1、本工程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所以要提前和商品混凝土公司取得联系,提出我项目部的施工要求,包括混凝土标号、大体积施工降低水化热方法、入模温度、坍塌度、原材料的准备、单位时间所需混凝土方量等,若有必要,可派遣管理人员驻守在商混站。
2、积极与业主和监理单位沟通,确保各项工序满足要求,共同审理混凝土配合比,最终配合比需取得业主和监理单位同意。混凝土浇筑前填写“混凝土浇筑令”申请混凝土浇筑。
3、交通:本工程临近市区,在特定时间(如上下班时间)交通较为拥挤。为保证混凝土能按时到达施工现场,需要选择至少两条运输路线,在交通高峰期时刻,派专人监控各条路线的交通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通知商混站运输路线。当然这需要与交警取得联系,请求配合。
4、临电:工程用电从市政高压电网通过变压器降压接入现场,为保证混凝土浇筑顺利,项目部需积极与供电局取得联系,了解浇筑时间有无断电可能。考虑停电有不可预料的原因,现场需配备发电电机供混凝土振捣和照明使用。另外,事先与混凝土汽车泵取得联系(自备电源无法供应混凝土车泵工作),一旦停电,及时换上汽车泵浇筑混凝土。
5、天气:混凝土浇筑前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暴雨天气严禁浇筑,尽量避开高温天气。
6、其他突发情况。当遇到特殊情况,混凝土实在无法浇筑时,在混凝土施工缝处预留直径16mm的钢筋,纵横间距500mm(对水平缝的处理方式)。
第四章施工部署
4.1 施工工艺
泵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艺:
确定混凝土泵车摆放位置、布管——固定泵管——在筏板钢筋上标出分段、分层线——隐蔽验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面压光——混凝土养护(温度检测)。
4.2整体部署
施工前确定后浇带的位置,排水坑位置,在筏板四周设置排水沟截面尺寸为200mmx200mm,并向角点找坡,在角点设置集水坑,将施工多余用水用潜水泵排除筏板。经计算每道泵管需要覆盖16米的范围(左右各8米),混凝土浇筑时为了减少混凝土浇筑时人工移动泵管,每台泵车配备一台布料机,并用塔吊配合安装、拆除。泵管布置时尽量减少弯管,同时保证在作业面上的临时水平管最短,水平泵管的固定,采用钢管架柔性支撑,弯管处设固定支撑,泵管用草袋子覆盖,防止气温过高影响砼入模温度。布管线路详见附图
为了避免泵管的振动扰动底板钢筋和基础模板,泵管须架设在钢管支架上,马凳下铺脚手板,马凳上铺放钢跳板作为工作面,底板砼浇筑完毕,及时将马凳和脚手板拆除。
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将11#楼分成三个区,分区具体情况见下表:
筏板混凝土浇筑分区表
| 区域 | A区 | B区 | C区 | 合 计 | |||||
| 筏板面积(㎡) | 872.8 | 765.4 | 823.8 | 2462 | |||||
| 筏板厚度(m) | 1.6 | 1.6 | 1.6 | ||||||
| 混凝土方量(m³) | 1422 | 1263 | 1343 | 4028 | |||||
| 混凝土强度 | C30P6 | ||||||||
| 浇筑时间(h) | 15.3 | 13.6 | 14.4 | 43.3 | |||||
混凝土浇筑斜面分层示意图
根据混凝土供应率及浇筑速度预计浇筑筏板混凝土需43.3小时,最大区(A区)浇筑需15.3小时。为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项目部和班组实行“三班倒”,浇筑完一段后休息4个小时再继续浇筑下一段。每班25人(护模、护筋人员另计),每台泵车配备4人施棒,4人移动电机,4人移动泵管。移动泵管时必须取泵管,不得增加泵管(即从远到近浇筑),浇筑、振捣完成后由两人用磨光机收第一次面,收平即可(为保证平整度,可在面筋的支架上焊接短钢筋,上端与混凝土完成面齐平,钢筋间距以铁抹子长度而定),收面时需将表面的浮浆刮掉,若形成的浮浆过多,可用级配碎石均匀的铺在混凝土面,再用抹子压平。当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再进行第二次收面、压光,第二次收面不仅要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还要保证混凝土初期表面收缩脱水细缝的闭合。
后浇带在规定时间浇筑,沉降后浇带在主休结构封顶后补浇;收缩后浇带在砼浇注完2个月后浇注。后浇带浇筑时要注意施工排水及浇筑前的处理,包括凿毛、剔除松散混凝土、湿润等。后浇带混凝土比筏板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并预在两侧先埋置通长止水带。
