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楼层放线完毕,施工用电及材料、机械到位
(二)材料要求
筑城HL-1系列建筑结构胶,组甲、乙份
(三)施工机具
操作工具:冲击电钻、吹气泵、铲刀、清孔刷、钢丝刷
二、施工工艺
植筋的施工过程:钻孔——→清孔——→填胶粘剂——→植筋——→凝胶
1.放线:
开始钻孔施工前,必须要将结构面清理干净,由技术人员放线标明钢筋植入点的钻孔位置,钻孔位置查标明后由现场负责人验线。
2.钻孔:
钻孔时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钻孔时要尽量避开原结构钢筋。钻孔直径 为:钢筋直径+2mm,钻孔深度为15d(d为钢筋的直径),钻孔竖向间距为50cm。
孔洞深度一定要满足设计及有关规定。
| 钢筋直径d(mm) | 6.5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25 |
| 锚固深度(cm) | 10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 30 | 33 | 38 |
清孔时,先用吹气泵清除孔洞内的粉尘等,再用清孔刷清孔,要经多次吹刷完成。同时,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残留在孔洞中的水分削弱粘结剂的作用。
4.钢筋清理:
1) 植筋用钢筋必须做好除锈清理,除锈长度大于植入长度5㎝左右,植筋用钢筋的型号为¢6,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要求选用。
2) 用钢丝刷将除锈清理长度范围内的钢筋表面打打磨出光泽。
3) 将所有处理完的钢筋码放整齐,现场负责人检查清理工作,请监理验收。
5.植筋:
1)在植筋前需做植筋强度试验,合格后开始正式植筋。
2)将需植入的钢筋做除锈、除污、除水处理,下料后钢筋上标出植入深度的标记。
3)用待植钢筋蘸胶结材料插入孔洞,顺时针旋转3圈,然后逆时针旋转3圈,拔出再次蘸胶结材料并插入,按第一次的做法反复一次并拔出,第三次适量蘸胶结材料插入即可。要求钢筋竖直,胶体在孔口。
4)由于清孔工序受到周围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很难保证孔内的灰尘彻底清除干净,因此这样操作可以使胶体将部分孔内残留的灰尘带出,使胶体将钢筋与孔壁有效粘结,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6.成品保护:
对植好的钢筋应做好保护工作,以防在植筋用胶固化时间内,钢筋被摇摆或碰撞。
7.验收:
埋植工作完成后,现场负责人按部位请甲方、监理、设计及质检相关部门对植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按照1%的抽检率随机对植筋进行拉拔试验,并做好拉拔试验记录。
2、砼上返台浇注
1)根据潍坊地区要求,
卫生间隔墙下应做C30细石砼上返带,高度300mm。
设备间门下做5CM高的细石砼防水台,宽度为门口宽度+500mm。
2)注意事项:
①将原有地面进行凿毛处理,支设模板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注砼。
②上返台宽度应考虑墙厚及位置。
3、砌体结构施工
1)、施工工艺
清理楼地面→弹出墙身轴线及边线→摆转(留好门洞口)→砌筑墙体
2).施工方法:
①砌筑前应先用笤帚、小锤清理掉墙角的浮浆和灰尘。
②砌筑时要先进行摆砖、排出灰缝宽度,注意门窗位置,砖垛对灰缝的影响. 砌体摆底遇有灰缝厚度超过20mm情况时,严禁使用砌筑砂浆,必须采用C20的细石砼进行找平处理后再进行砌筑施工。
③砌墙前由技术员在柱、墙上弹出墨线,并在相应门窗位置处的梁上标明门窗的大小。
④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砌块搭砌长度长度宜为300mm,并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200mm)。
⑤填充墙砌体砌筑前块材应提前2d浇水湿润。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填充墙砌筑时,应在墙底部先砌筑高度不低于200mm的粉煤灰砖,竖缝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砌筑以拉墙筋为皮树杆,水平挂线砌筑。
⑥粉煤灰砖水平灰缝厚度一般为10mm,不得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80%。
⑦加气砼砌块水平灰缝厚度一般为15mm,垂直灰缝厚度为20mm,要求砂浆饱满。
⑧填充墙、隔墙的顶面与上层结构的接触,用立砖斜砌挤紧(应在砌筑墙体一周后进行)。潍坊市要求用砂浆填满。
⑨粉煤灰砖和加气砼砌块砌筑前应提前1天浇水湿润。
⑩在砌块墙底部,砌筑最少3皮—5皮高的粉煤灰砖。
(11) 切锯加气混凝土砌块应使用专用工具,不得用斧或瓦刀随意砍劈。
(12)砌体上预留临时洞口或留设超过30㎝宽的箱盒孔洞时,必须设置钢筋砼过梁。(预制钢筋砼过梁)
(13)砌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茬,斜茬长度投影不应小于高度的2/3。
(14)拉结筋:砌块墙与框架柱、剪力墙、构造柱交接处,均沿墙高500mm左右(隔8皮粉煤灰砖或2皮砌块)。拉结钢筋为2Ø6,钢筋应预先植入结构柱内,伸入墙内不少于700mm,且不小于1/5墙长,端部弯钩90°砌筑时与墙体平备查。
(15)加气块在构造柱处应留设马牙槎,且马牙槎应先退后进,马牙槎长度为60mm.
