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课教师: 地区: 学校(通信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
| 学 科 | 语文 | 教材名称 | 高中语文必修1 | 教材出版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课 题 | 口语交际·讨论 | 年级 | 高一 | 学期 | 上期 | 学段 | 第1学段 | |||||
| 教 学 目 标 |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讨论”这种口头交际活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意义及作用。 2.借助情境理解“讨论”这一语文活动中应培养的主要的语文能力 。 3.通过讨论演练体会“讨论”中的角色任务,练习有效地讨论。 4.在讨论活动中, 提升对生活的认识, 促进德能共长。 | |||||||||||
| 教 学 重 点 | 1.认识“讨论”的意义在于交流、分享信息,达成共识,建构新意,提高认识。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3.能否把握“讨论” 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地观点,提高合作意识,是“讨论”学习的评价标准。 | |||||||||||
| 教 学 思 路 | “讨论”的理性认识——“讨论”的策略把握——“讨论”的能力训练 | |||||||||||
| 主要 教学 方法 | 以实践为主,以动态的语文活动为主,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得、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这一语言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 |||||||||||
| 教 学 资 源 | 教材“讨论”专题短文 剪辑央视关于“读书讨论”的录像片 设计讨论话题:1)关于校园评比班花、班草的校园话题;2)关于语文教材大换血的社会话题。 | |||||||||||
|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 ||||||||||||
| 课时 | 环节 |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 设计意图 | ||||||||
| 共 一 课 时 | 一、导入新课 | 以名家语录导入课题: ——《论语》 ——富兰克林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 谈谈自己对“讨论”的认识 | 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2.回顾对“讨论”这一交流方式的已有认知。 | ||||||||
| 二、“讨论”的理性认知 |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明确答案: 1)“讨论”的特点:共同话题——集中性;各自发表意见——多元性;平等交流——互动性。 | 阅读教材短文,思考交流:何为讨论?其意义何在? | 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讨论”的理性认识。 思考—— 1)讨论的意义 2)讨论的特点 | |||||||||
| 三、“讨论”的策略把握 | 2)“讨论”的规则:遵守话题——明确目的—— 履行职责——体现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归纳:事先准备,善于倾听,积极发言,文明得体 4)其中应具备的语文核心能力是什么? 归纳:“倾听能抓住对方发言的要点”,“发言要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据充分” 还要不离话题,有针对性,敏捷应对。 | 看央视录像片段思考: 1)录像中三人围绕什么讨论?两位嘉宾观点、理由分别是什么? 2)录像中三人分担怎样不同的职责?共同表现出怎样的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 了解—— 3)讨论的规则 4)讨论应具备的素养 5)讨论所应具备的语文能力 | |||||||||
| 四、“讨论”的实战演练(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演练一】 | 组织活动,评价学生表现。明确答案。 讨论演练:在一些人气较高的中学生网络论坛,评选“班花”、“校花”的帖子颇为热闹,尤其是在高一新生中,学生们乐此不疲地评选各自班级、学校的“花花草草”。你如何看待中学校园中的这种现象? 讨论的职责:组织者——及时归纳,巧妙引导 参与者——用心倾听,坦诚交流 记录者——用心倾听,记录梗概 汇报者——归纳要点,择要陈述 | 1)任选一小组展开讨论,其余同学观看; 2)学生评价各成员体验角色的表现。 |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 |||||||||
【演练二】 | 组织讨论活动,评价学生表现。 讨论演练:以武侠取代经典,用现代作品替代文言作品。对于高中语文教材这样的“大换血”,一片哗然,支持者有,担忧者有。你的意见呢? | 1)全班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陈述讨论概况。 |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 |||||||||
| 五、交流分享 | 小组讨论时,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前面的发言者基本一致怎么办?当对方提出一种观点,而你不赞成时,该怎么办?小组讨论气氛沉闷,组员多保持沉默,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有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使别人没有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遇到意见不统一时,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汇报者发现本组意思和另一组汇报意思大致相同,请问这组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的汇报者发现本组汇报的意思与前一组的汇报意思完全不同,请问该组汇报者该怎么办? | 以抽签的方式,选择讨论话题。 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 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 |||||||||
| 六、“讨论”的总结评价 | 依据本堂讨论课同学们的表现设立一个奖项,提出获奖者并说明理由。 | 通过设立奖项的方式,实现学习的自我评价。 | ||||||||||
自我反思 | ||||||||||||
|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 ||||||||||||
|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
微商货源网 http://www.dianzhu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