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系统
学院(系)
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副教授
2012年 04月 22日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系统
【摘 要】
现代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城市的改革和发展是我国深入和继续改革大业的中心课题。而现代城市的发展使人口高速膨胀,不同地区间的人员流动日益频繁,这就给我们的门在人口管理和控制犯罪等工作方面带来了新的困难和课题。
在城市管理诸多方面中,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宁,保障人民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是我们干警作出的重要贡献。目前人员流动是历史上最频繁的时期。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来说,流动人口是生产力,是服务对象也是管理对象。流动人口通过在工作和生活所在地的派出所出示"务工证"和办理"居民暂住证"等正式手续,获得在当地的居民居住权。当地机关同时要对他们的一些个人信息(姓名、年龄、政治面貌、户口所在地、婚姻状况、现在工作地点、现居住地点、现联络方式、有否犯罪记录等)进行综合管理,是城市治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城市人口管理系统;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系统简介
本系统是城市人口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系统适用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部门,同时具备与“警综系统”、房管局“房管系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用工单位信息系统”进行一一对应的数据交换、准确比对和实时引用。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系统是针对城市人口管理部门大量数据处理工作而开发的管理软件。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系统是融数据录入、日常管理、信息反馈、部门共享、监督考核、决策分析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以人口、年龄、房屋、户籍信息、职业、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依托,以建立多部门流动人口管理综合应用为目标。实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统一管理、在流动人员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涉及到的各个部门都能实现对流动人员信息共享;完全替代人工报表、统计和纸文信息传输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不精确,统计不准确,同时降低工作费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功能。用户通过输入姓名、住址、职业等基本信息,由系统自行生成相应的统计数据及各类表以供用户查询、打印;另外用户还可以对这些基本信息进行定期的更新和删除,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力求给用户方便快捷的途径去管理这些繁琐的数据。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系统能够更好的管理城市流动人员信息能够使管理者和管理部门能够科学的合理的公平的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
绪论
开发背景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整个人类社会已逐步走向信息化,作为高新技术的产物——计算机,也在逐步渗透到每一个领域。
借着计算机的普及,数据库也有了更大的发展。数据库适合数据量大,关系复杂的数据处理。通过数据来反映客观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实现了数据的性(将数据和应用开来),适合于面向全组织的应用需求。适合共享程度要求比较高,冗余性要求比较小的应用需求。
开发目的
在人口管理中,需要从大量的人口活动中提取相关信息,以反映人口流动情况。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易发生数据丢失,统计错误,劳动强度高,且速度慢。使用计算机来管理流动人口信息,不但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更能全面、有效地掌握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及时获取最新的准确资料和信息。在计算机联网后,数据在网上传递,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规范人口管理行为,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
系统开发环境
Visual Foxpro 6.0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能够即迅速又简单地建立用户的数据库,同时提供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从而使数据库的操作更有效灵活。Visual Foxpro 所提供的数据库从文件结构上来说,只是一个文件类型数据库。它比较适合中﹑小型的信息系统的开发。它可以包含如下几个数据来源:数据表﹑本地数据集﹑远程数据集﹑数据库连接﹑存储过程。