(16)当砌体墙垛小于50cm时,遇构造柱不留设马牙槎。
3)、技术保证措施
①砌筑前由技术员在柱墙上抄出建筑100cm标高控制线。
②任何人禁止将拉结筋弯折在砌体中使用。
③防火门、外窗洞口两侧为安装门窗应加设预制的砼块。门洞口处:下部、中部上部应分别设置一个,中间分布间距500mm。
4)、质量保证措施
①砌块自出釜时间起其养护龄期不小于28天,对于长度、高度较大的填充墙或外填充墙,在临时停砌处,要采用砖、木楔等与梁、板底临时挤紧,以防止墙体倾斜、倾覆。斜砖顶砌要求采用碰头灰做法,斜砌砖斜砌挤紧,斜砌砖灰缝均匀一致,砖向平行,顶头灰砂浆饱满,不允许后嵌抹勾缝。
②砖、砌体砌筑前应浇水湿润,减少砌体上墙后收缩裂缝。
③墙体允许偏差:
填充墙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
| 项次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
| 1 | 轴线位移 | 10 | 用尺检查 | |
| 垂直度 | 小于或等于3m | 5 | 用2m托线板或吊线、尺检查 | |
| 大于3m | 10 | |||
| 2 | 表面平整度 | 8 | 用2m靠尽和楔形塞尽检查 | |
| 3 | 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 | ±5 | 用尺检查 | |
| 4 |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 20 | 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 | |
④砌到接近上层梁、板底部时,距离上层梁、板底部≤50mm,应间隔5-14d,一般不小于7d。做法L06J125第21页。
4、构造柱
1)在墙长中部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并保证隔墙长度<5m。其他情况下构造柱GZ的设置要求:气体隔墙转角处、悬臂梁隔墙端头、内外墙相交处、直墙端头以及电梯井道的四角。构造柱GZ配筋大样如图:(详细见L06J125第22页)
2)构造柱用竹胶板和50×100方木进行支模,φ12穿墙螺栓紧固,穿墙洞在砌体砌筑时预留(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上不得留设脚手眼)。采用钢管作箍,在支模前沿构造柱砌块墙两侧粘贴薄海绵胶带,然后再支模板。在构造柱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马牙槎部位和模板浇水湿润,将模板内的砂浆残块、砖渣等杂物清理干净。在接合面处注入适量与构造柱混凝土相同的去石子水泥砂浆。
3)每一楼层一次浇筑构造柱的混凝土,混凝土采用c20商品砼浇注。在砌筑前应先将构造柱的位置弹出,清理干净柱根,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结处,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一皮砌块高度。
4)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完成、模板拆除后,用剁斧逐一清理出后浇带混凝土的马牙槎边线,达到清水效果。
5、预留洞孔
洞口净宽大于300mm时,须设钢筋混凝土过梁(C25),过梁要求如下:
1)梁长=洞口净宽+每端支撑长度250
2)当过梁端部支撑长度不满足250时,应在端部的混凝土墙或柱中植筋。
3)过梁断面和配筋按下表施工:
| 洞口净宽 | L≤1000 | 1000 | 1500 | 1800< L≤2100 | 2100< L≤2400 | 2400< L≤2700 |
| 过梁高度 | 190 | 190 | 290 | 290 | 290 | 290 |
| 配 筋 | 2Ø 8;2 8 Ø 6@200 | 2Ø 8;2 12 Ø 6@150 | 2Ø8;2 12 Ø 6@150 | 2Ø 8;2 14 Ø6@150 | 2 8;2 16 Ø6@150 | 2 8; 2 16+1 14 Ø6@150 |
5)砌块墙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m,雨天施工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4m。
6)对缺棱掉角的砌块,其影响程度不应超过有关规定,否则在使用时应用手提式电锯切割成规则长方体,绝不允许刀劈斧砍,避免造成制品内部产生微裂而影响到砌体的寿命。
7)门洞口留设200×240×300预制混凝土块(C25),位置为从距地面300高向上隔皮留置
6、成品保护
1)、砌块在装运过程中,轻装轻放,计算好每处用量,码垛时应按不同规格分类,码放整齐,堆放高度不超过1.6m。加气混凝土砌块应有防雨、排水措施。堆垛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通道。