夜间浇筑,电工需提前备好碘钨灯,在作业区设置5盏碘钨灯,碘钨灯要留有余线,方便移动。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其关键在于防止出现裂缝和解决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而引起的温差裂纹等问题,必须有控制温度变化的有效措施。本工程主要从原材料、入模温度、浇筑方法、养护等方面解决该问题。
5.1原材料控制措施
由于本工程使用的商品混凝土,所以对于原材料的控制要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商混站,并要求商混站必须按要求执行。
1、在材料选用和配合比的确定上,首先要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2、尽量减少单位体积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加入一定量的Ⅱ级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约16%,具体根据设计配合比确定);
3、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如矿渣水泥,以此降低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的温度(经计算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亦符合温控要求);
4、采用适当的骨料粒径,优良的级配和严格控制砂、石中的含泥量(石子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砂含泥量不大于2%,石子粒径5-31.5mm的级配碎石,针片石控制在15%以内,砂采用细度模数为2.6-2.8,平均粒径为0.38的中粗砂)。
5、根据工程实际和泵送施工的要求,在筏板浇筑一个月前积极与商混站联系,由理论计算和实验试配结构确定配合比,为补偿混凝土收缩、提高抗渗性,可适当添加外加剂,混凝土坍塌度控制在180-210mm。
5.2降低入模温度措施
1、查阅资料可知,水的比热容最大,砂石较低,但石子的使用量最大。在搅拌混凝土前降低水、石子的温度尤为重要,砂次之。砂石搅拌前不得置于阳光下暴晒,砂石需遮盖并随时用水湿润降温;搅拌混凝土水采用城市自来水可保证水温及混凝土配制要求,如条件许可,对水降温是很好的技术措施;
2、浇筑混凝土时尽量不要选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在浇筑混凝土时要用湿麻袋包裹泵管,并及时洒水降温。
5.3混凝土浇筑措施
为了保证浇筑质量,首先得保证混凝土的供应量,关键控制混凝土泵车、混凝土运输车的供应、现场的配合以及混凝土的浇筑方式。本工程混凝土浇筑选用2台HBTS60-13-90泵车,高压时输出量为每小时37立方米,低压时每小时74立方米,泵管直径φ125。
1、混凝土泵实际平均输出量:
根据 Q1=Qmax×α1×η
Q1 ——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
Qmax——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
α1 ——配管条件系数 α1=0.9
η ——作业效率 η=0.7
得出Q1 =74m3/h×0.9×0.7
=46.62m3/h
2、浇筑时间:
HBTS60-13-90型混凝土输送泵在低压时输送能力:46.62m3/h。
筏板混凝土以A区方量最多,共计1422立方米,则完成浇筑最长需要时间如下:
t=1422÷(46.62×2)=15.3(小时)
3、每台混凝土泵需配置混凝土罐车数量:
根据N1=Q1/60V1×(60L1/S0+T1)
N1——混凝土罐车台数
Q1——每台混凝土泵实际平均输出量
V1——每台混凝土罐车容量
S0——混凝土罐车平均行车速度
L1——混凝土罐车往返距离
T1——混凝土罐车总计停歇时间
得出N1=46.62/(60×8)×[(60×20)/50+80]
=10.5(台)取为11台。
2台车泵共需22辆混凝土运输罐车,实际浇筑中将使用25辆,但为保证在意外情况下(堵车、车辆损坏等)仍然能够满足供应,搅拌站另准备7辆运输罐车作为备用。
4、混凝土泵的最大水平输送距离
Lmax=Pmax/ΔPh
ΔPh=2×[K1+K2(1+t2/t1)V2]×a2/r0
K1=(3.00-0.01S1)×10²
K2=(4.00-0.01S1)×10²
Lmax ---混凝土泵的最大水平运输距离(m)
Pmax ---混凝土泵的最大出口压力(Pa),HBTS60-13-90型为13MPa
ΔPh---混凝土在水平输送管内流动每米产生的压力损失(Pa /m)
r0----混凝土输送管的半径125mm
K1---粘着系数(Pa)
K2---速度系数(Pa/m/s)
S1---混凝土塌落度取180mm。
t2/t1---混凝土泵分配阀切换时间与活塞推压混凝土时间之比,取0.3。