SQL是1974年由boycee和Chamberbin 提出的,并在IBM公司研制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原型System R上实现的。SQL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操纵功能于一体。 SQL功能极强,语言十分简洁,完成核心只用了9个动词(SELECT﹑CREATE﹑DROP﹑ALTER﹑INSERT﹑UPDATE﹑DELETE﹑GRANT﹑REEVOKE)。
一、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现代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城市的改革和发展是我国深入和继续改革大业的中心课题。而现代城市的发展使人口高速膨胀,不同地区间的人员流动日益频繁,这就给我们的门在人口管理和控制犯罪等工作方面带来了新的困难和课题。
在城市管理诸多方面中,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宁,保障人民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是我们干警作出的重要贡献。目前人员流动是历史上最频繁的时期。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来说,流动人口是生产力,是服务对象也是管理对象。流动人口通过在工作和生活所在地的派出所出示"务工证"和办理"居民暂住证"等正式手续,获得在当地的居民居住权。当地机关同时要对他们的一些个人信息(姓名、年龄、政治面貌、户口所在地、婚姻状况、现在工作地点、现居住地点、现联络方式、有否犯罪记录等)进行综合管理,是城市治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口管理方面,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人们高度强烈的时间观念,也设计了流动人口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通过该系统完成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客户可以查询自己的相关信息,而且只需按系统要求输入即可操作。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也可节省大量的时间,避免资源浪费。
二、系统总体设计
通过对上述的调查和分析,可得到下面的一个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结构图
系统功能模块图
------图1------
三、数据库设计
(1)可行性分析
众所周知,在人口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人口信息管理从流动人口一经登记就已经开始,而众多的人口信息给人口管理部门的人口信息管理人员带来了繁琐的工作,这样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因此,流动人口管理对于整个社会正常的人口管理工作的好坏以及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数据庞大的流动人口信息,人口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相应很大。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城市网络的巨大发展,管理人员或多或少的掌握了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过程,通过网络对流动人口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并非难事。流动人口入住城市后,人口管理部门通过登记将流动人口信息进行录入;录入结束后,管理人员可以将流动人口信息通过联网计算机上传到人口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对人口信息统一管理,达到统筹宏观的管理效果;流动人口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相关,从而大大减轻了人口管理人员的负担,提高了人口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现在,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很大的进步。而本系统的开发,为人口管理的工作效率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为此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系统的运行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第二、本系统的运行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本系统的运行可以大大的提高的工作效率,等等。
所以,本系统是可行的。
(2)用户需求分析
流动人口管理系统涉及到的用户有系统管理员、查询用户。其中查询用户包括:流动人口、人员、机关人员、公司人事部门等。
管理人员需求分析:
查询或修改流动人口的总体情况
查询或修改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
查询用户的需求分析:
查询相关的
查询流动人口的情况
(3)数据字典
下面对 “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处理功能中包含的几个对象加以描述
数据项
流动人口:
| 序号 | 数据项名 | 数据类型 | 长度 | 取值范围 |
| 1 | 姓名 | 字符 | 8 | |
| 2 | 身份证号 | 数字 | 18 | |
| 3 | 年龄 | 数字 | 2 | |
| 4 | 性别 | 字符 | 2 | |
| 5 | 住址 | 字符 | 100 | |
| 6 | 婚姻状况 | 字符 | 4 | |
| 7 | 职业 | 字符 | 100 | |
| 8 | 医疗情况 | 字符 | 100 | |
