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中物理 弹力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0:00:03
文档

高中物理 弹力教学设计

2、弹力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问。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4、针对实际问题确定弹力的大小方向,提高学生判断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5、掌握利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力法。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根据弹力产牛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2、体验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3、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数据处理和总结规律的能力。三、情感、态度
推荐度:
导读2、弹力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问。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4、针对实际问题确定弹力的大小方向,提高学生判断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5、掌握利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力法。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根据弹力产牛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2、体验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3、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数据处理和总结规律的能力。三、情感、态度
2、弹力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问。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4、针对实际问题确定弹力的大小方向,提高学生判断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5、掌握利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力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弹力产牛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

2、体验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

3、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数据处理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

2、胡克定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

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的判断。

2、弹力方问的确定。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思考——归纳

★教学用具:

传感器、计算机、弹簧、小车、砝码、弹簧称、带有支架的平面镜(两个)、刻度尺、激光光源、墨水瓶(灌满红墨水)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现常见的一些相互作用(推、拉、提、压、举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其相互作用的共同点及本质。

学生活动:亲身感受推、拉、提、压、举等相互作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分析。

点评:列举实际问题分析现象,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并导人新课。

二、进行新课

1、对“弹性形变和弹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实验,提出弹性形变和弹性限度。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体会,归纳总结。

点评:通过拉长和压缩弹簧,使学生认识弹性形变,并理解弹性限度。

教师活动: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推、拉、提、压、举等力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进一步分析归纳总结。

点评:结合对前面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师活动:实验讲解,学生观察思考,掌握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体验观察微小形变的法,提高实验能力。

点评:观察微小形变,培养观察能力和掌握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

2、对“几种弹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弹力的方向。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弹力的方向。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归纳的能力。

点评:在掌握弹力产生条件的基础上,思考弹簧绳子产生的弹力方向,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牛总结归纳弹力的方向。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常见的弹力的力向。并进行总结。

点评:小结弹力的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对“胡克定律”的学习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点评:感受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形变的关系。

教师活动:利用传感器,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处理试验数据,分析买验结果。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计算机演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点评:实验研究――胡克定律,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图象处理),如何分析图象找出规律。

学生活动:学牛讨论交流,总结现津,得出结论。

点评:培养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探索和寻找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做F-x图象,利用数学知识确定F和x的关系,找出物理规律。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用实验数据做图象,进一步体验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点评:掌握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三、课堂总结、点评

判断弹力的方向及计算弹力的大小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只有掌握了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确定了弹力的方向,才能为今后的受力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弹力大小的计算在今后也将有许多实际的应用,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利用平衡条件及动力学规律,利用公式F=kx来计算。

四、实例探究

☆关于弹力产生的原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    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桌面互相接触,由于书发生了微小的形变,产生了        对         的        力,其方向                         。

☆弹力产生的条件

3、已知物体甲和乙之间有弹力的作用,那么

A、物体甲和乙必定直接接触,且都发生形变

B、物体甲和乙不一定直接接触,但必定都发生形变

C、物体甲和乙必定直接接触,但不一定都发生形变

D、物体中和乙不一定直接接触;也不一定都发生形变

☆对弹力的理解

4、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对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

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

5、画出图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对胡克定律的应用

6、一弹簧秤由于弹簧老化而换用了一新弹簧。将弹簧秤竖直挂起来,当下面不挂重物时其指什恰好指在5N刻度处,当弹簧下挂上20N的重物时,弹簧秤示数为30N,当弹簧下挂上多重的物体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0N?

文档

高中物理 弹力教学设计

2、弹力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问。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4、针对实际问题确定弹力的大小方向,提高学生判断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5、掌握利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力法。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根据弹力产牛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2、体验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3、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数据处理和总结规律的能力。三、情感、态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