V2---混凝土拌和物在输送管的平均流速,HBTS60-13-90型为0.69m/s。
a2---径向压力与轴向压力之比,取0.9。
K1=(3.00-0.01S1)×10² =(3.00-0.01×180)×100=120
K2=(4.00-0.01S1)×10²=(4.0-0.01×180)×100=220
ΔPh=2×[K1+K2(1+t2/t1)V2]×a2/r0
=2×〔120+220(1+0.3)×0.69〕×0.9/0.0625
=9139.39(Pa/m)
Lmax=Pmax/ΔPh
=13×106/9139.39
≈1425m
输送管道的实际配管整体水平长度远小于计算所得的最大水平泵送距离,故满足要求。
4、混凝土泵送的换算压力损失
泵送的换算压力损失
| 名称 | 换算量 | 换算压力损 失(Mpa) | 数量 | 换算后的压力损失 |
| 水平管 | 每20m | 0.10 | 240m | 1.2Mpa |
| 垂直管 | 每5m | 0.10 | 100m | 2Mpa |
| 90度弯管 | 每只 | 0.10 | 15 | 1.5Mpa |
| 软管 | 每根 | 0.20 | 2 | 0.4Mpa |
| 管路截止阀 | 每个 | 0.80 | 1 | 0.8Mpa |
| 合计 | 5.9Mpa |
| 名称 | 换算量 | 换算压力损失(Mpa) | 数量 | 换算后的压 力损失 |
| S形管 | 每只 | 0.05 | 1 | 0.05Mpa |
| 分配阀 | 每个 | 0.08 | 1 | 0.08Mpa |
| 混凝土泵启 动内耗 | 每台 | 2.8 | 1 | 2.8Mpa |
| 合计 | 2.93Mpa |
混凝土采用“薄层浇筑,循序渐进,逐层到顶”的方法浇筑。分层浇筑有助于水泥水化热的散失,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本工程分两层浇筑,沿浇筑方向沿1:6坡度推进。
每台泵车配备4支插入式振动棒,在每个浇筑带设置三道振动器,第一道在出料口,负责斜坡面上部振捣,在坡面中部和坡脚分别设置一道,为不让在出料口集料,先振捣出料口使混凝土自然向前流淌,然后由坡脚从上向下振捣密实。在分层向前推进时,上层至少覆盖下层混凝土水平距离500mm,振捣时第一层由上向下振捣,第二层由下向上振捣交替进行。
混凝土振捣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上下抽动,均匀振捣,插点要均匀排列,插点采用交错式;插点间距不大于振捣半径的1.5倍,约为300~400mm,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约50~100mm,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的有效结合,振捣时应依次进行,不要跳跃式振捣,以防发生漏振。在A1、A2,B1、B2,C1、C2,D1、D2交接处,一定要派人严密监视,要求振捣手一定记住交接处的振捣,不得漏振。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30s,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但不能过振。为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可采取二次振捣方式。
5.4养护措施
(一)关于温度的热工计算
根据商混站关于C30混凝土的理论配合比(最终配合比由理论配合比和实验配合比确定)如下:
峨胜牌普通硅酸盐水泥:350Kg;Ⅱ级粉煤灰:70Kg;中砂:702Kg;级配碎石:1088Kg;自来水:183Kg; XD聚羟酸减水剂:6.7Kg;SY-K混凝土膨胀剂:29.4Kg。
计算混凝土拌合温度
| 材料名称 | 重量W(Kg) | 比热C(KJ/Kg.℃) | WxC Kg/℃ | 材料温度T1(℃) | T1xWxC (KJ) |
| 水 | 183 | 4.2 | 768.6 | 14 | 10760.4 |
| 水泥 | 350 | 0.96 | 336 | 19 | 6384 |
| 砂 | 702 | 0.84 | 5.7 | 16 | 9435.2 |
| 石 | 1088 | 0.84 | 913.9 | 16 | 14622.4 |
| 粉煤灰 | 70 | 0.3 | 21 | 19 | 399 |
| 减水剂 | 6.7 | 4.0 | 26.8 | 15 | 402 |
| 砼膨胀剂 | 36.5 | 4.0 | 146 | 15 | 2190 |
| 合计 | 2436 | 2802 | 44193 |
注:上式中因为对原材料水、砂、石的降温出来所以温度比水泥和粉煤灰底。
经过一系列的降温措施可以基本保证混凝土的出罐温度、入模温度与拌合温度基本一致即:15.77℃。
1、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的计算:
由经验推算,3天时水化热温度最大,故计算龄期3天时的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混凝土绝热升温计算:
Th=(mc+K*F)Q/c*p=(350+0.3*70)*375/0.97*2400
=139125/(0.97*2400)=59.76 oC
=
=44.35℃
2、三天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计算式如下:
Tmax=Tc+(WQ)/(Cρ)ξx(1-)
式中:Tc—混凝土浇筑温度;
W—每m³中水泥用量;
F—每m³混凝土中粉煤灰的用量;
Q—每千克水泥水化热,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取461;
C—混凝土比热,取0.96;
ρ—混凝土密度;
ξ—不同混凝土厚度的浇筑散热系数,经计算取0.522(本工程混凝土厚度1.6米,ξ值为:混凝土厚度1.5米时取0.49,厚度2.0米时取0.57);
m—与水泥有关的经验系数,取0.343(入模温度15℃时取0.34,20℃时取0.362。)
t—混凝土龄期
e—常数,取2.718
Tmax=15.77+350x461/(0.96x2436)x0.522x(1-)
=38.92℃
=17+59.76*0.522=48.19℃
3、混凝土表层(表面下50-100mm处)温度
1)保温材料厚度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上面敷设草垫
式中 δ——保温材料厚度(m);
h——结构厚度(m);
——所选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混凝土表面温度(℃);
——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
λ——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K);
Tmax——计算得混凝土最高温度(℃);
计算时可取T2-Tq=15-20℃
Tmax=T2=20-25℃
——传热系数修正值,取1.3-2.0,
2)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
式中 ——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等的传热系数[W/(m2·K)];
——各保温材料厚度(m);
——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W/(m2·K)]。
=15.4W/(m2·K)
3)混凝土虚厚度
式中 h'——混凝土虚厚度(m);
k——折减系数,取2/3;
λ——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K)]。
式中H——混凝土计算厚度(m);
h——混凝土实际厚度(m)
4)混凝土表层温度
式中——混凝土表面温度(℃);
——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
h'——混凝土虚厚度(m);
H——混凝土计算厚度(m);
——混凝土中心温度(℃)。
4、混凝土温差计算
=38.92-22.97=15.95℃
所以采用的保温措施是有效的。
5.5 混凝土养护
当混凝土浇筑8小时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这项工作必须和温控相结合,采取信息化施工,根据温控测量结果确定草垫养护厚度,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不大于25℃。
混凝土浇筑8小时后,即可加水覆盖,保持养护。具体做法是: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当混凝土实测内部温差或内外温差大于20℃时再在塑料薄膜上加盖3cm左右厚草垫保温(根据温控结果随时控制草垫厚度,满足温差不大于25℃的要求)。覆盖必须要严密,塑料薄膜有必须搭接,并用封口胶将搭接处密封,封住水分,保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草垫也要搭接,骑马堆放。当混凝土养护期间需要进行其他作业时(如:洒水养护),应把掀开的保温层及时覆盖。另外还需控制混凝土的降温速度,每天降温不得大于2.0℃。一定要注重混凝土的养护,特别是混凝土的前期养护尤为重要,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不得低于14天。
5.6温度控制
为了使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防止混凝土开裂,需采用温控措施即按时测量混凝土内外温度。为保证测量的精确性和科学性,项目部聘请一家有资质、有大量工程经验的温度检测机构对本工程筏板混凝土做温度检测。测温控制点布置及测温详见《大体积砼测温方案》。