| 9 | 教育情况 | 字符 | 200 | |
| 10 | 家庭人口 | 数字 | 10 | |
| 11 | 户籍所在地 | 字符 | 100 | |
| 12 | 迁入时间 | 数字 | 10 | |
| 13 | 政治面貌 | 字符 | 4 | |
| 14 | 联系电话 | 数字 | 12 | |
| 15 | 身体状况 | 字符 | 10 | |
| 16 | 收入状况 | 数字 | 10 |
公司人事部门:
| 序号 | 数据项名 | 数据类型 | 长度 | 取值范围 |
| 1 | 姓名 | char | 8 | |
| 2 | 年龄 | int | 3 | |
| 3 | 证件号 | char | 20 | |
| 4 | 登陆密码 | char | 20 | |
| 5 | 联系方式 | char | 12 | |
| 6 | 公司名称 | char | 100 |
人员:
| 序号 | 数据项名 | 数据类型 | 长度 | 取值范围 |
| 1 | 姓名 | char | 8 | |
| 2 | 年龄 | int | 3 | |
| 3 | 证件号 | char | 20 | |
| 4 | 登陆密码 | char | 20 | |
| 5 | 联系方式 | char | 12 | |
| 6 | 机构名称 | char | 100 |
机关人员:
| 序号 | 数据项名 | 数据类型 | 长度 | 取值范围 |
| 1 | 姓名 | char | 8 | |
| 2 | 年龄 | int | 3 | |
| 3 | 证件号 | char | 20 | |
| 4 | 登陆密码 | char | 20 | |
| 5 | 联系方式 | char | 12 | |
| 6 | 所在地 | char | 100 | |
| 7 | 名称 | char | 100 |
系统管理员:
| 序号 | 数据项名 | 数据类型 | 长度 | 取值范围 |
| 1 | 姓名 | char | 8 | |
| 2 | 年龄 | int | 10 | |
| 3 | 工作ID | char | 11 | |
| 4 | 登陆密码 | char | 20 | |
| 5 | 联系方式 | char | 12 |
数据结构
| 序号 | 数据结构名 | 含义说明 | 组成 |
1 | 查询或修改 流动人口的 总体情况 | 查询或修改 所有流动人 口的所有情 况 | 姓名+身份证号+年龄+性别+住址+婚姻状况+ 职业+医疗情况+教育情况+家庭人口+户籍所在地 +迁入时间+政治面貌+联系电话+身体状况+ 收入状况 |
2 | 查询或修改 流动人口的 基本信息 | 查询或修改 所有流动人 口的基本信 息 | 姓名+身份证号+年龄+性别+住址+婚姻状况+ 职业+医疗情况+教育情况+家庭人口+户籍所在地 +迁入时间+政治面貌+联系电话+身体状况+ 收入状况 |
| 3 | 查询相关的 | 根据查询用 户的需求提 供相关 情况 | 相关的医疗、教育、住房 |
| 4 | 查询流动人 口的情况 | 根据查询用 户的需求提 供他所需要 的流动人口 信息 | 姓名+身份证号+年龄+性别+住址+婚姻状况+ 职业+医疗情况+教育情况+家庭人口+户籍所在地 +迁入时间+政治面貌+联系电话+身体状况+ 收入状况 |
数据流
| 序号 | 数据流名 | 数据流来源 | 数据流去向 | 组成 | 说明 |
| 1 | 流动人口总体情况查询要求 | 需要查询流动人口总体情况的管理人员 | 管理员查询 | 工作ID | |
| 2 | 流动人口总体情况查询条件 | 需要查询流动人口总体情况的查询用户 | 用户查询 | 身份证号 | |
| 3 | 流动人口基本信息 | 修改流动人口基本信息 | 更新 | 姓名+身份证号+年龄+性别+住址+婚姻状况+职业+医疗情况+教育情况+家庭人口+户籍所在地+迁入时间+政治面貌+联系电话+身体状况+收入状况 |
数据存储
| 数据存储名 | 输入的数据流 | 输出的数据 流 | 组成 |
| 人口基本信息 | 登陆信息 | 流动人口总体信息 | 现有流动人口总数、分布 |
| 个人信息 | 登陆信息 | 流动人口个人相关信息 | 姓名+身份证号+年龄+性别+住址+婚姻状况+职业+医疗情况+教育情况+家庭人口+户籍所在地+迁入时间+政治面貌+联系电话+身体状况+收入状况 |
| 家庭人口信息 | 查询请求 | 查询结果 | 家庭成员数、家庭背景、医疗状况、受教育状况 |
| 医疗信息 | 查询请求 | 查询结果 | 家庭参加医疗保障情况,就医情况 |
| 教育信息 | 查询请求 | 查询结果 | 家庭成员的收教育状况、现有学生的教育状况、学校情况 |
| 登陆信息 | 登陆身份验证信息 | 允许登陆 | 登陆密码、管理员ID |
| 信息 | 查询请求 | 查询结果 | 相关的医疗、教育、住房 |
处理过程
| 序号 | 处理过程名 | 输入 | 输出 | 处理 |
| 1 | 登记 | 流动人口基本信息 | 姓名+身份证号+年龄+性别+住址+婚姻状况+职业+医疗情况+教育情况+家庭人口+户籍所在地+迁入时间+政治面貌+联系电话+身体状况+收入状况 | 根据流动人口录入对应信息 |
| 2 | 管理员查询 | 登陆信息 | 流动人口总体信息、流动人口个人信息 | 根据输出做相关记录 |
| 3 | 用户查询 | 查询请求 | 需要的相关信息 | 记录所输出的信息 |
| 4 | 更新 | 流动人口信息更新 | 变更后的信息 | 针对信息的变更做登记 |
四、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上述的需求分析,明确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分别为:管理人员查询、更新流动人口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年龄+性别+住址+婚姻状况+职业+医疗情况+教育情况+家庭人口+户籍所在地+迁入时间+政治面貌+联系电话+身体状况+收入状况),流动人员自己查询相关。
因此,可得到以下第一层数据流图,即管理员对人口基本信息的查询。
------图2------
得到下面的第二层数据流图,即流动人口对信息的查询:
------图3------
从上面的数据流图可抽象得到以下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系统的E—R图:
------图4------
各个具体的实体与联系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五、逻辑结构设计
