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号:201204011129 实验名称:记忆加工水平 实验室:基础心理学实验室
记忆加工水平
一.引言:
F.克雷克等人于1972年提出的与记忆两过程理论相对立的记忆加工水平理论。这一理论强调用信息加工深度来解释记忆,认为没有必要将记忆分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两种系统,所谓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只不过是一种记忆过程中的不 同阶段。人们对识记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和记忆得清楚与否,决定于对材料提供的信息是如何加工的,即决定于加工水平。如果对输入信息的加工只是在粗浅的感觉水平上,那么其痕迹保持的时间便是短暂的;如果对信息的加工包含有语义的性质,那么其痕迹的保持便会是持久的。
这个学说认为,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肤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加工水平说还认为,记忆效果依赖于加工速度,复述并不能导致较好的记忆效果或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感觉分析涉及刺激的物理特性;较深的分析则涉及模式识别和意义的提取。这种加工系列体现出不同的加工深度,更深的加工深度意味着更多的意义或认知分析。记忆痕迹实际上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函数。那些受到深入分析的信息产生较强的记忆痕迹,并可持续较长的时间;而那些只受到肤浅分析的信息则产生较弱的记忆痕迹,并持续较短的时间。
加工水平说的实验范式为不随意学习,具体如下:要求被试完成不同的定向任务,完成后进行再认或回忆的测验,通常任务水平有字型、语音和字义。结果表明,加工越深,所需时间越多,语音加工水平需时最多;加工越深,再认的成绩最好,同样语义水平加工成绩最好。在加工时间上,语义任务的时间最长,语音任务其次,而字型任务的加工时间最短。
本实验将通过再认测验和知觉辨认测验考察不同的加工水平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从而验证加工水平与记忆持久性的关系以及加工提取的一致性。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再认成绩应随着意义加工的增多而提高;知觉辨认成绩则应随着字形加工的增多而提高。
二.实验假设
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被试学习100对单字反义词词对中的50对,而记忆的是50对中的一个字。它们分别以三中方式呈现:先呈现注视点,再直接呈现要记忆的字(无上下问关系的学习);先呈现要记忆的单字的反义词,然后呈现要记忆的单字(有上下文关系的学习);先呈现要记忆的单字的反义词,然后呈现问号,让被试报告出要记忆的单字(想象学习)。第二部分是测验,测验分为两种:再认和辨认,各测一半,即25个。但每种测验会加入25个新字。即再认任务一共50个单字,辨认也一共是50个单字。在再认测验中,将事先处理过的单字以很快的速度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不要进行过久的思考尽快用输入法输入自己认为看到的单字,并点击“确定”按钮进入下一个单字的再认;在辨别测验中,将25个学习过的单字和25个新字随机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判断自己是否曾经学过。若学过,则按下一号反应盒的红键;若未学过,则按绿键。
实验结果,应该显示为:加工的水平越高记忆痕迹就可以保持的越持久。
三.方法与程序
3.1.被试:长江师范学院,2012级,女生,20岁
3.2.实验器材:psysky计算机
3.3.实验步骤:
连通主机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调试仪器,进入系统,输入个人信息并选择相应的实验(记忆的加工水平)做好准备。
让被试面对电脑显示器坐下,看好指导语按下开始测试的按键,进入测试状态。被试登陆计算机中的Psykey软件程序,选择“记忆的加工水平”实验,阅读指导语:屏幕将交替出现注视点(十字形),汉字呈现在一个红色小方框内;请大声读出看到的每一个汉字,请注意你的发音,尽量做到发音标准!希望你能做的又快又准确!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后,点击“确定”按钮开始。
先呈现要记忆的单字的反义词,然后呈现问号,使用高斯模糊后,让被试报告出要记忆的单字。计算机会自动记录并保存实验操作的数据。当测试完成后,查询实验结果,记录下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
4.1第一组
----------------------------------
个数 百分比(%)
------------------------------------
再认 击中 23 92.00
正确拒绝 13 52.00
辨认 旧词 22 88.00
新词 21 84.00
------------------------------------
4.2第二组
------------------------------------
个数 百分比(%)
------------------------------------
再认 击中 25 100.00
正确拒绝 10 40.00
辨认 旧词 21 84.00
新词 21 84.00
------------------------------------
4.2第三组
------------------------------------
个数 百分比(%)
------------------------------------
再认 击中 23 92.00
正确拒绝 16 .00
辨认 旧词 22 88.00
新词 16 .00
五.结果分析与讨论
在结果中列出辨认任务中的新词和旧词各自的辨认正确个数和正确率,再认任务中击中和正确否定的次数和正确率。本实验的结果与前人的实验结果相符,结果发现:再认成绩随着意义加工的增多而提高;知觉辨认成绩则随着字型加工的增多而提高,即加工的水平越高记忆痕迹就可以保持的越持久。
讨论:实验结果受到很多干扰因素影响,包括有实验设计本身的问题和外部因素引起的问题。该实验中,加工水平或加工深度的定义不精确也不这可能会造成随机误差。实验仪器的长时间使用,仪器线路上可能会出现相应的老化,进而导致系统误差所有被试均在机房完成本次实验。被试相互干扰较大,如第二组的实验要求被试读出反义词,有几个被试就故意很大声,不仅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还干扰到了其他被试,也有被试干脆就不读出声来,而且再认本身就需要被试积极地、有意地努力获得学习过的信息,当有的被试已经进行再认时有的被试还在旁边进行读词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