为了科学、精确的测量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我们分别对混凝土底部、中心部位、表层及大气温度进行检测。温度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注体平面图对称轴线为测试区,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不少于4处,间距不大于10米,另外在温度应力特殊的地方设置监测点(电梯井、外形复杂段)。每个检测点位由三根测温点构成,分别位于距板底50mm,板中间(取750mm)及离板面50mm的混凝土中,三根测温管成三角形埋于混凝土中,一定注意测温管不能与筏板钢筋接触。每根测温管通过传感导线传到测温芯片。导线置于硬质PVC导管,PVC导管下口封堵压实,上口高于混凝土表面200mm,绑牢、封堵并做好醒目的标记,以免浇筑时破坏。在露出的导线上对其编号,以示区别上中下三根测温管。大气温度监测根据情况不低于三点。
混凝土测温应由专人负责,24小时监控,测定的温度必须正确、真实、详细的记录,每次测完后绘制温度-时间曲线,并把数据及时反馈给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温度测量在每块混凝土浇筑完初凝后开始,测温时间不少于14天,前7天每4小时测温一次,后7天每8小时测温一次。测温过程中发现温差大于25℃时,立即采取保温措施,如加厚草垫。
第六章安全文明措施
6.1一般要求
1、施工前对电闸箱、电缆及用电设备进行漏电检查;脚手架牢固可靠,作
业面上满铺脚手板。
2、进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振捣手还应戴绝缘手套;在混凝
土中作业的人员都应穿雨鞋。
3、施工作业前禁止饮酒。
4、施工现场,基坑上下禁止吸烟。
5、施工过程中,严禁吵闹、嬉戏或打架。
6、施工过程中各方人员必须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统一指挥,采用对讲机
进行协调。
7、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对道路经常洒水,保持路面湿润。
6.2泵送的安全要求
1、混凝土泵车等大型机具,距基槽边缘不得小于3m。
2、输料管要支设牢固。混凝土浇筑时,泵管口不准对准人,严防混凝土崩
出伤人。
3、清洗混凝土泵时,不要将泵管对准人,以防皮球冲出后伤人。高空作业时,必须及安全带,必且确保牢固可靠符合规定。
4、在拖动布料杆时,操作人员除了注意脚下以免踏空外,还必须防止布料杆的摆动伤人。
5、非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开动混凝土泵等,也不得随便打开、触动电气设备。
6、现场安全员及混凝土工长经常检查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通知机械修理工及施工人员,力求预防安全问题。同时,混凝土工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时刻注意异常情况,把安全意识记在心头。
7、管路堵塞经处理后进行泵送时,软管末端会急速摆动,混凝土可能瞬间喷射,工作人员不得靠近软管。
8、经常检查泵管和接头处,防止接头爆裂或泵管过度磨损爆裂伤人。
6.3文明措施
1、施工道路派专人对施工现场道路及时进行清扫,并在出入口处设置洗车池,对外出的砼运输车车轮、下料口等重要部位进行冲洗,以防泥土或砼带到市政道路上。
2、浇筑砼时,避免振捣棒触到钢筋上振捣,防止噪音污染环境。
3、砼运输车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尤其是在休息时间。
4、如有剩余混凝土应妥善处理,禁止随便倾泻。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对马路经常洒水,保持路面湿润,防止扬尘
6、施工完毕应将现场清理干净,作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6.4不同标号混凝土浇筑顺序及控制措施
1、柱墙和楼板混凝土标号不同时,在混凝土浇筑前用钢丝网将梁柱简单隔离,在浇筑柱墙混凝土时在柱墙周围楼板上铺上模板,防止柱墙混凝土浇撒在楼板上。
2、在浇筑柱墙混凝土时应分两次浇筑。第一次将混凝土注入至楼板面,进行振捣过后再注入第二次并再次进行振捣。
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正常情况下每小时可浇筑30立方米。故按照先浇筑60立方米(2小时)高标号混凝土再进行楼板混凝土覆盖。
第七章附图
7.1筏板混凝土浇筑分区平面图。
7.2筏板混凝土测温点分布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