下面是把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系统的基本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关系的码用下横线标出
关系模型:
流动人口(身份证号、姓名、年龄、性别、住址、婚姻状况、职业、医疗情况、教育情况、家庭人口、户籍所在地、迁入时间、政治面貌、联系电话、身体状况、收入状况)
管理员(管理员ID、部门编号、管理员姓名、性别、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出生年月)
(编号、部门编号、名称)
(部门编号、医疗、教育、住房)
数据库中表清单
| 数据库表名 | 关系模式名称 |
| 流动人口信息表 | 流动人口 |
| 管理员基本信息表 | 管理员 |
| 基本信息表 | |
| 信息表 |
流动人口信息表
| 字段名 | 数据类型 | 字段宽度 | 备注 |
| 姓名 | 字符 | 8 | NOT NULL |
| 身份证号 | 数字 | 18 | NOT NULL |
| 年龄 | 数字 | 2 | |
| 性别 | 字符 | 2 | 只限“男”“女” |
| 住址 | 字符 | 100 | |
| 婚姻状况 | 字符 | 4 | |
| 职业 | 字符 | 100 | |
| 医疗情况 | 字符 | 100 | |
| 教育情况 | 字符 | 200 | |
| 家庭人口 | 数字 | 10 | |
| 户籍所在地 | 字符 | 100 | |
| 迁入时间 | 数字 | 10 | NOT NULL |
| 政治面貌 | 字符 | 4 | |
| 联系电话 | 数字 | 12 | NOT NULL |
| 身体状况 | 字符 | 10 | |
| 收入状况 | 数字 | 10 |
管理员基本信息表
| 字段名称 | 数据类型 | 字段宽度 | 备注 |
| 管理员ID | 字符型 | 11 | 主关键字限数字 |
| 管理员姓名 | 字符型 | 8 | NOT NULL |
| 性别 | 字符型 | 2 | 限“男”、“女” |
| 联系电话 | 字符型 | 15 | |
| 电子邮件 | 字符型 | 20 | |
| 出生年月 | 日期型 | 8 | |
| 部门编号 | 字符型 | 11 |
基本信息表
| 字段名称 | 类型 | 字符宽度 | 备注 |
| 编号 | 字符型 | 11 | 主关键字限数字 |
| 名称 | 字符型 | 10 | NOT NULL |
| 部门主任 | 字符型 | 8 |
信息表
| 字段名称 | 类型 | 字符宽度 | 备注 |
| 医疗 | 字符型 | 20000 | |
| 教育 | 字符型 | 20000 | |
| 住房 | 字符型 | 20000 | |
| 部门编号 | 字符型 | 11 |
六、物理设计
为一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就是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通常分为两步:
(1)确定数据库得的物理结构,在关系数据库中主要指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
(2)对物理结构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是时间和空间效率。
如果评价结果满足原设计要求,则可进入到物理实施阶段,否则,就需要重新设计或修改物理结构,有时甚至要返回逻辑设计阶段修改数据模型。
本系统省略该步骤。
七、数据库的实施与维护
完成对数据库的物理设计之后,设计人员就要用RDBMS提供的数据定义语言和其他实用程序将数据库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结果严格描述出来,成为DBMS可以接受的源代码,再经过调试产生目标模式。然后就可以组织数据入库了,这就是数据库实施阶段。
(1)数据的载入和应用程序的调试
数据库实施阶段包括两项重要的工作,一项是数据的载入,另一项是应用程序的编码和调试。
(2)数据库的试运行
在原有系统数据有一小部分已输入数据库后,就可以开始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联合调试,这又称为数据库的试运行。
(3)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数据库的试运行合格后,数据库开发工作就基本上完成了,即可以投入正式运行了。但是由于应用环境在不断地变化,数据库运行过程中物理纯出也会不断变化,对数据库进行评价、调整、修改等维护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也是设计工作的继续和提高。
在数据库运行阶段,对数据库经常性的维护工作主要是由DBA完成的,它包括:
(1)数据库的转储和维护
(2)数据库的安全行 完整行控制
(3)数据库性能的监督 分析和改造
(4)数据库的重组织与重构造
八、小结
通过这几周数据库的课程设计,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系统的初步设计基本已经完成。其功能基本符合用户的需求,能够完成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也认识到自己在计算机许多专业知识方面还有许多欠缺。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学习,争取掌握更多的知识,丰富和补充自己。由于设计时间较短,所以该系统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待改善。
虽然以我们现在的水平只能拿出这样一个还很不完善的系统设计,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认真努力学习,将来总有一天我们能做出一个真正的具体的完善的管理系统。
九、参考文献
[1]王珊,萨诗煊.数据库系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郭瑞军,唐邦民,谢晗昕.Visual Basic.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
[3]陆慧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