2)、落地砂浆及时清除干净,以免与地面粘结,影响后期地面施工。
3)、在加气混凝土墙上剔凿设备孔洞、槽时,应轻凿,保持砌块完整,如有松动或损坏,应进行补强处理。
4)、水电和室内设备安装时,应注意保护墙体,不得随意凿洞。填充墙上设备洞、槽应在砌筑时同时留设,漏埋或未预留时,应使用切割机切槽,埋设完毕后用C15细石混凝土灌实。
5)、不得使用砌块做脚手架的支撑,拆除脚手架时,应注意保护墙体及门窗口角。
6)、墙体拉结筋、抗震构造柱钢筋、暖、卫、电气管线及套管等,均应注意保护,不得任意拆改、弯折或损坏。
7)、砂浆稠度应适宜,砌筑过程中要及时清理,防止砂浆溅脏墙面。
8)、砌块进入施工现场卸车、堆放时,为避免砌块破损,不得采用抛、翻等野蛮装卸的方法,应轻拿轻放,砌块应按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分别码堆整齐;现场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砌块堆垛间应留有通道,并在堆垛上设有标志。场地地面要求平整、干燥,应堆置于室内或不受雨雪影响的场所,同时要求尽可能减少二次搬运和保持堆放场地的相对稳定,也要避免因堆垛倒塌造成破损和避免砌块过多吸水而造成影响强度及保温性能。如果发生二次搬运时,采用专用运输车(即平板式车),不宜采用工地常用的翻斗车。
安全、环保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不得酒后或带病作业。
2)、在操作之前,应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符合后方可施工;
3)、植筋在超过2米以时,应搭设梯子,梯角要放置在坚实地面上,一人上去植筋一人扶梯子;
4)、使用手提电动工具要注意使用事项,规范操作;
5)、严禁乱拉电线,如果要接电线必须找电工接线。
6)、植筋清孔时操作人员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7)、砌筑时,需使用铁凳子时,铁凳子必须安放稳定,凳子铺至少两块脚手板,并绑扎牢固。
8)、临边作业时当心坠落,上下层有人施工时,应及时提醒,互相保护。
9)、砌筑用的砖随时砌随时运,所用工具、材料下班前应清理干净。
10)、小推车、塔吊运输砂浆时应注意砂浆漏出,当班配制的砂浆必须当班用完,不可浪费。
11)、注意尽量减少落地灰废弃的砖头不可乱扔,不得向楼下抛扔杂物,应集中堆放。
12)、构造柱混凝土应控制好方量,不得出现浪费现象。
13)、采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土时,不得争先抢道,装车不应过满;卸车时应有挡车措施,不得用力过猛或撒把,以防车把伤人。
14)、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穿胶靴、戴绝缘手套;振动器不能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
15)、建筑垃圾要集中堆放,及时清理并外运。
16)、尽量减少噪音,减轻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17)、施工完应及时清理干净现场。
18、完成一层要进行清理一层,并不得向下抛扔垃圾及杂物。
7、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材料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要求。
砂浆品种及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各组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强度值,任一组试块的强度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5%。
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90%。
外墙转角处严禁留直槎。
后植入的拉结筋经检测站按每300根一组抽检,全部合格。
2)、一般项目
砌体上下错缝,砖柱、垛无包心砌法。墙面无通缝。
砌体接槎处灰浆密实,缝、砖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个。
墙内植入、预埋钢筋的数量、长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间距偏差不超过一皮砖。
构造柱留置正确,大马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